跳转到内容

中國鳥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国鸟龙

中国鸟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前期, 124.6–122 Ma
千禧中國鳥龍的化石,位於香港科學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驰龙科 Dromaeosauridae
演化支 小盗龙类 Microraptoria
属: 中国鸟龙属 Sinornithosaurus
徐星汪筱林 & 吳肖春, 1999
模式種
千禧中國鳥龍
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

徐星, 汪筱林 & 吳肖春, 1999
  • 千禧中國鳥龍 S. millenii
    徐星,汪筱林 & 吳肖春, 1999
  • ?†郝氏中國鳥龍 S. haoiana
    劉金遠,姬書安,唐烽, 高春玲, 2004

中國鳥龍屬(屬名:Sinornithosaurus,意為「中國的鳥蜥蜴」),是種馳龍科有羽毛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義縣組,年代為下白堊紀的中巴列姆階[1]。中國鳥龍是第五個發現的有羽毛恐龍,並且在1999年被發現時,是最類似鳥類的有羽毛恐龍。其他馳龍科恐龍,例如伶盜龍,也被認為擁有羽毛。第一個標本發現於遼寧省的四合屯,屬於義縣組的九佛堂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2450萬年前。其他標本發現於遼寧省的大王仗子地層,地質年代較年輕,約1億2200萬年前[2]

徐星等人敘述了中國鳥龍,並提出種系發生學的研究,認為牠們是種原始的馳龍科動物[3]。徐星也提出牠們的頭部與肩膀非常類似始祖鳥與其他鳥翼類。這兩個特徵可證實最早期的馳龍類較像鳥類,而晚期的馳龍類比較不像鳥類。這個演化時序上的矛盾,質疑了鳥類演化自恐龍的理論[4]

中國鳥龍是體型最小的馳龍科恐龍之一,身長估計約90公分[5]

有羽毛的奔跑者

[编辑]
中國鳥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在中國鳥龍的標本周圍岩石都發現了羽毛的痕跡,環繞者身體與前肢。在相同地層也發現許多鳥翼類的化石,中國鳥龍與當地鳥翼類的羽毛痕跡非常類似[6]。羽毛痕跡長3到4.5公分,由絲狀物所構成,可大致分成兩種形態,顯示它們是早期的羽毛。第一種是數條絲狀物聚合成一叢,類似現代鳥類的絨羽。第二種則分佈於前肢周圍,多叢絲狀物附著至一個主幹,類似現代鳥類的羽毛結構。然而,中國鳥龍的羽毛並沒有次要分支與小型羽支,而現代鳥類的飛羽具有這些結構,這些特徵可形成現代鳥類的分散羽片[6]

中國鳥龍的發現支持了鳥類飛行的「從地面起飛」理論。而「從樹上滑翔」理論則假設鳥類是從樹棲恐龍演化而來,這些樹棲恐龍從樹枝間滑翔移動。另一方面,「從地面起飛」理論則假設鳥類從奔跑恐龍演化而來,這些奔跑恐龍的羽毛具有隔熱作用,或是求偶的展示物。然而,四翼恐龍小盜龍的發現,顯示原本的鳥類演化理論過度單純化,不同的近鳥類恐龍同時發展出「從地面起飛」與「從樹上滑翔」的演化模式,並各自擁有相對應的生活方式。

除了羽毛以外,中國鳥龍可以拍打牠們的手臂,牠們是最早發現擁有類似鳥類肩帶的恐龍之一。中國鳥龍也擁有類似鳥類的骨盆與後肢,以及非常長的手臂。

「Dave」(編號NGMC - 91)的羽毛覆蓋了整副身體,包含了眼睛前方的頭部、頸部、前肢、大腿,尾巴末端則有菱形羽塊,類似始祖鳥[7]

「Dave」(編號NGMC 91)是中國鳥龍的可能標本

分類

[编辑]

中國鳥龍屬於馳龍科,馳龍科是一群行動敏捷的肉食性恐龍,擁有鐮刀狀的第二趾爪,也包括恐爪龍猶他盜龍等屬。千禧中國鳥龍生存於下白堊紀阿普第階,約1億2500萬年前,使牠們成為最早、最原始的馳龍科恐龍之一。郝氏中國鳥龍、編號NGMC 91標本都發現於年代較晚的地層,約1億2200萬年前。中國鳥龍身上的羽毛,顯示較晚期的馳龍科可能也擁有羽毛,而非鱗片或簡易原始羽毛。

中國鳥龍目前已擁有至少兩個種。模式種千禧中國鳥龍S. millenii),是在1999年被敘述。第二個種是郝氏中國鳥龍S. haoiana),是在2004年所敘述,與千禧中國鳥龍的差異在於頭顱骨與臀部的特徵[8]。種名haoiana獻給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學家郝诒纯[9]一個暱稱為「Dave」的手盜龍類標本(編號NGMC 91),其保存狀態極好,可能代表中國鳥龍的第三個種,或是幼年個體。但2007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顯示這個標本可能是小盜龍的近親[10]。在2011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提出這是因為標本的錯誤鑑定導致的結果,並將編號NGMC 91標本編入於千禧中國鳥龍[11]。在2012年的另一份研究,也將這個標本編入於千禧中國鳥龍[12]

發現

[编辑]
千禧中國鳥龍的正模標本

中國鳥龍是由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汪筱林吳肖春等人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義縣組。化石幾乎完整,並擁有羽毛痕跡。在中國鳥龍之前,義縣組還發現了四種有羽毛恐龍原始祖鳥中華龍鳥羽龍、以及北票龍

中國鳥龍的正模標本(編號IVPP V12811)目前存放在中國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第二個標本(編號NGMC 91)可能是個幼年的中國鳥龍。在2001年,季強等人勉強地替NGMC 91化石標名,因為該標本的狀態雖然相當完好,但是在分開石塊時,幾乎所有的骨頭都散開了,只能辨認出石塊上的骨頭輪廓。這使科學家難以辨認該化石的特徵,無法確定牠們的歸類[7]。這個編號NGMC 91的標本又俗稱「Dave」,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凌源市,與模式標本的發現地相距130公里,目前存放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另外,在「Dave」的腳部附近,發現了一種魚類狼鰭魚)的化石。

古生物學

[编辑]
千禧中國鳥龍的想像圖

毒牙恐龍

[编辑]

在2009年,一群美國中國科學家檢驗一個千禧中國鳥龍的顱骨,發現牠們的牙齒能夠分泌毒液,是第一個被確認的能夠分泌毒液的恐龍。研究人員發現,千禧中國鳥龍的上頜中段有長牙,後側有一條明顯的溝痕,許多現代有毒動物也具有類似的長牙。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長牙上側的上頜骨內有帶狀空間,研究人員推測這裡可能容納類似毒腺的軟組織[13][14]

研究人員推論,千禧中國鳥龍演化出有毒腺體與長牙,並以鳥類等小型動物為食,將毒液注入獵物的體內,類似現代的。他們並推測,千禧中國鳥龍的嘴部前端有微向前傾、短而尖狀牙齒,是用來剝去鳥類的羽毛[14]

在2010年,另一個研究團隊提出不同看法,質疑中國鳥龍並非有毒動物。牠們提出許多獸腳類恐龍也具有類似的有溝痕牙齒,例如某些馳龍科,因此這並非中國鳥龍獨有的特徵。他們也提出化石曾遭到擠壓、變形,因此齒槽也受到變形,所屬牙齒被推擠出來,因此牙齒本身並沒有特別長,而是化石化過程中的擠壓結果。最後,他們認為先前研究發現的毒腺空間,可能只是正常的鼻竇[15]

同年,主張中國鳥龍是有毒動物的研究人員們,在同份期刊提出他們的反駁。他們認同許多獸腳類恐龍也具有有溝痕牙齒,但僅限於有羽毛的手盜龍類;並進一步提出假設,認為原始主龍類可能已具有分泌毒液能力,而某些後期演化支仍保有這項原始特徵。他們也認同長牙並非位於原始的位置,曾在化石化過程中被移動位置,但仍表示牙齒本身就比較長。他們提出中國鳥龍的未經研究標本,牙齒呈天然狀態,則已顯示該牙齒是比較長的[16]

羽毛顏色

[编辑]

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根據羽毛的顯微細胞結構,推測中國鳥龍的羽毛有明顯的不同顏色[17]

活躍時段

[编辑]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恐龍、現代鳥類爬行動物鞏膜環大小,提出中國鳥龍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18]

大眾文化

[编辑]

中國鳥龍出現在BBC《恐龍星球》第二集,追捕小盜龍,另以群體合作和毒牙注射獵殺熱河龍

2014年澳洲電影《恐龍島》中,出現一隻叫Mimos的中國鳥龍,被敘述成具有模仿任何聲音的能力,類似澳洲琴鳥,但現實中沒有證據顯示中國鳥龍能模仿聲音。

參考資料

[编辑]
  1. ^ Swisher, Carl C., Wang, Yuan-qing, Wang, Xiao-lin, Xu, Xing, Wang, Yuan. (1999). "Cretaceous age for the feathered dinosaurs of Liaoning, China". Nature 400:58-61 1 July 1999.
  2. ^ Zhou, Z.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2006, 41: 377–393. 
  3. ^ Xu, X., Wang, X.L., and Wu, X.C. A dromaeosaurid dinosaur with a filamentous integument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China. 自然雜誌. 1999年9月16日, 401期: 262–266頁 [2007年9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7月20日). 
  4. ^ Xu, Xing, Wu, Xiao-Chun. (2001). "Cranial morphology of 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 Xu et al. 1999 (Dinosauria:Theropoda: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Liaoning,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8:1739-1752 (2001)
  5. ^ Holtz, Thomas R. Jr. (2011)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0 Appendi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Xu, X.; Zhou, Z.; Prum, R.O. Branched integumental structures in Sinornithosaurus and the origin of feathers. Nature. 2001, 410: 200–204. 
  7. ^ 7.0 7.1 Qiang, Ji, Norell, Mark A., Gao, Ke-Qin, Ji, Shu-An, Ren, Dong. (2001)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in a feathered dinosaur" "Nature" 410:1084-1087 26 April 2001.
  8. ^ Ji, Q.; Ji, S.-A.; Yuan, C.-X.; Ji, X.-X. Restudy on a small dromaeosaurid dinosaur with feathers over its entire body.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2, 9 (3): 57–63. 
  9. ^ (简体中文)刘金远,姬书安,唐烽,高春玲. 辽西义县组奔龙类化石一新种. 地质通报. 2004, 23 (8): 778–783. 
  10. ^ Senter, P. A new look at the phylogeny of Coelurosauria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7, 5: 429–463. doi:10.1017/S1477201907002143. 
  11. ^ Senter, Phil. Using creation science to demonstrate evolution 2: morphological continuity within Dinosauria (supporting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1, 24 (10): 2197–2216. doi:10.1111/j.1420-9101.2011.02349.x. 
  12. ^ Alan Hamilton Turner, Peter J. Makovicky and Mark Norell. A review of dromaeosaurid systematics and paravian phylogen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2, 371: 1–206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13. ^ Fountain, Henry (2009-12-28). "Add Venom to Arsenal of Dinosaurs on the Hu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New York Times.
  14. ^ 14.0 14.1 Gong, E., L.D. Martin, D.E. Burnham, and A.R. Falk. (2009). "The birdlike raptor Sinornithosaurus was venomou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ot yet published)
  15. ^ Gianechini, F.A., Agnolín, F.L. and Ezcurra, M.D. (2010). "A reassessment of the purported venom delivery system of the bird-like raptor Sinornithosaurus."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in press. doi:10.1007/s12542-010-0074-9
  16. ^ Gong, E., Martin, L.D., Burnham, D.A. and Falk, A.R. (2010). "Evidence for a venomous Sinornithosaurus."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in press. doi:10.1007/s12542-010-0076-7
  17. ^ Zhang, Fucheng; Kearns, Stuart L.; Orr, Patrick J.; Benton, Michael J.; Zhou, Zhonghe; Johnson, Diane; Xu, Xing and Wang, Xiaolin (2010). Fossilized melanosomes and the colour of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birds. Nature, 463(7284), p. 1075. http://oro.open.ac.uk/22432/2/41064696.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