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雲門舞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云门舞集
財團法人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Cloud Gate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總部位於淡水雲門劇場
簡稱雲門舞集
成立時間1973年
創始人林懷民
地址
鄭宗龍
網站www.cloudgate.org.tw
2014年國泰藝術節於臺北市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戶外公演

雲門舞集,是一個台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是台灣的第一個現代舞職業舞團。[1]雲門之名來自《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也就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雲門舞集曾推出多個舞蹈作品,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等等。

1973至2019年,雲門舞集均由創辦人林懷民任藝術總監。1999年成立雲門2舞團,創團藝術總監為羅曼菲至2006年其病逝後,暫由林懷民兼任藝術總監之職,2012年鄭宗龍接任雲門2助理藝術總監,並於2014年成為該團藝術總監。[2]

林懷民與九位資深舞者於2019年退休離團,[3]雲門於2019年8月進行重組,雲門2暫停,兩團團員合併為一,2020年1月由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4]

背景

[编辑]

創立與紮根

[编辑]
《薪傳》渡海謝幕(2014年)。
《松煙》開場(2014年)。

雲門的創作與呈現一百六十多齣舞作。包括古典文學、民間故事、台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從台北國家戲劇院,到各縣市文化中心、體育館、鄉鎮學校禮堂,雲門在台灣定期與觀眾見面;每年輪流在各城市舉行的戶外演出,平均每場觀眾高達六萬人。[5]

台灣許多知名的現代舞者均自雲門舞集發跡,如林秀偉羅曼菲劉紹爐等。這些知名舞者有的也各自創辦了優秀的現代舞劇團,如林秀偉創辦太古踏舞團,劉紹爐創辦光環舞集等。雲門舞者多為台灣舞蹈科系畢業生,他們的訓練包括現代舞、芭蕾、京劇動作、太極導引、靜坐與拳術。

雲門舞集創立的初衷,是林懷民年輕時候想學赤腳醫生改變窮鄉僻壤。林懷民在美國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家级画报《人民畫報》海外版介紹文化大革命中的赤腳醫生在鄉村推進醫療,儘管是「中共的宣傳」,但被赤腳醫生的義行深深感動[6]

1998年,雲門舞集創立「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以多年專業經驗創造「生活律動」教材,透過啟發性的教學,認識自己的身體,創造自己的生命律動。1999年5月,雲門舞集在創立26年後成立子團「雲門2」(全名並非雲門舞集2),深入台灣各地校園和社區,為更多的觀眾演出。雲門2的年度公演「春鬥」,以演出台灣年輕編舞家的作品為主。2000年雲門2啟動的藝術駐校活動,已有近2千3百位學生選修[7]。2007年,雲門2開啟「藝術駐縣」活動,進駐城鄉,深耕地方藝術推廣[8]。此外,從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等,雲門舞集均參與巡迴義演公演募款,以協助災區重建工作[9][10]

創新風格

[编辑]

林懷民除了身為雲門舞集的創始人和靈感泉源外,也是《蟬》、《變形虹》等短篇小說集作者,並在1960年代密切參與臺灣文學活動。在1970年代誕生的雲門以創新舞蹈和嶄新方向震撼了臺灣文化舞台[11]。林懷民於1972年率領舞團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的首次公演中[12],對新形式展現不懈的好奇心,因此雲門融合了亞洲神話、民俗以及現代美感的動作風格,舞者運用諸如太極導引、冥想、武術、現代舞、芭蕾舞等多種運動方式和藝術手法[13][14]

雲門創造了許多以中國、台灣及亞洲的故事背景裡敘述臺灣人獨特經驗的舞蹈,如《白蛇傳》改編自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薪傳》中的「渡海」一折豐富表現出古代先民跨越臺灣海峽來到臺灣的經歷;《廖添丁》則是臺灣傳奇羅賓漢人物,在日本治理臺灣期間挫敗了暴虐官兵[12]:139–142

演出評價

[编辑]

雲門舞集經常應邀赴海外演出,是國際重要藝術節的常客。舞團在台灣及歐、美、亞、澳各洲兩百多個舞台上,演出超過一千七百場[15],以獨特的創意,精湛的舞技,獲得各地觀眾與舞評家的熱烈讚賞,如中時晚報:「當代台灣最重要的活文化財產」、英國倫敦泰晤士報》評為「亞洲第一當代舞團」、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亦曾贊其為「世界一流現代舞團」[16]。2003年,《紐約時報》首席舞評家安娜.吉辛珂芙將雲門的《水月》列為該年最佳舞作的首選[17];為澳洲墨爾本藝術節揭幕的《松煙》,榮獲時代評論獎及觀眾票選最佳節目;2004、2005年,《松煙》、《狂草》獲台新年度表演藝術獎;2006年,德國《國際舞蹈》與《今日劇場》雜誌邀請歐陸重要舞評家,共同遴選「行草三部曲」為「年度最佳舞作」。[18]

1999年,林懷民獲頒麥格塞塞獎「新聞、文學與創造性溝通藝術獎」[19]

2003年,台北市政府將雲門舞集三十週年特別公演的首演日8月21日訂定為「雲門日」,並將雲門舞集辦公室所在地的復興北路231巷定名為「雲門巷」,「肯定並感謝雲門舞集三十年來為台北帶來的感動與榮耀」[20]。2012年,《南華早報》稱,以《九歌》這齣輝煌的長篇,將林懷民這位「亞洲的巨人」提升到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等少數人所佔有的層級:二十世紀偉大編舞家之一。[17]

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在2007年7月25日發現的小行星200025命名為「雲門」(Cloud Gate)[21][22]

火焚與重生

[编辑]
雲門劇場

2008年2月11日凌晨時分,雲門舞集在臺北縣八里鄉(今 新北市八里區)的排練場發生火災,演出道具及歷年資料幾乎焚毀殆盡[23]台北縣政府ROTBOT模式,引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耗資新台幣3億多元,協助雲門舞集進駐淡水鎮中央廣播電台淡水辦公區舊址(當時為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淡水藝術教育中心),並興建雲門劇場。[24][25]雲門劇場由建築師黃聲遠帶領的團隊「田中央工作群」規劃興建,2015年4月24日開幕,除作為雲門舞集排練場與行政團隊辦公室外,也是匯聚國內外藝術家創作、演出、跨界交流的平台。[26]

相關紀錄

[编辑]

林懷民與雲門的故事,已於1998年由天下文化出版楊孟瑜所撰《飆舞:林懷民與雲門傳奇》(ISBN 9576214971)一書。張照堂監製的《踊舞.踏歌 雲門30》紀錄片,已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發行。多齣雲門作品已拍攝為舞蹈影片問世。在荷蘭攝製的《流浪者之歌》,在法國攝製的《水月》,在德國拍攝的《竹夢》以及在瑞士拍攝的《行草 貳》,為多國電視台播放,並製成DVD-Video發行全球。《雲門‧傳奇》舞作套裝DVD-Video、《行草三部曲》、《紅樓夢》、《九歌》、《屋漏痕》由金革唱片發行。

附註

[编辑]
  1. ^ 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掌「門」人 棄文從舞的林懷民. PAR表演藝術.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臺灣)). 
  2. ^ 馬岳琳. 鄭宗龍 萬華就是紐約、林強就是貝多芬. 天下雜誌. 2016-02-02. 
  3. ^ 陳一姍. 「跳舞給自己的人看」林懷民謝幕作,獻給看得見鄉親父老的野台. 天下雜誌. 
  4. ^ 雲門舞集.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5. ^ 屋漏痕台北戶外公演 六萬觀眾熱情抗高溫. 2011-07-26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6. ^ 退休後只想耍廢、認真生活!林懷民:可以讓這麼多人開心,是很大的恩寵. Line Today. 2019年9月17日 [2020年4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2日). 
  7. ^ 張殷綺. 台灣舞蹈類表演藝術基金會多角化經營之探討.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 2007-06. 
  8. ^ 吳江泉. 藝術駐市計畫10週年雲門2舞動高雄. 中時新聞網.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臺灣)). 
  9. ^ 921十週年 雲門公演風雨無阻. TVBS.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臺灣)). 
  10. ^ 趙靜瑜、凌美雪. 表演藝術界愛心齊揚 為八八水災災民募款.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英语). 
  11. ^ 陳一姍. 46年,90支舞 林懷民告別雲門:面對每個作品,你都要發抖. 天下雜誌. 
  12. ^ 12.0 12.1 Yang, Meng-Yu. Cloud Nine:Lin Hwai-Min and Cloud Gate Dance Theater. Taipei: Tian xia yuan jian chu b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1998. 
  13. ^ Sulcas, Roslyn. 雲門舞集和林懷民:讓台灣文化與世界相連.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9-08-07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zh-cmn-hant). 
  14. ^ 直擊雲門舞集身體訓練課!受邀參與「2021世界芭蕾日」 今晚線上公開包含芭蕾、太極、武術的獨門身體訓練. ShoppingDesign. 2021-10-19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中文(臺灣)). 
  15. ^ 關於「雲門舞集」.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16. ^ 林, 秀娟. 林懷民之創作生命故事—創作之流‧源遠流長.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9-07-07: 1. 
  17. ^ 17.0 17.1 柯皓仁. 雲門舞集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010-01-26. 
  18. ^ 《行草三部曲》獲評選最佳舞作.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19. ^ 張彥文;薛松乾. 林懷民榮獲麥格塞塞獎. 華視新聞網.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中文(臺灣)). 
  20. ^ 郭士榛. 漂泊42年 雲門淡水新家靠岸. 人間福報.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中文(臺灣)). 
  21. ^ 第一顆以世界一流台灣舞團命名之小行星. [201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22. ^ 小行星命名雲門 林懷民分享榮耀.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5). 
  23. ^ 東森新聞報:雲門舞集倉庫大火 道具、資料付之一炬損失慘重
  24. ^ 雲門舞集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興建工程. 利晉工程.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5) (中文). 
  25. ^ 雲門舞集重生 進駐淡水央廣舊址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4-03. 自由電子報
  26. ^ 中時新聞網. 隱身山景樹林 雲門劇場深呼吸 - 藝文副刊. 中時新聞網.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