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克洛岱爾
外观
(重定向自克洛代尔,P.)
保羅-路易-夏爾-馬里·克洛岱爾[1](法語:Paul-Louis-Charles-Marie Claudel,1868年8月6日—1955年2月23日),漢名高樂待(福州時期)、高祿德(天津時期),法國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外交官,1895-1909年在中國(清朝)擔任領事。[2]其長姊卡米耶·克洛岱爾是雕塑家。
傳記
[编辑]1892年或以前
[编辑]保羅·克洛岱爾於1868年8月6日生於法國皮卡第大區埃納省的費爾河畔維勒訥沃。父親Louis-Prosper是政府公務員,處理抵押和銀行交易事務;母親Louise Cerveaux來自香檳行省,家庭成員都是農夫或牧師。1881年,他一家移居巴黎,他在當地的路易大帝高中讀高中,後於巴黎政治學院讀大學。他本來沒有信仰,但於1886年(18歲)聖誕節在巴黎聖母院聽到天主教的晚禱後,就信了天主教。
外交官
[编辑]保羅·克洛岱爾在1893-1936年期間當上法國的外交人員。他在中國(清朝)逗留14年,中國是其逗留時間最長的出使國家。
- 1893年4月-11月:美國紐約市
- 1893年12月-1895年5月:美國波士頓
- 1895年7月-1896年3月,1896年12月-1897年3月,1897年9月-1898年9月,1898年11月-1899年1月:中國(清朝)上海[2]
- 1896年3月-1896年12月,1898年9月-1898年11月,1899年1月-1899年10月,1901年1月-1905年4月:中國(清朝)福州[2]
- 1897年3月-1897年9月:中國(清朝)漢口[2]
- 1906年5月-1906年6月:中國(清朝)北京[2]
- 1906年7月-1909年8月:中國(清朝)天津[2]
- 1909年12月-1911年9月:捷克布拉格
- 1911年10月-1913年9月:德國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 1913年10月-1916年:德國漢堡
- 1916年-1920年:巴西里約熱內盧
- 1920年-1922年:丹麥哥本哈根
- 1922年-1928年:日本東京
- 1928年-1933年: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1933年-1936年:比利時布魯塞爾
1895年末,保羅·克洛岱爾在上海寫信給法國詩人馬拉美,信中這樣說:
“ | 中國是一個古老國家,錯綜複雜,令人目眩。這裡的生活還沒有遭到精神上的現代病的感染……我厭惡現代文明,而且對它總感到十分陌生。相反,這裡的一切似乎都很自然、正常。 | ” |
之後,他在《巴黎雜誌》寫了很多散文詩,講述中國風情。
保羅·克洛岱爾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負責監督由南美洲運往法國的食物供應。當時他的秘書達呂斯·米約後來成為著名作曲家。
詩人、劇作家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第2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624. ISBN 978-7-5001-0799-6. OCLC 163575075.
- ^ 2.0 2.1 2.2 2.3 2.4 2.5 黄伟. 保尔·克洛岱尔与中国:晚清一位法国外交官的在华行迹.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5-5013-0. OCLC 898122374.
文化職務 | ||
---|---|---|
前任: 路易·吉萊 |
第13号席位 法兰西学术院 1946-1955年 |
繼任: 弗拉迪米爾·德奧梅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