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川核电站
外观
(重定向自女川核電廠)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4年10月7日) |
38°24′04″N 141°29′59″E / 38.40111°N 141.49972°E
女川核電廠 | |
---|---|
國家/地区 | 日本 |
坐標 | 38°24′04″N 141°29′59″E / 38.4011°N 141.4997°E |
現況 | 運行中 |
始建日期 | 1980年7月8日 |
啟用日期 | 1984年6月1日 |
运营单位 | 東北電力 |
核电站 | |
反應堆類型 | 沸水反应堆 |
反應堆供應商 | 日本东芝 |
(本信息框数据截至2014年4月28日) |
女川核电站(日语:女川原子力発電所/おながわげんしりょくはつでんしょ Onagawa genshiryoku hatsudensho)是日本宫城县牡鹿郡女川町的一座核电站,由东北电力管理。所有的机组都由东芝公司制造。
机组设备
[编辑]机组 | 反应堆类型 | 运转日期 | 总装机容量 | 現況 |
---|---|---|---|---|
女川核電廠1號機 | 沸水反应堆(Mark I) | 1984年6月1日 | 524 MW | 2011年3月11日~:因東日本大地震而停機檢修 2018年12月21日廢爐[1]。 |
女川核電廠2號機 | 沸水反应堆(Mark I改良型) | 1995年7月28日 | 825 MW | 2010年11月6日~:定期檢修而停機 2019年11月28日:原子能管制委員會同意了2號機的新管制基準審查書,已實質審查合格[2]。 |
女川核電廠3號機 | 沸水反应堆(Mark I改良型) | 2002年1月30日 | 825 MW | 2011年3月11日~:因東日本大地震而停機檢修 |
2011日本近海地震
[编辑]女川核電廠是這次地震中,最靠近震央的核電廠,在震災發生時測到震度6弱,一號機與三號機運轉中、二號機在數天前完成定檢,重新啟動中,三部機組於地震後皆自動停機[5]。一號機的外電供應因變壓器故障而停止,緊急柴油發電機運轉了11小時,直到變壓器修復為止[6]。
該電廠於震災發生後,開放廠區內的公關中心及體育館供當地居民約360人暫時避難,且提供食物給避難者。[7][8][9]
4月7日23點32分在宮城縣外海在發生的7.1餘震使女川核電廠一至三號機組的乏核燃料儲存池中含微量輻射物質的汙水流到池外。廠房等也發現五處漏水。[10]根據JAIF的報告[11],四個外接電源線(其中三個正在服務,另一個建設中)因地震而受損,截至目前有2個外部電源線路可用。輻射值讀數顯示並無異常。貯存池的冷卻系統因地震而關閉,但已經重新啟動。地震後所有反應爐都已經進入冷關機狀態。
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女川原発1号機廃炉に 東北電力が方針固める 運転開始から35年目. 河北新報オンラインニュース. 2018-10-25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日语).
- ^ 女川2号機「合格」/合意の前提は住民の安全だ. 『河北新報』. 2019-11-28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 ^ 女川原発2号機 再稼働への地元同意を表明 宮城県知事. NHK. 2020-11-11 [202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日语).
- ^ 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重启后达到“临界”状态. 共同网. 2024-10-30 [2024-10-30] (中文).
- ^ 地震発生による原子力発電所の状況について(第一報). 東北電力. 2011-03-11 [2015-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日语).
- ^ 女川原発、復旧計画建たず 一部設備浸水、点検 東北電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7NEWS (2011年3月21日) 2011年3月21日閲覧。
- ^ 福島と明暗分けた女川原発 大津波想定、高い敷地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7NEWS (2011年3月27日)2011年3月27日閲覧
- ^ 原発、明暗分けた津波対策 女川は避難所に. 産経新聞. 2011-03-24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3).
- ^ なぜ女川原発を避難先に? 240人が生活「行くとこない」「頑丈で安全」. 産経新聞. 2011-03-26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 ^ 存档副本.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2).
- ^ 存档副本 (PDF). [2011-04-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