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邊圍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山水樓
水邊圍邨
Shui Pin Wai Estate
水邊圍邨南面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元朗區
地址媽廟路17號
坐标22°26′44″N 114°01′12″E / 22.44567°N 114.02013°E / 22.44567; 114.02013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81年
技术细节
座数7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2,4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单套面积22.9至54.8 m2
246至59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2,3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認可人口5,5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地圖
地图
水邊圍邨北面
休憩空間
疊水樓的樓梯藝術
籃球場
兒童遊樂場

水邊圍邨(英語:Shui Pin Wai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YL01[1],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鎮西北部,鄰近朗庭園鳳池村,於1981年4月正式入伙,第一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Mr.Y.F.Ng 負責設計,第二期疊水樓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全邨均由雅居物業管理管理。是元朗繼元朗邨建立後的第2個公共屋邨。元朗邨於2001年被拆卸後,本邨成為整個元朗區最舊的公共屋邨。

水邊圍邨的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辦事處/屋邨辦事處由元朗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一)管理,停車場管理由越秀亞通管理。

屋邨歷史

[编辑]

水邊圍邨原是圍村——水邊圍的一片魚塘(現今的水邊圍位於朗庭園旁),後來香港政府在1979年建立今日的水邊圍邨,共6座樓高20多層的屋邨。後來加建疊水樓,合共7座。

屋邨資料

[编辑]

樓宇

[编辑]
樓宇名稱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樓宇層數(住宅層數) 每層伙數 每座單位總數(伙) 建築師 承建商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更換前)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更換後) 期數
碧水樓(第5座)[註 1]
(英語:Bik Shui House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連接F)
1981年4月 7(5) 43 215 房屋署總建築師 Mr.Y.F.Ng 有成建築 (沒有升降機) 三菱
Elenessa
VVVF
1
盈水樓(第6座)[註 1]
(英語:Ying Shui House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連接C)
12(10) 40 400 日立
DB/A2
AC/2
日立
VFI-II
VVVF
湖水樓(第2座)
(英語:Woo Shui House
12(11) 40 440
山水樓(第4座)
(英語:San Shui House
單座工字型
(第一代設計)
26(25) 14(14樓)
16(其餘樓層)
398
泉水樓(第1座)[註 1]
(英語:Chuen Shui House
康水樓(第3座)
(英語:Hong Shui House
疊水樓(第7座)[註 1]
(英語:Dip Shui House
小型單位大廈
(連和諧式家庭單位)
1998年1月[2] 18(2-17) 15(2-3樓)
20(4-5樓)
21(6樓)
19(7-11樓)
12(12-17樓)
258 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 興勝建築[3] 三菱
GPM-III
VVVF
(暫未更換) 2

屋邨設施

[编辑]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青山公路-屏山段
紅色小巴
  • 屯門至元朗線(24小時服務)[4]
  • 荃灣至元朗線(通宵服務)[5]
  • 旺角至元朗線(下午至通宵服務)[6]
  • 元朗至佐敦道線(24小時服務)[7]
  • 銅鑼灣至元朗線(下午至通宵服務)[8]
媽廟路
媽橫路巴士總站/宏達路

註釋

[编辑]
  1. ^ 1.0 1.1 1.2 1.3 此等樓宇設有平台作連接

參考文獻

[编辑]
  1. ^ Estate Property. Housing Authority.
  2. ^ 時值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八萬五建屋計劃
  3. ^ 項目資料.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4. ^ 屯門置樂花園 — 元朗元朗康樂路.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5. ^ 荃灣荃灣千色匯 > 屯門及元朗.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6. ^ 旺角新填地街 > 屯門及元朗.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7. ^ 佐敦道白加士街 — 屯門及元朗.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8). 
  8. ^ 銅鑼灣波斯富街 > 屯門及元朗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10-0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