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巒大山

坐标23°41′38.2″N 120°56′50.6″E / 23.693944°N 120.947389°E / 23.693944; 120.9473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巒大山
西巒大山
布農語Ludunhunul, Utava
西巒大山(左後)南面山容
西巒大山在臺灣的位置
西巒大山
西巒大山
西巒大山的位置
别名巒大山
最高点
海拔3,081米(10,108英尺)
地形突起度453米(1,486英尺)
列表台灣百岳七峭
坐标 23°41′38.2″N 120°56′50.6″E / 23.693944°N 120.947389°E / 23.693944; 120.947389
地理
位置 臺灣南投縣
所属山脉玉山山脈
攀山
首次登頂伊藤太右衛門等人(1908年12月)

西巒大山布農語:Ludun hunul,Utava[1]),也稱巒大山,位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為台灣知名山峰,標高3,081公尺,山頂有森林三角點。西巒大山被評選為台灣百岳之一,高度排名第91,也是七峭之一。

命名

[编辑]

「巒大」一名來自布農族巒社群(布農語:Takbanuaz)的祖居地(布農語:Asang daingaz)——巒大社(布農語:Asang Banuaz,日语:ランダイ社),該部落位於濁水溪上源支流的郡大溪巒大溪流域。

西巒大山位於巒大社的西側。為了與郡大溪、巒大社東側的東巒大山區別,將「巒大山」冠稱「西」成為「西巒大山」。

邢天正的《台灣高山明細表》記錄巒大山的別稱為阿洛瓦山(郡群布農語:'Ahlua),原意是「螞蟻窩」,但林文安認為阿洛瓦山指的是清水山

地理

[编辑]

西巒大山屬於玉山山脈北端的郡大山列,為該山列第一座超過海拔三千公尺的山峰,北側連接治茆山,南側連接金子山清水山郡大山、遠方連至玉山,西側為陳有蘭溪溪谷,東側隔著郡大溪溪谷與中央山脈東郡山彙北側的東巒大山對望。

地質

[编辑]

郡大山列相同,由西至東依序有十八重溪層達見砂岩玉山主山層佳陽層,均為古近紀地層。[2]

生態

[编辑]

植物

[编辑]

西巒大山的原始林相多樣,有栲屬櫟屬柯屬烏心石樟屬孟宗竹箭竹紅檜扁柏巒大杉紅豆杉鐵杉雲杉等等。林業開發後,多植人造柳杉[3]

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博物學家森丑之助、臺灣總督府技師稻村時衛於1908年來到巒大山區採集植物,命名了許多臺灣特有植物,如巒大杉巒大秋海棠巒大越橘巒大紫珠巒大花楸巒大雀梅藤等等,其中除了巒大杉以外,種小名均為「randaiensis」。[4]

此外,人倫工作站(巒安堂)曾經是牡丹花的培育基地。

動物

[编辑]

哺乳類有山羊山羌水鹿等;鳥類可見藍腹鷴台灣山鷓鴣台灣噪眉小卷尾台灣紫嘯鶇。目前西巒大山以東的郡大溪流域屬於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林業

[编辑]

日治時期,巒大山區域先後吸引民營伐木業者「鹿島組」、「藤田組」、「櫻井組」開發。[5]戰後由林務局接收,擴展成為巒大山林場以及巒大林區管理處所轄之巒大事業區。[6]

登山

[编辑]

歷史紀錄

[编辑]

日治時期的首登紀錄在1908年(明治41年)2月,臺灣總督府伊藤太右衛門等人進行森林調查,並完成首登。1962年(民國51年)6月17日,謝永和林文安蔡景璋、沈送來、陳銅、李德芳與東埔原住民史進等揹夫,由郡坑溪口入山,經巒大山林場的集材場、索道站,夜宿海拔約2400公尺的第三號工寮,翌日10時登頂。

舊路線

[编辑]

1980年代以前,巒大山林場伐木業發達,有運材用的人倫林道從陳有蘭溪橋入口沿著西巒大山西北稜線蜿蜒而上,直到37.6K、西巒大山東側、海拔約2600公尺的舊人倫工作站。因此當時的登山客可以開車至舊人倫工作站,再從土地公廟巒安堂旁邊的登山口上攀,輕鬆登頂西巒大山,來回僅需一、兩個小時,十分方便。然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賀伯桃芝等颱風摧殘後,人倫林道20K以後的路段已經坍方中斷,此路線已經不可行。[7]

主流路線

[编辑]

2002年出現一條新的主流攀登路線,它以人倫林道17.1K處新人倫工作站(有水源)的閘門作為起點,沿著西巒大山的西北稜線一路上攀,途經一處森林營地、一處瞭望台營地(瞭望台已倒塌)、2830峰後登頂。此路線全程約7.4公里,高程差1500公尺,來回須十小時左右。[7]由於路程遙遠,如果採取單攻(單日往返)的話,對體力要求很大,所以山友常用華語諧音「膝軟」或台語諧音「失戀」(sit-loân)、「死人」(sí-lâng)來戲稱西巒大山。[8]

經治茆山的新路線

[编辑]

近年來又出現另一種「懷古」登山路徑,可以順便拜訪巒安堂治茆山。從濁水溪上游南岸的雙龍部落(布農語:Ishingan)起攀,循雙龍林道走至尾端,橫切到人倫林道45K處、治茆山與西巒大山鞍部的停機坪(有水源,此處也是前往治茆山的叉路)。之後,沿著人倫林道前往37.6K的巒安堂,走舊路徑登頂西巒大山,再沿傳統路線下山。此路線通常需要2–3天。[9][10]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海樹兒‧犮剌拉菲. 布農族的Asang daingaz(祖聚居地):談布農族地名的取名方式與部落的地名源. 原住民族文獻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 27 [2021-12-22]. ISSN 2306-48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2. ^ 玉山國家公園玉山地體構造與地質演變第 1 年地質地層與區域構造調查.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6: 41. 
  3. ^ 周楨. 臺灣之伐木事業  .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 臺北市: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118 [2023-09-14] (中文(臺灣)). 
  4. ^ 吳永華. 早田文藏: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 ISBN 9789863501701 (中文(臺灣)). 
  5. ^ 巒大拾遺. 貘の駐在所. 2021-06-05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中文(臺灣)). 
  6. ^ 關於我們- 歷史沿革 - 南投分署. 2023-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3) (中文(臺灣)). 
  7. ^ 7.0 7.1 西巒大山. 線上臺灣百岳. 上河文化. 2016-07-19 [2022-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8. ^ 西巒大山被戲謔為「膝軟大山」無誤. WaWa的部落格. 2020-09-10 [2023-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中文(臺灣)). 
  9. ^ 西巒大山登山山徑. 健行筆記.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5) (中文(臺灣)). 
  10. ^ 治茆山連走西巒大山、巒安堂. 健行筆記. [2023-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中文(臺灣)). 

書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