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賽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巴賽人
巴賽族
Basay
鳥居龍藏所攝臺北縣圭武卒社的巴賽族人,1897年
總人口
不詳
分佈地區
臺北盆地周圍東北側
語言
巴賽語(已滅絕)
漢語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宗教信仰
泛靈信仰基督宗教
相关族群
巴賽族的木雕板

巴賽族巴賽語Basay、Basai、Kawanuwan),又稱馬賽族馬塞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分布於新北淡水台北基隆新北貢寮一帶,以新北金山基隆新北貢寮一帶為主體。且與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曾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因巴賽族是被凱達格蘭族所同化又被漢化而難以辨別。[1]巴賽族與雷朗族(Luilang)同屬凱達格蘭族的支系。[2]

簡介

[编辑]

巴賽族的祖先最早有可能是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從東南亞來到台灣東、北部沿海地帶以金屬、玻璃等物品進行貿易的族群,後來貿易來往因故中斷,他們留在台灣,但和其他沿海地帶的族人不同,並沒有被當地的台灣原住民族同化,而是持續以交易為主的方式生活,最主要的證據為他們的聚落分布表現出明顯的「貿易與交換離散社群」特徵,而且以薩那賽傳說為主流族群起源(相傳巴賽族的祖先是從其原居地「沙那賽」(Sanasai)出發後,至台灣島最東境的岬角三貂角(San Tiago/Ki-vanow-an)登陸。[2]),1694年康熙大地震前,巴賽族仍為北台北一帶最主要的住民結構群。該族分布範圍在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北地區,即分佈於現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瑞芳貢寮新店等地。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社頭的一支‧哆囉美遠(Trobiawan),並及相關的宜蘭里腦社(Linaw)。[3]

巴賽族是台灣少數以貿易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族群,他們一年只從事不到幾個月的小型農耕,其餘時間大多以其製作的工藝品如器具、布料等東西和其他族群交換糧食,在現今巴賽族舊社遺址中發現的近代陶器也幾乎都是跟噶瑪蘭族貿易而來的,有時他們也會做為在地原住民族與外來商人、統治者的中介角色,他們貿易對象擴及整個北部、東北部沿海或河岸地區,在17世紀西班牙人的文獻紀錄中,巴賽語甚至隨著他們的貿易成為北台灣不同族群的通用語言。記載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雖然住在不同地方,但所有的Quimaurri人都是Taparri人,他們互相競爭,但也互相通婚、習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樣耕種、在自己村社附近偶爾獵鹿、交易鹿皮。他們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換稻米,他們也輕視其他農耕的原住民。荷蘭文獻稱馬賽族不事農耕,可以推測其他農耕的原住民也許與馬賽人為不同族群。[4]:287-295[5]因為從16世紀開始漢人商人已經進入北台灣並大量輸入陶瓷器、小型工藝品等商品,所以巴賽人傳統的手工藝並無法累積大量的財產,相較於其他族群而言生活條件是比較差的,後來巴賽族逐漸成為了福建商人和台灣原住民交易的中介角色,17世紀-18世紀,福建泉州府漳州府一帶的漢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致使原有的文化與母系社會制度迅速滅失,漢人將其歸之為「熟番」。[6][7][8]目前部分族裔定期於「自立長老會新北投教會」(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377號)聚會活動。[9][10][11]

貢寮巴賽祖師廟

參與戰役

[编辑]

雞籠之戰(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交戰途中,有1000位淡水巴賽族弓箭手抵達雞籠島巴賽語:Tuman)對岸,替荷蘭軍助陣,不過荷軍實戰指揮官哈魯斯認為弓箭對戰況幫助不大,令其留駐原地。[12][13]

聚落

[编辑]

臺北市

[编辑]

新北市

[编辑]

基隆市

[编辑]

遺跡研究

[编辑]

位於北台灣的七星山,在接近山頂附近有類似金字塔形狀一樣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飛碟學家何顯榮者認為是台灣巨石文化的遺跡,極可能是巴賽族的祭壇。[14]

2004年,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進行「七星山天坪與凱達格蘭文明研究」,初步結果認為該「遺跡」並非過去人類行為的遺留,相關考古發掘亦未發現早期人類遺留,因此無法證明該區域與「凱達格蘭文明」有關。[15]

藝術作品

[编辑]

以巴賽族為背景之作品有:

著作

[编辑]
  • 莊華堂《巴賽風雲》(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 莊華堂《水鄉》(臺北:九歌出版社,2011年)
  • 徐毅振《康熙台北湖》(臺中:白象出版社,2019年)

漫畫

[编辑]

知名人物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臺海使槎錄,叢刊簡介,台灣文獻叢刊)
  2. ^ 2.0 2.1 詹素娟. 劉益昌; 潘英海 , 编.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南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通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原載於平埔文化資訊網. 
  3. ^ 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政府,1996年10月. ISBN 957-00-8252-6
  4. ^ 艾斯奇維. 由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灣文獻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3-12, 54 (4): 284–305. 
  5. ^ 翁佳音. 第三章·20. Pinnonouan.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06 [原荷文報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掃描版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6. ^ 陳志東,"來去台南/是不是平埔族 看腳趾頭就知道?"[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今日新聞網,2008/03/04 09:36.
  7. ^ 聯合報╱本報記者周美惠,「身分不明數十載平埔族尋根正名」[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10.11 04:09am.
  8. ^ wslf_08. 馬賽人的興衰- 17 世紀前的北台灣水域商業生活型態 (PDF).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7-10-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4-02). 
  9. ^ 本土信徒總檔,"訪記「北投社」凱達格蘭人潘慧耀長老"[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2011年.
  10. ^ 劉益昌,Basay人群與生業型態形成的再思考, 中央研院台灣史研究所,2011.
  11. ^ 陳有貝,從淇武蘭與龍門舊社兩遺址看族群研究, 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58卷2期,2005.
  12. ^ 〈荷軍攻略基隆史料〉,頁79
  13. ^ 康培德.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6-09-30 [2017-10-30]. ISBN 97895708481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臺灣)). 
  14. ^ 林勝義,何顯榮/著,"台灣:人類文明原鄉",出版社:台灣飛碟,2003年10月02日. ISBN 9573018802 (中文)
  15.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天坪及竹子湖考古學研究》,詹素娟、劉益昌,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之調查報告,2004. [失效連結]
  16. ^ 李嘉鑫. 何處尋覓凱達格蘭人?. 中國時報. 1997-12-19. 

參考文獻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