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
恪順皇貴妃 | |
---|---|
光緒帝妃 | |
姓 | 他他拉氏 |
封號 | 珍 |
位號 | 珍嫔→珍妃→珍貴人→珍妃→珍貴妃(追贈)→恪順皇貴妃(追封) |
旗籍 | 满洲镶红旗 |
出生 | 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 1876年2月27日 |
婚年 | 光绪十五年 1889年 |
婚姻名份 | 妾室 |
逝世 |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1900年8月15日 (24歲) 大清北京紫禁城 |
谥号 | 恪順 |
坟墓 | 崇陵妃园寝 |
親屬 | |
父親 | 禮部侍郎长叙 |
母親 | 趙氏 |
夫 | 德宗景皇帝載湉 |
夫之父 | 醇賢亲王奕譞 |
夫之母 | 婉貞 |
夫之元配 | 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
夫之側室 | 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
兄弟 | 志錡 |
姊妹 | 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
同胞兄弟 | 志銳 |
同胞姊妹 | 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
珍妃(1876年2月27日—1900年8月15日),谥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帝的嬪妃。光绪帝溫靖皇貴妃之胞妹。1889年入宮被封為珍嬪。
珍妃是光绪帝后宫中最受宠的嫔妃,但她於戊戌政變后被软禁,并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前夕逝世,一说是被慈禧太后强迫投入井中而死。
生平
[编辑]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出生[1],生母侍妾趙氏。
按照清代挑選八旗秀女的年屆來計算,本應在光緒二年、光緒五年、 光緒八年和光緒十一年挑選外八旗秀女,這四場外八旗選秀最終都沒有舉行,直到光緒十一年,宮內才傳出懿旨,要在光緒十二年舉行外八旗選秀[2]。這場外八旗選秀持續到光緒十四年才正式結束,過程中進行了數次挑選[2]。光緒十二年二月十九日,進行第一次挑選,備選秀女總共有九十三名,其中三十六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孝定景皇后和瑾妃;同年八月二十一日,進行第二次挑選,記名秀女從三十六名減至十四名;光緒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進行第三次挑選,二十五名新及歲秀女中的十五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珍妃;光緒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之前被記名的二十九名秀女以及兩名地方官之女,進行挑選,最終有十五名秀女被記名;同年十月初五日,十五名記名秀女入宮,進行最終遴選[2]。當日,副都統桂祥之二十一歲女葉赫那拉氏被指立為皇后,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喇氏被封為瑾嬪,而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喇氏則被封為珍嬪[3][4]。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壽西宮麗皇貴太妃位下官女子二名、壽三所玟貴妃位下官女子三名、壽三所璷妃位下官女子一名,被調配到景仁宮,預備服侍即將入宮的珍嬪[5];正月二十六日清晨,瑾嬪、珍嬪正式入宮;二月十八日,行瑾嬪、珍嬪冊封禮。
珍嬪入宮後多病。光緒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珍嬪「肝經有熱,肺胃痰飲,挾以寒火郁遏」,以致「胸悶咳嗽,咯之不爽」,有學者認為她患有勞嗽之症,可能是因為被患有多系統結核病的光緒帝傳染所引致的[6],直至十二月十九日,珍嬪「瘟熱漸退,表凉漸解,身疼頭痛輕減,肝胃火郁未消」,但是仍然「時或薰蒸」,以致「咽喉腫,而嚥之作疼」,並且「胸滿懶食,腹膨作脹,榮分過期未行」[7]。
得宠与获罪
[编辑]光绪大婚之后,皇后逐渐失寵,而瑾妃性情忠厚,不懂巴结人,與皇后走得很近,似乎同病相憐,与光绪相处漠漠。
珍妃生性乖巧,頗有心思,善解人意,聰明才智;工翰墨擅奕棋,於是珍妃憑借才智,深受光绪皇帝寵愛,日侍皇帝左右,加之珍妃工翰墨、会下棋,与光緒皇帝共食饮、共玩乐,“德宗尤寵愛之”,而與隆裕皇后不甚親睦。
根據史料記載珍妃曾怀孕,但在1894年10月28日懷孕約三個月的時候,她和慈禧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化。慈禧明知珍妃已懷孕,卻還對珍妃罰以「褫衣廷杖」重刑,导致小产。后來珍妃又得了婦科病,再也没有怀孕[8]。
珍妃入宫时,照片技術已傳入中国,但在当时相机被认为是污巧之物,会取人魂魄,致使人损寿;然而珍妃深受西洋之學影響,托人買來照相機,在景仁宮與養心殿拍照,成为清宫后妃中最早照相的嬪妃。
珍妃因年幼而最活泼,又聪明伶俐,思想较为开通,性格也很开朗。珍妃了解光緒皇帝沒有拍照過,所以在紫禁城為光緒皇帝拍照,但光緒帝之照片最後還是被慈禧所銷毀。
慈禧太后最初喜歡珍妃,認為珍妃聪明漂亮、乖巧伶俐、活潑機敏又知書達理,慈禧甚至經常要珍妃幫自己批閱奏章,而珍妃心靈手巧,為慈禧批答也百無一失。慈禧又听說珍妃寫了一手好字,写字画画的技艺提高得极快,挑剔的慈禧也常夸奖她,便常要她寫福、祿、壽、喜的擘窠大字,作為慈禧賞賜大臣的禮物。珍妃性喜丹青,又可兩手各執一枝筆,同時寫出娟秀的梅花篆字,慈禧還特地叫宮中的女畫師繆素筠教她繪畫花卉。
據傳,珍妃為了方便與光緒皇帝伴讀,會女扮男装,穿戴男子的冠服。
根據清朝制度,妃子例银每年300两,嫔为200两。根據珍妃開支檔案[9],於光绪二十三年及二十四年分別用银1,440两及1,012两,扣除例銀及賞銀,兩年各虧空670两左右。
對日甲午戰爭時,支持光緒皇帝的文廷式、志銳與對日持妥協態度的李鴻章極度不和;李鴻章授意心腹楊崇伊向慈禧参奏,誣陷珍妃干政與觊觎后位。[來源請求] 也因此文廷式被革職,志銳被貶為烏里雅蘇台参讚大臣。珍妃曾賣官[10]胡思敬的《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簡放上海道”。 慈禧曾当面拷问珍妃,并从其宮中搜获记有其卖官收入的帳本。
光緒二十年十月,珍妃所居的景仁宮的八品官職首領史志祿,因錯差務而被革職,發配吳甸五年;景仁宮太監高萬枝在外招搖、干預公事,考慮到其不法情節較重,而被處死[11]。十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本朝家法嚴明,後宮妃嬪從不准干預朝政。瑾妃和珍妃從前賢良謹慎,所以被薦舉晉封為妃,但是她們「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於是貶瑾妃、珍妃為瑾貴人、珍貴人,以示薄懲[12]。同日,珍貴人位下有兩位官女子退出宮[13]。十一月初一日,慈禧太后下達兩道懿旨。第一道懿旨指出瑾貴人和珍貴人被恩准在上殿當差隨侍,但是要她們謹言慎行,改過自新。平日的裝飾和衣服都要按照宮內的規矩穿戴,所有使用的物件都不准違例。除了遇年節時,允許兩人照例向光緒帝呈遞食物以外,其餘時候都不能私自向光緒帝呈遞新巧稀奇的物件及穿戴等項。如果瑾貴人和珍貴人不遵守這些規則,一定會受到重責。第二道懿旨則指出皇后有統轄六宮之責。若妃嬪不遵家法,如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皇后應嚴加訪查,從重懲辦,決不寬貸[14]。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太后頒懿旨:「加恩瑾貴人賞還瑾妃,珍貴人賞還珍妃」;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行瑾妃、珍妃冊封禮[15]。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珍妃位下有一名官女子因病退出宮[16],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五名官女子,此空缺直到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才進行填補[17]。
光緒二十四年,珍妃已經移居永和宮,與其姐瑾妃同居,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永和宮珍妃位下有三位官女子(即蘇拉七十兒之女大妞、蘇拉常得之女大妞、蘇拉福壽之女二妞)同時「因病退出宮」[18],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三位官女子,之後再無填補此三人的空缺。
沉井与后事
[编辑]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初六日,珍妃位下僅餘的三名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被撥給永和宮瑾妃當差[19],使珍妃身邊沒有任何官女子服侍她。同年七月二十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光绪帝、慈禧太后等人出宮避難,當時珍妃已經坠井身亡。
七月二十日,英軍陷京師。翌日,聯軍繼之。兩宮黎明倉皇乘民車出德勝門。甫出門,白旗遍城上矣。太后御夏衣,挽便髻,上御青綢衫,皇后及大阿哥隨行,妃嬪罕從者。瀕行,太后命崔閹自三所出珍妃(三所在景遠門外),推墮井中。初,珍妃聰慧,得上心。幼時讀書家中,江西文廷式為之師,頗通文史。廷式以庚寅第三人及第,妃屢為上道之。甲午大考翰詹,上手廷式卷授閱卷大臣,拔置第一,擢侍讀學士,充日講官。廷侍感奮,驟言事。遼東敗聞亟,廷式合朝臣聯銜上疏,請起恭親王主軍國事。太后素不善恭王所為,上力請而用之。內監或構蜚語,譖妃干預外廷事,太后怒杖之,囚三所,僅通飲食。妃兄禮部侍郎志銳謫烏里雅蘇臺,上由是悒悒寡歡。聯軍入,日本軍護禁城,內廷晏然,乃出妃屍於井。淺葬京西田村。(朱學士祖謀、王給諫鵬遠賦《落葉詞》以紀其事。余亦賦詩云:「金井一葉墮,淒涼瑤殿旁。殘枝未零落,映日有輝光。溝水空流恨,霓裳與斷腸。何如澤畔草,猶得宿鴛鴦。」)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初四日,珍妃安葬在恩濟莊過營地一座;十一月二十八日未時,光緒帝、慈禧太后等人回鑾至紫禁城;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內殉難」,追贈珍妃為珍貴妃[20]。同年十二月初三日,瑾妃位下的五名官女子,包括曾經服侍珍妃的三名官女子,被調配到鐘粹宮當差,服侍皇后[21]。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一名剛從瑾妃處調配到鐘粹宮服侍皇后的官女子「失腳落井」去世[22];正月初九日,兩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同時因笨退出宫[23];二月初十日,一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因笨退出宫[24],自此宮內再沒有服侍過珍妃的宮女。
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初二日巳時,珍貴妃金棺從恩濟莊塋地的地宮中起出;三月初三日辰時,珍貴妃金棺自恩濟莊奉移,運至西陵梁格莊行宮東院正殿暫安[25];十一月十三日,端康皇貴妃到梁格莊行宮,在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的梓宮前舉哀行禮,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四日,端康皇貴妃到泰陵、昌陵、慕陵奠酒,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六日,即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入葬崇陵當日,珍貴妃金棺於卯正三刻移出梁格莊行宮,並且在午正三刻到達崇陵妃園寢,安奉在蘆殿內,端康皇貴妃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同日申時,珍貴妃金棺奉安在崇陵妃園寢的西寶圈[26]。
民國十年(1921年)三月,追封珍貴妃為恪順皇貴妃。
相片争议
[编辑]与丈夫光绪帝类似,关于她的相片亦有争议。故宫博物院在1930年、1960年分别公布过两张珍妃相片,照片中女子相貌相差甚远。1930年在《故宫周刊》“珍妃专号”发布珍妃照片。转述75岁的刘姓宫女回忆,称此照片为光绪二十一、二十二年(1895年、1896年)在南海拍摄。前清宫太监禁唐冠卿、陈紫田认为并非珍妃。2013年,第一张“珍妃”照片的女子后代公开家族照片,最终确定她为婉容的祖母[27][28]。
1960年《故宫博物院院刊》刊出第二张珍妃照片,照片上半部有“贞贵妃肖像”五个字。经两位前清太监指认为珍妃。 1990年代,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旧藏人物照片集》(1990年)和《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1994年)展示没有“贞贵妃肖像”五字的珍妃照片版本。
2021年3月,历史影像学者徐家宁在成都讲座中谈及此照片。他指原版照片上的“贞贵妃肖像”五个字通常是暗房合成,说明照片底片采用明胶银盐纸基工艺处理。这种工艺直到1910年代末才开始在中国流行。他亦指珍妃额前极短的刘海,是1900年代从娼妓传出的一种时髦发型——“满天星”[29]。
1910年出版的画册《海上惊鸿影》已经收录了1960年版的珍妃照片。事实上,这张照片上的人物是北京名妓黄云仙,她后来又改花名为“湘云”。有关黄云仙人生的记载极少,一说于1918年时赎身为民[30]。现今不能断言珍妃是否有留存于世的照片。
家庭
[编辑]- 祖先額爾古岱
文藝作品
[编辑]作品 | 演員 |
---|---|
粵劇《光緒皇夜祭珍妃》 | 主演:梁無相、余麗珍 |
粵劇《清宮恨史》 | 主演:薛覺先、紅線女、馬師曾、鳳凰女 |
京剧《珍妃》 | 主演:張君秋、刘雪涛 |
作品 | 作家 |
---|---|
小说《千古絕戀》 | 楊力 |
小说《珍妃の井戸》(珍妃井) | 日本作家浅田次郎 |
影视形象
[编辑]年份 | 影視作品 | 制作單位 | 飾演珍妃的演員 |
---|---|---|---|
1948年 | 清宮秘史 | 香港永華影業公司 | 周璇 |
1964年 | 西太后與珍妃 | 邵氏兄弟 | 張美瑤 |
1970年 | 清宮殘夢 | 台灣電視公司 | 李璇 |
1975年 | 清宮殘夢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汪明荃 |
傾國傾城 | 邵氏兄弟 | 蕭瑤 | |
1976年 | 瀛台泣血 | ||
1981年 | 光緒帝與珍妃 | 台灣電視公司 | 許秀年 |
1987年 | 滿清十三皇朝 | 亚洲电视 | 戚美珍 |
1989年 | 夜盜珍妃墓 | 天山电影制片厂、澳門蔡氏兄弟影視公司 | 黎静 |
1991年 | 賽金花 | 台灣電視公司 | 劉淑儀 |
1993年 | 戲說慈禧 | 中國電視公司 | 況明潔 |
1995年 | 慈禧西行 | 優酷網 | 陳穎映 |
1997年 | 日落紫禁城 |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 蔣雯麗 |
1998年 | 戊戌風雲 | 北京電視台 | 江珊 |
1998年 | 歡喜遊龍 | 中華電視公司 | 楊潔玫 |
2003年 | 走向共和 | 中國中央電視台 | 阿斯茹 |
2006年 | 庚子風雲 | 江蘇天地縱橫影視 | 張瑞希 |
2010年 | 蒼穹之昴 | NHK、北京電視台 | 张檬 |
欢喜婆婆俏媳妇 | 江蘇衛視、樂視網、有線娛樂新聞台 | 周牧茵 | |
2013年 | 十三格格新传 | 南京影視頻道 | 包文婧 |
2016年 | 末代御醫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朱晨麗 |
注释
[编辑]- ^ 于善浦《珍妃和珍妃之印》,引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雜件》后妃·人事,1247包
- ^ 2.0 2.1 2.2 橘玄雅. 鳳凰于飛 清代五次皇帝大婚與其背後的故事. 紫禁城. 2019, (4): 23–25.
- ^ 光緒十四年十月初五日《為慈禧皇太后懿旨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著封為瑾嬪其十三歲女著封為珍嬪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3-18-009-000116-0009-0090
-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260,頁490,光緒十四年十月癸未條:「奉懿旨、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拉氏著封為瑾嬪。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拉氏著封為珍嬪。」
- ^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敬事房《為傳知壽西宮麗皇貴太妃下官女子大妞等撥給永和宮瑾嬪景仁宮珍嬪下當差每名每月所食口分照常得給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01-0025
- ^ 陳可冀. 清宮醫案研究上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1011-1020. ISBN 978-7-03-025431-3.
- ^ 于善浦《珍妃和珍妃之印》,引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珍嬪進藥底薄》,宮中檔薄4813
- ^ 胡思敬:《国闻备乘》
- ^ 《中国国家历史·柒》 主编:刘军 东方出版社出版
- ^ 《翁同龢日記》
-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六日《為太監高萬枝在外招搖干預公事著即行交司候旨遵辦事》,檔案號:05-13-002-000929-0138;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為景仁宮首領史志祿因錯差務著革去首領發吳甸五年事》,檔案號:05-13-002-000929-0143;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為太監高萬枝諸多不法情節較重著總管內務府大臣即行重責處死事》,檔案號:05-13-002-000930-0014
-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52,頁565,光緒二十年十月壬申條,光緒帝奉慈禧太后懿旨,曰:「本朝家法嚴明,凡在宮闈,從不准干預朝政。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稱淑慎,是以優加恩眷,洊陟崇封。乃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皇帝深慮漸不可長,據實面陳,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為夤緣蒙蔽之階,患有不可勝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為貴人,以示薄懲而肅內政」。
- ^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敬事房《為傳知景仁宮珍貴人下官女子大妞等退出宮去每名每日所食口分止退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30-0006
- ^ 王佩環. 清宮后妃.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3: 317–318.
-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79
- ^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敬事房《為景仁宮珍妃下官女子正白旗大妞因病退出宮去傳伊父母等接出並止退每日吃食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38-0161
- ^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敬事房《為永和宮瑾妃下新添官女子並珍妃下新添官女子自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得給每名每月口分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 05-13-002-000946-0103
-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光緒十九年二月十六日敬事房《為景仁宮珍嬪下新添官女子鑲黃旗原蘇拉常得之女大妞照例行給每日口分事》,檔案號:05-13-002-000920-0071;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日敬事房《為珍貴人下新添官女子正白旗蘇拉福壽之女二妞照例每日行給口分事》,檔案號:05-13-002-000934-0021;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總管宋進祿等《為永和宮下官女子正白旗蘇拉七十兒之女大妞等因病退出宮去傳知會計司官等備車接出並止退每名每日所食口分事》,檔案號:05-13-002-000950-0189
- ^ 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初九日敬事房《為珍妃下官女子三妞等俱給永和宮瑾妃下當差每名每月所食口分仍照常得給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56-0094
- ^ 于善浦《珍妃和珍妃之印》,引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新整內務府檔》禮儀,0018包
- ^ 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五日敬事房《為瑾妃下官女子正白旗披甲人恆林之女三妞等撥補鐘粹宮下當差每名每日所食口分各一份照常得給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57-0200
- ^ 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總管李長喜等《為鐘粹宮皇后下官女子大妞因失腳落井止退每日吃食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 ^ 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初九日總管李長喜等《為鐘粹宮皇后下官女子二妞大妞因笨退出宮去傳伊等父母將伊等接出止退每日口分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58-0014
- ^ 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初十日敬事房《為鐘粹宮皇后下官女子三妞因笨退出宮去傳伊父母將伊接出並止退每日口分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958-0100
- ^ 清室紀事一束. 新聞報 (上海). 1913-04-16.
珍妃棺係陰歷三月初三日由田村移到梁格莊,用孝定梓宮原車送來,是日幷無一人送殯。
- ^ 徐廣源《大清后妃寫真》P522;于善浦《珍妃和珍妃之印》
- ^ 陆波. 假冒的珍妃照片,和被误读的珍妃投井真相. 腾讯网. 2016-10-01 [201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简体中文).
- ^ 陳煒舜︰〈「珍妃遺像」八十載謎雲一朝散〉,《被誤認的老照片》(香港︰中和出版社,2017)。
- ^ 徐家宁. 讲座|徐家宁:光绪与珍妃传世照片辨伪. 澎湃新闻. 2021-03-17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简体中文).
- ^ 徐家宁. 讲座|再谈珍妃的照片. 旧影志. 2024-03-18 [2024-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9) (简体中文).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商衍瀛:《珍妃其人》,《文史資料選輯》第92輯(中國文史出版社)
- 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紫禁城出版社)
- 唐海炘:《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風俗趣聞》(北京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