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拓跋壽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拓跋寿乐

拓跋壽樂(?—452年11月28日),鲜卑名寿乐拔受洛拔[1],追尊魏章帝拓跋悉鹿后裔,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编辑]

拓跋寿乐原本担选部尚书,封南安王,后改封长乐王。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时,拓跋寿乐有辅佐策立的功劳。兴安元年(452年)十月,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出任太宰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拓跋寿乐自认为功高,与尚书令长孙渴侯争权。兴安元年十一月丙子(452年11月28日),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因为争权被赐令自杀[2][3][4][5][6]

鲜卑名

[编辑]

元妙墓志中其祖父为“都曹、三公、侍中、太尉、骠骑大将军、录尚书、苌(长)乐王拔”,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周鼎副教授指出,《魏书》所载北魏宗室中确有名拔者。如魏明元帝之孙、乐平王拓跋丕之子拓跋拔,此人官至车骑大将军,文成帝太安元年(455年)因罪赐死,国除,年辈应与元妙祖父相仿佛,但官、爵与墓志所记均不合。从墓志记载来看,元妙祖父仕宦相当显赫,而拓跋拔本传中却对其任职情况着墨不多,这是很不相称的。此外,孝文帝南迁之际,又有因参与穆泰谋反事件而伏诛的“前彭城镇将元拔”,官职显然不符。从爵号来看,北魏宗室中封长乐王者有魏道武帝子长乐王拓跋处文,但此人年十四即早逝,无子,国除,当非一人。周鼎引用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教授的观点指出,在魏明元帝为诸子统一取汉名之前、北魏皇室多无汉名,史籍所载,不过是鲜卑语本名音译或音译简省,而其他宗室制名汉化则又在此之后。按“拔”,或作“跋”“弗”“伐”等,据罗新研究均为鲜卑语beg一词的音译,在中古北族社会中,“拔”常作为后缀词施于族名、官名、人名之末,是一种美称。在作为人名的场合,汉译时又可省去前缀,径作“拔”。如果推论不误,则元妙墓志所记志主祖父名应该也是某后缀为“拔”的鲜卑名音译省称。史籍所见还有一名宗室疏属长乐王拓跋寿乐,魏文成帝时因拥立之功,“拜太宰、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墓志所记历官倒是大体相符。周鼎认为“寿乐”或作“受洛”也是鲜卑语常见人名,如北魏前期,有代人苟寿乐;六镇之乱后,有鲜卑化奴费也头人万俟受洛干,等等。《文成帝南巡碑》阴题名有“内三郎其连受洛拔”;《中岳嵩高灵庙碑》阴有“武烈将军侯莫陈受洛拔”。此外,“受洛拔”也可简省称谓。如《魏书》所载北魏宗室中,有魏昭成帝之后武邑公拓跋受洛,在此人孙辈墓志中,记其名讳为“受拔”。对此,罗新、叶炜认为“当是由于音译用字及省略音节不同,受洛与受拔,很可能是各自省略受洛拔而来”。类似例证还可以举出魏道武帝子清河王拓跋绍,《北史》本传载其字受洛拔“绍”显然是“受洛拔”的省译。又如陆馛,在其孙女陆顺华墓志中则记作受洛跋,两相比照,“馛”应该是“受洛跋”的另一种省译。综合以上分析,周鼎认为元妙祖父元拔,全名应为“寿乐(受洛)拔”,即《魏书》所载章帝后裔长乐王寿乐。此人一度仕宦显达,后因“与尚书令长孙渴侯争权,并伏法”,故子孙不显,其子官不过一介成主。墓志中对这段家族历史显然是有所讳饰的。在迁洛后,元妙家族似乎已是一个没落的北族勋贵之家,倒是其夫家尧氏,在北朝政治舞台上颇为引人注目[1]

家庭

[编辑]

儿子

[编辑]
  • 元某,北魏襄威将军、白石戍主[1]

孙子女

[编辑]
  • 元妙,嫁龙骧将军尧遵长子尧某[1]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書·卷14》,出自魏收魏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编. 《北朝研究 第9辑》. 北京市: 科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162–169. ISBN 978-7-03-061078-2 (中文(简体)). 
  2. ^ 《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长乐王寿乐,章帝之后也。位选部尚书、南安王,改封长乐王。高宗即位,寿乐有援立功,拜太宰、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矜功,与尚书令长孙渴侯争权,并伏法。
  3. ^ 《北史·卷十五·列传第三》:武陵侯因、长乐王寿乐,并章帝之后也。因从道武平中原,以功封曲逆侯。太武时,改爵武陵。寿乐位选部尚书、南安王,改封长乐王。文成即位,寿乐有援立功,拜太宰、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矜功,与尚书令长孙渴侯争权,并伏法。
  4. ^ 《魏书·卷五·帝纪第五》:兴安元年冬十月,以骠骑大将军元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有一月丙子,二人争权,并赐死。
  5. ^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兴安元年冬十月戊申,皇帝即位于永安前殿。大赦,改元,正平二年为兴安。以骠骑大将军元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十一月丙子,二人争权,并赐死。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魏以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一月,寿乐、渴侯坐争权,并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