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籼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泰國米

籼稻
印度香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属: 稻属 Oryza
种:
水稻 O. sativa
亚种:
籼稻 O. s. subsp. indica
三名法
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
異名
  • Oryza sativa subsp. hsien Ting

xiān又稱xiān學名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臺灣話sián-tiū),印度型稻,是水稻的一個亞種[1]。秈稻碾出的米叫「秈米」[2],亦有稱絲苗米(港澳)或在來米臺灣話tsāi-lâi-bí)(台灣)[3]。与粳稻相比:秈稻生長適合長日照,較耐熱耐旱;生長期較短,可一年兩至三熟,產量高,或可和其他作物輪作;米粒長但粘性差,米粒中蛋白質直链澱粉含量均较高[4]

概論

[编辑]

稻米可概分為為非洲型與亞洲型兩大品系。亞洲型又可分為秈稻(印度型)、粳稻(日本型、中國型、溫帶稉稻)以及爪哇稻(熱帶稉稻)三大類。

秈稻適合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種植,原分布在印度半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錫蘭島中南半島及中國南部。

產地與品種

[编辑]

傳統上,華中、華南、台灣、印度及中南半島種植的為秈稻;而中國淮河以北、西南高海拔地區及朝鮮等地所種植的水稻品種為粳稻。秈稻在長江流域(華中地區)可進行稻輪作,在華南地區可實行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著名的有:泰國茉莉香米和增城絲苗。

台灣傳統籼稻品種稱為在來米,於台灣荷治時期明鄭時期自中國大陸引進。

圖集

[编辑]

註釋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獻

[编辑]
  1. ^ 呂坤泉; 許志聖; 楊嘉凌. 世界水稻的分類 (PDF).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9). 
  2. ^ "秈"字,異體字解說.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3. ^ 在來米.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4. ^ 粳米籼米营养大PK. 新华网.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