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弦詩
外观
(重定向自潮州弦诗)
潮州弦詩為潮州人以彈撥樂器演奏古樂詩譜,故稱作弦詩,又稱弦詩樂,是潮州音樂中的一種弦索器樂,流行於潮州、汕頭、揭阳、閩南地區,後隨華僑流傳至東南亞。根據所用「二四譜」推算,其歷史大約有600至700年。
演出方式
[编辑]根據場合和風格,分為「儒家樂」和「棚頂樂」,儒家樂再分為專業樂隊和業餘樂隊兩種,多用於節慶,音樂以纖細、雅致為主,棚頂樂用於戲曲伴奏,音樂較簡樸、粗獷。目前常見的為傳統儒家樂。
最早以竹弦、洞簫、月弦三種樂器組成,後來引入高音的弓弦樂器,演變成潮州二弦,再配以椰胡(也称冇弦)、大冇弦、潮州小三弦、秦琴、二胡(潮州人习惯把提胡称作二胡)、琵琶等,亦可加用笛子、嗩吶、小鼓、木魚等樂器,而揚琴(潮人称瑶琴)則在19世紀初被引入使用。
樂曲由頭板、二板、拷拍、三板、尾聲等部分所組成,頭板與二板為慢板曲,拷拍與三板為快板曲。
樂曲
[编辑]潮州弦詩十大套
[编辑]其他樂曲
[编辑]- 《獅子戲球》
- 《柳青娘》
- 《浪淘沙》
- 《千家燈》
- 《粉蝶採花》
- 《出水蓮》
- 《紅梅頭》
- 《粉紅蓮》
- 《畫眉跳架》
- 《思春》
- 《深閨怨》
- 《流水行云》
- 《喜采莲》
- 《小扬州》
- 《崖山哀》
- 《昭君怨》
- 《月明思亲》
- 《盼春》
- 《磨镰刀》
- 《杂杂红》
- 《玉壶买春》
- 《窗外松声》
- 《三月三》
- 《象弄牙》
參考資料
[编辑]- 《中國音樂辭典》(台北:丹青圖書公司),頁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