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頰刺尾魚
外观
(重定向自白颊刺尾鱼)
白頰刺尾魚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 |
科: |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
属: | 刺尾鱼属 Acanthurus |
种: | 白頰刺尾魚 A. leucopareius
|
二名法 | |
Acanthurus leucopareius (O. P. Jenkins, 1903)
| |
異名 | |
白頰刺尾魚又稱白斑刺尾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1903年,美國生理學家、組織學家和博物學家Oliver Peebles Jenkins首次將本種正式描述為Teuthis leucopareius,其模式產地為夏威夷歐胡島的檀香山[2]。
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台灣、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夏威夷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復活節島、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水深0至85公尺。
特徵
[编辑]本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部黑褐色,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體側有些亦為均勻的黑褐色,有些則成淡褐色且上面密布著許多暗褐色小斑,且小斑呈縱向排列。頭部有一起自頭頂經鰓蓋達喉部的白色斜橫帶[3],且尾柄棘後方亦有一白色橫帶,尾鰭截形。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25至2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3至25枚。尾柄上有硬棘,易傷人。體長可達25公分。
生態
[编辑]本魚常成群在有浪的地方或較空曠的淺水處出現。屬於藻食性,以吃絲狀藻為主。
經濟利用
[编辑]具觀賞價值。大魚亦可食用,大型魚食用時常利用鹽燒,再加檸檬汁風味佳。
参考文献
[编辑]- ^ Abesamis, R.; Clements, K.D.; Choat, J.H.; et al. Acanthurus leucoparei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178011A1520517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2.RLTS.T178011A1520517.en .
- ^ J. S. Nelson; T. C. Grande; M. V. H. Wilson. Fishes of the World 5th. Wiley. 2016: 497–502. ISBN 978-1-118-34233-6.
- ^ J. E. Randall. Acanthuridae. Kent E. Carpenter; Volker H. Niem (编).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6: Bony fishes part 4 (Labridae to Latimeriidae), estuarine crocodiles, sea turtles, sea snakes and marine mammals (PDF). FAO Rom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