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 (中國)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相州 (北周))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位于河南北部安阳市一带和临漳县。州治在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
北周末,杨坚平定相州总管尉迟迥之乱,毁旧邺城,迁相州于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南郊)。隋代又北移到今安阳市。金、元、明、清为彰德府。安阳市所辖彰德府城即为新邺城。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区划 | 大業3年 | ||
州 | 相州 | 郡 | 魏郡 | ||
郡 | 魏郡 | 成安郡 | 林慮郡 | 县 | 安陽县 成安县 臨漳县 洹水县 臨淇县 鄴县 滏陽县 臨水县 林慮县 灵泉县 堯城县 |
县 | 鄴县 成安县 臨漳县 洹水县 臨淇县 |
滏陽县 臨水县 | 林慮县 灵泉县 |
唐朝相州辖县 | |
---|---|
618年 | 安阳县、零泉县、林虑县、邺县、临漳县、洹水县、尧城县、相县[1](临水县[2]、滏阳县、成安县改属磁州) |
619年 | 安阳县、零泉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相县(林虑县改属岩州,洹水县改属洹州) |
621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相县(洹水县来属,废除零泉县,新设荡源县[3],改属黎州) |
622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林虑县来属,废除相县) |
623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林虑县(荡源县来属) |
627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荡源县(改名汤阴县)、林虑县(滏阳县、成安县来属) |
643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汤阴县、林虑县、滏阳县、成安县(内黄县、临河县来属) |
765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汤阴县、林虑县、成安县、内黄县、临河县(滏阳县改属磁州) |
905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洹水县、汤阴县、林虑县、成安县(改名斥丘县)、内黄县、临河县 |
906年 | 安阳县、邺县、临漳县、尧城县、汤阴县、林虑县(洹水县、内黄县、临河县、斥丘县改属魏州) |
刺史
[编辑]- 北魏相州刺史
- 庾岳(402年-404年)
- 长孙嵩(407年-409年)
- 尉古真(410年-414年)
- 叔孙建(415年-418年)
- 司马准(423年)
- 张蒲(424年-426年)
- 穆莫提(428年)
- 杜超(430年-444年)
- 许彦(437年-439年)
- 杜遗(445年-450年)
- 陆馛(452年-458年)
- 李䜣(458年-469年)
- 陆儁(469年-470年)
- 谷阐(471年-472年)
- 拓跋忠(475年-479年)
- 薛道标(481年-484年)
- 李安世(484年-491年)
- 李佐(492年-493年)
- 高闾(493年-495年)
- 拓跋桢(495年-496年)
- 元雍(496年-499年)
- 李平(501年-505年)
- 王显(506年-508年)
- 于忠(508年-509年)
- 陆昕之(509年-511年)
- 高植(511年-512年)
- 李韶(513年-515年)
- 游肇(516年)
- 奚康生(517年-519年)
- 元熙(520年)
- 李世哲(521年-524年)
- 李奖(524年-525年)
- 李崇(525年)
- 元瑱(526年)
- 元谌(526年)
- 元鉴(527年)
- 裴衍(527年)
- 李神(528年-530年)
- 元颢(528年)
- 尔朱世隆(529年)
- 刘诞(531年)
- 李愍(531年-532年)
- 尉景(532年)
- 窦泰(533年-534年)
- 唐朝相州刺史
- 吕珉(618年—619年)
- 双士洛(619年—621年)
- 房晃(621年)
- 独孤彻(622年)
- 张道源(624年之前)
- 唐懿(武德年间)
- 李道彦(贞观初年)
- 李厚德(631年)
- 李泰(636年—643年,遥领)
- 张亮(633年—637年)
- 杜某(贞观年间)
- 侯莫陈肃(贞观年间)
- 路德准(贞观年间)
- 薛德充(贞观年间)
- 郑玄范(贞观年间)
- 李贞(643年—653年)
- 许圉师(666年)
- 李恽(总章、咸亨年间)
- 李景恒(672年)
- 李贞(咸亨年间—683年)
- 杨德干(唐高宗末年)
- 陶大举(688年)
- 弓志元(689年)
- 于敏直(武周前期)
- 来同敏(693年)
- 吉顼(698年)
- 房颍叔(圣历年间)
- 独孤思庄(武周时)
- 杨承缄(武周时)
- 源修业(武周时)
- 李玄挺(武周时)
- 宇文敞(武周时)
- 韦嗣立(706年)
- 裴怀古(707年)
- 柳冲(唐中宗时)
- 采泰眷(唐中宗时)
- 尹正义(709年)
- 宋璟(709年—710年)
- 王希俊(710年)
- 屈突季将(景云年间)
- 张说(713年)
- 徐孟尝(开元初年)
- 贺兰务温(721年之前)
- 窦思仁(721年—723年)
- 徐知仁(724年之前)
- 崔玄同(725年)
- 李畅(730年,未任)
- 郑溥(开元年间)
- 李择言(开元年间)
- 崔珪(开元年间)
- 王休名(开元年间)
- 王琇(开元年间)
- 桓臣范(开元后期)
- 侯莫陈涉(735年之前)
- 张嘉祐(737年—741年)
- 邺郡太守(742年—757年)
- 薛嵩(757年—773年)
- 薛崿(773年—775年)
- 薛择(775年)
- 李承昭(775年—776年)
- 田廷玠(大历末年—782年)
- 吴子晁(贞元初年)
- 薛揖(贞元年间)
- 朱卨(贞元年间)
- 王泽(贞元年间)
- 李仲昌(807年—812年)
- 田融(813年—819年)
- 崔弘礼(819年—820年)
- 邢楚(821年)
- 王承林(821年—822年)
- 韩某(宝历、大和年间)
- 乐从训(888年)
- 王道坚
- 李某
- 朱希玉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编》
京畿道 关内道 | |
---|---|
都畿道 河南道 | |
河东道 | |
河北道 | |
山南西道 | |
山南东道 | |
淮南道 | |
江南东道 | |
江南西道 | |
陇右道 | |
河西道 | |
剑南道 | |
黔中道 | |
岭南道 | 廣州 | 潮州 | 循州 | 韶州 | 端州 | 岡州 | 新州 | 恩州 | 春州 | 勤州 | 瀧州 | 康州 | 封州 | 高州 | 窦州 | 辩州 | 潘州 | 羅州 | 雷州 | 崖州 | 儋州 | 萬安州 | 振州 | 白州 | 山州 | 廉州 | 欽州 | 陸州 | 桂州 | 蒙州 | 昭州 | 富州 | 梧州 | 賀州 | 藤州 | 義州 | 容州 | 禺州 | 牢州 | 黨州 | 平琴州 | 鬰林州 | 貴州 | 綉州 | 龚州 | 潯州 | 象州 | 柳州 | 融州 | 環州 | 宜州 | 芝州 | 澄州 | 嚴州 | 賓州 | 橫州 | 淳州 | 邕州 | 田州 | 笼州 | 瀼州 | 湯州 | 武峨州 | 武安州 | 長州 | 峰州 | 福祿州 | 交州 | 愛州 | 驩州 | 安南都护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