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税
外观
(重定向自通货膨胀税)
鑄幣稅(英語:Seigniorage),亦稱貨幣稅,指發行貨幣的組織或國家的政府,享有貨幣發行面值減去發行成本後,換取實際經濟資源的利益,從中攫取發行貨幣所產生的特定收益。這部分由貨幣發行主體壟斷性地享受“通用貨幣面價值超出生產成本”的收益,就被定義為鑄幣稅。
例如,2002年時臺灣印製一張新版新台幣2000元紙鈔,成本只須5元,那麼,剩下的1995元購買力,就由發行新臺幣的臺灣政府獨享,稱為鑄幣稅。
经济学家将铸币税视为通货膨胀税的一种形式,会将资源返还给货币发行者[1]。发行新货币,而不是收取用现有货币支付的税收,被认为是对现有货币持有者的税收。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减少,货币供应的膨胀将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严重依赖铸币税和部分准备金收入的银行或政府可能会发现这适得其反[2]。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会考虑到银行的铸币税策略,而通货膨胀预期会维持高通胀。大多数国家政府不会经由铸币税和信贷获取收入,而是主要以正式征税等手段增加财政收入。
参考文献
[编辑]- ^ Snowdon, Brian; Vane, Howard R. An Encyclopedia of Macroeconomics. Edward Elgar. 11 April 2018 [11 April 2018]. ISBN 97818406438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通过Google Books.
- ^ Tara McIndoe-Calder, Hyperinflation in Zimbabwe: Money Demand, Seigniorage and Aid sho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entral Bank of Ireland; Trinity College Dublin -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Studies, May 1,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