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避免小行星撞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避免小行星撞击

避免小行星撞擊是指人們採取各種措施阻止小行星近地天体撞擊地球並將之引向远方。一个足够大的小行星或其他近地天体與地球撞击後,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海啸或大面積火灾,而且大量粉碎的岩尘和其他碎片流入平流层後阻挡阳光進而引發撞击冬天

6600万年前,地球与一个大约10公里長的小行星碰撞後产生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并引发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科學界认为这一事件导致了大多数恐龙的灭绝。

人們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除非采取防御措施,否则小行星還是有可能撞擊地球。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以及哨兵系統追蹤到的小行星已經引起人們對小行星威脅的警惕。

2018年4月,B612基金會表示:"我们百分之百肯定会被一颗毁灭性的小行星击中,但我们并不百分之百确定什么时候[1]。" 同样在2018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大问题的简要回答英语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中,认为小行星撞擊是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胁,並介绍了几种避免小行星撞击的方法[2][3] [4] [5] [6]。尽管如此,2019年3月,科学家们报告说,小行星可能比人們設想的更难摧毁[7] [8] [9] [10] [11]

偏轉力度

[编辑]
已知的近地天體——截至2018年1 月Video (0:55; July 23, 20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地球軌道為白色)

美國政府授權的歷史

[编辑]

正在進行的項目

[编辑]
各種項目檢測到的近地天體數量。
近地天體觀測–從 2013 年 12 月開始的前四年數據(動畫;2018 年 4 月 20 日)

哨兵任務

[编辑]

預期項目

[编辑]

太空探測

[编辑]

深刻影響

[编辑]

影響機率計算模式

[编辑]
為什麼小行星撞擊概率經常上升,然後下降。

碰撞避免策略

[编辑]

核爆炸裝置

[编辑]
與早期填充氦氣體分壓的管道類似,如1952年常春藤麥克測試中使用的那樣,1954年的布拉沃城堡英语Castle Bravo測試同樣配備了光導管 (LOS) ,以更好地定義和 量化這些早期熱核裝置產生的X射線和中子的時間和能量。 這項診斷工作的結果之一是這張圖表描繪了高能X射線和中子通過約2.3公里長的真空線的傳輸,隨後它在"1200站"碉堡加熱了固體物質,從而產生了二次火球。

對峙方法

[编辑]

地表和地下使用

[编辑]
這位早期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英语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藉由藝術家的印象暗示了另一種改變大型威脅天體軌道的方法,方法是捕獲英语Asteroid capture相對較小的天體並使用這些天體,而不是通常建議的小型航天器,作為產生強大動能的手段,或者,更強大的更快作用的重力牽引機英语Gravity tractor,因為一些低密度小行星,如253梅西爾德星有著吸能緩衝區英语Crumple zone

彗星偏轉的可能性

[编辑]
“誰知道,當一顆彗星接近這個地球並摧毀它時……人類不會用蒸汽從他們的地基上撕下岩石,並像據說巨人所做的那樣向燃燒的物質投擲山脈?”— 拜倫勳爵

現有能力

[编辑]

動力學影響

[编辑]
2005年深度撞擊號與8x5公里(5x3英里)的坦普爾1號彗星的碰撞。撞擊閃光和由此產生的噴發物清晰可見。撞擊器在撞擊時產生19吉焦耳(相當於4.8英噸三硝基甲苯)。它在彗星的軌道運動中產生了預測的0.0001公釐/秒(0.014英寸/小時)的速度變化,並將其近日點距離減少了10公尺(33英尺)。撞擊後,一家報紙報導說彗星的軌道改變了 10公分(3.9英寸)。

小行星重力牽引機

[编辑]
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英语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的設計目的是在危險大小的小行星上展示"重力牽引機英语Gravity tractor"行星防禦技術。 重力牽引法利用航天器的質量向小行星施加力,緩慢改變小行星的軌跡。

離子束推移離軌

[编辑]

聚焦太陽能

[编辑]

質量投射器

[编辑]

常規火箭發動機

[编辑]

小行星激光燒蝕

[编辑]

其他提案

[编辑]
NASA對太陽帆的研究。帆寬0.5公里(0.31英里)。
1984年戰略防禦計畫的概念是通用太空核泵浦激光器英语Nuclear pumped laser氟化氫激光器英语Hydrogen fluoride laser向目標射擊,通過激光燒蝕英语Laser ablation引起目標物體的動量變化。以擬議的自由號太空站(ISS)為背景。

參見

[编辑]

小行星動力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Homer, Aaron. Earth Will Be Hit By An Asteroid With 100 Percent Certainty, Says Space-Watching Group B612. Inquisitr英语Inquisitr. 2018-04-28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2. ^ Andrews, Robin George. If We Blow Up an Asteroid, It Might Put Itself Back Together – Despite what Hollywood tells us, stopping an asteroid from creating an extinction-level event by blowing it up may not work.. 纽约时报. 2019-03-08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3. ^ Wall, Mike. A Killer Asteroid Is Coming — We Don't Know When (So Let's Be Ready), Bill Nye Says. Space.com英语Space.com. 2019-05-02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4. ^ Stanley-Becker, Isaac. Stephen Hawking feared race of 'superhumans' able to manipulate their own DNA. 华盛顿邮报. 2018-10-15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5. ^ Haldevang, Max de. Stephen Hawking left us bold predictions on AI, superhumans, and aliens. 石英财经网. 2018-10-14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4). 
  6. ^ Bogdan, Dennis. Better Way To Avoid Devastating Asteroids Needed?. 纽约时报. 2018-06-18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7. ^ McFall-Johnsen, Morgan; Woodward, Aylin. A NASA simulation revealed that 6 months' warning isn't enough to stop an asteroid from hitting Earth. We'd need 5 to 10 years.. 商业内幕. 2021-05-12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8. ^ Bartels, Meghan. How did you spend your week? NASA pretended to crash an asteroid into Earth.. Space.com英语Space.com. 2021-05-01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9. ^ Chodas, Paul; Khudikyan, Shakeh; Chamberlin, Alan. Planetary Defense Conference Exercise - 2021 Planetary Defense Conference (virtually) in Vienna, Austria, April 26–April 30, 202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2021-04-30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10.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steroids are stronger, harder to destroy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Phys.org. 2019-03-04 [2019-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11. ^ El Mir, Charles; Ramesh, KT; Richardson, Derek C. A new hybrid framework for simulating hypervelocity asteroid impacts and gravitational reaccumulation. 伊卡洛斯 (期刊). 2019-03-15, 321: 1013–1025. Bibcode:2019Icar..321.1013E. doi:10.1016/j.icarus.2018.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