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西省人民政府

坐标37°48′49″N 112°34′21″E / 37.81364°N 112.57257°E / 37.81364; 112.5725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7°48′49″N 112°34′21″E / 37.81364°N 112.57257°E / 37.81364; 112.57257

山西省人民政府
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
主要领导
省 长职位空缺
副省长
7
卢东亮汤志平赵红严杨勤荣林红玉张韶华景普秋
秘书长李秋柱
机构概况
业务上级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组织上级机构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机构类型省级人民政府
行政级别正省级
授权法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组织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办公厅1
组成部门22
直属特设机构1
直属机构13
部门管理机构5
联络方式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实际地址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電話號碼+86 (0)351 3046158
對外官網www.shanxi.gov.cn

山西省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级地方行政机关。

沿革

[编辑]

1949年5月,山西全境解放。同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正式任命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改组为山西省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成立山西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政府自阎锡山在山西掌权以来长期位于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督军府旧址,一直到2017年9月1日,山西省政府搬入了位于小店区省府街3号的新址。

2007年,山西省政府搬迁前位于旧址时期的大门

职权

[编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1]

  1. 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2. 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3. 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4. 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 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等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社会保障、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人口与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6. 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7. 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8. 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10. 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11. 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历任领导

[编辑]

省长

[编辑]

……

常务副省长

[编辑]

……

副省长

[编辑]
  • 武新宇(1949年8月-1949年9月)
  • 裴丽生(1949年8月-1952年4月)
  • 王世英(1949年8月-1956年4月)
  • 邓初民(1950年3月-1958年11月)
  • 郑林(1955年2月-1967年3月)
  • 焦国鼐(1955年2月-1977年12月)
  • 武光汤(1955年2月-1967年3月,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张晓东(1955年2月-1958年11月)
  • 卫恒(1956年4月-1956年5月)
  • 刘开基(1956年4月-1967年3月)
  • 张天乙(1956年4月-1961年,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王中青(1956年4月-1967年3月,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岳宗泰(1960年5月-1961年)
  • 刘贯一(1963年9月-1977年12月)
  • 贾云标(1964年10月-1967年3月,1977年12月-1983年4月)
  • 卫逢祺(1964年10月-1967年3月,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刘格平(1965年12月-1967年3月)
  • 黄克诚(1965年12月-1967年3月)
  • 贾冲之(1965年12月-1967年3月,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张日清(1967年3月-1977年12月)
  • 袁振(1967年3月-1977年12月)
  • 郭永彪(1967年3月-1977年12月)
  • 谢振华(1967年3月-1969年7月)
  • 陈永贵(1967年3月-1979年12月)
  • 韩英(1970年4月至1978年11月)
  • 张平化(1971年4月-1977年12月)
  • 王大任(1977年12月-1979年7月)
  • 王庭栋(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王金籽(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郭凤莲(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赵雨亭(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史怀璧(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贾俊(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 赵力之(1977年12月-1983年4月)
  • 王茂林(1977年12月-1983年4月)
  • 王克文(1979年1月-12月)
  • 郭钦安(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张健民(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阎武宏(1979年12月-1988年1月)
  • 岳维藩(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麻贵书(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赵军(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潘瑞征(1979年12月-1983年4月)
  • 霍泛(1981年3月-1983年4月)
  • 王西(1981年3月-1983年4月)
  • 白清才(1983年4月-1993年1月)
  • 张维庆(1983年4月-1988年1月,1993年1月-1994年9月)
  • 郭裕怀(1983年4月-1998年1月)
  • 冯芝茂(1986年5月-1988年1月)
  • 吴达才(1988年1月-1993年1月)
  • 吴俊洲(1988年1月-1993年1月)
  • 乌杰(蒙古族)(1989年9月-1993年1月)
  • 李振华(1991年2月-1993年1月)
  • 王文学(1992年5月-1998年1月)
  • 纪馨芳(1992年5月-1997年12月)
  • 刘泽民(1992年7月-1996年8月)
  • 彭致圭(1993年1月-1998年1月)
  • 杜五安(1995年2月-2003年1月)
  • 刘振华(1995年12月-1999年7月)
  • 薛军(1995年12月-2000年1月)
  • 王昕(1996年2月-2005年12月)
  • 薛荣哲(1996年8月-1998年1月,1999年5月-2003年1月)
  • 范堆相(1998年1月-2007年2月)
  • 杨志明(1998年1月-2001年9月)
  • 刘振华(1999年7月-2004年1月)
  • 申联彬(2000年1月-2002年)
  • 王显政(2000年9月-2001年10月)
  • 靳善忠(2001年11月-2008年1月)
  • 牛仁亮(2002年7月-2013年1月)
  • 宋北杉(2002年7月-2007年11月)
  • 梁滨(2003年1月-2008年6月)
  • 张少琴(2003年11月-2008年1月)
  • 胡苏平(2005年12月-2008年12月)
  • 薛延忠(2006年11月-2008年5月)
  • 张建民(2008年1月-2008年9月)
  • 张平(2008年1月-2013年1月)
  • 申联彬(2008年5月-2010年1月)
  • 李小鹏(2008年6月-2013年1月)
  • 张建欣(2009年1月-2016年1月)
  • 高建民(2010年11月-2013年2月)
  • 任润厚(2011年1月-2014年8月)
  • 郭迎光(2011年9月-2018年1月)
  • 王一新(2013年1月-2022年1月)
  • 张复明(2013年1月-2023年1月)
  • 贺天才(2017年7月-2023年1月)
  • 王成(2019年3月-2021年1月)
  • 吴伟(2019年8月-2021年11月)
  • 卢东亮(2020年5月-2021年11月)
  • 韦韬(2021年2月-2021年11月)
  • 于英杰(2021年4月-2023年1月)
  • 孙洪山(2021年6月-2022年12月)
  • 汤志平(2022年1月至今)
  • 刘旸(2022年5月 - 2024年2月)
  • 熊继军(2023年1月 - 2024年8月)
  • 赵红严(2023年1月至今)
  • 杨勤荣(2023年1月至今)
  • 林红玉(2024年7月至今)
  • 张韶华(2024年11月至今)
  • 景普秋(2025年2月至今)

秘书长

[编辑]

……

机构设置

[编辑]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2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3个,部门管理机构5个。[2]

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置下列机构:

组成部门

[编辑]

(省自然资源厅挂省绿化委员会牌子;省交通运输厅挂省民航机场管理局牌子;省应急管理厅挂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牌子。)

直属特设机构

[编辑]

直属机构

[编辑]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省知识产权局牌子;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牌子挂在中共山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并加挂中共山西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列入中共山西省委机构序列;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挂省政务信息管理局牌子;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挂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

部门管理机构

[编辑]

直属事业单位

[编辑]

(省社会科学院挂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牌子;山西农业大学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牌子;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省政务服务中心牌子。)

派出机构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大网. 2022-03-12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2. ^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党政机构设置表公布. 山西省人民政府. 太原.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