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遵 (唐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遵(769年—830年) 字修本,其先南阳人也。后因做官,遂家于陕西,今为陕西之平陆人。曾在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王士真王承宗帐下任职二十余年,历任邢州刺史、洺州刺史、楚州刺史、亳州刺史,唐文宗大和元年任邕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任至大和四年。

家世

[编辑]

曾祖张议福,唐蔚州刺史。祖张守环,唐左羽林大将军。父张献弼,唐忠万二州刺史、兼本州团练使,赠工部尚书。

生平

[编辑]

公少以门荫授解褐官。年廿,亲裴氏怀恋伯兄,遣省伯舅于镇州。时属军宴王公,大张乐于庭,公观焉,乃为镇帅王公(王武俊)见公身长七尺,美须眉,与语良久,便授押衙。明日,兼内院兵马使。不旬月,奏事唐德宗,授兼监察御史,依前押衙,曰奇士也。及王士真知留后,寻改殿中侍御史。王承宗摄留后,国家变更镇事,以薛昌朝为帅,发将军景忠信削夺承宗官爵。朝廷振威,成德偳恐。承宗称疾,监军验伏。此时公乃请见,既而承宗曰:“天子不察,宰臣不言,诸将伦安,土地割裂。”公曰:“某亦恐诸将人人异图。”公又曰:“今范阳无事,青郓无事,泽潞无事,沧景无事,天将以镇冀观主上政令,试我公制作。今若忠信不动,可以息词。”于是庭陈将卒,承宗坚卧,一切以公止遏。忠信宣传告毕,刃不得下,公之力也。制使归,具述公之方略,唐宪宗曰:“我与宪官信不虚也。”寻有诏赦承宗,公独授侍御史,依前军职入奏,婚故御史中丞忻王傅豆卢公讳靖女。夫人曾祖光祚,皇丹、延二州刺史。祖雄,皇司农卿,赠左散骑常侍。太夫人裴氏,即夫人外老姨也。公既丁外艰,成德军众请墨缞从事。公恳请葬毕,赢形泣血,行路哀之。固请一身归葬,妻子男女悉留镇州。承宗许护丧归东都。葬毕,犹隐居故里。无几,诏追起复,授宁远将军、守左武卫将军、检校大理卿、兼侍御史。寻除右骁卫将军,赐紫金鱼袋。会镇帅祥斋大增先福,以公一家维系,尽放南归。时泽潞用兵,诏选文武,中外无阻者授之,优诏授邢州刺史,廉史奏加御史中丞,改洺州刺史,追入拜右龙武军将军知军事。不数月,授楚州刺史,又改亳州刺史。百姓咸悦,请立德政碑。就加御史大夫。溪獠侵边,屡从南鄙。诏迁邕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亦既至止,会有南方商旅曾贸易于亳者,曰:“吾知公之政矣。”人或嗜利,利不可干;人或好名,名不可黜。所以出入成德二十余年,忘身立忠,事溢人听。至有巡抚诸洞物,无私犯。由此吏畏威,人悦德。四年政满,表情北归,优诏追复,将有大用。行次大和四年八月六日(830年8月27日),薨于潭府旅馆,享年六十二。奏闻,上辍次罢朝,诏赠左散骑常侍。夫人元和九年,封南阳县君。长庆四年,改封南阳郡君。大和三年六月廿二日(829年7月27日),终于邕州官舍,享年四十二。有女三人,长适滑州匡城县尉萧枢,次女适均州录事参军杨玞,三女适严州刺史马贞肃。子一人绍,年始九岁。以大和五年二月三日,归祔于河南县金谷乡泉源里侍先茔。

参考

[编辑]
  • 《旧唐书》
  • 《全唐文补遗》第4辑·豆卢署撰《(上残阙)邕州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邕州兼刺史御史大夫赠左散骑常侍张公墓志铭故夫人南阳郡君河南豆卢氏墓志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