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德科克堡

坐标0°18′01.7″S 100°22′04.0″E / 0.300472°S 100.367778°E / -0.300472; 100.3677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0°18′01.7″S 100°22′04.0″E / 0.300472°S 100.367778°E / -0.300472; 100.367778

德科克堡
Benteng Fort de Kock
1930年代重建的德科克堡,以及前方的標誌
概要
地點 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武吉丁宜市
坐标0°18′02″S 100°22′04″E / 0.30067°S 100.36764°E / -0.30067; 100.36764
竣工日原建築:1825年
現存建築:1930年
地圖
地图

德科克堡印尼語Benteng Fort de Kock)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武吉丁宜市的殖民地建築,原為荷蘭殖民政府在1825年興建的一座小碉堡英语Sconce (fortification)。這座碉堡是荷蘭人在1820年代介入巴德里戰爭英语Padri War,協助奉行習慣法的村民抵抗伊瑪目·朋佐爾率領的勢力之後,得到村民的同意而興建的防禦工事,作用是抵抗米南加保族人起事和觀察山下的狀況。附近地區開發為市鎮後亦以此命名,直至1942年為止。原址已經於1930年改建為一座高20米的白色建築,所在的山丘已經一分為二,周圍的戰壕也已經被拆毀,只有附近的鐵砲得以保存。

歷史

[编辑]

德科克堡是布爾隊長於1825年在吉列山(Bukit Jirek)上方興建的一座小碉堡,以原荷屬東印度副總督兼皇家荷屬東印度陸軍英语Royal Netherlands East Indies Army總司令亨德里克·梅庫斯·德·科克英语Baron Hendrik Merkus de Kock命名。德·科克擔任上述職位期間制定了一個計劃,在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興建一座座碉堡,形成一個防禦體系。當時伊瑪目·朋佐爾等人嘗試在蘇門答臘島西部推廣伊斯蘭教法,並於1821年對奉行舊有習慣法的阿達特派村民發動的戰爭(史稱巴德里戰爭英语Padri War),其後荷蘭殖民政府在介入戰爭,幫助阿達特派的同時,得到對方的准許,在蘇門答臘西部興建堡壘(包括德科克堡和凡·德·卡佩倫堡英语Fort van der Capellen),保衛這一帶地區[1]。荷蘭人興建碉堡的目的除了抵抗米南加保族人起事,還包括觀察山下的動靜。之後荷軍曾經取道馬杜爾(Matur,今屬阿甘縣英语Agam Regency)攻擊蘇門答臘南部,並在這裏指揮作戰。鄰近地區開發為市鎮後,也以這座堡壘命名,直至1942年[2]才改稱為武吉丁宜市[3][4]

現狀

[编辑]

德科克堡原址已在1930年由荷蘭殖民政府的市政總監曼德拉爾(Mr. Mandelar)改建為一座高20米的白色建築,內部展出的物品包括民族服裝、水牛角、捕魚用具等米南加保族使用過的生活用具。樓頂四角均設有一座小鐵砲,由此可以眺望武吉丁宜市的市容,以及西亞諾峽谷印度尼西亚语Ngarai Sianok巴里桑山脈等自然景觀。旅客可以在樓頂進行拍攝等自費活動。位於堡壘原址周圍,深1米、闊3米的壕溝已被拆毀[1],附近在19世紀鑄造的鐵砲則保存至今[3][5]。德科克堡原址已於2010年列為文化資產英语Cultural properties of Indonesia[6]

吉列山已經一分為二,並由地方政府改造為武吉丁宜基南丹自然文化公園(Taman Margasatwa dan Budaya Kinantan Bukit Tinggi),旅客參觀前必須支付5,000印尼盾的入場費。公園的西邊是德科克堡遺址,中間是一條公路,東邊則設有動物園和傳統民居博物館。遊客可以登上林巴貝橋英语Limpapeh_Bridge,往來公園的東、西兩邊。公園內還有繁密的樹木和兒童遊樂設施[4]。公園既是中、小學生進行戶外學習的目的地,也是家庭野餐的場所,德科克堡遺址附近還是途人乘涼的地方。[5]

德科克堡與武吉丁宜市中心(即大鐘樓英语Jam Gadang至端姑·南·連切路一帶)相距1公里,旅客可以使用私家車或公共交通工具到達[7]

腳註

[编辑]
  1. ^ 1.0 1.1 VIVA 2017.
  2. ^ Pemko Bukittinggi 2016.
  3. ^ 3.0 3.1 Tri Maya 2010,第50頁.
  4. ^ 4.0 4.1 Nunung 2000,第47頁.
  5. ^ 5.0 5.1 Kompas 2009.
  6. ^ Kemdikbud 2016.
  7. ^ Tri Maya 2010,第51頁.

參考資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