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永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永炤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5-02-26)1915年2月26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無錫市
逝世2010年8月27日(2010歲—08—27)(95歲)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軍人
获奖抗戰勝利勳章
四等雲麾勳章
三等宝鼎勋章
军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中華民國空軍
军衔 中將
学历
经历

李永炤(1915年2月26日-2010年8月27日),中華民國空軍中將,生於江蘇省無錫市,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第二期。曾任空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首任主任(現為漢翔航空工業)、中華航空太空學會理事長等職。於航發中心任內協助政府遷台後航空工業的復興,研發PL-1介壽號初教機T-CH-1中興號中教機AT-3自強號高教機、XA-3雷鳴號攻擊機、XC-2運輸機、與美國合作研發UH-1H直升機F-5E/F戰鬥機等。

生平

[编辑]

機校高級班第二期27年班、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肄業、中華航空太空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的先驅、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首任中將主任、領導航空工業研發十三年半之卓越成就、任內完成了介壽號、中興號教練機、AT-3自強號高級教練機、UH-1H直昇機、中運機、F-5E戰鬥機等飛機的製造生產、也奠定了中華民國空軍戰機自製的基礎。[1][2][3]

1937年(民國26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同年10月畢業於空軍機械學校第二期高級班(27年班)。[2]1943年(民國32年)5月赴美飛機製造工廠實習,後分發至美國城市San Diego聖地牙哥_(加利福尼亞州)的Convair|Convair公司實習 。1946年(民國35年)1月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肄業(讀完春夏兩季),同年10月獲空軍人事令向南京空軍航空工業局報到,後派至台灣台中第三飛機製造廠。1948年(民國37年)9月擔任南京空軍配件製造廠製造處處長,同年11月配件廠遷移台中。1953年(民國42年)赴日本接收美軍F-84G雷霆機,返國調任第一聯隊修補大隊長。1954年(民國43年)派任台南供應司令部修護處上校處長[4]。1958年(民國47年)赴空軍指揮參謀大學深造,畢業後奉派第二供應區部任指揮官;後由於金門823砲戰,改派第一供應區部指揮官。1962年(民國51年)派任空軍總部後勤署署長、1966年(民國55年)派任空軍總部副參謀長[5]

1967年(民國56年)由空軍總司令賴名湯指派擔任航空工業發展計畫官,計畫後經由空軍總部同意,向時任國防部長蔣經國提報,獲採納實施。[2]1968年(民國57年)空軍技術局及所屬航空研究院試製PL-1介壽號全金屬初級教練機成功。1969年(民國58年)3月1日成立「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現漢翔航空工業),同年6月21日派任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主任。1970年(民國59年)12月晉昇空軍中將、1981年(民國70年)9月1日空軍中將退役,以文職聘任九等繼任航發中心主任。1982年(民國71年)11月6日航發中心主任退休,同年11月聘任國防部科技顧問,聘任至1986年(民國75年)11月。[5][3]

荣誉

[编辑]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编辑]

著作

[编辑]
  • 《航空,航空五十年:七十二憶往》,道聲出版社,民國76年(1987年)。[6]
  • 《詩韻新編》,文津出版社,民國80年(1991年)。[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王鴻魁. 開創自製飛機成功的中華第一人:李永炤將軍. 石氏基金會. 2009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2. ^ 2.0 2.1 2.2 楊龍杰. 《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沿革》. 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2021. 
  3. ^ 3.0 3.1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50系列報導: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研製的故事.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23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4. ^ 林玉萍. 論美軍在臺灣航空工業中的角色(1950年~1979年),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十四期,183-214頁. 2009. 
  5. ^ 5.0 5.1 李永炤. 《航空,航空五十年:七十二憶往》. 道聲出版社. 1987. 
  6. ^ 國家圖書館館藏. 航空,航空五十年:七十二憶往. 1987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7. ^ 國家圖書館館藏. 詩韻新編. 1991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