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灭尽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法灭时期

法滅盡經》,在歷代大藏經中收入五大部外的大乘經,大正藏收入涅槃部。失譯,經文開頭題為「聞如是」而非「如是我聞」應是鳩摩羅什譯經前的譯者[1]。其內容講述佛法逐漸消亡之事,以及法滅之後數千萬年,彌勒當下生作佛。

内容

[编辑]

釋尊瞿曇住在拘夷那竭,三月後將般涅槃,於大眾集會後,不現光明,宣說佛滅後,五濁之世,魔道興盛,魔羅冒充沙門壞亂佛教[2]。有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等佛門修行者精進修行,作諸功德,遭到眾魔比丘的嫉妒和誹謗,而被擯黜驅遣,不令得住,自此之後寺廟空荒、佛教敗壞[3]

佛法衰落之時,女人精進修行,男人怠慢佛法[4],天眾哭泣,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瘟疫肆虐、死亡遍野,人民受苦,官吏貪得無厭,惡人愈來愈多,善人愈來愈少[5]。由於災將至,日照月出的時數縮短,壽命也隨之變得短促,男人早逝,女人長壽。後有大洪水,世人淹沒於水中,為魚鱉所吞食[6],時有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遭眾魔驅趕,於是入山野隱居修行,壽命延長,得到歡喜。月光童子(梵:Candraprabha Kumāra)在天眾護衛下出世並與其相逢,五十二年間共興佛法[7]。佛法在這短暫的時期中,猶如將亡之人回光反照一樣,暫時盛行於世上。

五十二年過去後,《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會先消失,之後十二部經也會滅掉,全部不見,沙門袈裟忽然間就變成了俗家樣式[8]。佛法衰微 就如同油燈一樣,在快熄滅時更為明亮,隨即消失[9]。往後成千上萬年間,世人皆無佛法可聞,無人能夠出離世間。

減劫將要結束的時候,世人起厭離心、遵從梵法、棄惡行善,壽命因而增長,增劫隨之開始。每百年增一歲,乃至增至八萬四千歲[10]。持續數千萬年的法滅時期結束時,彌勒菩薩下生世間修證成佛,佛法因而復興,天下泰平、無有疫病、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凡人大多身材高大,壽命長達八萬四千歲,眾生得度者不可計數[11]

經名為《法滅盡》,向一切凡人宣告,宜令闡明演義,功德無量不可稱計[12]。弟子聽聞有關末法時期之事後,均感悲慘惆悵而發無上聖真道意,向釋尊拜別而去[13]

作者以此經向世人預言將來之事,希望世人能夠分辨決斷。

相關經典

[编辑]

僧祐《釋迦譜》記載法滅之事,引用兩部經,一是《法滅盡經》,另外一部是《雜阿含經·六四〇經》(《阿育王傳·優波毱多因緣》卷六卷七之異譯)。

此外的法滅記載還有《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三[14]、《摩訶摩耶經》[15]、《大方等大集月藏經·法滅盡品》、《複註心義燈》(Saratthadipani-tika)[16]、《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譯自藏語,是于闐佛教的歷史)等。

相关条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船山徹. 「如是我聞」か「如是我聞一時」か:六朝隋唐の「如是我聞」解釋史への新視角 (PDF). 法鼓佛學學報. 2007 [2022-04-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6). 「如是我聞」という譯を最初に考案したのは誰であったか。鳩摩羅什であった可能性が高いのであるが,しかしこの點は必ずしも十分に確定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特に問題となるのは鳩摩羅什譯と竺佛念譯との先後關係である。 
  2. ^ 《法滅盡經》:“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無所說,光明不現。賢者阿難作禮白佛言: ‘世尊!前後說法,威光獨顯,今大眾會,光更不現,何故如此?其必有故。願聞其意。’佛默不應。如是至三,佛告阿難:‘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
  3. ^ 《法滅盡經》:“設有是人,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誹謗揚惡,擯黜驅遣,不令得住。自共於後,不修道德;寺廟空荒、無復修理,轉就毀壞;但貪財物,積聚不散,不作福德;販賣奴婢,耕田種植;焚燒山林,傷害眾生,無有慈心;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無有道德,淫劮濁亂,男女不別。令道薄淡皆由斯輩。或避縣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門,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後,不肯盡說;經不誦習,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虛顯雅步以為榮,冀望人供養。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經歷,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 ”
  4. ^ 《法滅盡經》:“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 ”
  5. ^ 《法滅盡經》:“法將殄沒,登爾之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疫氣流行,死亡者眾;人民勤苦、縣官計克,不順道理,皆思樂亂;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
  6. ^ 《法滅盡經》:“劫欲盡故,日月轉短、人命轉促;四十頭白,男子婬妷,精盡夭命,或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啖。”
  7. ^ 《法滅盡經》:“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怕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
  8. ^ 《法滅盡經》:“《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
  9. ^ 《法滅盡經》:“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
  10. ^ 明倫/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吳思飛老師. www.minlun.org.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11. ^ 《法滅盡經》:“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樹木長大,人長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歲,眾生得度不可稱計。’”
  12. ^ 《法滅盡經》:「賢者阿難作禮白佛:『當何名斯經?云何奉持?』佛言:『阿難!此經名為《法滅盡》,宣告一切宜令分別,功德無量不可稱計。』」
  13. ^ 《法滅盡經》:「四部弟子,聞經悲慘惆悵,皆發無上聖真道意,悉為佛作禮而去。」
  14.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如來正法將欲滅時……更無救護,將導之者。」
  15. ^ 《摩訶摩耶經》:「五百歲已寶天比丘,善說法要度二萬人,八部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正法於此,便就滅盡……於是佛法而滅盡也。」
  16. ^ 《複註心義燈》:「此時期過後,是爭鬥時國王的非法期……這時才叫做教理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