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育
范育(?—?),字巽之[1],邠州三水(陕西省旬邑)人。曾為北宋秦鳳路及熙河路安撫使,累官至光祿卿、樞密都承旨。父同為北宋政治人物范祥,官至轉運副使、度支員外郎。
生平
[编辑]范育以進士之名出任涇陽縣縣令,但以養親為由告假回鄉。師從張載,推薦為崇文院校書郎及監察御史里行。因西夏攻入環慶路被宋神宗趙頊詔往巡視邊疆,及後進言認為荔原堡之役,夏人雖然追奔但亦不過境,北宋不應輕舉妄動。[2]
之後又出使河東論及韓絳修築囉兀城。范育因不服喪而被罷去御史職位,轉任檢正中書戶房但堅決推辭而出任韓城縣知縣。[3]
曾被詔往鄜延路議畫地界,范育認為“保疆不如持約,持約不如敦信”。到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交趾與北宋發生宋越熙寧戰爭,趙禼被任命為安南行營經略使、招討使,以中官李憲為副將,率領九名大將前往征討。趙禼與李憲不和,建議罷免李憲。趙頊問可有替代者,趙禼推薦老將郭逵,於是以郭逵為宣撫使,趙禼副之,及以兵十萬伐交阯。但在戰場上,郭逵與趙禼意見多有不同,行及長沙更有士兵病死,范育上疏此事但趙頊不聽。之後出任河中府知州加集賢院直學士,又出使鳳翔縣,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鎮守秦州。[4]
熙寧年間宰相王安石曾建議遣使往諸道及立邊境封溝,所以派遣呂大忠及范育前往觀察。[5]
宋哲宗趙煦元祐初,被召為太常寺少卿,後改光祿卿、樞密都承旨。之後出使熙州作知州。此時有議論認為要放棄質孤堡及勝如堡,而范育力爭認為熙河路以蘭州為要塞,此兩堡乃蘭州之障蔽,如果放棄兩堡蘭州就會有危險。另外又請修築城池在李諾平及汝遮川,但一直不獲答覆。再轉任給事中及戶部侍郎。[6]
出任熙河路安撫使其間范育進言認為唃廝囉國第三代贊普阿里骨殘酷暴虐而且有病,而湟州邈川吐蕃大首領溫溪心八族打算內附,所以可以計畫將其歸納,但翰林學士、中書侍郎范百祿則認為既然阿里骨沒有過犯,而溫溪心虛實未知,無挑釁而動,非上策。最後趙煦聽從范百祿之見解。[7]
范育死後南宋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因趙構採納范育對不放棄質孤堡及勝如堡及對修築城池在李諾平及汝遮川之建議而追贈為寶文閣學士。[8]
參考文獻
[编辑]-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育字巽之。」
-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范祥傳》:「育字巽之,舉進士,為涇陽令。以養親謁歸,從張載學。有薦之者,召見,授崇文校書、監察御史里行。神宗喻之曰:“《書》稱‘聖讒說殄行’,此朕任御史之意也。”育請用《大學》誠意、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因薦載等數人。西夏入環慶,詔育行邊,還言:“寶元、康定間,王師與夏人三大戰而三北,今再舉亦然。豈中國之大,不足以支夏人數郡乎?由不察彼己,妄舉而驟用之爾。昨荔原之役,夏人聲言:‘我自修壘,不與漢爭。’三犯之,然後掩殺,雖追奔亦不至境。由是觀之,其情大可見矣。”」
-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范祥傳》:「又使河東,論韓絳築囉兀二砦:“始調外郡稍遠邊城前後三十萬夫,遼州最為窮僻,然猶上戶配夫四百三十四,僦直計三千緡,下者十六人,其直十萬。輦運所經二十二驛,宣撫司不先告期,轉運使臨時督辦,致民皆破產,上下莫敢言。獨遼守李宏能約民力所勝,而饋不失期,顧以訴其實,翻令鞫罪。願貸被劾官吏,其芻糧在道者隨所至受之,使已困之民鹹蒙德澤。”神宗皆從之。坐劾李定親喪匿服,罷御史,檢正中書戶房,固辭,乃知韓城縣。」
-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范祥傳》:「詔往鄜延議畫地界,育言:“保疆不如持約,持約不如敦信。前日疆埸嚐嚴矣,一旦約敗兵,鬥者跌於前,耕者侵於後,是封溝不足恃也。使人左去而兵革右興,金繒朝委而烽煙夕舉,是持約不足恃也。今我見利而加兵,當講好之後,複自立界,不亦愧乎!”安南行營郭逵、趙卨以兵十萬伐交阯,行及長沙,病死相屬,逵、卨又不輯睦,育疏其不便,不從。久之,知河中府,加直集賢院,徙鳳翔,以直龍圖閣鎮秦州。」
- ^ 《宋史‧卷三百四十‧列傳第九十九‧呂大防傳‧兄大忠》:「熙寧中,王安石議遣使諸道,立緣邊封溝,大忠與范育被命,俱辭行。」
-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范祥傳》:「元祐初,召為太常少卿,改光祿卿、樞密都承旨。劉安世暴其閨門不肅,出知熙州。時又議棄質孤、勝如兩堡,育爭之曰:“熙河以蘭州為要塞,此兩堡者蘭州之蔽也。棄之則蘭州危,蘭州危則熙河有腰膂之憂矣。”又請城李諾平、汝遮川,曰:“此趙充國屯田古榆塞之地也。”不報。入為給事中、戶部侍郎,卒。」
-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七‧列傳第九十六‧范鎮傳》:「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溫溪心八族皆思內附,可以計納。」百祿曰:「中國以信撫四夷,阿里骨未有過,溪心虛實未可知,無釁而動,非策也。」又請進築納迷等三城,百祿曰:「是皆良田,為必爭之地,我既城之,若賊騎時出,我何以耕?後雖欲棄之,為費已甚,亦不能矣。」帝皆從之。」
- ^ 《宋史‧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范祥傳》:「高宗紹興中,採其抗論棄地及進築之策,贈寶文閣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