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岳麓书院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古老的大学?

[编辑]

我觉得最古老的大学一段似乎有些POV呀。据我所知岳麓书院从宋朝开始后,中间中断过几次,似乎不能简单地追溯上去呀。--Mountain(Talk) 08:25 2004年10月15日 (UTC)

同意,我觉得称之为大学可能不妥,大学是西方的产物,不能类比--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9:06 2004年10月15日 (UTC)

确实相当有争议。本来长沙条目也有这个介绍,被我删除了。但反过来说,又确实有这个说法。

这是摘录自英文维基university的话:Because of the above definition, the old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were all European, as the awarding of academic degrees was not a custom of older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in Asia and Africa. Howev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onsiderably older than the most ancient European universities existed i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Yuelu Academy), Egypt and India.

一般来说,岳麓书院还是有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的说法的。自从宋朝成立后,岳麓书院当然经历过兴废(七毁七建),但整体来说并没有出现完全的断层,而且也确实是一直传袭自北宋的初始。传承到今天仍然有作用的书院(今天即湖南大学),恐怕也只有岳麓书院一家了。--涓生 12:10 2006年2月4日 (UTC)

  • 白鹿洞始創於 940 年呢, 這種自稱世界第一的情況, 若果沒有世界公認, 也沒有甚麼意思. --Yau 10:14 2006年6月4日 (UTC)
    • 可是白鹿洞并没有延续到今天,而岳麓书院到今天依然在办学。--涓生 12:07 2006年6月4日 (UTC)
      • 其實話說回來,嶽麓可以發證書嗎? 它被湖大接管, 但又看來不是湖大的前身, 關鍵是清末後, 書院與湖大是怎樣發展呢. (上次去湘潭前路經湖南大學, 真後悔沒有過去看一看. 還是司機大哥說對, 別看湖南人搞經濟馬馬虎虎, 政治、辦學可是老本行. >O< ) -Yau 17:15 2006年6月4日 (UTC)
        • 证书是不发了,其实也就说完全被湖大取代了啊。也有人认为这不算取代,反正各有各的理,我也没仔细研究过的。湖大本身当然还是认为岳麓是前身了。作为湖大学生的唯一好处是参观免费。哈哈。--涓生 17:48 2006年6月4日 (UTC)

要实事求是。书院不等同于高等学校,更不等同于大学,历史上中国有7000多个书院,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说有的相当于中等学校的水平,有的相当于高等学校的水平。中国历史上最好最有影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等水平比较高的书院才算得上是高等学校。至于说,高等学校,最早的当然不是书院,最早的书院创办于8世纪,而中国的太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即使是书院,白鹿洞、岳麓、嵩阳都算不上是第一所书院。关于第一所大学university,英文维基的说法是:如果认为大学是指高等学校,那么最早的是公元前21世纪前中国的上痒(历代国学的一种,后来的朝代又称太学、国子监等)。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则可能是Takshashila, Nalanda, Al-Azhar三所中的一所,如果严格按照latin "universitas"的定义,那么就是Bologna 。 --Lushan 15:24 2006年7月13日 (UTC)

现存来说,首先要弄清楚现存的含义。如果现存是指遗址的现存,那么还有白鹿洞书院等许多书院的历史比岳麓书院更古老;如果是指遗址传承的现存,那么传承南京太学的南京大学历史更悠久。而且,根据湖南大学的历史介绍,中间经历过工学院的阶段,根本谈不上文史哲儒学的传承。事实上,传统的书院在清末就不再存在了。--Lushan 02:43 2006年7月15日 (UTC)

这么和你说吧,首先并不需要你和在这个问题进行如何深入的讨论,而只需要反映一个客观的声音。我们所做出的推论之类,都只能算是个人探讨。不过我还是很有兴趣和你说两句。说现存,当然不会仅仅指一个遗址,而是现在依然还存在,还发挥作用。湖南大学经历过工学院又如何呢?大学是从学院转型过来的,当然就是一脉相承。莫非你认为湖南大学以前是文学为主,后来转为工学为主,那么湖南大学就不是以前的传承了?

废话说完了。我现在指出维基编辑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并不需要做原创研究,而是要做可供查证。我现在提供这个网页来进行说明,你如果有其他搜索到的材料可以贴上来供大家参考。--涓生 09:07 2006年7月15日 (UTC)

至于你说南京大学前身追溯到南京太学,我还真没听说过。结果网络上一搜索,除了维基有此说法,没有任何其他地方有文章对此有定义。所以我把南京大学那段太学追溯删除。--涓生 09:20 2006年7月15日 (UTC)

阅读南大讨论页后才发现所谓“太学追溯论”只是少数人的原创研究。至少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太学早已于朝代灭亡时就中断,而学院却不同,朝代灭亡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依然存在。--涓生 09:33 2006年7月15日 (UTC)

涓生,通过查看你的贡献找到这里。建议在对一个课题发表一意见的时候,先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至于你说南京大学的太学追溯是原创研究,说明你根本不了解情况,也没有仔细看讨论。南京大学1949年改名前的中央大学官方文件都追溯南京太学。不懂就不要胡乱修改。建议你多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 --Nuwikian 16:52 2006年7月20日 (UTC)

你说我的修改叫“胡乱修改”,那我说你所做的是“吹嘘”也就扯平了。我们以后不要使用攻击性语言。南大追溯到太学根本就不是普遍看法,我强烈反对将部分学者的理论加入其中。--涓生 00:13 2006年7月21日 (UTC)


至少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太学早已于朝代灭亡时就中断,而学院却不同,朝代灭亡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依然存在。--涓生 09:3 湖南大学的涓生真能撒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依然存在?存在几根朽木? 岳麓书院1903年就废除了,还在这里骗人说存在,你认为大家不知道?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现在依然存在,那毛主席也还存在,慈禧太后也还存在,存在的是什么?尸骨 Futurecsu 朝代灭亡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依然存在? 湖南大学的涓生,你应该了解岳麓书院吧,为什么吐出来的都是满口谎言?岳麓书院在古代的时候不知道曾名中断停办过多少次。明代灭亡,灭亡岳麓书院中断了多少年?清朝初年的时候,在朝廷的调令之下,长沙官学迅速得以恢复,随着清朝在全国统治地位的巩固,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到顺治末年对书院的抑制政策已有所松弛,康熙、雍正年间进而实行支持和鼓励政策。长沙府属各县的书院渐次复兴。1668年(康熙七年),巡抚周召南下令重建岳麓书院。 书院比官学停办的时间久锝多。 你涓生还敢在这里睁眼说瞎话,你骗得过哪个 Futurecsu

别激动,我不过是按照网站提供的信息客观表述该观点,并且我也支持该观点。另外我根本不是湖大的学生,别瞎猜,更不要用攻击性的语言。

岳麓书院停办过是事实,可岳麓书院重建后是承接的,她从来就没改过其他名字,也一直以上一次为源。这和太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每个朝代的太学和南京最高学府是否有承接关系?--涓生 21:25 2006年7月21日 (UTC)

攻击性的语言?你吐出来的不是满口谎言?你湖南大学涓生明明知道岳麓书院,还要在这里骗人?至少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太学早已于朝代灭亡时就中断,而学院却不同,朝代灭亡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依然存在,这是你说的?岳麓书院没有中断?你就是这样撒谎的?你看看,清朝,岳麓书院不但中断了,而且中断的时间比长沙的官学还要久得多,事实在那里你专门研究岳麓书院写岳麓书院文章的涓生还要满口谎言?岳麓书院停办过是事实,可岳麓书院重建后是承接的,她从来就没改过其他名字,也一直以上一次为源?名字相同就相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改了名的湖南大学和解放前的湖南大学名字也相同,台湾的中华大学和以前武汉的中华大学名字也相同,前后也是承接的?中南土木建筑和岳麓书院有个什么承接什么关系?不要在这里破坏维基,搬弄你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撒谎手法 Futurecsu

累计办学了几百年的岳麓书院是全体湖南长沙人的骄傲。但是湖南长沙人是尊重事实的。你Juansheng涓生要去想法设法编造一个世界最古老大学的称号,朴实的湖南长沙人对你这种撒谎是唾弃的。岳麓书院不是世界最古老大学,湖南长沙人也不要你这种通过撒谎带来的称号。这个你编造出来的让全世界嘲笑的称号留给你自己吧。湖南长沙人自豪的是岳麓书院本身。 Futurecsu

以湖南大学校史中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这段历史来否认历史的延续性是有问题的,毕竟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还有原国立湖南大学的土木系存在。如果以这个来否认历史,那中国很多大学的历史没法写。就以清华为例,52年院系调整后,她的文、理、法、农学院全部分出去了,只剩一个工学院,按照这样的逻辑,是不是现在的清华大学也无法和以前的国立清华大学没有办法挂上联系?

天下第一书院白鹿洞都不敢自称是最古老的大学

[编辑]

现存的庐山白鹿洞开始于南唐升元年间的白鹿国学,1000多年了,都不敢自称是最古老的大学,更何况比白鹿洞年轻的岳麓之类的书院了。如果大学是指来源于欧洲的大学,书院连大学都不是。如果说大学是高等一点的学校,白鹿国学虽然940年就建立了,但是我们中国的国学在这以前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书院来说,丽正脩书院在唐开元年间(718年)就已经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这些著名一点的书院相比较起来也算是年轻的。即使嵩阳书院号称始建于公元484年,也不是最古老的,再古老不如古代的国学古老。而且,国学还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学中的太学比大学还高级出一点。 -Lushan 06:28 2006年7月22日 (UTC)

头疼不头疼。这白鹿洞书院又没有一个现代大学的传承,和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这里所写的,也不过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根本就和白鹿洞书院不相干吧。--涓生 08:12 2006年7月22日 (UTC)

湖南大学的Juansheng|涓生不要当骗子骗人。白鹿洞书院没有一个现代大学的传承,岳麓书院有一个大学传承?你说的那个传承的大学是最早的名字叫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湖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传承儒家文科?你撒谎也不能这么弱智。 Futurecsu

繁簡字問題

[编辑]

簡體字岳對應繁體字嶽與岳,這間書院存在的時候名稱應該是「嶽麓書院」,所以特意移動到簡體,以「岳麓書院」為主條目名稱會不會怪怪的? Jessew07 05:55 2006年2月4日 (UTC)

那么,使用全繁体的“嶽麓書院”吧。--涓生 12:13 2006年2月4日 (UTC)

岳麓书院1903年就停办不存在了,只剩下清代的建筑遗址,不要在这里当骗子骗人

[编辑]

不用说专家,一般人都知道,岳麓书院是文人呆的地方,是学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地方,1903年就停办了,不存在了,只剩下清代的建筑遗址。湖南大学的Juansheng涓生还敢撒谎说岳麓书院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即使是湖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前身国立湖南大学,前面1917年在岳麓书院遗址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也谈不上继承关系。岳麓书院是文人的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是工人的学校,怎么能够继承?国立湖南大学都和岳麓书院没有继承关系,现在的湖南大学,是1953年建校,最早用的名字叫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就更谈不上了。要实事求是,不要当骗子骗人。 Futurecsu

岳麓书院清代建筑遗址上的1917年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能传承文人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清代建筑遗址上的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能传承文人的岳麓书院?骗人也不能骗得这么低级吧? Futurecsu

我对你的说法和编辑表示强烈抗议。不要以为只有你的编辑就是对的,我的编辑就是撒谎。湖南大学是否真的继承岳麓书院,我们不必调查该真实性,只需要列举可查证来源即可。网络上关于此说法的可靠来源举不胜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湖南大学的介绍:

链接在此

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它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

请问我哪里撒谎了?我说湖南大学的前身追溯到岳麓书院,追溯到国立湖南大学,是有众多可查证来源可以证明的。--涓生 07:35 2006年7月23日 (UTC)


Juansheng涓生不要把湖南大学撒谎的东西搬到维基上来。“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它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 -- 湖南大学的前身是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不要胡说八道。湖南大学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保持了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搞土木建筑的和搞儒家文化的怎么个连续?你湖南大学自己撒谎也就算了,不要骗到维基上来。教育部还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呢。Juansheng|涓生,如果在维基上撒谎,这种心态阴暗不事实求实的人,就注定会成为落水狗,人人喊打,被大家嘲笑。1953年建校的湖南大学(最早的名字叫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1953年撤消的国立湖南大学的不同也是大家知道的,不要来冒充。 Futurecsu

维基百科是按照可供查证的来源所写的,我已经提供了来源,你如果没有找到任何支持你的观点,请你不要擅自攻击编辑者。

你什么时候看到教育部说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话了?如果有的话你也可以编辑进维基百科,可惜我根本就没看到过。--涓生 08:19 2006年7月23日 (UTC)

可查证的东西什么都有,有撒谎的,有真实的。撒谎的就不能放在维基上,著名的谎言即使放上来也是要被进行实际评价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一些人指责中国政府控制互联网是不符合事实的”,这个也可以查证,你放到维基来看看。 Futurecsu


“你要搜索的信息是证明两者没有传承性,而你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可以搜出很多两者间有传承性的网页。”,你要搜索的信息是证明两者没有传承性?要搜索到网上的声名“湖南大学和国立湖南大学不是同一个学校”这样的语句?搜不到就是同一个学校?如果搜不到“中国和美国不是同一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就是同一个国家了?你搜出的湖南大学和国立湖南大学是同一个学校的文章,都是湖南大学编造的谎言,能放到维基来? 不要无理取闹。 Futurecsu

可是我根本不可能搜索到“中国和美国是一个国家”吧?连这个命题都不存在于维基,所以根本就不用搜索“中国和美国不是同一个国家”。

既然现在有很多可靠来源都说明了“湖南大学是国立湖南大学的传承”,那么你必须找出反对该说法的可靠来源,你才能否认该说法。这就是维基的原则。因为你要证明湖大和教育部在撒谎,那么你必须找出来源来支持你的理论。

你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一些人指责中国政府控制互联网是不符合事实的”,这个也可以查证,没错,该说法当然可以查证,当然可以放到维基百科来。请你自己看条目中国网络审查,里面就有中共官方的说法。--涓生 09:34 2006年7月23日 (UT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一些人指责中国政府控制互联网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可以放到维基,但是人们可以评论他是不是真实的。就像湖南大学冒充国立湖南大学,可以放上来,但是维基上人可以揭穿他。 Futurecsu

网上搜索不到“国立湖南大学不是中南建筑工程学院改名来的的湖南大学”,并不说明就是,搜不到“美国不是中国的龟孙子”,并不说明就是。不要无理取闹 Futurecsu


发言人的话是虚假的,那么自然有其他言论和可靠来源来揭穿它。在中国网络审查条目中,既有“中共官方的观点”,又有“反对者的观点”。那里双方的观点都是可以查证的,所以都保留了下来。

如果你想“揭穿”湖大冒充国立湖南大学,那么你也必须找到可靠来源来揭穿它,而不是你自己的意见。

可惜的是,网络上也搜不到“美国是中国的龟孙子”,自然我们不必搜索“美国不是中国的龟孙子”了,所以两者都不能添加入维基百科。而现在的情况是,网络上可以搜索到“湖大是国立湖大的传承”,而你既然要表达反对观点,当然要搜索出“湖大不是国立湖大的传承”这样的来源。--涓生 10:01 2006年7月23日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juansheng(留言)於16:42 2006年7月23日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这个问题涓生必须要回答。还要不要撒谎说说岳麓书院没有停办?还要部把湖南大学去冒充国立湖南大学? Csyale

暂时保护

[编辑]

请先冷静讨论一下。--Isnow 10:03 2006年7月23日 (UTC)

讨论时建议参考Wikipedia:可供查證。--Isnow 10:37 2006年7月23日 (UTC)

我会参考学习的,感谢你告诉我。顺便问,暂时保护的时候能不能保护说真话的那一方写的那个?Futurecsu

参考:

--Isnow 13:59 2006年7月24日 (UTC)

更新了说法,取消保护。--Isnow 14:14 2006年7月24日 (UTC)

准确性有问题

[编辑]

历史部分准确性有问题:

“岳麓书院”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1912年又更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改名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定名为“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成国立湖南大学。1953年国立湖南大学撤消,国立湖南大学文科成立了湖南师范大学。国立湖南大学改名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改名湖南工学院,1959年改名湖南大学

根本不是所谓的,改为,更名为,改名为...国立湖南大学改名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问题。不要利用模糊的字眼来打马虎眼。--用心阁(对话页) 15:22 2006年7月24日 (UTC)

用心阁说的对。我修改了条目。 Mediacs

所用“改为”之类,只是原始网页的信息。要说清楚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无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是否由国立湖南大学改名,其都传承于国立湖南大学的客观事实不容否认。--涓生 11:13 2006年11月14日 (UTC)

岳麓书院办学长达九百多年

[编辑]

岳麓书院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兴建,到1903年停办,七毁七建,拥有长达九百多年的断断续续的办学历史,我们楚湘文化的代表。 Mediacs

现在岳麓书院依然在办学,是湖大的一个下属学院。少在这里装湖南人,你根本就不懂湖南的文化,只是在故意诬蔑湖南。--涓生 11:15 2006年11月14日 (UTC)

资料:岳麓书院停办 求实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迁入岳麓书院

[编辑]

资料:

(九)清末民初:近代湖湘文化的初步发展:

  制度文化层面近代湖湘文化初步发展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新式教育的推行与军事体制的改革。新式教育的推行上,湖南借清末新政的东风,以1902年6月由巡抚俞廉三奉命在省城设立的学务处(按此为湘省最早的新式教育行政机构)为契机,次第开始了各类各级新式教育的兴办。

  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兴办。按照清廷1902年4月颁发的上谕,各省城均应设立大学堂。本来湖南应当将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改为大学堂,可是因为岳麓书院的山长王先谦等人极力反对,巡抚俞廉三遂将求实书院改了完事。求实书院是由原时务学堂改名而来的,它实际上只有中学的底子和规模。改了一年多后,仍无法教授专门的大学课程。这样自然招来多方的责备。俞廉三迫于舆论压力,于是将新改的大学堂降格为高等学堂。但降格后,由于这里设备简陋,教室宿舍狭小拥挤,难容多人,与高等学堂的称号仍不相符。而隔河相望的岳麓书院校舍宽敞明亮,学生却在那里吟风弄月,仍从事旧式的书院教育,两相比较,情理难容。为此,1903年新任巡抚赵尔巽便不顾王先谦等保守派的反对,强行将高等学堂迁入岳麓书院。同时在高等学堂的原址(即求实书院)开办湖南高等农工商矿实业学堂。但该学堂开办后实际只设矿种,后来发展,改为高等工业专门学校。除此之外,1906年,巡抚庞鸿书还创办了湖南法政学堂。1910年该学堂改名为湖南官立法政学堂。与此同时,外国传教士也在湖南办有高等教育,如湖滨大学堂(岳阳)、雅礼大学堂(长沙)等等。

http://www.hnofa.com/hlp/qxcc/hxws_zqg/hxwh_9.html

Futurecsu 16:10 2006年7月27日 (UTC)

很好。--涓生 16:12 2006年7月27日 (UTC)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岳麓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也因此成为古老的千年高等学府

[编辑]

很好,那你看了为什么要坚持湖南大学可以追溯岳麓书院为前身,说“我却认为这主要指的是教育上的传承。

岳麓书院遗址上先后开办过几个不同的学校。如果哪天湖南大学搬到株州去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搬到岳麓书院遗址,那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不是同样和岳麓书院遗有教育上的传承?岳麓书院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的前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大言不惭的的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宋朝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书院创立于976年,至今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也因此成为古老的千年高等学府,也有学者因此认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你这种坚持明知是荒唐的观点的态度怎么能和平的讨论? Futurecsu 17:29 2006年7月27日 (UTC)

我说“很好”,是因为你引用的是有来源的原话,可以说明这段历史。

教育上的传承是我所认为的,你之前的理论是“岳麓书院是儒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是土木所以无关”。我反对该说法,因为这主要所说的是教育上的传承。按你的理论,那么南大也不能传承太学,因为太学是以儒学教育,而南大的前身三江师范却是偏文科,根本就不是一类。

再说我并非一定要坚持自己看法的人。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湖大并不能追溯,我看了这个网页:“湖南大学:全省第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以后,得到了很多新的信息。并且我现在也认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并不是继承湖南高等师范的,因此这中间没有传承关系。

而我坚持要说的是,湖南大学的官方说法是客观存在的,维基必须表述它,然后后面列举其他事实来说明,该官方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明白?--涓生 20:18 2006年7月27日 (UTC)

The fact that Yuelu Academy is in the heart of Hunan University is good enough to make the point

[编辑]

The fact that Yuelu Academy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Hunan University (and owned by Hunan University today) is more than enough to state that Hunan University inherited Yuelu Academy. This is a very strong case that is impossible to dispute in the Western Law.


其实今天岳麓书院今天的前门上,悬挂的匾额是“千年学府”,而不是千年大学,这就说明问题了,也就是说,书院现在的这个地方一千年来都是一个学校所在地,至于中国的书院是不是可以算作西方意义上的大学,可以商榷。


历史有间断,但并不能以此来否认后人对前人的传承,中国历史上两次被外族所征服,加起来有几百年,但汉文化一直还是延续的,岳麓书院历史上几次中断其教学功能,但断了后还是能恢复,同样的,书院的名字改了,但它的教学功能一直存在,而且它的一些教学思想也被继承,比如国立湖南大学时期,校训就是书院里的那四个大字“整齐严肃”,校歌里也有这样的一句“承朱张之绪”,今天的书院仍然有教学功能,还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有对书院文化本身的研究,湖大的新生第一课,就是关于书院与传统文化的。和其他沦为单纯旅游景点的书院比较,岳麓书院是明显不同的。

不能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历史来否认湖大历史的传承

[编辑]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毕竟还有原国立湖南大学的一个部分-土木系,而且就建在原国立湖南大学的原址上,这怎么能说没有继承性?

如果这都不能说明继承性的话,那很多中国大学的历史没法写。比如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只保留了工学院,精华部分文学院、理学院全部被划出去,法学院、农学院也没有了,那是不是现在的清华的历史也只能从52年算起?东南大学也只是原中央大学的工学院,是不是也无法往前追溯?还有很多的大学也是如此的情况。

同样道理,岳麓书院中间间断过教学功能,那是不是清代的岳麓书院也不能往前追溯到宋代的岳麓书院。更大一点讲,中国曾经被外族统治过几百年,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今天中国的历史就无法追溯到以前的夏商周?

关于中国大学校史问题,其实已有很多详细的学术讨论

[编辑]

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 发布时间 :2005-3-11  

                                       刘海峰

【作者简介】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就像道路交通需要规则一样,中国的高等学校校史追溯也需明确一定的标准。高等学校校史的确定,关键是看其校史是否真正具有连续性。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统一、强调整体继承性、考察关键因素和留有余地的原则,提出确定中国高等学校校史和校庆年份的六条标准。 【关 键 词】高校校史/校史追溯/校庆/校史标准/书院

  校庆是纪念学校建立的庆祝活动,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近年来,高等学校校庆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校史漫长往往与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百年或几十年大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也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捐助,因此各高校多希望本校历史越悠久越好,希望校史能够尽量上延。同时,也出现个别高等学校互相攀比校庆年份,不尊重历史,勉强追溯校史,随意更改校庆年份的不良现象。

  现在,每年都有许多大学举办隆重的校庆,而且还不时有百年校庆,不少高校已将校史上延到清朝末年的高等学校。有些高校经过自行组织的校史论证,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校史上延;而有的高校则只向本校一些教师略作咨询便自作主张确定校史上延,突然将校庆年份拉长了许多,在教育界和社会上被人们议论纷纷,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中国高等学校校史追溯和校庆年份的核定问题相当复杂,以往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于是一些高校便自行其是,牵强附会找些当地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学校作为前身学校。即使上报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可操作的标准来衡量和核实其校庆年份的可靠性。目前中国已进入一个百年校庆高潮期,为了改变校史追溯中的随意性,使校史的上延和确定有一定的规范和依据,亟需制定高等学校校庆年份核定原则与标准。


    一、问题的复杂性

  本来,如何确定一所高校的校史和校庆时间是属于高校自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问题是有些高校在校史追溯和确定校庆年份时随意性太大,将校史勉强上延,这就有如在百米赛跑中的抢跑,引起其他高校的不满并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后,才引发出需要确定高校校史追溯的原则与标准的问题。制定校史确定的标准有如田径比赛必须制定竞赛规则,否则会造成混乱。自1993年个别大学牵强附会将校史往前延伸举行百年校庆之后,如何科学地确定校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问题。为此,笔者曾于1994年发表了《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追溯问题》一文,对校史追溯中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为了遏制某些高校任意将校史上延的苗头,1997年9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还曾发出征求《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建校时间的意见》(讨论稿)的函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举行隆重盛大的百年校庆。这些高校的校庆年份多数是真实可信的,但也有些高校的校庆年份令人生疑。现在已经出现个别高等学校刚合并组建1年,因为合并前某一院校在1952院系调整中曾有一小部分是从一老牌大学中调整而来,就将校史拉长到100年,并于2002年举办百年校庆。可是在1902年成立的前身学校当时根本就还没开办此一专业。有的论者已谈到一个例子,江南大学是2001年由无锡轻工业学院等3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学校,连同其他几所建国后成立的江苏高校却要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真正的老牌大学联合举行百年校庆,因为这9所高校均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但无锡轻工业学院建于1958年,是以当时南京工学院的食品工业系为基础建立的,而南京工学院的食品工业系又是在院系调整时由南京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组成的。如果因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有一小部分是从南京大学的食品工业系分过来的,新组建1年的江南大学的校史就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三江师范学堂的话,那么其他刚组建的高等学校也可以纷纷举办百年或几十年校庆,这种现象一旦蔓延,中国的高等学校历史和校庆将变得全无章法。有人比喻这就好像儿子、侄儿、孙子要与爷爷过同样岁数的大寿,不太合理。教育部办公厅还因此于2002年6月下发了《关于校史和校庆问题的通知》。确实,就像道路交通需要规则一样,中国的高等学校校史追溯也需明确一定的标准。   确定中国高等学校校史的原则与标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困难的问题。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聚散离合特别频繁,存亡继绝变化多端,有的高校前后更名多次甚至十多次,与其他高校校史的关系是“斩不断,理还乱”,因此有的高校的校史追溯非常复杂。世界上著名大学都出版有详实的校史,有的还是多卷本的大部头的校史。但西方发达国家强调大学自治,大学独立性较强,受社会、政治等影响较小,大学较少关、停、并、转的情况,也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院校整并,因此西方大学虽然十分重视校史的编写,但很少有不易确定校史的问题,也鲜有校史追溯引发的最早大学之争的论著出现。   像中国高等学校这样一再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院系调整和频繁改名,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高校的校史追溯问题有其特殊性。要确定高等学校校史原则与标准,国外大学校史追溯的做法可供参考,不过主要还是根据中国的高等学校发展史实和现实中国国情来做出判断。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它牵涉到一些高等学校变迁的具体史实,也涉及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例如:   (1)两所高校之间应有成建制的人员转移才算有继承性,但人员转移要到多大比例才真正算其前身学校?是以定性为主,还是需要定量才能具体判断?   (2)校庆年份是否应以举办高等教育层次之后才能统计?若如此,一些已经将非高等教育层次的前身学校年份累积起来作为校庆年份的高校怎么办?   (3)现在已有个别高校将前身书院创办时间作为校庆始年(如浙江大学),其他高校是否也可以将肯定具有连续性的前身书院创办时间作为校庆始年?应如何看待书院的高等教育性质?   (4)有的大学已将前身教会大学办学时间累计起来,举办过130周年的校庆,是否可以承认教会大学的办学历史?外国人在华办学算不算中国的高等教育史?   (5)办学中断后的接续问题。新时期高校合并又出现了新的校史确定问题,到底应以几所合并院校中的哪一所高校创办时间为校史初年?是以名称最大的还是以办学年代最久的?等等,本文将力图厘清此类不易判断的问题。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由我负责于2001年10月承接了“高等学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经过二年多的研究,已初步完成了课题,本文便是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

    二、确定中国高校校史的原则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活动,高等学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具体机构。某一城市的高等教育史可以包含许多高等学校的历史,较为宏观;某一大学的发展演变历程可能成为某一城市或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一个省市一个地方高等教育史中断后可以恢复和接上,我们可以说该省或该地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有的高校往往将某一城市或地方的高等教育史等同于自己的校史。但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机构,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或者一个家庭,其生存和发展脉络是容不得混乱的。一个学校与另一个更早的学校之间若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就不能将另一学校视为前身学校。另外,校史可以追溯最早的源头,不论最初是否高等学校,但既然是举办高等学校校庆,则应有标志性年代,通常应从举办高等教育时算起。   具体而言,高等学校校史的确定,关键是看其校史是否真正具有连续性。而要考察某所学校与其前身学校是否有连续性、校庆年份是否能够确立,则需考察人员转移、办学层次、办学思想、学校性质等多方面的问题。经过研究和多方面征求意见,现提出如下确定高等学校校史的原则。   1.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高等学校校史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1976年以前,为了和“封资修”划清界限,一些高等学校曾经出现人为割断历史,不提建国前校史的情况。现在则出现不少高校人为夸大历史,拉长校庆年份情况,甚至出现个别高校生拉硬扯某所高等学校作为前身学校的情况。两者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1990年以后,特别是在当前,主要是要防止好大喜功、夸大校史的倾向。   2.坚持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统一。在调查和征求意见时,许多人都反映标准不宜定得过严。因此,标准的制定宜粗不宜细,不要限制过死。应考虑有利于高等学校声誉的提高,有利于吸引生源,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校史追溯要考虑连续性,但更重要的是考虑继承性。例如在抗战和文革期间不少高校曾有过中断,但后来重新复校,只要复办时明确是继承原高等学校且在人员等方面具有继承性,就应认可其最初的建校时间。又如有的学校在举办高等教育层次一段时间之后,中间又降格为中等教育层次,后来再重新复办高等教育。如1958年前后上马的不少专科学校,在1961年后又改回中等教育层次,到文革后再复办专科,现今许多师专或师院就属这种情况。似此情况便可以将校史追溯到1958年,而且这类高等学校目前也都是以1958年作为校庆始年的。   3.强调整体继承性。追溯校史应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继承关系,而非个别因素的继承关系,不能只依据学校与其认定的前身学校个别科系的继承关系。在1953年前后院系调整时,有不少新建专业院校是由多所大学调整出的相同系科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应以新组建的时间为建校时间。但若原高等学校的系科和人员成为分立或派生出的高等学校的主体,即达到新设高校师生一半以上,也就是占新建高校人员的多数的,应该可以追溯原高等学校的建校时间。若只是少量系科从另一高校迁转过来,就很难认同将另一学校的创办时间作为这一学校的建校时间。这就好比家族史、家庭年代与本人年龄有所区别一样。   4.考察关键因素。在追溯高等学校校史的各因素中,主要考虑学校的核心因素,而非学校的次要因素。教师、学生和培养目标(包括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是学校的核心因素,校址、校舍、校名等则是学校的次要因素。因此,判断两校是否有继承关系,严格意义上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四因素的承接关系,当然该学校主观上是否认为与早先学校具有继承性,也是一个因素。至于校址、校舍因素在校史追溯中只是参考因素,因为在同一校址办学的两所学校未必有继承关系,这好比张家在一座房子中住了10年后搬出,李家接着住进来,两家并无任何血缘关系,李家不会也不应认张家为其祖宗。另外,在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史上,先后出现同样校名,但不是同一所学校的情况相当多,例如现在的延安大学与历史上的延安大学并不是一码事,因而校名也不是判断两校继承性的重要依据。同样,高等学校初建时的规模大小也是可以忽略的问题。国外一些大学最初举办时只有几名教师,但也不影响其校史追溯。   5.留有余地。对一些争论很大的学术问题,目前还无法下定论,因此暂时不做结论,留待以后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认识更为深刻明晰时,再作处理。例如对高层次书院的定性问题,一些规模大的著名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或者说是古代东方型的高等学校。既然西方许多著名大学都连续计算中世纪大学的校史,如果某一中国高等学校确实是从原有大书院改制而来,为什么不能连续计算校史?这方面也存在一个破除欧洲中心论的问题。但现在就承认某一高等学校的前身书院历史,出现举办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校庆的中国高等学校,一般中国人可能还很难接受。因此,这方面的标准不宜定死,有的可作个案处理。   20世纪是中华文化跌宕起伏的世纪,国人对中华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疑惑、否定、迷茫和反思的过程。20世纪又是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的世纪,中国从19世纪末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变为实际上的西体中用。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许多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对西方文化俯首称臣,唯西方马首是瞻。例如,对儒学、书院和科举,都曾经历过全盘否定的时期。由于清末高等教育经过脱胎换骨的转型,从典型的东方太学、书院改换为西式大学,今天人们计算一所高等学校的校史,通常只从学习西学之后算起。对古代东方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基本上采取割断历史的态度。这就难免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只有二百多年建国历史的美国,却有三百多年校龄的大学,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大学的历史却仅有百余年。这是否完全符合历史实际?规模大的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或者说是古代东方型的高等学校。既然西方许多著名大学都连续计算中世纪大学的校史,而这些学校当时也不过是以神学及人文学科为主,与中国古代的太(大)学及大书院所学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如果某一中国高等学校确实是从原有大书院改制而来,为什么不能连续计算校史?这方面也存在一个破除欧洲中心论的问题。但现在就承认某一高等学校的前身书院历史,出现举办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校庆的中国高等学校,一般人可能还很难以接受。只有在中华文明在世界上重放异彩之时,人们才会不再受欧洲中心论的羁绊,真正看重自身的教育传统和大学历史。在这方面,我们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三、追溯高校校史起源的标准

  制定追溯高校校史起源的标准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为了便于讨论,现初步提出以下几条标准,以供讨论和参考。   1.高等学校校史的确定,应以政府正式批准创办的时间为建校起始时间。如最初为私立高等学校,后来才获准正式立案,则以实际开始招生时间为校史起始时间。   2.高等学校由于战争、动乱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停办,其后重新恢复办学招生的,可以延续其原建校时间。复办高校是指复办时即明确继承前身高校,以恢复前身高校为宗旨的高校。   3.高等学校出现调整分立,凡属原高等学校的院、系等单位从高等学校中分离出去,单独成立或与其他高等学校的院、系等单位组建新的高等学校,而原高等学校继续存在的,由原高等学校继续延续其建校时间,派生出的高等学校以分立后正式成立的时间为建校时间。高等学校发生分立,原高等学校已被裁撤,其分立后新设立的高等学校都应以分立后正式成立的时间为建校时间。但若原高等学校的系科和人员成为分立或派生出的高等学校的主体,即达到新设高校师生一半以上的,可以追溯原高等学校的建校时间。   4.高等学校出现调整合并,凡属以某一高等学校为主兼并其他高等学校的,该高校可延续为主合并的高等学校的原建校时间;凡属由两所以上高等学校在平等的条件下合并,成立新的高等学校的,则由该高校自行协商决定,以合并前其中一校的建校时间或以被批准合并的时间为其建校时间。   5.由中等学校升格成立的高等学校,以其被批准变更的时间为其建校时间。但在20世纪80年代(1989年)以前已举办过校庆且当时已从前身中等学校算起的,可以承认其累积的校庆年份。如最初为高等学校,中间因故降格为中等学校,然后再复办高等学校,其校庆年份可从建校时连续计算。   6.追溯清朝末年的教育机构或古代书院为前身的高等学校,需特别报请教育部组织专门的校史论证。   以上只是简略地论述了对中国高等学校校史追溯的一般原则与标准的初步看法,是否科学和可行,还需集思广益,共同讨论,以取得基本共识。此方面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举办校庆的时间,是以学校最初招生时间或批准建校时间算起,还是以奏请建校的时间算起?个别高校的学者提出本校可以将校史追溯到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甚至汉代的太学是否有道理?一度停办的高校重新复办应该限制中断多少年内才可算数?这些问题都还有探讨的必要。目前亟需在充分研究和讨论后确定校史追溯的标准并加以公布,明确校史论证的程序,规定凡确定校史、进行校史论证,需提供相关的历史档案、文件或可信的记载。只有使校史追溯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才能保证其科学性,高校的校庆才能避免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追溯问题.教育研究,1994(5)   [2] 席龙飞.“武汉是中国现代高教最早发祥地”质疑.交通高教研究,1994(4)   [3] 凌安谷.高校设置、停办、变更中的法律问题刍议——兼议编写校史沿革时的相应规则和审批认可问题.西北教育管理研究,1994(4)   [4]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救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世界著名学府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995   [6] 刘海峰.岳麓之会感怀.《中国书院》第5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496~497   [7] 李均.对校史追溯问题的再探讨.教育评论,2002(2)   [8]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建校时间的意见》(讨论稿)的函,教厅秘1997年第81号   [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校史和校庆问题的通知,教发厅[2002]6号   [10] 肖玮萍.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变迁的特点及启示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原文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

湖南大学: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

[编辑]

章启辉


  湖南大学定名于1926年。然而,如同众多国内外资深学校有其历史前身和发展沿革,湖南大学也有其源头先河,这就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上承岳麓书院,历经湖南大学堂、湖南高等学堂、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之学制变革。


  关于这一由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现代大学的学脉传承、校史沿革,民国二十二年《湖南年鉴·湖南之高等教育》早有述载:“有清末叶,科举废,学堂兴,光绪二十八年,遂经巡抚俞廉三,奏请改岳麓书院为湖南大学,此为吾湘省大学之始。惟至次年,即复经巡抚赵尔巽,奏请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宣统三年,革命军起,高等学堂停办。民国元年,湘督谭延闿,仍拟改为湖南大学,议定而事未克举,旋迁优级师范于其中,易名为高等师范学校。民国五年,高师停办;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方呈请省政府,提款建筑新校及工场,经提由省议会议决,以岳麓房舍,拨归工专,旋即迁入。十三年,省长赵恒惕,复设省立大学,指定岳麓为校址,而以其时已有之工、商、法三专门学校改组之,名曰湖南大学。十五年二月,正式成立,设行政委员会,总揽全校事务。”(第528~529页)

  次年编定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学校教育概况》予以充分肯定:“光绪二十九年,湘抚奏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宣统三年,高等学堂停办。民国元年,迁优级师范学校于岳麓,易名为高等师范学校。五年,高师停办,经省议会议决,以岳麓房舍拨归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十三年省府主设省立大学,指定岳麓为校址,将当时工、商、法三专门学校改组,名曰湖南大学,十五年正式成立。”(第76页)

  以上论述,十分简洁,却清楚地勾勒了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下,笔者依历史次第分别阐发和厘定。

一、清末书院改制和湖南高等学堂(1903~1912)

  清末,西学东渐,科举废,学堂兴,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历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清廷颁书院改制令:“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皇朝政典类纂》卷二二七)二十八年二月,湖南巡抚俞廉三奏准改求实书院(原时务学堂)为湖南大学堂。(《头品顶戴平职留任湖南巡抚俞廉三奏为遵旨改设学堂并派人出洋游学谨将筹备大略情形恭折仰祈》,中国第一档案馆)二十八年七月,清廷颁布“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二十九年二月,湖南大学堂遵章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抚院俞奏大学堂改为高等学堂片》,《湖南官报》第三百零六号第二十五页,癸卯<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初九)九月,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全面整顿书院,奏废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城南书院为师范馆,高等学堂所遗旧址留为农工商矿各项实业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奏为整顿书院分别改为学堂校士馆恭折仰祈》,中国第一档案馆)至此,延续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步入近代教育新历程。

  次年,光绪三十年,经赵尔巽奏咨立案,两所高等学堂合并,以岳麓书院为校址,并就岳麓书院旧址改建高等校舍,于次年落成。(《学司吴评抚部院将高等学堂甲班生援闽省成案比照中学毕业给评给奖咨部立案文》,中国第一档案馆)合并后的湖南高等学堂接受了岳麓书院院产,又接受了求实书院院产,包括时务学堂校产。(俞兆庆《岳麓高等学堂公产小志》,清光绪三十年  高等学堂先招预科,三十四年(1908年)始招本科。预科分两类,一类为升入经学、政法、文学、商学等大学之准备;一类为升入理科、工科、农科等大学之准备。本科先后招文科2班,理科2班,学生270余人。课程设置包括西学与中学两部分,西学包括算学、物理、化学、法学、理财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英语、体操等;中学包括伦理学、经学、中国文学等。教育思想也是中西兼采,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如以伦理为本位,以经史之学为治学之基,仍然居于重要地位。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军起,湖南首先响应,高等学堂文科学生提前毕业。翌年,民国改元,教育部颁布《壬子学制》,高等学堂奉令停办,工科学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3页)

  方荣杲《高等学堂》回忆道:“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诏各省书院,均于省城改设大学堂,湘省即将岳麓城南求实三书院废止,改设湖南大学堂,聘善化在籍编修俞鸿庆为总教习。旋于二十八年壬寅,由巡抚俞廉三遵旨改为高等学堂,设于乐心田时务学堂旧址,并奏派俞鸿庆为总理官,是为湖南高等学堂创办之始。迨二十九年癸卯三月,俞鸿庆病殁,巡抚赵尔巽奏派丹徒陈庆年接办,改称监督,时蔡锷陈天华等均在堂任事,学生分两组,按预科授课。三十年甲辰,迁移麓山,即前岳麓书院旧址,监督仍为陈庆年,周震麟任教务长。三十四年戊申,预科学生毕业,分设文理二科,是为湖南高等学堂本科。至宣统三年辛亥,武汉兵起,匆匆举行毕业,高等学堂于此宣告结束。历任监督,自陈庆年后,继之者为陈兆葵、赵启霖、黎承礼、程颂万。”(《湖南教育》新一卷第五期第23页,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一月十五日)

  勿庸置疑,湖南高等学堂是岳麓书院近代改制的直接产物,无论是校址校产,还是办学层次、课程设置、教育思想,都是对岳麓书院的直接继承与发展。

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2~1917)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南巡抚岑春奉旨创办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元年,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湖南优级师范学堂遵章改称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湖南高等学堂停办,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西迁岳麓。关于这次西迁,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四日《长沙日报》第二版《湖南公立高等师范学校启事》道:“本校奉教育司照会,按都督命令,高等师范学校地点经政务会议议决,作为合署办公。惟该校开学在即,应即拨定岳麓高等学校为高等师范学校校舍,刻日之迁往开课,等因奉此。本校现已陆续迁移,凡续到各生,务各遵照即来岳麓本校报到,是盼。”这一“启事”历史地说明:湖南高师承继岳麓书院学脉,为湘省政务会议议决,都督命令,且有教育司照会。

更重要的是,湖南高师是对岳麓书院校址校产、校史沿革、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全面地自觉地继承。民国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志·建制第二》载:“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即故岳麓书院。”(第2页)这就是说,湖南高师自觉以岳麓书院为前身。正因为如此,《形势第一》对校址岳麓山的地势,《建制第二》对校产岳麓书院的所有建筑以及作为前身的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揭示第四》对岳麓书院全部重要揭示,包括讲堂揭示,斋舍揭示,膳堂揭示,均详细述载和书录,作为校史和学校教育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并称:“一切仍之。”(第2页)诚然,《功令第三》《校规第五》《表册第六》,主要是近代教育的内容。但该《志》足以说明,岳麓书院学脉并没有因为湖南高等学堂停办而中断,而是由湖南高师传承光大。

  由于国力衰弱,教育经费拮据,北洋政府从191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撤销一部分高师。据民国六年一月十九日《大公报》第七版《高等师范停办》:“全国只定四校,指设于要区,如北京、武昌、广东、奉天等处是也。而湖南一隅,不独地点稍僻,经费亦实不敷。故中央现拟将此处停办,并入武昌国立师范。”于是,湖南高师第二期本科和文史专修科均于六年暑期毕业,并遵照部令停办,不再招生。从1912年到1917年,高师办学五年,凤高翥、符定一、吴嘉瑞、刘宗向先后为校长。

  虽然如此,岳麓书院办学,岳麓书院在湖南高等教育中的历史地位,并未因此而中辍。继高师外迁武昌,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遵省令于六年暑期即迁岳麓。


三、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4~1926)

  光绪二十九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废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同时奏准开办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工业专门学校令》,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奉部令改称湖南公立高等工业学校。三年初,复奉教育部《专门学校正名令》,改称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工专学制,预科3年,本科3年,主要开设采矿冶金、土木、机械三科。

  高师停办,时逢工专提请省府延款扩建工场校舍。湘督谭延闿遂拟以岳麓书院为校址,以高师、工专为基础,创办湖南大学。于是,批准成立湖南大学筹备处,迁工专于岳麓。

  《湖南政报》第31册(民国六年六月一日至五日)载《五月二十六日湖南省长公署批杨昌济等呈请将岳麓校址改办省立大学先设预科以宏教育由》:“该绅等请于岳麓高等师范学校各生毕业后,即就该校址改设省立大学预科,以振人才教育,远谋宏识,嘉慰殊深。惟是湘省财政近来支绌异常,改办大学预科所有延聘专门教师,及备置图书仪器等事,未可诸从简略,则需费自必孔多。适值高等师范各生于本年七月毕业,即拟将大学预科承接开办,不惟财力未易支持,即设施亦难期周备。本省长酌度再三,特先将岳麓高等师范学校旧址改办省立大学预科一层照准立案,其未开办大学预科以前,暂借与工业专门学校作为讲授地点。(第18页)

  第45册(民国六年八月十一日至十五日)载《八月四日湖南省长公署批杨昌济等呈请设立大学筹备处并划定工业专校借用地段由》:“呈钞均悉。查开办省立大学预科一节,前据该绅等具呈到署,业经批准立案在卷。兹据呈请,就岳麓高师校舍设立大学筹备处,兼储存高师校具,所见甚是,应予照准。”(第14页)

  熊宗熙《谭延闿省长任内一年湘教育行政概况》回忆道:“高等师范办至六年暑期,停止招生。高等工业,亦以高等师范停办后,有创建湖南大学之议。谭公允先设湖南大学筹备处,就岳麓书院原立之高等师范为大学校址,因高师高工两校之器具图书仪器机械等,为大学初基之设备,时为六年八月。谭公不久去位,继任之傅良佐、张敬尧率北军抵湘,而本省教育,似几于停顿,湖南大学何时成立开学,谭公已不及与知矣。”(《湖南教育》新一卷第五期第19页,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一月十五日)

高师停办后,教师分流,一部分去了武昌,一部分去了省内(主要是长沙)其他学校(如杨昌济、徐特立去了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一部分留任工专。据《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志·教员名录》和《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师生名录》不完全统计,高师留任工专有国文教师易培基,英文教师赵本善、刘树滋、潘伯士,数学教师许兆奎、言焕彬,化学教师邓植仪,制图教师何炳麟、张宪、王廷澈、吴楚材等。

这些史料说明:(1)省公署拟创设省立大学即湖南大学之意图已十分明确。(2)工专迁入岳麓,高师校产留守,都是为了创设湖南大学。(3)一部分高师教员留任工专。


  1921年2月,省议会议决:湖南大学筹备处撤消,前高师校址校产全部拨归工专。二月十日省长林支宇令:“令前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刘宗向、前大学筹备处筹备员易培基:为令行事。据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呈为麓校田屋各佃押金无从接收,恳请核示办法,藉资善后事。窃麓山前高等师范校址校产器具等项,业奉钧署训令,准照省议会议决,各节悉数拨归属校在卷。”(《湖南政报》第12册<民国十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第11页)


  高师校产清查及移交至次年一月基本结束。1922年1月21日省长赵恒惕令:“令前大学筹备处筹备员易培基呈为岳麓田产恳留为大学基础以符原案由:该项田产留作大学基础,事属可行。在大学未成立以前,仍应暂归工业专门学校代为保存,将来大学成立,再行拨归大学管,业可也。仰即知照此令。”(《湖南政报》第6册<民国十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第20页)由此可见,通过资产调整,不但高师校产,包括工专校产,都成为了“将来大学成立”之基础。

 应当说,由1917年“未开办大学预科以前,暂借与工业专门学校”,到1921年“各节悉数拨归属校”、1922年“暂归工业专门学校代为保存,将来大学成立,再行拨归大学管”,再到1926年工专直接成为湖南大学的组成部分,是工业专门学校上承岳麓,直继高师,下启湖南大学的三个历史阶段,是湖南大学倡办、筹备、创设过程的重要积累和准备。1926年,工专直接成为湖南大学的组成部分,是对本结论的最好证明。


四、湖南大学倡办、筹备与创设(1916~1926)

  1916年,北洋政府部署高师调整,湖南学界、教育界即开始呼吁以岳麓书院为校址创设省立大学。


  岳麓书院和时务学堂著名学生、湖南高师著名教授杨昌济为倡办湖南大学的首要发起人。1916年至1917年(时间尚无从考定),杨昌济致书教育总长范源濂:“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当续办也。”他主要陈述了四点理由:第一,中国各省皆应立一大学,湖南今纵不能即办大学,当留此高等师范学校以为异日扩充之基础。第二,岳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巍然独存有千年之历史,近年新建校舍,又积存时务学堂、求实书院、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各校传来之图书、仪器,若任其停办,此大为可惜。第三,以岳麓书院历史与地位,以之办商、工等专门学校既不相宜,以之办中学又不相称,故以续办高师为得计。第四,清代湘鄂分闱,湖南文运大昌,人才盛出,说明湖南教育相对独立与湖南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杨昌济文集》第344~345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0月)

  然而,高师奉部令收束,续办已无可能。1917年5月,杨昌济等学界、教育界名人联名呈文湘政府,请于岳麓高师校址创办省立大学,封存高师校产留为办大学之用。该呈文从大学教育与普通教育、大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与湖南大学、武昌国立大学与湖南省立大学、湖南人在中国之地位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湖南创设省立大学之必要。(《杨昌济文集》第346~351页)

  响应学界、教育界倡办省立大学,《大公报》五月八日第一版发表社论:《论设立省立大学之必要》。社论说:“岳麓自宋以来,即为吾国文化重地,以后代有增辉,作育人才,于斯独盛。……自书院废,学校兴,专门师范更迭为居,可谓不负此名盛矣。今则高等师范,以限于部令而中止,苟移他校于间,不疵其不适,则虞其不逮,此诚宜设立大学,以轶前徽、续往绪者也。”同杨昌济一样,社论以岳麓书院为荣,强调岳麓书院作为湖南高等教育基地的学脉不能中断。

  湖南学界、教育界、新闻界倡办湖南大学,得到了湘督谭延闿及湘政府的肯定。

  5月26日,湖南省长公署批《杨昌济等呈请将岳麓校址改办省立大学先设预科以宏教育由》, 省立大学预科立案照准。(《湖南政报》第31册<民国六年六月一日至五日>第18页)

  8月4日,湖南省长公署批《杨昌济等呈请设立大学筹备处并划定工业专校借用地段由》,湖南大学筹备处获准成立。(《湖南政报》第45册<民国六年八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第14页)

  9月24日,湖南省长公署委定杨昌济、孔昭绶、胡元、易培基为大学筹备处筹备员,甘融为高师校具保管员。令曰:“合行令委令到,该员即便遵照,将开办大学事。”(《湖南政报》第54册<民国六年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第4页)

  正当湖南大学紧急筹备之时,南北军阀混战湖南,湘督、省长像走马灯似地轮换。湖南教育,正如熊宗熙所说:“几于停顿。”直到1920年,湖南大学筹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湖南大学筹备的历史转折点是“省立大学”入宪。1921年3月,湖南学生联合会向“自治根本法筹备处”提出“规定建设湖南大学之建议案”。4月21日,湖南省宪法等六部法律草案公布,“省须设立大学一所”写入省宪法“第七十九条”。(《湖南省宪六法全文》页十二,湖南省档案馆)次年元旦,省长赵恒惕正式公布《湖南省宪法》。从此,湖南大学筹备与创设有了法律依据,开始紧锣密鼓,步步推进。

'   1922年3月,省长赵恒惕令设“省立湖南大学”,以岳麓书院为校址,由工、商、法三专校合并组成。(《省长令设省立大学》,《大公报》民国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第六版)5月,省署颁布《湖南大学组织令草案》。(《湖南大学组织令草案》,《大公报》民国十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第七版)

  1924年5月,经省议会二度审定,《湖南大学组织法》颁行。(《省立大学之组织法》,《大公报》民国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第六版)

  1925年4月,省议会议定湖南大学筹备办法。(《省议会议定湖南大学筹备办法》,《大公报》民国十四年四月三日第六版)11月,省长赵恒惕正式颁发筹备湖南大学令。(《筹备湖南大学之省令》,《大公报》民国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六版)

  1926年1月28日,省长赵恒惕颁发《湖南大学组织暂行条例》,委任李待琛等10人为湖南大学行政委员,令组成湖南大学行政委员会,总理全校一切事务。(《民国十五年五月湖南大学一览》页五至页九)

  2月1日,湖南大学宣布成立。三专门学校,截至1月31日取消,所有校产图书文卷仪器用具等件,限半月内册送委员会接收。(《湖南大学成立要闻》,《大公报》民国十五年二月一日第六版)

  3月9日,湖南大学正式开学。(《湖南大学昨日之开学式》,《大公报》民国十五年三月十日第六版)

  综观上述,由于军阀混战,近代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维艰,湖南大学的倡办、筹备与创设,经历了从1916年至1926年近十年时间。其间湘督谭延闿拟办湖南大学,湖南工专迁入岳麓,湖南大学筹备处成立,省立大学入宪,是湖南大学创设和湖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历程。

  总之,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最早前身,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不但有官方文件可考,更主要的是,有自身校址、校产、办学层次、教育思想的实际传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湖南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湖南大学校史上应从公元976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