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書寫
時至今日,表現出對維基百科的信賴已如同表現出對於常識的依賴,大眾對於憑著向維基百科援引而據有可信賴特徵的推理,已經足夠地抱持地信心:不必為了不熟悉的知識的援引而傷透腦筋,也不必為了自己在介紹言詞上書寫的不力而懊惱,自此迅速地將知識從那些既有的學術社群裡,帶到貼近大眾生活地簡便選項中。
低廉的搜尋、脈絡梳理成本使得入門知識的取得,不再是人們需要付出相對龐大的時間才能換取到的資源,儘管這樣的評價似乎使得維基百科的建構意向的特徵,處於利他主義的姿態,但維基百科以與便捷截然不同的意義前景在衡量著他們自身所共同建構的行動,意即維基百科並不是從對利他主義發揚光大的期待裡,發掘他們賴以維繫自身行動士氣的資源──維基百科不是向大眾施以利他資源的組織,也不是自相對文明的姿態向人們施捨的集體行動,他們期待維基百科的撰寫、編輯和擴張能夠成為在人們當中,據有扭轉乏味學術社群主導知識流動體系的激進功能,儘管這並不意味著維基百科也同樣期待他們自己藉由公眾視野的曝光位置成為輿論的主導者,促進公眾視野參與群體的蔓延、對話廣度的擴張以及對把握廣泛知識的熱忱,論及這些願景才至少更有可能意識到,維基百科編輯社群是如何看自身的行動。
正如維基百科從創始至今所堅持的原則,作為自由的百科全書、向所有能夠連上這個網站的人們開放編輯參與資格的寫作計劃,維基百科不在專業智識的寫作上提議門檻,儘管不同語言的維基社群將有各自制定、書寫限制和鼓勵方針的權利,這項和無償寫作並列的基本原則仍然各自地羅列在各語言維基社群的方針裡。我們自然能夠想像這種運作模式對於作為一個百科全書編寫計劃的不利,好比廣告、浮濫內容的充斥或任何與嚴格審核下所能保證好處的相對丟失,有幸的是,維基百科並不壟罩在這種走向最壞結果的陰影下,這可能教僅僅作為受益於這寫作運動的讀者難以想像,但作為維基百科的編纂者,至少那些長期身居編輯社群的人們而言,這是件再讓人有信心不過的事。
維基百科的一切編輯以每個編輯者的自主編寫及社群對話為主,而如同學術社群那般審核機制的監督能力則從這為數龐大的編寫者之間建立:人們可以藉由對各個條目的編寫提出觸及編寫方針的提問、質疑和標示,來使得所有關注相關條目和最近修改條目的社群成員,能夠即時地進入具有監督和對話功能的討論當中;在把持百科全書在知識公信力權威上有疑慮的行動,將會被以列出所觸及方針、提出刪除或甚至凍結條目編輯功能的應對方式來處理,影響編輯功能甚深的權限並不普遍地向編輯成員開放,而是交由從具有相當程度編輯貢獻的成員中選舉出的管理員來行使,此處的管理員自然與秩序、管制及調度的意涵連結,但在維基百科的社群裡,管理員更大程度地意謂著社群信用的承擔者。他們把握著的諸多權限最終指向編寫計劃遭逢爭議時的即時救援能力,以及其權限背後作為社群信用代理者的正當性基礎,他們必須也必然通過諸多維基百科編寫成就的審視而來,諸如對百科全書編寫計劃自身使命的理解、對於書寫技術性方針的熟習、對於百科全書作為一項書寫計劃運作順暢所必須注意到的要點,或對於編輯社群的共同編寫討論誠意,都將是管理員享有權限的基礎。這不全然意味著為眾多編輯者所牽制的民主式方法,實際上,這樣的提拔策略更多地擔負著編輯社群討論安全的意義。
儘管維基百科的編寫並不從積極地延攬專業人士出發,或甚至在歡迎大眾人士參與的原則中是相對不那麼將專業人士視為寫作計劃核心的,但維基百科延續自早期編寫社群經驗而定下的討論、監督及寫作修復因應策略,將會是維基百科維繫其寫作品質的重要資源,如可通過第一手資料證實觀點的、公信第二手資訊保證關注度、對於條目主題援引的去原創研究化,以及平等地對待每個觀點,各個提點環節的監督能力通過社群編寫者對於寫作意義的熟悉而得以落實,作為在志願上有所共識的人們──至少樂觀地說,在延續自幸運地建立起這種共同編輯策略的歷史以後,漸趨完善的知識開放功能得以被保障,就如同這樣的作品在隨之成長的公眾智識視野中所爭取到的公信力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