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Fire-and-Ice/沙盒/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乡村建设派,简称乡建派,是1930年前后形成的中国政治派别,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其流派很多,影响较大的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和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派。其中有一套乡建理论而又付诸实施、影响较大的人物是梁漱溟。狭义上,乡村建设派指梁漱溟一派。

历史

[编辑]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为凋敝的农村寻求出路。

梁漱溟1928年在广州提出“乡治”主张。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村治学院,1931年又在山东韩复榘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县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同年中国乡村建设学会成立。

1933年7月,乡村工作讨论会召开,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乡村建设运动无形解体,大部分人参加抗日,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3月,乡村建设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

主张

[编辑]

该派的目的是实行“乡治”,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

乡村建设派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 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指出,中国是个伦理本位和职业分立的社会,主张从事以恢复法制礼俗和维持社会秩序为任务的乡村建设运动,避免武力。他自1929年起在河南辉县开办村治学院,1931年在山东邹平、菏泽等地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和实验区,溶伦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治安于一体(“政、教、富、卫”合一论),实验行政机关教育机关化,乡学、村学,既是乡村自治机关,也是乡村教育机关;由乡村学校统一政治、经济和武装事业,提倡组织各种合作社,并从事农产物优良品种的推广。 晏阳初指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愚、贫、弱、私”造成的,主张用教育手段改造社会,即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贫”,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他1923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6年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经过四年准备,1930年正式进入实验期,采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大力推行上述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

派别

[编辑]

1935年11月,教育学家姜琦在王悦将乡建派划为十派的基础上,增加邰爽秋的“念二社派”,将乡建派划分为十一派,发表在权威的《教育杂志》上,列表如下:[1]

表1:

派别 国民党农民运动 村治派 晓庄派 平民教育会派
理论家 孙中山、沈玄庐 梁漱溟 赵叔愚、陶行知 晏阳初
理论的中心 用和平团结方式,使农民得着实际利益(孙);运用民众的组织唤起民众的力量,以与封建势力抗斗 以伦理本位为哲学背景,走政教合一与推行合作经济的路,来建设中国乡村的多方面。 主张教育权由少数人夺到多数人,农民的知识与组织、经济三者并重(赵);普及生活教育,运用新式方法,达到改进社会救济农民(陶)。 认定社会的病象,以教育为主体,进而建设乡村,再造民族。
理论的依据 由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孙);实行二五减租(沈)。 在政治上反对欧洲民主政治与苏俄共产党的路;在经济上反对资本主义与共产党要走的路。 革教育制度的命,农民三大训练(赵);工学团小先生制,人口统制等(陶)。 实施四种教育,三种学校方式,划县为实验单位,以做乡村工作。

续表1:

派别 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 中华职业教育改进社 无锡教育学院 中国的社会主义者 广西的国民基础教育者
理论家 汪兆铭 江问渔 高阳 冯和法等 雷沛鸿
理论的中心 主张农业建设为主,军事政治交通为辅。 以“教”、“富”、“政”三者并重,而以教育为中心。 主张用教育力量推进乡村,组织民众,为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建设。 注意集中农家生活程度,及农物的收获与价格,而创出商业资本社会的观察。 引导全省青年所有各事,使学问与劳动合作,使儿童成人均协助政府。
理论的依据 各地农业放款,技术改良等。 先行职业教育,后办乡村改进。 以具有充分教育意义的机关,为实施中心机关,并主张政教合一。 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寻找压迫农民的主要因子。 民众教育与小教合作,全省军事化。

再续表1:

派别 普通大学教授 念二社派
理论家 庄崔古等 子钵 千家驹 杨开道 邰爽秋
理论的中心 反对建设,要防崩溃。 反对人口统制,以农民耕田不足,是另一阶级,剥削不是人口的关系。 反对平教会以中国农村破产是“穷”,“穷”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产物,要激进。 主张新村建设,以技术、经济、社会三者合一。 以发展人民生计的经济活动为脊干,来改进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活,而达到民族“复兴的教育”。
理论的依据 以建设助长崩溃,根本要与民休息。 列举各种数字,证明三十亩的农民,证明耕场缩小的关系 要不“穷”,须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 注重垦殖,以达到民治的社会。 以实际参加或力能参加民生经济活动的男女老幼民众为教育之对象,提倡“经济分团制”,寓一切教育于民生建设之中等。

评价

[编辑]

乡建派希望依靠“乡村建设”和文化教育救国,在若干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梁漱溟摒弃了“欧美近代资本主义的路”,又反对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他理想的路是“乡村建设”之路。从理论上说,这条路包含了太多的传统思想内容,他的设计远远落后于时代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要求。从实践上说,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的7年间,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乡村建设的试验,结果收效甚微,说明这一条道路作为“中国民族自救”之路是不可靠的。

参考

[编辑]
  1. ^ 曹天忠. 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 广东社会科学. 2006, (3):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