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Perry830815/校園文化資產詮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錢思亮

[编辑]

生平

[编辑]

性別:男

出生年月日:1908年1月9日

死亡年月日:1983年9月15日

籍貫:大清河南省新野縣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得理學士學位、美國伊利諾大學得理碩士、有機化學科哲學博士

經歷:代理河北高等法院第一分庭庭長、代理永年地方法院院長、署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檢察官、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化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系主任、臺灣大學第五任校長、輔仁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委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長。 [1] [2] http://www.sinica.edu.tw/as/person/president/president-5.html


台大校長時期

[编辑]

治校理念

[编辑]

為人融和謙洽,接任後除維持前數任校長奠定的規模與制度,保有自由、獨立的學風外,更在長達十九年的任期間,充分推展其「普遍且均衡發展」的治校理念,使臺大在成為最完備的綜合性大學上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治校事蹟

[编辑]
  • 1951年3月,醫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規劃合作,以促使臺大醫學院成為遠東醫學中心。
  • 1951年4月,校務會議決定傅故校長紀念辦法:(1)骨灰安葬本校、(2)鑄紀念鐘、(3)印哀輓錄及遺著、(4)輯印書札、(5)塑像、(6)繪油畫像。
  • 1952年9月,醫學院附設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改稱「高級護理職業學校」,並增設助產特科。
  • 1954年11月,組織「僑生輔導委員會」,以輔導僑生的課業及生活。
  • 1954年11月,訂定保送成績優良高中畢業學生免試入學辦法。
  • 1955年10月,為供成年人士進修,開辦夜間補習班,計二十四門課程。
  • 1956年9月,文科設哲學、文學、史學、考古四研究所,法科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研究所。
  • 1958年1月,農學院霧社山地農場恢復成立。
  • 1961年9月,正式成立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
  • 1962年,體育館、附設醫院急診處及綜合手術室、農業機械館、農業陳列館、醫學院護理學館、附設醫院大講堂陸續完工。醫學院圖書館新建大廈落成。
  • 1963年7月,學生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 1963年9月,設立電子計算機中心。
  • 1964年4月,農學院農業陳列館正式成立。
  • 1964年10月,奉部令接收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原有之十一份房地,成立水利經濟研究所,附屬農學院。
  • 1966年10月19日,學生保健中心完工,11月15日正式啟用,設立門診中心。
  • 1968年12月5日,校歌正式頒佈,由沈剛伯教授作詞,趙元任先生譜曲。
  • 1969年1月,考古隊判定在臺東長濱八仙洞發現文化層,為舊石器時代人類史前遺址,此為臺灣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3]


相關新聞

[编辑]

1951年10月15日,錢思亮號召匪諜自首,特發表書面談話,宣稱:「兩年以來,共匪在大陸上實行「土改」屠殺人民,摧殘文化,破壞生產,使得老百姓們只有用草根樹皮或泥土來果腹,社會秩序紊亂,為千古所未有,自從參加韓戰,甘做帝俄侵略工具,更進一步裹脅壯丁,搜刮資財。我們再看看復興基地的台灣,三七五減租的推行,繁榮了農村,勞工保險的設置,增加了生產,金融管制的措施,安定了市場,大家在這自由中國的懷抱裏,過著多麼自由自在的生活,其間最使人欽佩的,就是舉國同心,大家都流盡血汗,備嘗辛苦,克盡地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換取了國際友人對政府改革進步的一致讚譽,也奠定了反攻大陸必勝的基礎。」 [4]

1951年,台灣大學六週年校慶時錢思亮校長致詞時稱:台灣大學與過去台北帝大相較,完全不同。台北帝大為配合日人侵略政策,為日人在台工作人員子弟求學便利而設,對中國學生求學很少顧及,台大則遵循傳故校長遺言「敦品力學」,「愛人愛國」。

其中指出數據,在接收時台北帝大中國學生共一六五人,從民國十七年設立到三十四年中間,畢業的中國學生總數只二一九人,共一三一人。台大成立後,從接收時五八五人,到現在同學已有三四九○人,比台北帝大時增加百分之六百。 [5]

1959-04-01,錢思亮擔任大專學校入學考試主任委員時表示聯合招生與各校單獨招生雖各有利弊,但依一般情形而言,聯合招生優點較多,所以傾向採取聯考辦法。不過,假如有學校不願意參加,也不硬性規定。 [6]

1960年6月12日中午在台北西區扶輪社午餐會以「大學教育的幾個問題」發表演說。表示因為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大學教育也跟著進步,當前大學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進大學的青年逐年大量的增加,容納這些求學的青年,滿足他們的希望便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他說,世界各國對於如何處理逐年增加的大學生人數,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儘量給青年更多的求學機會;另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一些國家,則仍維持大學是高潔教育的最高學府的看法,不贊成因為要容納更多的學生而降低教育水準。以台灣教育來說,採取折衷辦法,在不把教育水準過分降低的情況下,容納更多的學生。

他提出以下三個問題,說明因為大學生逐年增加所發生的困難:(一)缺乏師資,(二)設備和儀器不足,(三)學生選拔的困難,每年志願入學的學生太多,錄取人數太少,選拔標準經常感覺困難,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最近也發生過這個問題。 [7]

  1. ^ 自由中國名人傳、台灣大觀. 錢思亮. 臺灣當代人物誌. 
  2. ^ 錢思亮先生簡歷 中央研究院第五任院長. 
  3. ^ 臺大大事紀.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4. ^ 聯合報報訊. 號召匪諜自首 錢思亮談話 勇敢擺脫匪幫桎梏 爭取新生為國奮鬥. 聯合知識庫. 1951-10-15. 
  5. ^ 聯合報報訊. 錢思亮勉勵全體同學 恪遵傅故校長遺訓. 聯合知識庫. 1951-11-16. 
  6. ^ 聯合報報訊. 十九所大專院校負責人昨會商 錢思亮主委認為聯考優點較多. 聯合知識庫. 1959-04-01. 
  7. ^ 聯合報報訊. 大學生逐年增加 當局感困難 世界各國均有同感 錢思亮昨發表演說. 聯合知識庫. 196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