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 (人名)/存档1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條目命名使用(姓+字)仰或(姓+名)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關於此事,維基的方針為何?--Sangye 16:13 2006年5月28日 (UTC)
- 蔣介石。--winertai 18:24 2006年5月28日 (UTC)
- 還有,不過……此人字號遠比名更廣為人所知所用。而且google之後,用其名字查到26萬多項,但其中真正指此人的,用十隻手指頭都能數完;用其字號查到1萬6千項,但幾乎項項都與此人相關。唉,怪我自己多事,一不小心問的太明白,破壞了模糊的空間(笑)……--Sangye 18:53 2006年5月28日 (UTC)
另,该条目原始创建使用的是“蒋介石”(简体)。--金箍棒留言 18:56 2006年5月28日 (UTC)
Google结果:
- 5,590,000 for 蒋介石
- 356,000 for 蒋中正
--金箍棒留言 18:59 2006年5月28日 (UTC)
孫中山或孫逸仙=孫+號,還有很多皇帝條目,也沒照這規矩。--winertai 01:34 2006年5月29日 (UTC)
- 皇帝條目名稱的命名原則經過投票,孫“中山”則是之前協議過得到的共識(反正中華民國政府也稱其作孫中山),但蔣的名稱恐非如此。首先,此君的身分證和黨員證都作“蔣中正”(之前貼過了照片,請到該條目討論頁上討論)而菲蔣介石,顯然其公開名本作至蔣中正。其次,這是中文人名,不應使用翻譯名稱的先創原則,而最好是名從主人。最後,如果比GOOGLE搜尋頁面,蔣中正永遠比蔣介石少,但這不代表他的正式名字叫做蔣介石。--阿儒 | 這裡泡茶 02:06 2006年5月29日 (UTC)
--阿儒 | 這裡泡茶 02:42 2006年5月29日 (UTC)
- 重定向頁的存在,基本上已可解決「该条目主题最常用的名字或惯称」的問題。雖說維基百科不是用來正名,但使用維基百科的人很大機會會把它視為正式名字,故“名从主人”是適當的。--✉Hello World! 02:55 2006年5月29日 (UTC)
如果大家都支持“名从主人”,那么为什么不投票把“使用常用名称”条款从“命名常规”中删除。有规定而不遵守,只会降低规定的权威性。这一例中维基方针遭到践踏,不要指望在其它地方的纠纷中维基方针再起到任何作用。与其这样,不如将“使用常用名称”条款删除,还至少保存了维基方针的尊严。--Wikijoiner 04:16 2006年5月29日 (UTC)
我認為像 蔣介石/蔣中正 趙子龍/趙雲 這些兩種寫法都常用的,很簡單,隨意挑一個放內容,另一個設重定向,就可以了。--Onsf 12:42 2006年5月29日 (UTC)
- 這樣處理是最簡單的,只是怕有好事者移動而導致「移動戰」。--Ellery 02:29 2006年6月6日 (UTC)
最近人物名被強加夫姓的現象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我發現最近彭羚、盧淑儀、徐子淇、歐倩怡、謝安琪和張栢芝的條目被人強加夫姓,變成「林彭羚」、「李盧淑儀」、「李徐子淇」、「郭歐倩怡」、「張謝安琪」和「謝張栢芝」。我認為除非當事人要求(如葉劉淑儀和陳方安生),否則不應強加夫姓;而且這也不合命名常規(非常用名稱)。由於未能證明當事人有加上夫姓的意願,我已把條目移回了。希望大家多加注意。如果對我的移回有不滿的話,也請在此留言。--minghong 2007年8月7日 (二) 18:00 (UTC)
- 同意,並已在該用戶頁留言,我想大家都習慣用原來的名字稱呼該藝人吧,否則如王菲不是要改幾次名?—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8月7日 (二) 18:18 (UTC)
- 真巧,我也給該用戶留言了,比你慢了三秒……:-P --minghong 2007年8月7日 (二) 18:22 (UTC)
说一下关于人名命名常规的事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前不久看了几大本的大陆版《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好像是1985年版),发现其中的西方人物条目的命名,都是按照“姓(, 名)”(括号中的名代表是否需要消歧义)的方式。例如,Franklin Roosevelt在那里面应该是以“罗斯福, 富兰克林”或者“罗斯福, F.D.”的方式命名的。而今天又发现,俄语维基百科的不少条目也是这么命名的,比如ru:Андерсон, Анна。实际上,在许多大陆的学术刊物上,西方人名都是以“姓, 名”而非“名·姓”的方式呈现的。另外,我又查阅了台湾版的线上《大英百科全书》,其中Theodore Roosevelt和Franklin Roosevelt的英文原名也是以“姓, 名”的方式表现的。因此,我觉得,既然维基百科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学术网站,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采用这种学术性的人名表现方式呢?
再说,先前我也见到过很多抱怨,譬如繁体输入法的“·”字符很难输入,或者是港台区域的外文人名译名一般都不会把first name或middle name刻意地使用。因此我在此提议改变命名常规中外国人名的表现方式,改以“姓(, 名)”的方式表现,其中“名”以是否需要消歧义来决定是否应出现在条目名当中,并通过渐进的方式来逐渐改变旧有人物条目的名称。—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5日 (一) 05:36 (UTC)
- 我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人名的表达。倒是middle name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5日 (一) 08:08 (UTC)
- 一般大眾還是習慣直譯外國人名吧,洋人前名後姓的規則大家都清楚,就沒必要牽就學術了。再者改變現今外國人名表示法會引起很大爭端的,沒有特大好處的話,這種已成基礎的部份就不要更動了。— WiDE 懷德 留言 2008年2月25日 (一) 09:47 (UTC)
- 我又找了一个百科全书,以供参考。在线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大陆)的西方人物条目名称也是以“姓,名”表示的,例如:罗斯福,F.D.、卢梭,J.-J.
- 百科全书都是面向大众的,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我觉得,几大中文百科全书这么处理人名,是有其道理的。对西方人士而言,中文世界的人们应该大都对他们的姓氏较为熟悉,譬如卢梭(卢骚)、达芬奇(达文西),而并不没有多少人在意卢梭名“让-雅克”,也没有多少人在意达芬奇名“列奥纳多”:这用Google进行排除性的搜索便可得知。对大众而言,更为习惯的,是在条目名称的开头见到熟悉的姓氏,而不是先看到不熟悉的名,再在疑惑中看见熟悉的姓。因此我觉得“姓, 名”的方式无论是在学术性上,还是在适合大众习惯上都更为规范和自然。
- 我还知道擅自改变表示法肯定会有很大争端的,所以才来征求意见。至于已成基础的部分,故旧的条目名称,可以逐步进行修改,或者在确保不出错的情况下动用一下机器人(怎么编我已经想好了的):总之,技术不是也不应该是障碍。
- 顺便还附加说明一下,我只是建议“姓, 名”的方式使用在条目名称以及第一句定义上,而不是建议改变条目正文中的“名·姓”或简作“姓”的表达方式。—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5日 (一) 10:19 (UTC)
- 抱歉我要先给您泼点冷水,那就是大陆版的大英翻译水平非常差(有些地方简直可以说是残疾),不适合用作我们的标准。里面许多人名地名的翻译都是该版本自己发明的,英语德语法语不分。仔细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对照,发现译名矛盾之处N多。这只是指的条目名,如果细查正文,会发现错误之处更多,甚至连地名都有翻译错的。我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翻译者可能并不熟悉条目所属学科,而只是会英语而已。相比之下70年代的词海的译名系统倒好得多。而且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涉及中国的条目都被“和谐”过,更不必说一些政治条目(尤其在第11卷“增补”里)本身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写的了(在前面的出版说明里明说了)。可以说完全歪曲了英语版的面貌。
不过我得指出的是,早期翻译自俄语的一些文献也是这么做的,即“XX, XX·XX”的形式。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文章是直译(在语法上是照抄)的。中文并没有必要去可以复原这种表现形式。实际大陆文献对重要人物往往根本不写其名,都只称其姓。如列宁,杜鲁门等等。词海就是典型,只有原语言的名字给出了全名,条目名只有个姓而已。
总体来说我的意见与书生一致,这么做属于画蛇添足,并没有充分的意义。而且您只要多看几篇英语传记,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做得像您说的那么千篇一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5日 (一) 11:43 (UTC)
- 再加一个理由,西方人物条目后面书写Category时,用的也是“姓,名”的方式,也就是说分类是按照姓氏排列的。因此,条目名称使用与分类相同的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会更加便于读者查找。—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5日 (一) 12:21 (UTC)
- 我想阁下并非确实了解印欧语类辞书这么做的意义,也没有参考现存的英语维基。印欧语类辞书这么做,那是因为他们的条目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而不是因为这么做有必要或在行文中也这么做。比如戴(Day),可以指多个姓这个姓的人,在排列条目时要按照本名的字母顺序来排。也就是说他们这么做是基于条目排列的方便,并因此影响了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本。中文版本完全是在照葫芦画瓢,而不是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而wiki是一个超链接性质的百科,根本不存在纸类印刷品的条目排列需要。英语维基本身的架构就说明了这一点(en:Lyndon B. Johnson),与纸面大英的方法完全不同。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完全不像您说的那样存在一个姓氏在前的标准,而是非常实用主义的决策。俄语版本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条目完全照搬苏联文献,连格式都不改。而反观德语法语(de:Lyndon_B._Johnson),就可以发现您的观点是以点代面了。所以我才说您画蛇添足。我想,到这里已经不必争论了,因为我举的例子已经否认了您的建议的合理性。
顺便一提,分类完全是另一回事。中文分类也应按照姓氏,否则就是谬误。--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5日 (一) 14:17 (UTC)
- 另外,“许多大陆学术刊物”中“许多”似乎缺乏依据吧。至少人民日报对访华领导人的介绍是形如“弗拉基米尔·普京”。您是否听说过“斯大林,约瑟夫”的说法?相信没有吧。“斯大林”和“约瑟夫·斯大林”却是经常出现。PS:如果中国组织一个翻译英语维基的版本,相信其形式也一定是“哈里·S·杜鲁门”。说穿了,中国人的思路是进行原封不动的直译(这样也很对)。所以才会有“弗拉基米尔一世”的笑话——大英的写法,可俄罗斯人自己从不这么叫。照搬英文材料的缘故。--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5日 (一) 14:52 (UTC)
- 《人民日报》是新闻媒体,并非学术刊物。譬如学术文献中引用参考文献时是先姓后名,中国大陆的国家标准GB7714-87中也写到:“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不加“.”。但是,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另外,我反对维基百科“根本不存在纸类印刷品的条目排列需要”的观点。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么Wikipedia:预防自我参照中的很大一部分规定都可视同为废话(不是费话),维基百科本来就应该为印刷版本作好准备。还有,请勿曲解我的意思,中文大英只是我提出的一个参考,我绝没有说出过要照搬大英的译法译出“弗拉基米尔一世”这种怪物来的说法。而您如此解释只会更加坚定我的认识:把条目的名称带上名的“约瑟夫·斯大林”或“哈里·S·杜鲁门”远没有“斯大林”或“杜鲁门”那样更加符合中文的用语习惯,更符合命名常规中“使用人或物最常见的名称”的方针,用Google的排除搜索也可以证明这点。假如未来又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斯大林,才应该适用后一句“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称冲突”,再用这个人物的名来进行消歧义。
- 最后,可能有些激动,请见谅。—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5日 (一) 15:22 (UTC)
- 我想我们之间产生误会了。我是指明大英翻译水平低劣,并非批评您。--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6日 (二) 03:05 (UTC)
- 另外,“许多大陆学术刊物”中“许多”似乎缺乏依据吧。至少人民日报对访华领导人的介绍是形如“弗拉基米尔·普京”。您是否听说过“斯大林,约瑟夫”的说法?相信没有吧。“斯大林”和“约瑟夫·斯大林”却是经常出现。PS:如果中国组织一个翻译英语维基的版本,相信其形式也一定是“哈里·S·杜鲁门”。说穿了,中国人的思路是进行原封不动的直译(这样也很对)。所以才会有“弗拉基米尔一世”的笑话——大英的写法,可俄罗斯人自己从不这么叫。照搬英文材料的缘故。--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5日 (一) 14:52 (UTC)
将姓前置并用逗号隔开在字母语言里很常见,主要用于排序并建立索引,人名都应该是按照姓氏排序,这就是原因。但是这是为了适应纸质媒体的特性不得不用的折中之法,传统书籍条目都是每页每页连续的,不这么做很难排序。维基百科在技术上则完全不需要这种顾虑,每个条目是单独一页,互相之间没关系,所以不用采取这种方式命名。 Mu©dener 留 言 2008年2月25日 (一) 15:40 (UTC)
- 对菲菇的观点表示反对,目前大多数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对欧美人物都是用先名后姓的原则,比如"乔治·沃克·布什"包含在新华网的google搜索数为174项,而"布什·乔治·沃克"包含在新华网的搜索数为0项(显示为2项,但这2项都是错误搜索出来的)。而如果放宽到所有的网页,"乔治·沃克·布什"的搜索数为2,610项,而"布什·乔治·沃克"只有290项,就这290项中还大部分页面都是错误搜索出来的,没有错误的那个页面,留下的是一个问句“你见过在规范的汉语出版物中有人称他为“布什·乔治·沃克”的吗?”。再换到google的学术搜索,看看大部分的学术刊物是怎么使用的,"乔治·沃克·布什"在google学术的搜索数为79项,而"布什·乔治·沃克"又为0项。以上可见,无论是主流的新闻媒体,还是中文学术刊物,皆用先名后姓的原则,而并不是象《简明大英百科全书》那样用先姓后名的原则。--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2月25日 (一) 18:08 (UTC)
- 我的意見是,條目名稱應該還是要維持原有的『名·姓氏』敘述方式,但是在列表條目中可以改為『姓氏,名』的排列方式(注意標點符號「·」與「,」的不同),至於兩種排列方式之間的落差,不妨考慮直接用重定向的方式連結起來就成。上面有些討論似乎已陷入鑽牛角尖的境界,事實上,『姓氏,名』這樣的寫法並不只是百科全書的編目中會用到而已,它也經常出現在一些商業文書等正式的場合(甚至信用卡與護照),但是在日常生活上,卻是以『名·姓氏』的寫法為主,維基百科雖然應該正式,但也不能偏離日常習慣太多,因此我建議對條目名稱與列表內的用法採不同方式處理,再利用重定向這種網路百科特有的hyperlink工具串連之,將非紙本百科的優點發揮到最大。—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2月26日 (二) 02:22 (UTC)
- 以上几位把我的意见基本说完了。但请注意,列表,分类和条目名,正文根本是不同的事情。列表和分类本来就应该以姓氏列举,而条目名和正文可不是。--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6日 (二) 02:32 (UTC)
- 總的來說,直譯外國人名「前名後姓」是尊重(個人與該國風俗),「前姓後名」只是方便排序的特例,中國人名到了外國地界,也沒被倒過來翻。(胡錦濤=en:Hu Jintao)— WiDE 懷德 留言 2008年2月26日 (二) 04:25 (UTC)
- 非也!這跟尊不尊重無關,在外國的正式文件上,往往也是採用『姓氏+逗號+名』的敘述方式。差別只在於使用場合而已,並不是把外國人的姓氏寫最前面就是不尊重。—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2月26日 (二) 06:15 (UTC)
- 或許分類方式采用PhiLiP的提議可以考慮。但是條目的話,一來如同上面各位所言,二來鏈接起來也很不方便。另外,PhiLiP提到的簡化目前人物條目的命名值得考慮,沒有歧義的話,盡量采用中文最常用的名稱。--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6日 (二) 15:37 (UTC)
对,列表可以考虑“姓,名”的形式。自动分类要改工作量会不会太大了,而且翻译成汉语之后这种排列的意义不大,系统默认的汉字排序也不是alphabeta的顺序。 Mu©dener 留 言 2008年2月26日 (二) 21:09 (UTC)
- 支持沒有歧義的人名直接用姓氏命名。如多人共用一個姓氏,則為姓氏建消歧義頁。支持category以姓排列。 中華の達人HoiNapBakTsyn 2008年2月27日 (三) 05:21 (UTC)
- “没有歧义的人名”中的“没有歧义”怎样定义?是不是只要任何两个人物有相同姓氏就算“有歧义”?如果采用城市条目的现行做法,让知名度较高的人物“霸占”姓氏主页,又是否合理?城市没有姓氏名字,重名就是重名,现在的做法是逼不得已,但既然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们又何必舍易取难,推行这个既无必要,又容易制造纷争的机制?
- 以姓氏分类其实推行已久,其中在各年份出生逝世分类中的普及率较高。不过现在似乎都是以拉丁字母作分类,这在各族群人物“共用”的分类(如出生逝世)问题不大,但不同国别人物都用拉丁字母好像有点奇怪。(Category:俄國政治人物以西里尔字母分类,但都是我搞出来的)另外应该普及使用{{DEFAULTSORT}}模板,不要只用姓氏开首字母分类。—Quarty 2008年2月27日 (三) 12:05 (UTC)
- 我的意见是,现有命名规则根本没必要改换。因为里面不是说了“使用最常用”了么!如果两个罗斯福,就用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种最自然的方式分别命名,然后把罗斯福做成消歧义就行。列表和分类使用姓氏,这是常识吧。其他的一切,我都在“印欧语类辞书这么做.....而是非常实用主义的决策”这段里解释清楚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2月28日 (四) 01:02 (UTC)
漢字文化圈君主命名方式
建議漢字文化圈(除日本外)君主命名方式比照中國君主條目命名方式:
朝鮮:
- 箕子朝鮮君主:諡號,如奉日王(末代除外,用+頭銜)
- 衛氏朝鮮君主:姓名,如衛右渠
- 馬韓君主:朝代名+諡號,如馬韓安王
- 北扶餘君主:姓名,如解夫婁
- 後扶餘君主:名+頭銜,如簡位居王
- 高句麗君主:稱號,如琉璃明王
- 新羅君主:名+頭銜,如儒理尼師今
- 百濟君主:第25代或以前用稱號+王,如肖古王,第26代起用朝代名+諡號,如百濟武王
- 高麗王朝以前的君主:名+稱號,如儒理尼師今、
- 高麗君主有廟號者用廟號,如高麗景宗;無廟號者用「高麗某某王」,如高麗恭愍王
- 朝鮮王朝君主:朝代名+廟號,如朝鮮中宗
越南(除占婆):
琉球:
請大家提出意見--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09:22 (UTC)
投票
在此先發起以下投票:
支持
- (+)支持--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09:22 (UTC)
- (+)支持—未來港三丁目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09:25 (UTC)
- (+)支持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4月27日 (一) 09:49 (UTC)
- (+)支持 對漢字文化圈相關條目的命名規則進行統一是必要的。--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詞 / 壇) 2009年4月27日 (一) 11:23 (UTC)
- (+)支持 但我認為對一些含有消歧義的條目(如英祖王)應例外。--唐吉訶德的侍從 (留言) 2009年5月2日 (六) 04:50 (UTC)
反對
- (-)反对,对上面所列的每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君主应该分别讨论,而不应该捆绑式的全部通过。而且我希望讨论出来的原则必须符合常用名称,而不是维基独创的一个原则。—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0:57 (UTC)
- (:)回應:此投票只包括「開國君主用姓名」一項,其他的尚在討論,歡迎繼續提出意見--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0:59 (UTC)
- (:)回應,也一样的意见,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对上面所列的所有国家都有深入的研究,甚至连汉字文化圈具体包括哪些历史上的国家,我们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比如,中国新疆和西亚历史上存在的一些国家和政权属不属于汉字文化圈呢?再回到具体例子,我们已经看到日本的开国君主被排除在外了,而檀君朝鲜传说中的开国君主呢,是不是也要排除?因为我们广泛知道的名称是“檀君”,但“檀君”真正的名字叫“王儉”。这样下去,还有多少开国君主要被排除在外呢,既然这条规则包含的国家和政权都不清,特例又可能存在不少,那么这条规则还有确立的必要吗?确立了这后只会存有更多的争议。—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1:38 (UTC)
- (:)回應:此投票只包括「開國君主用姓名」一項,其他的尚在討論,歡迎繼續提出意見--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0:59 (UTC)
- (-)反对,同长夜无风。應以最為常用的稱呼作為條目的名稱,在下認為重定向是折衷的方法。—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27日 (一) 11:31 (UTC)
- (-)反对:应遵守常用原则。--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4月27日 (一) 11:38 (UTC)
- (-)反对,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连带原则,同肥姑—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4月27日 (一) 11:41 (UTC)
- (-)反对还大酋长奥巴马呢--刻意 2009年4月27日 (一) 15:36 (UTC)
- (:)回應:先不管反對支持與否,這意見太不著調了……—Zhxy 519(联系) 2009年4月28日 (二) 04:54 (UTC)
- (:)回應:逻辑是一贯的。--刻意 2009年4月30日 (四) 14:39 (UTC)
- (:)回應:就說你不著調吧,還一貫呢……—Zhxy 519(联系) 2009年4月30日 (四) 15:00 (UTC)
- (:)回應:是的,你也看出不着调了。--刻意 2009年5月2日 (六) 06:13 (UTC)
- (:)回應:逻辑是一贯的。--刻意 2009年4月30日 (四) 14:39 (UTC)
- (-)反对,這是亂創新原則—Begantrue (留言) 2009年5月2日 (六) 04:59 (UTC)
中立
- (=)中立……幸好我今天有作业写,没有卷入这漩涡来……再议……—Zhxy 519(联系) 2009年4月27日 (一) 13:51 (UTC)
意見
- 对其它国家和政权没有研究,但对南越国,因为我参阅过大量的研究书籍和资料,所以我不以为WS227用溢号“南越文王”、“南越明王”、“南越哀王”、“南越术阳王”分别来命名赵眜、赵婴齐、赵兴、赵建德等四位君主是一个很好的命名方式。1、在大部分的南越国研究书籍和资料中,都是以他们的名字来称呼,如果维基用溢号来命名,不符合常用名称的命名原则。2、赵眜自称文帝,而非文王,连他的墓出土的印章都刻着文帝,用“南越文王”做条目名是不合适的。3、赵建德生前被封过术阳侯,他成为南越国的君主只有一年时间就被汉朝给灭了,史记上只记载有他被封为术阳侯,并没有什么“术阳王”的封号或溢号。—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0:12 (UTC)
- 應該去查越南的史書怎樣寫,對於冷門內容的命名不要過度依靠google的結果,趙建德在很多越南文資料被稱為Thuật Dương Vương,寫成漢字就是術陽王--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0:31 (UTC)
- “术阳王”最早的出处是1272年成书的《大越史记》,而修《史记》的司马迁和赵建德是同时代的人物,《史记》和后来修的《汉书》里面清清楚楚记载着赵建德所封的爵位名称及其时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同时代的一部史书,而相信一部1000多年后的史书?况且,纵使“术阳王”符合可供查证的原则,那也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名称,是不能够用来做条目名的。—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0:51 (UTC)
- 應該去查越南的史書怎樣寫,對於冷門內容的命名不要過度依靠google的結果,趙建德在很多越南文資料被稱為Thuật Dương Vương,寫成漢字就是術陽王--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0:31 (UTC)
- 关于常用性,我们可以拿“赵婴齐”和“南越明王”做个比较,"赵婴齐"在google中有2050 项结果,而"南越明王"只有183 项。—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0:18 (UTC)
- 看見大家的意見,中國君主命名方式也應該一併檢討了,不然黃帝就要移動至姬軒轅了--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2:04 (UTC)
- 我順便要問問Ws227姬軒轅的重定向是怎麼來的?黃帝姬姓軒轅氏,且先不論在5000年前姓和名根本不合在一起,即使以現代概念合在一起,也不會是「姓+氏」,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啊—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4月27日 (一) 14:02 (UTC)
- 這個重定向很久吧?來源不清楚,但就是有人這樣用,google7,870項結果。另外還有用秦始皇而不用嬴政的例子,我提出是想問問大家如果因為這些理由而反對東亞君主這樣命名,是否也應把當時社群對中國君主命名規則也一併檢討呢?還是這規則早就廢除了?--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4:24 (UTC)
- 这个投票是在2003年了,当时我还没有加入维基,不清楚,可能要等shizhao和wing说明一下。但目前很多中国皇帝的命名都不是按照这个投票结果来实行的,还是基本运用常用原则来命名,除了你说的秦始皇,还有明朝除朱元璋之外的历代皇帝、溥仪等。—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5:16 (UTC)
- 希望大家注意一下有哪些規則已經過時或不適合現在的情況,建議定期檢討規則和方針,不知大家認為如何呢?--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5:18 (UTC)
- 这个投票是在2003年了,当时我还没有加入维基,不清楚,可能要等shizhao和wing说明一下。但目前很多中国皇帝的命名都不是按照这个投票结果来实行的,还是基本运用常用原则来命名,除了你说的秦始皇,还有明朝除朱元璋之外的历代皇帝、溥仪等。—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4月27日 (一) 15:16 (UTC)
- 這個重定向很久吧?來源不清楚,但就是有人這樣用,google7,870項結果。另外還有用秦始皇而不用嬴政的例子,我提出是想問問大家如果因為這些理由而反對東亞君主這樣命名,是否也應把當時社群對中國君主命名規則也一併檢討呢?還是這規則早就廢除了?--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4:24 (UTC)
- 我順便要問問Ws227姬軒轅的重定向是怎麼來的?黃帝姬姓軒轅氏,且先不論在5000年前姓和名根本不合在一起,即使以現代概念合在一起,也不會是「姓+氏」,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啊—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4月27日 (一) 14:02 (UTC)
- 看見大家的意見,中國君主命名方式也應該一併檢討了,不然黃帝就要移動至姬軒轅了--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2:04 (UTC)
- 可不可更改這種綑綁式投票,起碼分為越南、朝鮮和琉球。-小為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16:08 (UTC)
- 对于中国君主命名,当初其实没有讨论到汉朝以前的君主命名方式,因此君主命名只处理了汉朝以后的。秦朝之前则是按照常规的命名原则(常用)处理的。参看Wikipedia:命名常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8日 (二) 08:48 (UTC)
- 溥仪属于特别情况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8日 (二) 08:51 (UTC)
- 因为常用的并没有统一原则,如明以前用谥号,明以后常用年号,所以我建议充分利用重定向,不必强行统一。--方洪渐 (留言) 2009年4月29日 (三) 01:25 (UTC)
- 溥仪属于特别情况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8日 (二) 08:51 (UTC)
(!)意見:先把中国君主的命名处理好再说。——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书省 2009年4月29日 (三) 04:40 (UTC)
- 关于中国君主条目命名,当初主要的讨论依据是其他的传统百科全书的命名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9日 (三) 07:10 (UTC)
(!)意見:想問一個例子,越南西山朝的阮惠算不算開國君主?我認為可以說不是,因為西山朝原本還有個阮岳,但又可以說是,因他是「富春朝廷」的開創者。除了阮惠,還有一些恐怕讓人混淆的例子,如越南的後黎莊宗黎寧、阮世祖阮福映,中國的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晉元帝司馬睿、南宋高宗趙構,甚至是秦始皇贏政,他們既是一朝的始創人物,同時又對前代有所繼承。這些特例,編輯者往往會因應情況自行決定,那樣的話,「漢字文化圈君主命名方式」還能否放諸四海皆準,凡事一刀切呢?─clioherodotus (對話) 2009年5月2日 (六) 17:38 (UTC)
(!)意見:除特殊情況外,依照以上提出的規則还是可行的。--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詞 / 壇) 2009年5月4日 (一) 06:11 (UTC)
中國古代人名問題
在維基百科越來越注意到,先秦的人物「姓名」和元明以後的外族人名存在誤用的問題。
- 先秦方面
- 先秦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此,齊桓公是「呂小白」而不是「姜小白」,他是個男人。另外,秦始皇也應是「趙政」,他祖上早就是趙氏。史記楚世家也有「秦王趙政」的字眼。我們稱孔子、屈原也不會叫成子丘和芈平,這是應該注意的。
- 外族方面
- 遼人、金人他們本來沒有姓氏,但都取了一個漢化名,查正史他們會將原來的部落名冠在名字前,當成姓氏。
- 但到了清代,滿洲人的「哈剌」都不會冠在名字前,但會說成「某氏」,在有需要時補充。因此「愛新覺羅玄燁」這種叫法是錯誤的,他們的叫法,是「玄燁、愛新覺羅氏」,所以我們不會看見「納蘭明珠」,只會有「明珠、納喇氏」。不過他的兒子會用漢化式的名字,所以才有「納蘭性德」這個叫法。至於現代,滿人的後人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愛新覺羅某某」,那是現代的事。蒙古亦然,孝莊文皇后是「布木布泰、博爾濟吉特氏」,不會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希望大家都注意一下。
--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24日 (二) 12:46 (UTC)
- 这个先秦方面的问题是容易犯的毛病了,很多书包括历史类的著作都会有这个错误。但是以史记来作参考很显然是不行的,应该用左传或是后世的相关史籍,史记本身就是搞不清姓与氏了,里面是说姓x氏,也不知是司马迁本身的误解还是当时的人普遍混淆。
- 秦始皇的氏还是有争议的。首先他的家族与赵国那一支分家很早,并先于他们而显赫,而氏不像姓那样亘古不远,经常是一个人因为封地或官职的变更可能有几个氏。始皇所处时代已为战国末期,当时的姓、氏已有合流趋势,所以嬴是其姓已是确定的,氏则有争议。根据《左传》: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春秋左传正义》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无骇,公子展之孙,故为展氏。 ;后世顾炎武的《原姓》认为国君是没有氏的,公子也没有氏。--玖巧仔●□留言 2011年5月24日 (二) 17:07 (UTC)
- 國君是否沒有氏這個先存而不論。但氏的建立是源於分家,除非是畢萬的情況,才會出現不分家也建氏。既然公室沒有分家,又何來另建新氏?展氏的建立是因為公子展之後不再是魯公,自然會建氏了。《史記》是現存文獻中保留最完整先秦概況的一部,其中說明惡來之後從造父為趙氏,也有直稱秦王趙政,證明太史公是很清楚一點:秦的公室是趙氏,即使太史公沒有弄清姓和氏的分別。提外話,姓某氏之語的姓字應是動詞,而且是因應漢代人的習慣所以這樣寫。《史記》本身的語言是很通俗的,為的是要當代人看明白嘛。而且太史公掌推手上大量原手史料,不會不明白姓氏有異的,所以「姓某氏」語我認為無甚不妥。
- 又這麼說,就當秦公室的氏不確,那也不應將姓冠於前。說到底,他是一個生於先秦的男人,應照其命名方式去寫。錯誤不書、存疑不輕論,是很基本的態度。--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25日 (三) 18:43 (UTC)
- 关于太史公不会不明白有异的,这难说。姓某氏是很不妥的,因为既有“姓刘氏”还有“姓子氏、姓姬氏”,明显是弄混了。司马迁所处的时代离始皇不远,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春秋末期开始,宗法制度已趋于瓦解,战国末期的人们是否仍遵从区别姓氏制度呢?还有,由于人为原因,先秦的史料特别是战国历史部分还是有很多疑问的不足的。司马迁弄不清姓氏是有可能的,原因或是当时人普遍分不清。如果说秦始皇的“赵氏”继承自其祖先,那需要注意秦的始封君主非子,他被周孝王封于秦,又称秦非子,其后还有秦仲。与秦同祖的不只赵国,还有江、黄、钟离等国,《世本》中载有钟离氏。
- 而将姓冠于前的作法,在战国晚期是有例子的。《史记》:(昭襄王)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 当中的芈戎即是姓芈而名戎的人。
- 春秋战国虽是一脉相承,然其制度已有诸多不同,社会变革之大不亚于上世纪初。从现代姓氏的起源可知,绝大多数姓氏源于战国之前。而氏的出现也非只因为分家,从有人存在多个氏,其后代往往采用的是他最初的氏可知。像蔓成然,也叫斗成然,他的封地在蔓故又为蔓氏,斗则是家传的氏。他虽然因为封地有了新的氏,他的后代却依然是斗氏。--玖巧仔●□留言 2011年5月26日 (四) 00:18 (UTC)
- 关于姓氏的问题有个资料可供参考:袁庭栋,《古人称谓》,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5,978-7-80713-459-6 米尔格拉姆 (留言) 2011年5月28日 (六) 03:03 (UTC)
- 也不講到那麼複雜,回到很基本的。楚世家有「秦王趙政」的字眼,已足夠證明秦始皇是趙氏。那麼,既然非子是趙氏、秦始皇也是趙氏,他們之間的歷代秦王是趙氏很正常吧。--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29日 (日) 04:22 (UTC)
- 单单凭史记只能说是孤证,要证明这一点我们还需要从之前的典籍和考古文物找到佐证。非子是秦非子,而不是赵非子。而且,氏是不能类推的,父子不同氏很常见。这个问题当然不复杂,直接说秦始皇姓嬴,名政,氏有争议就行了,这是最客观的描述方法,我们绝不要学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那样按自己的理解强行给先秦时的每个人都分配一个氏。--玖巧仔●□留言 2011年5月29日 (日) 17:15 (UTC)
- 我不能明白為什麼非子是秦非子。如果說稱趙政是孤證,稱秦非子更加是無證。《史記》的寫法,是先寫好自惡來至非子的世系,再說「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那麼就是講明,非子是趙氏了。後來非子是得號「秦嬴」。而且概然史記已表明自「蒙趙城」已是趙氏,到了秦始皇還是趙氏,這個不能類推的話還有什麼可以類推呢?不說秦,說齊。齊太公一開始就表明是呂氏,也說明死後的繼承者是丁公呂伋。而齊太公世家最後是「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那麼我們是不是仍不能類推齊丁公至康公之間都是呂氏呢?須知,建氏等於分家,既是公室不會隨意分家。何況現在維基百科裡,很多春秋諸侯世系都列有姓名,而史載都只有其名,那不是全部都類推嗎?那麼你又憑甚麼說我類推不好呢?
- 誠然我們現在不能完全明白當時人的命名,但能知道的都應該寫上去,而不是為了追求「客觀」而將有問題的說法也寫上去。這不叫傳播知識,這叫誤人子弟,這與維基百科的要旨更加乖離了。這個問題在此打住,請繼續講人名問題。--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30日 (一) 14:53 (UTC)
- 我前面也说过我的观点,史记本身对姓和氏是有些混淆的,所以单引史记一本书是有些不妥的。类推用在姓可以,但氏本身存在可变性,是不宜类推的。很简单的例子,齐桓公,在《左传》叫公子小白或齐小白,姜太公父子皆称吕,因太公原是封于吕的,吕是封国名,当他改封于齐后沿用旧称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如康叔封,原封于康,后封于卫,唐叔虞原封于唐,他儿子晋侯燮改国名为晋,他也被称作唐侯燮,卫共伯、卫武公兄弟有一封地为共,所以他俩又可被为共伯。《西周封国考疑》之西周齐国始封年代考引傅斯年:“此所谓吕者,当非氏非姓。男子不称姓,而国君无氏。此之父子称吕者何谓耶?准以周世称谓见于《左传》等书者之例,此父子之称吕,必称其封邑无疑也。然则齐太公实封于吕,其子犹嗣吕称,后虽封于齐,当侯伋之身旧号未改也。”而从丁公吕伋之名还可反证他的初封地是在吕,齐乃是后来改封的。 再见齐桓公一例,如用类推法,他应被称作吕小白,但左传的记载不是这样。关于吕氏遂绝其祀,其后姜齐被陈氏所取代一事被称作“田(陈)氏代齐”,根据出土文物上的铭文,其后的国号是(陈+土),那田氏代齐是不是可解作田氏取代齐(建立了陈)呢?再引《左传》,对于陈氏在齐国的势大,晏子曰:姜族弱矣,而妫将始昌。最后不要忘记了,田氏代齐前后的齐国被区别为姜齐和田齐,姜是姓,田为氏(否则姜齐应称吕齐以和田齐对应),由此可见吕是否为姜齐的氏是有疑问的,哪怕以国作为氏也只能证明姜太公父子为吕氏。
取得氏的方法,我的观点在之前的回复就给出了,新氏的出现并非只有分家一个途径,官职的改变和新得的封地都会产生新氏,如中行氏,魏氏。关于很多春秋諸侯世系都列有姓名,其实很多诸侯是没有列氏的,只书姓甚,名谁。而楚国是一特例,因熊有可能是楚国君主名称的一部分。
- 对前人记载有误的地方,我们是否要将其作为惟一的证据呢?不要忘了,有些错误后来的学者专家已经明确指出了的,如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用户:米尔格拉姆推荐的《古人称谓》就直接了当的说司马迁的错误。秦始皇的姓氏问题,直接用一节采纳多种资料来源记叙其氏的争议不比单引一条来源来确定他的氏要更令维基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么?
--玖巧仔●□留言 2011年5月30日 (一) 22:43 (UTC)
姜族弱矣,而媯將始昌,姜媯分別是呂田兩氏的姓。 另外,你說的新氏出現中,官職改變和公家的氏有關係嗎?他們的「官職」會改變嗎? 史記有誤,代表全本史記都不可信嗎?
最重要一點,本來談的是先秦男子少用姓,你跟我談秦始皇的氏或是氏會變,完全離題。你到底是不是來處理正事的啊?--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31日 (二) 05:09 (UTC)
- 我想玖巧仔的意思是需要多参考几本书來佐证,史记上的记载也不是全部正确。其实,从司马迁到如今,史记上的文字,脱漏,传抄错误等等就存在很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5月31日 (二) 07:11 (UTC)
- 我引用姜族弱矣,妫将始昌 是想说明对应关系,姜齐和田齐中的姜、田,一是姓一是氏,是不对应的。
就说先秦男子少用姓,如果只引用史记那先秦男子少用姓就是错的,因为史记中有战国男子以姓+名的例子。这样就引申两个问题,一是史记对姓氏问题弄不清,二或为战国的确有男子直接用姓的事情。如果答案是前者,那秦始皇为赵氏就是错的,因为作者本身就搞不清姓氏之别;若是后者,则说明战国确是姓氏合一了,那也证明不了秦始皇就是赵氏。关于这点后世很多书籍已有指出,为什么要视而不见。
明明是你从祖父为某氏可类推出其后皆为同一氏,我认为此一说不对,怎么就成了离题,我只是举证说明我的观点。既然不想看那我今后就不对这一议题进行回复了,反正我的观点在上面的回复早就说了不止一遍。 --玖巧仔●□留言 2011年5月31日 (二) 17:08 (UTC)
- 要多查幾本不是我們這個議題要考慮的範圍。現在就是在說:要細心注意命名的方式。現在有一弊就是對男人濫用姓,有時候在他們的個人條目中會看見,只是最明顯的是秦始皇罷了。秦始皇趙氏現在還有出土文物佐證了。其實這個問題就出現在他們的個人條目裡,零零落落的,列表裡那些一大串媯XX都已經改正。所以就是希望提醒一下姓氏不同的問題而已。
- 對了,還有外族名的問題沒解決。清帝條目下面,還有在元帝條目裡間中出現的「部落名·名」那一串其實很不對勁啊...--阮薰華 (留言) 2011年5月31日 (二) 16:32 (UTC)
- 請你重新審視自己的發言。不過既然是拒絕討論......那我也不說甚麼了。--阮薰華 (留言) 2011年6月1日 (三) 12:31 (UTC)
关于欧洲贵族的命名常规建议。
先前讨论
大部分英国贵族条目,以 人名,爵位(如羅伯特·克萊芙,第一代克莱芙男爵)的方式命名,是一向做法。现今,部分编辑认为这种命名方式不妥,不符合中文习惯。为达成共识,完善相关制度,在下在此开展有关讨论,欢迎各位参加。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4:22 (UTC)
- (+)支持按照以 人名,爵位 的方式命名,原因如下:
- 如果此人本身的完整名字就是这样,也没有通用的名字/中文译名,就该这么翻译;
- 其他维基百科都是这么命名的;
- 如果不这么命名,该怎么命名呢?见英文版en:Charles Gordon-Lennox,如果这个条目命名为Charles Gordon-Lennox,如果以后翻译一世、二世、三世,又该怎么命名?难道是Charles Gordon-Lennox (XXXX年-XXXX年)?不如直接用全名命名。--王小朋友(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4:29 (UTC)
- (+)支持现行制度,即人名,爵位(如羅伯特·克萊芙,第一代克莱芙男爵)的方式。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4:57 (UTC)
- (+)支持應沿用現行制度,方便辨識,統一標準。HKK427(留言) hkk427 2012年9月11日 (二) 11:30 (UTC)
- (?)疑問:如果按现行方案,威廉王子 (剑桥公爵)是不是应该改为威廉王子,剑桥公爵?--Stevenliuyi(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5:48 (UTC)
- 还有,在正文中该怎么写呢?也和条目名称一样吗?--Stevenliuyi(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5:59 (UTC)
- (:)回應,根据Cli的建议,皇室成员采用人名 (爵位)的命名方式。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1:14 (UTC)
- 还有,在正文中该怎么写呢?也和条目名称一样吗?--Stevenliuyi(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5:59 (UTC)
- 原来英文的“,”也被用于消歧义,除了这些人物外,也见于一些地理区划的条目中。但其功能仅为消歧义,所以我建议与现行的消歧义格式统一。使用“人名 (爵位)”的形式。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0日 (一) 16:09 (UTC)
- (:)回應有關的討論過往已經不勝枚舉,以上威廉王子一類英國皇室的例子仍然使用括號,是因為「威廉王子」本身已經是普遍為人熟悉的名稱,因此「劍橋公爵」這個封號本身用括號作消歧義。但對於英國皇室成員以外的其他英國貴族而言,他們大部份都是以貴族封號行世,家族姓氏和姓名在日常稱呼中甚少使用(例如一般人普遍知道滑鐵盧戰役的威靈頓公爵而甚少知道阿瑟·韋爾斯利),封號本身作為名稱的一部份,而且比姓名本身更為常用的話,我認為使用括號作消歧義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當然,以上的例子只適用於以貴族封號行世的人士,對於一些貴族爵位不常用的人士(如:詹姆斯·卡拉漢,卡迪夫的卡拉漢男爵),我們只需以「詹姆斯·卡拉漢」作為條目名稱。對於條目名稱應否以封號先行、封號與姓名間應否以「·」號相隔、抑或是保留目前的做法,我認為有討論空間以達致共識。至於過往的部份討論記錄,可詳閱以下內連:
(-)反对:英式命名法是英式命名法,既然是用中文来表述,就应按中文的表述习惯来命名,就如同我在互助客栈/方针中所说的,与英国爵位差不多相同的中国爵位,如明朝公爵,从来没见过有人命名为徐达,明朝第一代魏国公或者徐辉祖,明朝第二代魏国公。如果你说这样翻译是为了消歧义,那么对不起,消歧义请用“空格+()”来表述。对了,在明代,其他人称呼徐辉祖及继承该爵位的人时,也是称呼为魏国公。再举个例子衍圣公,也同样没有人使用XXXX,第X代衍圣公这一称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08:18 (UTC)
- (:)回應,中国贵族与英国贵族有多少可比性?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0:08 (UTC)
- 有何无可比性?对于世袭爵位,同样是世袭的,同样是终身的,在世时同样被人称为XX公或XX公爵,不过是一个王室早就灭了,一个王室到现在还保留而已。——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0:14 (UTC)
- 我看不然。以利物浦伯爵为例,他既可以称为勋爵,亦可以称为伯爵。他在历史著作里,多数被称为利物浦伯爵,或是利物浦勋爵。[1]但在历史著作中,中国贵族,如诸葛亮,很少被人称为 武乡侯。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0:56 (UTC)
- 如果以史记为准,还有很多著作将诸葛亮称呼为诸葛孔明呢,不要拿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以前的事情。在我国以前的史记中,同样有许多“爵位+名”的记载,如《明史》中就载有“九年,钦与成国公勇(朱勇,二代)、定国公景昌(徐景昌,二代)、永康侯忠徐忠,一代)等”等,再如“宪宗取三氏子孙赴京观礼,又命衍圣公(第十七代衍圣公孔闻韶)分献。”——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1:36 (UTC)
- (:)回應,請注意這裡是討論英國(及歐洲)貴族的命名,請勿把沒有可比性的中國貴族混為一談。如果你認為兩者有充份的互通性,請先指出明神宗條目的命名與喬治六世有何互通性?兩地習慣不同,請勿混為一談。--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48 (UTC)
- 如果以史记为准,还有很多著作将诸葛亮称呼为诸葛孔明呢,不要拿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以前的事情。在我国以前的史记中,同样有许多“爵位+名”的记载,如《明史》中就载有“九年,钦与成国公勇(朱勇,二代)、定国公景昌(徐景昌,二代)、永康侯忠徐忠,一代)等”等,再如“宪宗取三氏子孙赴京观礼,又命衍圣公(第十七代衍圣公孔闻韶)分献。”——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1:36 (UTC)
- 我看不然。以利物浦伯爵为例,他既可以称为勋爵,亦可以称为伯爵。他在历史著作里,多数被称为利物浦伯爵,或是利物浦勋爵。[1]但在历史著作中,中国贵族,如诸葛亮,很少被人称为 武乡侯。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0:56 (UTC)
- 有何无可比性?对于世袭爵位,同样是世袭的,同样是终身的,在世时同样被人称为XX公或XX公爵,不过是一个王室早就灭了,一个王室到现在还保留而已。——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0:14 (UTC)
- (:)回應,中国贵族与英国贵族有多少可比性?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0:08 (UTC)
- (-)反对。我的意见就一条——维基不能原创研究,只能使用在中文史著、译著等正式文献中出现过的翻译方式。--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09:01 (UTC)
- (:)回應,以19世紀英國首相「Marquess of Salisbury」為例,最常出現過的譯名是「索爾斯伯利侯爵」,那麼條目應否直接命名為索爾斯伯利侯爵?但歷史上至今已有七位「索爾斯伯利侯爵」,莫非就要把條目命名為無人使用的姓名「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這不又是原創研究嗎?--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48 (UTC)
- 请注意,我说的是中文文献中出现过的翻译方式,不是具体哪个人的译名。如果确实有严肃文献使用过“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这种形式,那么这种全名的命名方式就可用。类似的,当前的命名方式如果也在严肃中文文献中出现过,那么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能原创。--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18 (UTC)
- (:)回應,以「威靈頓公爵」例子說明,「威靈頓公爵」廣泛應用、「阿瑟·韦尔斯利」並不。如果把「威靈頓公爵」放到消歧義括號內,但條目正文總以「威靈頓公爵」或「威靈頓」稱呼傳主,我重申是本末倒置。(正如維多利亞 (英國君主)為例,莫非條目內文就要以「英國君主」來稱呼傳主「維多利亞」?因此把「威靈頓公爵」放到消歧義括號,或是從條目名稱移走,有誤導讀者之虞)--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5:42 (UTC)
- 请注意,我说的是中文文献中出现过的翻译方式,不是具体哪个人的译名。如果确实有严肃文献使用过“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这种形式,那么这种全名的命名方式就可用。类似的,当前的命名方式如果也在严肃中文文献中出现过,那么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能原创。--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18 (UTC)
- 参考:威廉·莎士比亚就是采用英式名+姓,而不是中式姓+名翻译的。--王小朋友(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50 (UTC)
- (:)回應,以19世紀英國首相「Marquess of Salisbury」為例,最常出現過的譯名是「索爾斯伯利侯爵」,那麼條目應否直接命名為索爾斯伯利侯爵?但歷史上至今已有七位「索爾斯伯利侯爵」,莫非就要把條目命名為無人使用的姓名「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這不又是原創研究嗎?--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48 (UTC)
- 同意Clithering及Gz deleted意見+維持現狀。這是最嚴謹的做法。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2:35 (UTC)
方案
本建议部分参考User:Clithering提出的英國貴族命名問題建议所制订:
- 总方案:
- 有官方译名或中文地区或其他地区普遍使用之称谓的,按官方译名或普遍称呼命名。
- 国王/皇帝/女王/女皇:以“名+X世(如果存在的话)”命名,如果有歧义,则在此后加上“_(国家名)”;
- 如果命名中涉及有数个爵位名称的贵族或王室成员,只列最高爵位的爵号称谓,如果最高爵位有两个或以上的,则用“A地点+和+B地点+爵位”为爵号称谓。
4.“世”只用于国王/皇帝/女王/女皇之称谓,“代”用于其他贵族或王室成员。
- 方案一:
- 王室成员:以“名+王室称谓+_+(爵号称谓)”命名,如查尔斯王子 (威尔士亲王)、菲腊亲王 (爱丁堡公爵)等,如果有歧义的,则将其中的“名”改为“全名”,如威廉·亨利亲王 (格洛斯特和爱丁堡公爵)和威廉·弗雷德里克亲王 (格洛斯特和爱丁堡公爵);
- 世袭贵族:以“全名+,+第X代+爵号称谓”命名,如约翰·孟塔古,第四代三文治伯爵、维克多·卡文迪许,第九代德文郡公爵等。没有全名但却有具体代世的中古贵族,也应采用此方法命名,如现条目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第一代告罗士打公爵建议改为托马斯,第一代告罗士打公爵,有歧义或无全名也无具体代世的,则采用英式的“出生地点+的+名+,+爵号称谓”命名。
- 终身贵族:以“全名+,+爵号称谓”命名,如彼得·英奇,英奇男爵等;
- 方案二:
- 王室成员:与方案一王室成员的命名相同;
- 世袭贵族:以“全名+_+(第X代爵号称谓)”命名,无全名但却有具体代世的将其中的“全名”改为“名”,有歧义或无全名也无具体代世的,以“出生地点(通常以国家为准)+的+名+_+(爵号称谓)”;
- 终身贵族:以“全名+_+(爵号称谓)”命名。有歧义的,则以“出生地点+的+全名+_+(爵号称谓)”命名。
--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9月10日 (一) 23:47 (UTC)
- 能否简单地举一两个例子说明两者的区别?--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0:00 (UTC)
- 按方案一的命名方式,约翰·孟塔古,第四代三文治伯爵,方案二的命名方式则为约翰·孟塔古 (第四代三文治伯爵)——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9月11日 (二) 00:10 (UTC)
- (?)疑問:「“世”只用于国王/皇帝/女王/女皇之称谓,“代”用于其他贵族或王室成员」是原創研究嗎?--Liberté ou La Mort 2012年9月11日 (二) 00:15 (UTC)
- (:)回應:貌似确实系我自行研究,而现在也很少有见贵族中的名称加“X世”的,“X世”绝大多数均用于表述国王或皇帝,不过实际上,不管下面的哪个方案,贵族方面均不需要“全名+世代”这一称呼,因为后面的第X代已经起到消歧义的作用了。--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9月11日 (二) 00:33 (UTC)
- (?)疑問:「“世”只用于国王/皇帝/女王/女皇之称谓,“代”用于其他贵族或王室成员」是原創研究嗎?--Liberté ou La Mort 2012年9月11日 (二) 00:15 (UTC)
- 比尔·蓋茨三世--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1日 (二) 01:53 (UTC)
- 这位应该不是欧洲贵族。--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2:10 (UTC)
- 这是人名,并非爵位。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47 (UTC)
- (:)回應,「世」是用於「Elizabeth II」(伊利沙伯二世)、「Bill Gates III」(比尔·蓋茨三世)一類的情況;「代」用於「1st Duke of Wellington」(第一代威靈頓公爵)、「14th Earl of Home」(第十四代休姆伯爵)等情況。--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56 (UTC)
- 这是人名,并非爵位。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47 (UTC)
- 这位应该不是欧洲贵族。--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2:10 (UTC)
- 比尔·蓋茨三世--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1日 (二) 01:53 (UTC)
- (!)意見:不管怎样,逗号用半角这种半中半洋的方式显然不可取,要么改全角,要么用括号。——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1日 (二) 04:10 (UTC)
- 对,这是细节问题。--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4:38 (UTC)
- 现在消歧义用的括号还是半角括号呢,其实我觉得这跟我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帝王子孙或王公大臣们被封为XX公一样,爵位称呼只是作为一个消歧义的存在,不能因为很多人称呼他爵位号就要将爵位号命名,中国历史上称那些公啊什么的,当时也是一直称其为XX公,没有说直接称呼其名姓的,如果按别人称呼他如何就以此命名的说法,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马英九易名为马总统英九,将胡锦涛易名为胡锦涛同志或胡锦涛总书记、胡锦涛国家主席?——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 2012年9月11日 (二) 04:46 (UTC)
- 阁下所举的例子都是官位,和爵位有何联系?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1:41 (UTC)
- 英文那边使用半角逗号的作用就是消歧义。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中文一定要沿袭这种方法而不使用现行的消歧义格式。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1日 (二) 05:02 (UTC)
- 消歧义只有一种,那就是空格+括号这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1日 (二) 06:13 (UTC)
- 现在消歧义用的括号还是半角括号呢,其实我觉得这跟我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帝王子孙或王公大臣们被封为XX公一样,爵位称呼只是作为一个消歧义的存在,不能因为很多人称呼他爵位号就要将爵位号命名,中国历史上称那些公啊什么的,当时也是一直称其为XX公,没有说直接称呼其名姓的,如果按别人称呼他如何就以此命名的说法,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马英九易名为马总统英九,将胡锦涛易名为胡锦涛同志或胡锦涛总书记、胡锦涛国家主席?——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 2012年9月11日 (二) 04:46 (UTC)
- 对,这是细节问题。--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4:38 (UTC)
@Langer Lee,这种爵位的表述方式,是否在英国或欧洲存在着一种约定俗成,即在书面描述上会有这样的一个称号结尾?如果是的话,马总统和胡主席与这个没有可比性。另,爵位本身不是职务,所以也跟总统或者市长没有可比性,尤其是是否终身制这一问题上。-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06:43 (UTC)
- 欧洲的表述方式并不一定符合中文地区的使用习惯,如明朝公爵列表中的各公爵,这个可是跟欧洲的公爵类似的爵位,终身制且可延续,我们在建立相关条目时,并不需要命名为徐达,明朝第一代魏国公或者徐辉祖,明朝第二代魏国公。——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06:56 (UTC)
- 問題是中國沒有很多人同一爵位同名同姓。。。。你說的不成立....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1日 (二) 09:06 (UTC)
- 那不就是意味着后面的“,第X代XXXX爵”是作为消歧义用的吗?而不是出于欧式命名习惯?在中文维基百科,消歧义的方式只有一种,即“空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09:11 (UTC)
- 我認為另一種可行的方法是,以三文治發明者為例:第四代三文治伯爵·约翰·孟塔古。這種方法其實相近於「朝散大夫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太原郡開國侯護軍賜紫金魚袋王安石」(即以「·」號分隔為「朝散大夫·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太原郡開國侯·護軍賜紫金魚袋·王安石」)的形式。--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58 (UTC)
- 那不就是意味着后面的“,第X代XXXX爵”是作为消歧义用的吗?而不是出于欧式命名习惯?在中文维基百科,消歧义的方式只有一种,即“空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09:11 (UTC)
- 問題是中國沒有很多人同一爵位同名同姓。。。。你說的不成立....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1日 (二) 09:06 (UTC)
- 维基不能原创研究。建议参考中文百科全书对欧洲贵族的译名,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等等。--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09:13 (UTC)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999版)的命名比较混乱,如国王名,有的只是命名为“约翰二世 John II 丹麦国王”,有的则命名为“约翰二世(康尼努斯) John II Cxxxxx(看不清,疑似拉丁文) 拜占庭皇帝”,有的则命名为“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瓦萨 John II Casimir Vasa 波兰国王”,有的则被命名为“威廉(三世) William(III) 英国国王”。——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09:55 (UTC)
- 另外,关于贵族爵位,则有“威廉一世 William I 诺曼底公爵第二”这样的命名,也有“威廉十世 William X 法国公爵”这样的,也有“威廉·路易 William Louis 拿骚伯爵”这样的,也有“亨利(小) Henry THE YOUNGER 不伦瑞克公爵”。刚才还看到国王居然还有“亨利(胖子) Henry THE FAT 纳瓦拉国王”这样的命名……——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0:10 (UTC)
- 括号里的那个是绰号,和现在的问题没多大关系。欧洲贵族的命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序号,二,爵号。
- 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序号都没有“第x代”这种用法。
-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的:
- 国王:“卡尔十四世·约翰”,带绰号的“伊凡四世(雷帝)”,重名的有“威廉一世 (约1028~1087)”、“威廉一世 (1797~1888)”
- 贵族:“威灵顿,A.”,按照正常顺序写成全称就是“阿瑟·韋爾斯利·威灵顿”。--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0:43 (UTC)
- 带括号的,不一定是绰号,如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很多带括号的是表示(出生地+的),如安妮(丹麦的),英语的话是“名字+of+出生地”,而绰号则通常是“名字+大写的英语绰号”,如前面提到的Henry THE YOUNGER,同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并无第X代X爵这样的表述方式,最多就是XXXX爵第X,而没有出现“代”,其实我真不懂同样是表示几世的,为什么有的会表示约翰二世,有的则会表示威廉(三世)。——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0:56 (UTC)
@ shizhao: [[Line 4, Beijing Subway|]] => [[Line 4, Beijing Subway|Line 4]] 为MediaWiki系统自动生成,你不承认这是消歧义也不行。--达师 - 218 - 3722012年9月11日 (二) 10:00 (UTC)
- 我看到的是[[Line 4, Beijing Subway|4]]......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1日 (二) 11:01 (UTC)
- @hat600:MediaWiki可没管这叫消歧义(disambiguation),源码里写的名字叫Context links,enwiki的Help写Pipe trick。Liangent(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2:08 (UTC)
补充一句,中国的官位爵位和西方没有可比性,所以建议分开处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1:05 (UTC)
- [2],这个pdf说明了 人名,爵位 是一向做法,并非为了消歧义。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1:58 (UTC)
- 但这个网页并没有提到第几代X爵,只是提到“名+爵号称谓”,而且说实话,由于不是根据字母排序的,所以很难看出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来消歧义。——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6 (UTC)
- 中欧语序不同,英文用什么语序对中文没有意义。中文写地名的时候不会把London, Britain写成“伦敦,英国”,中文里“爵位/头衔+人名”才是正常语序(英王爱德华八世,周武王姬发,公子小白,通吃伯韦小宝-_-)。
- 我有个想法,“霍雷肖·纳尔逊(纳尔逊子爵)”这个如何?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3 (UTC)
- 不太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为同名同姓同爵位的贵族,必须加入多少代。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7 (UTC)
- 说到底,还是因为消歧义的问题,如果确实在采用“全名+空格+(爵号称谓)”的命名方式下仍然存在歧义,那么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全名后面加几世,或者在爵号称谓前面加第几代。而不应在完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就全部采取第几代爵号称谓的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2:30 (UTC)
- (:)回應,[3],这个带,[4]这个也带。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21 (UTC)
- 如果大部分人都要求更改,不能维持现状,起码要带上代数。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26 (UTC)
- 我反對把名稱較主要的部份(如:第一代納爾遜子爵)以消歧義括號的方式列出。--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4:52 (UTC)
- 如果没有重名就不用加序数。--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20 (UTC)
- 我已经举例说明,官方、学术网站一般加上代数。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5:25 (UTC)
- Gz deleted很對,「有重名加序數」、「沒有重名不用加序數」,這不也是原創研究,把情況愈弄愈亂?(以傳有十五代的休姆伯爵為例,即可能出現一至七、九至十和十二至十三代可加序號,但八、十一、十四和十五代就無需加序號的情況)--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5:37 (UTC)
- 中文专业文献也这么做吗?如果有的话我没意见。--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41 (UTC)
- 请阅读此书。[5]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6:04 (UTC)
- 英国首相William Cavendish, 4th Duke of Devonshire在 英国历届首相小传 里被译为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如果目前的命名方式不能维持,我建议采用这种命名方式。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6:09 (UTC)
- 谢谢,我收回关于不加世代的观点。这么看起来应该用“世代+爵位+本名”命名条目,就跟我下面举的那个例子一样了。--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6:08 (UTC)
- 英国首相William Cavendish, 4th Duke of Devonshire在 英国历届首相小传 里被译为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如果目前的命名方式不能维持,我建议采用这种命名方式。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6:09 (UTC)
- 请阅读此书。[5]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6:04 (UTC)
- 我已经举例说明,官方、学术网站一般加上代数。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5:25 (UTC)
- 如果大部分人都要求更改,不能维持现状,起码要带上代数。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26 (UTC)
- (:)回應,[3],这个带,[4]这个也带。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4:21 (UTC)
- 说到底,还是因为消歧义的问题,如果确实在采用“全名+空格+(爵号称谓)”的命名方式下仍然存在歧义,那么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全名后面加几世,或者在爵号称谓前面加第几代。而不应在完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就全部采取第几代爵号称谓的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1日 (二) 12:30 (UTC)
- 不太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为同名同姓同爵位的贵族,必须加入多少代。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7 (UTC)
- 请翻译这两句对比一下语感:
- 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 was a British soldier and statesman.
- Charles IX, King of France, was the third son of King Henry II of France and Catherine de' Medici.
- --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41 (UTC)
- 参考中文语境中一个很类似的例子: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5:55 (UTC)
- Gz deleted在上面舉出了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為免事情複雜化,或許我們現階段應集中討論就英國皇室成員以外的英國貴族而言,我們應該以「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的方式為條目命名(另外,請大家先不要在此討論其他歐洲國家的貴族命名方式,先處理英國的情況對日後處理其他歐洲國家的情況具參考作用)。--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6:14 (UTC)
- (+)支持“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Gilgalad 2012年9月11日 (二) 16:31 (UTC)
- 这个方案我(+)支持,毕竟有可靠来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1日 (二) 16:39 (UTC)
- 据《英国贵族史》(阎照祥著)的称呼习惯,有两种,一种是“爵号称谓+全名”,如雷塞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艾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维卡克斯,另一种则是“绰号+爵号称谓”,如“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威灵顿公爵,而没有加第几代的说法。另外,班禅、达赖对应的是教宗,而不是爵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0:12 (UTC)
- (:)回應,这种命名方式不统一。取哪一个外号作为标题呢?是铁公爵还是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09:05 (UTC)
- 举活佛世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中文语境下世代序数的语序。个人目前倾向于“爵号+全名”这种形式,另外也应该允许例外,比如那些本名用的更多的例子(艾德礼等等)。如果要加世代序数,那么可以用“序数+爵号+全名”,不过对是否一定要有序数我暂时没有意见。--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0:22 (UTC)
- 据《英国贵族史》(阎照祥著)的称呼习惯,有两种,一种是“爵号称谓+全名”,如雷塞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艾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维卡克斯,另一种则是“绰号+爵号称谓”,如“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威灵顿公爵,而没有加第几代的说法。另外,班禅、达赖对应的是教宗,而不是爵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0:12 (UTC)
- Gz deleted在上面舉出了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為免事情複雜化,或許我們現階段應集中討論就英國皇室成員以外的英國貴族而言,我們應該以「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的方式為條目命名(另外,請大家先不要在此討論其他歐洲國家的貴族命名方式,先處理英國的情況對日後處理其他歐洲國家的情況具參考作用)。--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1日 (二) 16:14 (UTC)
《世界人名大辞典》中欧洲贵族的翻译规则
注:在世界人名大辞典中,没有出现过类似于“Augustus Henry FitzRoy, 3rd Duke of Grafton”这样的英文名称,也未见有“奥古斯都·亨利·菲茨罗伊,第三代格拉夫顿公爵”这样的翻译。
- 绰号用括号表示,如Charles Edward,The Young Pretender,对应的是“查理·爱德华(小王位觊觎者)”(en:Charles_Edward_Stuart);
- 中世纪时名字中带有地点的,如Charles of Blois,对应的是“查理(布卢瓦的)”(en:Charles I, Duke of Brittany);
- 王室成员的,如Charles,Prince of Lorranine and Bar,对应的是“查理(洛林和巴尔亲王)”(英文维基百科中无此条目);
- 世袭贵族的,如MacKay,Kenneth James William, Earl Inchcape,对应的是“英之杰伯爵”(en:James Mackay, 1st Earl of Inchcape),再如Martel,Damien,对应的是“玛德伯爵”(英文维基百科中无此条目),又如Maurepas,Jean-Frédéric Phélypeaux,对应的是“莫尔帕伯爵”(en:Jean-Frédéric Phélypeaux, Count of Maurepas),均无表示姓名,仅在后面加有带有消歧义意义的个人主要经历介绍,如曾担任什么职务等,如Wellington, Duke of,对应的是“威灵顿公爵〈英〉军人、政治家。”(en: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在生卒年月中写的是“1769-1852”;
- 其他,很多拥有爵位的,但英文名称中没有列出的,均没有在命名中列出爵号,如Heinrich Julius,对应的是“亨利希·尤利乌斯”(en:Henry Julius,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然后在后面的简介中列明“<德>不伦瑞克公爵”,再如Charles,其中一个对应的是“查理”(en:Charles,_Duke_of_Lower_Lorraine),然后在后面的简介中列明“<法>下洛林公爵”,——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1:01 (UTC)
(~)補充:名称中带有I,II等罗马数字的:
- 非贵族的,如Ferrabosco II,Alfonso,对应的是“费瑞博斯科(第二)〈英〉音乐家。”(en:Alfonso Ferrabosco the younger),未用X世表示;
- 国王/女王/皇帝/女皇,如Canute II and IV,对应的是“克努特二世和四世,公元11-13世纪的两位丹麦国王。”,再如Constans I and II,对应的是“君士坦斯一世和君士坦斯二世,公元4世纪和7世纪的罗马皇帝和拜占廷皇 帝。”,均用XXX几世表示;
- 贵族,如Francis I and II,对应的是“弗兰西斯一世和二世(1)公元15-16世纪的两位法国国王;(2) 公元15世纪 的两位法国布列塔尼公爵。”(en:Francis I, Duke of Brittany、en:Francis_II,_Duke_of_Brittany),再如Michael III,对应的是“米哈伊洛三世,塞尔维亚大公。”,但亦有如“George II,Herzog von Saxe-Meiningen”,对应的是“格奥尔格第二〈德〉戏剧导演、舞台 设计师。”(en:Georg II, Duke of Saxe-Meiningen),未用X世表示;
- 关于宗教类的,如Jeremias II,对应的是“耶利米亚二世〈希〉希腊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en:Patriarch Jeremias II of Constantinople),又如Nicholas III,对应的是“尼古拉三世(1)公元11世纪的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en:Patriarch Nicholas III of Constantinople);(2)公元13世纪的教皇。”(en:Pope Nicholas III)。--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1:17 (UTC)
- (:)回應,在前面我已经举出一个权威的例子(英国首相府网站),是在英文中列出代数的,要比新华社权威。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09:13 (UTC)
- 这个例子在我看来参考价值不大。难道明朝皇帝之类的条目,标题要加上<中>,还有“皇帝”或“君主”字样?不加上,又有地域中心的倾向。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09:17 (UTC)
- 但那毕竟对应的是英语,而非中文使用习惯。再次申明,班禅、达赖等对应的是欧洲的“教宗”,而非爵位。另外,如“耶利米亚二世〈希〉希腊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前面的“耶利米亚二世”是正式译名,后面的“〈希〉希腊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对此人的简介,而非命名的一部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9:21 (UTC)
- 这个例子在我看来参考价值不大。难道明朝皇帝之类的条目,标题要加上<中>,还有“皇帝”或“君主”字样?不加上,又有地域中心的倾向。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09:17 (UTC)
- (:)回應,在前面我已经举出一个权威的例子(英国首相府网站),是在英文中列出代数的,要比新华社权威。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09:13 (UTC)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命名规则
en:Clement Attlee→克莱门特·艾德礼(注:此人为第一代艾德礼伯爵);en: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1st Baron Macaulay→托马斯·B·麦考利;en:Frederick_Roberts,_1st_Earl_Roberts→弗雷德里克·罗伯茨;en:Herbert Kitchener, 1st Earl Kitchener→霍雷肖·赫伯特·基切纳。上面的这些例子均没有按照“全名+第几代+爵号称谓”这一形式翻译。——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4:07 (UTC)
- 以上种种百科类出版物,基本都有自己的命名规范。虽说大多时候都是和维基百科差不多,常用优先。但是常常也会有一些稀奇古怪令人诟病的命名方式,或者自己就不完全遵守自己的命名规范。而从外文翻译的百科类出版物,又往往会跟从原版的命名方式,未必符合中文习惯。--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2日 (三) 07:27 (UTC)
- 《世界人名大辞典》属于大陆方面权威的人名翻译辞典,而《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又是权威的学术性著作,我个人以为这两本书的命名权威性完全大于类似于“科普”类的《英国首相小传》这样的非学术性书籍,因此我支持以《世界人名大辞典》和《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这样的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08:35 (UTC)
- 讨论到现在,基本上在两个方面达成共识了:
- 第一,英国贵族中有一部分的条目名称有爵称,典型例子是以爵名行世的威灵顿公爵。
- 第二,对于那些需要同时列出本名和爵位的条目,使用“爵位+本名”,不用逗号。
- 遗留问题也有两个:
- 请各位继续讨论。--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0:17 (UTC)
- 有相当一部分?哪部分?占多少比例?有何规则可循?有何权威的学术方面的中文书籍翻译支持?哪怕是在英文维基百科,也完全没有一定的标准(如前面我提到的en:Clement Attlee),我找到的两本具有权威性的书籍,也均没有“爵号称谓+全名”这一称谓的称呼,更何况加不加世代了。有明显的权威性惯例不管,反而使用近乎自行研究出来的“共识”,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0:30 (UTC)
- 我只做总结。既然还有不同意见,那么修改为“有一部分的条目名称有爵位”。现在你们双方的争执焦点无非是“爵称+本名”和“本名”或者“爵称”这几种命名方式,哪个是常例哪个是特例。请你们继续讨论。--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0:40 (UTC)
- 我建议你们都把现在认可的命名方式总结出来,供其他人参考评论。--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0:45 (UTC)
- 有相当一部分?哪部分?占多少比例?有何规则可循?有何权威的学术方面的中文书籍翻译支持?哪怕是在英文维基百科,也完全没有一定的标准(如前面我提到的en:Clement Attlee),我找到的两本具有权威性的书籍,也均没有“爵号称谓+全名”这一称谓的称呼,更何况加不加世代了。有明显的权威性惯例不管,反而使用近乎自行研究出来的“共识”,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0:30 (UTC)
- 艾德礼不加爵位,是因为他的本名为人熟知。他是在卸去首相一职后,才获封伯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0:47 (UTC)
- [6]翻查英文版记录即可得知,他们已得出共识:应以最为人所知的最高头衔作标题。如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第十四代德比伯爵。退休、下野后封爵的人物,如罗伯特·沃波尔,在标题中不加上爵位。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1:03 (UTC)
- (!)意見:如果达不成共识,那就个例分析,只要存在合适的译名,哪个更常用就用哪个。如果不存在译名,先到先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2日 (三) 10:51 (UTC)
- 艾德礼不加爵位,是因为他的本名为人熟知。他是在卸去首相一职后,才获封伯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0:47 (UTC)
- 建议诸位在下面重新总结各自关于“爵称与本名”、“爵称”、“本名”的看法,重名和世数的问题暂缓。--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1:11 (UTC)
最好就是维持现状,即 亚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 这种形式。如不能,希望能采用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1:23 (UTC)
- 现在的形式不中不洋,绝对无法接受,第二种如有来源还是可接受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8 (UTC)
目前欧洲贵族的几种命名方式讨论结果
第一种:采用“爵位+·+全名”的方式。如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雷塞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等;
- 备注:此按中文中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这样的命名方式。
第二种:采用“爵位+全名”的方式。如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雷塞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等;
- 备注:此按中文中魏国公徐达这样的命名方式。
第三种:采用“世代+爵位+全名”的方式。如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第四代三文治伯爵约翰·孟塔古等;
- 备注:此按中文中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这样的命名方式。
第四种:采用“全名”,如果有歧义的情况下,在后面加“(爵位)”,以其爵位而知名于世的,以爵位命名,前两种情况如威廉·卡文迪许、罗伯特·达德利(雷塞斯特伯爵),后一种情况如威灵顿公爵;
- 备注:此按《世界人名大辞典》、《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的命名方式。
另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在政府人员名单上,称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见[7],称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为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见[8],均未出现第几世的称呼。在类似于十世班禅的第十一世帕巴拉呼图克图中,正式称呼为帕巴拉·格列朗杰,见[9] --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1:38 (UTC)
- (:)回應,《世界人名大辞典》一類「辭典」務求收集世界各地人名的譯名,因此一切從簡,致使譯名過度簡化(雖說是「世界人名大辞典」,但實際上只收錄了世上最主要歷史人物的譯名,結果只知有「阿瑟·威靈頓/阿瑟·韋爾斯利」,而不知同一威靈頓家族歷史上最少五代都是叫「阿瑟·威靈頓/阿瑟·韋爾斯利」),而且很不統一(從Langer Lee在上面列出的例子可見),並不能顧及各地人名結構本身存在的複雜性,命名規則過份宏觀,變相存在很大的問題和缺陷。維基百科作為電子百科,英國專史方面可以有很深入的發展,「辭典」的譯名方法並不利於英國專史在維基百科的長遠發展。--Clithering(200+ DYK)2012年9月12日 (三) 12:09 (UTC)
- 不,我觉得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统一,但有一定规律可循,而有规律可循,正是我们在制定相关的命名规则时所应考虑的,下面是我个人对其中的规律进行的总结:以爵位知名的,以爵位命名,如英之杰伯爵和威灵顿公爵;其他的有全名的以全名命名,无全名的用括号消歧义,如亨利希·尤利乌斯,查理、查理(布卢瓦的);有绰号的,不再命名中加入,但可以采用加括号来表述绰号,如查理·爱德华(小王位觊觎者)。总体来说,就是这种命名规则。——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2:22 (UTC)
- 正如我在上所說,《世界人名大辞典》一類「辭典」只收錄最重要的人物,收錄的深度遠不及於維基百科般幾乎可以收錄每一名英國貴族,命名參考價值有限。--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2:59 (UTC)
- 不,我觉得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统一,但有一定规律可循,而有规律可循,正是我们在制定相关的命名规则时所应考虑的,下面是我个人对其中的规律进行的总结:以爵位知名的,以爵位命名,如英之杰伯爵和威灵顿公爵;其他的有全名的以全名命名,无全名的用括号消歧义,如亨利希·尤利乌斯,查理、查理(布卢瓦的);有绰号的,不再命名中加入,但可以采用加括号来表述绰号,如查理·爱德华(小王位觊觎者)。总体来说,就是这种命名规则。——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2:22 (UTC)
- (:)回應,我也參考了各類有關英國史的中文著作(如许介鳞《英国史纲》、钱端升译《英国史》 、谢琏造及瞿菊农等译《人民的英国史》 ),發現譯法是各有各說。同時,我們參考各類著作時,也要留意他們究竟是在翻譯「名稱」抑或是「全名」,例如我發現有些著作是以「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方式翻譯,但另一些在書中則直接使用「威靈頓」。我認為,保留目前譯法(即「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或改為「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或「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最適用於維基百科的模式,使用「阿瑟·韋爾斯利」(尤其在該人是以「威靈頓公爵」行世的前提下)的命名方式絕對不應採用。此外,我們在此討論英國貴族時,是以手上的參考資料作依歸,請把並無可比性的西藏人物分開處理,以免出現偷換概念的問題。--Clithering(200+ DYK)2012年9月12日 (三) 12:23 (UTC)
- 我觉得出现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威靈頓公爵等这样不同的称呼,应该是出于前后语境不一的原因,如同样是马英九,在中华民国政府官方网站中,有的部分说是“马总统英九”,有的则是称呼为“马英九”,我们应该正确区分其中的区别,应尽量以单纯的出现人名的地方为准,如人物图片下面名称的命名,人物传记中的书名中出现的命名命名等。对于威靈頓公爵等以爵位名称而闻名的,我个人始终认为,在条目命名中以“威靈頓公爵”命名,然后在条目内容中,加入消歧义链接,在正式行文中,则述以全名+公爵名。——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2:39 (UTC)
- 另外,从阁下所找到的书籍和我找到的书籍来看,未见有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这样的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3:25 (UTC)
- Cli所言甚是。必须说明的是,总统是官位,与威灵顿公爵、德比伯爵联系不大。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07 (UTC)
- 我们可以采用折中的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10 (UTC)
- 问题的关键是,在中文语境中,命名方式从未出现过“爵位+全名”这一称呼,在中国历史上的爵位中,有爵位的人,在现代也均以其名命名,又如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称呼绝大数国人都知道,但在确切命名时,却只能以唐太宗或李世民为命名,而不能以“唐太宗李世民”命名。我举马英九的例子,并不是说官位与爵位有所联系,而是表示我们要正确分清,什么样的称呼对应着什么样的语境。——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22 (UTC)
- 又如,我们问起一个人名字叫什么时,那么,他的回答肯定是他的姓名,而不太可能是其姓名+爵位名,命名是以其名字命名,唐太宗的名字是叫李世民,但我们不可能说其名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有如阿瑟·韦尔斯利的名字只能是阿瑟·韦尔斯利,而不可能是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只能算是一种称呼,而不能是名字。——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26 (UTC)
- 已跟你多番重申中國人名與英國人名沒有可比性,正如「李小明」和「大衛·史密斯」本身已經是兩套不同的系統;「唐太宗」與「阿拉貢的凱瑟琳」或「喬治六世」在命名上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不明白有何可比性。--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3 (UTC)
- 参见下面的那个简单的问题。——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7 (UTC)
- 已跟你多番重申中國人名與英國人名沒有可比性,正如「李小明」和「大衛·史密斯」本身已經是兩套不同的系統;「唐太宗」與「阿拉貢的凱瑟琳」或「喬治六世」在命名上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不明白有何可比性。--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3 (UTC)
- 又如,我们问起一个人名字叫什么时,那么,他的回答肯定是他的姓名,而不太可能是其姓名+爵位名,命名是以其名字命名,唐太宗的名字是叫李世民,但我们不可能说其名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有如阿瑟·韦尔斯利的名字只能是阿瑟·韦尔斯利,而不可能是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只能算是一种称呼,而不能是名字。——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26 (UTC)
- 问题的关键是,在中文语境中,命名方式从未出现过“爵位+全名”这一称呼,在中国历史上的爵位中,有爵位的人,在现代也均以其名命名,又如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称呼绝大数国人都知道,但在确切命名时,却只能以唐太宗或李世民为命名,而不能以“唐太宗李世民”命名。我举马英九的例子,并不是说官位与爵位有所联系,而是表示我们要正确分清,什么样的称呼对应着什么样的语境。——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22 (UTC)
- 我们可以采用折中的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10 (UTC)
- Cli所言甚是。必须说明的是,总统是官位,与威灵顿公爵、德比伯爵联系不大。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07 (UTC)
- (:)回應,《世界人名大辞典》一類「辭典」務求收集世界各地人名的譯名,因此一切從簡,致使譯名過度簡化(雖說是「世界人名大辞典」,但實際上只收錄了世上最主要歷史人物的譯名,結果只知有「阿瑟·威靈頓/阿瑟·韋爾斯利」,而不知同一威靈頓家族歷史上最少五代都是叫「阿瑟·威靈頓/阿瑟·韋爾斯利」),而且很不統一(從Langer Lee在上面列出的例子可見),並不能顧及各地人名結構本身存在的複雜性,命名規則過份宏觀,變相存在很大的問題和缺陷。維基百科作為電子百科,英國專史方面可以有很深入的發展,「辭典」的譯名方法並不利於英國專史在維基百科的長遠發展。--Clithering(200+ DYK)2012年9月12日 (三) 12:09 (UTC)
- (?)疑問,为什么在讨论欧洲贵族条目命名的是时候一定要拿中国的皇帝、活佛、总统等,与欧洲贵族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作为支持或者反对的依据?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1 (UTC)
- 那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中文维基百科的人物命名常规,是以一个人的姓名命名,还是以一个人的称呼命名?——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7 (UTC)
- (:)回應:这里是中文维基,既然要翻译成中文,就必须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Gilgalad 2012年9月12日 (三) 14:49 (UTC)
- 必须符合中文语言习惯没错,但并不是欧洲贵族的必须遵循中文历史上任何皇帝、活佛、总统等人名的命名方式。我要寻找的是这些外文如何翻译成合理的形式,请讨论者用欧洲贵族名的可靠翻译作为依据,而不是用中文人物名“以此类推”。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2日 (三) 15:04 (UTC)
- 拿活佛出来讨论,是因为有人拿达赖喇嘛的称呼顺序给欧洲贵族的命名顺序找举例,以证明此符合中文使用习惯。——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5:12 (UTC)
- 参考:威廉·莎士比亚就是采用英式名+姓,而不是中式姓+名翻译的。--王小朋友(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50 (UTC)
- 西式名+姓按其本身顺序翻译成中文,现已在中文语境中达到广泛共识,已符合中文的语文习惯,此例不当。——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54 (UTC)
- 請你不要忽略中文語境中,一直都有使用爵位稱呼英國貴族的習慣(如前述我們常用「威靈頓公爵」而鮮有知道「阿瑟·韦尔斯利」的事例),目前提出以「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方式命名,其一在於在: 在中文語境,英國貴族多直截以爵位(即「威靈頓公爵」的例子)稱呼,但我們不能單以「威靈頓公爵」和「諾福克公爵」作為「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和「John Howard, 1st Duke of Norfolk」的中文條目名稱,否則便有歧義和違反維基百科方針內有關「使用全稱」的問題,所以便有「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命名建議;其二在於;正如Gz deleted和我提出的中文資料中指出,「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這一類的命名方式在中文語境中確實已有人採用,因此Langer Lee在上宣稱「在中文語境中,命名方式從未出現過「爵位+全名」這一稱呼」確是失實陳述。Langer Lee隨後所引用的「唐太宗」例子,我認為更是完全離題,在此不贅。我希望各位能集中討論就英國皇室成員以外的英國貴族而言,我們應該以「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的方式為條目命名(不包括本身單以姓名行世的英國貴族,如詹姆斯·卡拉漢)。--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5:46 (UTC)
- 先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中文维基百科的人物命名常规,是以一个人的姓名命名,还是以一个人的称呼命名?我再接着说以下的问题,中文中确实存在“爵位+姓名”这一称呼,如我在前面多次提到的魏国公,在《明史》中也有相关的“爵位+姓名”这一例子,如前面提到的“九年,钦与成国公勇(朱勇,二代)、定国公景昌(徐景昌,二代)、永康侯忠徐忠,一代)等”,在当时人们对其的称呼中,也是以爵位称呼为主要称呼(这个资料太多了,在现在的许多电视剧中也遵从此习惯),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命名,因为这一切均可以归于“称谓”,而非“姓名”,这也就跟我前面多次提到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你所说的使用全称,是使用姓名的全称,而非称谓的全称,所以,我现在的主张是,不管是谁,均以姓名命名,如果有其他更知名的称谓的,重定向,对于以爵位知名的,同样如此,同时在条目开始列出此爵位的消歧义选项。在条目开始的导语中,姓名部分可以使用称谓而不一定限于姓名。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如何命名,而是应按照维基现有的共识和中文使用惯例(特例不是惯例)来命名,而现在维基共识中,关于人物的命名,使用的页面是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名),而非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
- 我已在上說明中國貴族與英國貴族間沒有可比性,在此不贅。另外,稱謂多指「先生」「女士」一類,先不論貴族封號是否中國文化所理解的「稱謂」,但至少肯定不少情況下貴族封號比起姓名更為人所知,根據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內「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一段指出:「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混淆。」再者,只使用姓名,會對讀者構成誤解,以為姓名本身已是傳主的常用名稱,如果條目內文以貴族爵位稱呼傳主,更會出現條目名稱與內文不呼應的情況。--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6:24 (UTC)
- 事實上,唐太宗是廟號不是人名,按你的邏輯條目命應改為李世民。--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6:27 (UTC)
- “名称”,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的名字”,而非“事物的称呼”。我所说的条目导言内文名字部分可以使用称谓,是指现存的“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这种形式的称谓,此不会出现名称与内文不响应的问题。关于李世民,此为以前达成之共识,此间事了,我会对中国皇帝的命名方式进行提议的。——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6:41 (UTC)
- 如果机械地执行「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的方针,那么苏轼、纪昀都应改为苏东坡、纪晓岚。另外,我也赞同修改中国皇帝的方针,感觉开国皇帝同样使用谥号、庙号更为恰当。--Inhorw(留言) 2012年9月18日 (二) 07:48 (UTC)
- 先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中文维基百科的人物命名常规,是以一个人的姓名命名,还是以一个人的称呼命名?我再接着说以下的问题,中文中确实存在“爵位+姓名”这一称呼,如我在前面多次提到的魏国公,在《明史》中也有相关的“爵位+姓名”这一例子,如前面提到的“九年,钦与成国公勇(朱勇,二代)、定国公景昌(徐景昌,二代)、永康侯忠徐忠,一代)等”,在当时人们对其的称呼中,也是以爵位称呼为主要称呼(这个资料太多了,在现在的许多电视剧中也遵从此习惯),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命名,因为这一切均可以归于“称谓”,而非“姓名”,这也就跟我前面多次提到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你所说的使用全称,是使用姓名的全称,而非称谓的全称,所以,我现在的主张是,不管是谁,均以姓名命名,如果有其他更知名的称谓的,重定向,对于以爵位知名的,同样如此,同时在条目开始列出此爵位的消歧义选项。在条目开始的导语中,姓名部分可以使用称谓而不一定限于姓名。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如何命名,而是应按照维基现有的共识和中文使用惯例(特例不是惯例)来命名,而现在维基共识中,关于人物的命名,使用的页面是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名),而非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
- 請你不要忽略中文語境中,一直都有使用爵位稱呼英國貴族的習慣(如前述我們常用「威靈頓公爵」而鮮有知道「阿瑟·韦尔斯利」的事例),目前提出以「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方式命名,其一在於在: 在中文語境,英國貴族多直截以爵位(即「威靈頓公爵」的例子)稱呼,但我們不能單以「威靈頓公爵」和「諾福克公爵」作為「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和「John Howard, 1st Duke of Norfolk」的中文條目名稱,否則便有歧義和違反維基百科方針內有關「使用全稱」的問題,所以便有「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命名建議;其二在於;正如Gz deleted和我提出的中文資料中指出,「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韦尔斯利」這一類的命名方式在中文語境中確實已有人採用,因此Langer Lee在上宣稱「在中文語境中,命名方式從未出現過「爵位+全名」這一稱呼」確是失實陳述。Langer Lee隨後所引用的「唐太宗」例子,我認為更是完全離題,在此不贅。我希望各位能集中討論就英國皇室成員以外的英國貴族而言,我們應該以「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的方式為條目命名(不包括本身單以姓名行世的英國貴族,如詹姆斯·卡拉漢)。--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2日 (三) 15:46 (UTC)
- 西式名+姓按其本身顺序翻译成中文,现已在中文语境中达到广泛共识,已符合中文的语文习惯,此例不当。——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2日 (三) 14:54 (UTC)
- 必须符合中文语言习惯没错,但并不是欧洲贵族的必须遵循中文历史上任何皇帝、活佛、总统等人名的命名方式。我要寻找的是这些外文如何翻译成合理的形式,请讨论者用欧洲贵族名的可靠翻译作为依据,而不是用中文人物名“以此类推”。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2日 (三) 15:04 (UTC)
中断一下
看了上面的讨论,我提出两个问题:
- 有朋友说“不中不洋”,那是否将全角符号换成半角可以解决?
- 不要再谈美国总统西藏活佛,不要谈过去的命名规则。就欧洲贵族而言,能否基于历史原因(同一家族多个相同名字)与英文维基百科原文的书写习惯,作出特殊处理?
希望有反对意见的朋友回复我的问题。--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01:39 (UTC)
- 命名中的全角符号并无歧义,一直都是以全角为主,如“·”,而至于后面的括号使用的半角,此并无达成共识,目前只是一种无共识的规定,且此并不属于命名中的半角符号,只能算是消歧义的一种符号;
- 关于在名字前加爵位的意见,请参考阿瑟·韦尔斯利最高的爵位名称,如果按此规定,那么他的命名方式是不是应该是“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第一代罗德里戈公爵”或者“第一代威灵顿公爵,第一代罗德里戈公爵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1st Duke of Ciudad Rodrigo)这样的命名方式?参考英文英文维基百科书写习惯,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Anne of Denmark”翻译成“丹麦的安妮”,将“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翻译成“大不列颠的乔治一世”?
- 中文维基百科是中文维基百科,不是翻译过来的英文维基百科,不是英文维基百科使用何共识,我们就需要使用何共识,英文维基百科有何命名常规,我们就需要使用何命名常规。我们需要按照中文语境惯例和中文维基百科目前达成的共识来维护中文维基百科;
- 我再三强调,维基百科的命名方式,是以姓名命名,而不是以称呼命名,如果说能用称呼命名,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目前的唐太宗改成唐太宗李世民,将奥尼尔改成大鲨鱼奥尼尔,将泰森改成拳王泰森,将姚明改成小巨人姚明,将林书豪改成林来疯?爵号称谓只能算是一种称呼,是对“主人”的名字一个进一步说明,单从此方面来讲,与绰号、外号、庙号等并无多大区别。——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2:19 (UTC)
- (:)回應,「泰森」的條目不用命作「拳王泰森」是因為「泰森」本身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姓名;同理「姚明」條目不用命作「小巨人姚明」,是因此「姚明」這個姓名本身已極具知名度。我們一再強調的是,以「諾福克公爵」為例,「諾福克公爵」這個貴族爵位比起他本人的姓名「約翰·霍華德」要非常常用得多,你的例子根本沒有可比性。其次,你提出「第一代威靈頓公爵,第一代羅德里戈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例子根本不通,因為我們命名時總是使用他最為人熟悉的名稱,「威靈頓公爵」的例子,當然就是以「威靈頓公爵」作條目命稱的主要部份。公爵爵位所包括的禮節性爵位、或其他外地爵位,如果根本不是最普遍知道的名稱,根本就不需被考慮。事實上,我需要一再重申,維基百科事實上一直存在以稱號命名的人物條目,而且是乎合維基百科的命名法則(如:德蘭修女、成吉思汗、阿拉貢的凱瑟琳、聖女貞德、征服者威廉、黑太子愛德華等),並不如你的理解中所有條目一定要以「陳大文」或「約翰·史密斯」的模式命名。--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22 (UTC)
- 请注意,使用他最为人熟悉的名称,在中文维基百科,指的是“在中文环境中,他最为熟悉的名称”。成吉思汗的知名度要比其真名铁木真的多,所以以成吉思汗命名并无多大过错(但我认为应该以其本名命名,但此被命名常规中作特例规定),同样的,以阿瑟·韦尔斯利为例,在中文世界中,其最知名的名称是“威灵顿公爵”,不是阿瑟·韦尔斯利,也不是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知道“威灵顿公爵”这个称呼的中文用户中,“威灵顿公爵”指的是阿瑟·韦尔斯利这个人,而不是这一公爵名称,更不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威灵顿公爵,与你前面所举的诸如圣女贞德等所指代的具体个人,并无多大差别。但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同样是在中文世界中有着广泛知名度的称呼,却可能会引起混乱。因此,在名从主人很难实现的情况下,如果单纯的以知名度命名,可能会造成混乱,这也是我认为应不管是谁,均要以本名全名命名的原因;而在中文语境的正式命名方式中,将称呼与全名一起列出的,除了班禅和达赖等宗教人士之外,极少看到。还是那句话,如果有支持你的观点,请拿出可靠的权威的相关中文书籍来证明你的论点。另外,你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只能说是按“常用名称”来算,而且其中的个别条目名称也未必真的符合“常用名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7:27 (UTC)
- 您的個人看法和個人立場並不代表維基百科立場,對於你一再重覆已討論過的論點,我沒有補充,也維持堅決反對你提出阻礙建立有系統的命名方法的建議。--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4日 (五) 14:40 (UTC)
- 有系统?王室和贵族不一样,现在的贵族和过去的贵族不一样,这叫有系统?比不管是谁,均以“姓名+空格+(爵位或王室称谓)”这一命名方式更系统,更统一,更条理?那么请问,哪个时间以前的贵族叫过去的贵族,哪个时间以后的贵族称现在的贵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5日 (六) 10:12 (UTC)
- 您的個人看法和個人立場並不代表維基百科立場,對於你一再重覆已討論過的論點,我沒有補充,也維持堅決反對你提出阻礙建立有系統的命名方法的建議。--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4日 (五) 14:40 (UTC)
- 请注意,使用他最为人熟悉的名称,在中文维基百科,指的是“在中文环境中,他最为熟悉的名称”。成吉思汗的知名度要比其真名铁木真的多,所以以成吉思汗命名并无多大过错(但我认为应该以其本名命名,但此被命名常规中作特例规定),同样的,以阿瑟·韦尔斯利为例,在中文世界中,其最知名的名称是“威灵顿公爵”,不是阿瑟·韦尔斯利,也不是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知道“威灵顿公爵”这个称呼的中文用户中,“威灵顿公爵”指的是阿瑟·韦尔斯利这个人,而不是这一公爵名称,更不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威灵顿公爵,与你前面所举的诸如圣女贞德等所指代的具体个人,并无多大差别。但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同样是在中文世界中有着广泛知名度的称呼,却可能会引起混乱。因此,在名从主人很难实现的情况下,如果单纯的以知名度命名,可能会造成混乱,这也是我认为应不管是谁,均要以本名全名命名的原因;而在中文语境的正式命名方式中,将称呼与全名一起列出的,除了班禅和达赖等宗教人士之外,极少看到。还是那句话,如果有支持你的观点,请拿出可靠的权威的相关中文书籍来证明你的论点。另外,你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只能说是按“常用名称”来算,而且其中的个别条目名称也未必真的符合“常用名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7:27 (UTC)
- (:)回應,「泰森」的條目不用命作「拳王泰森」是因為「泰森」本身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姓名;同理「姚明」條目不用命作「小巨人姚明」,是因此「姚明」這個姓名本身已極具知名度。我們一再強調的是,以「諾福克公爵」為例,「諾福克公爵」這個貴族爵位比起他本人的姓名「約翰·霍華德」要非常常用得多,你的例子根本沒有可比性。其次,你提出「第一代威靈頓公爵,第一代羅德里戈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例子根本不通,因為我們命名時總是使用他最為人熟悉的名稱,「威靈頓公爵」的例子,當然就是以「威靈頓公爵」作條目命稱的主要部份。公爵爵位所包括的禮節性爵位、或其他外地爵位,如果根本不是最普遍知道的名稱,根本就不需被考慮。事實上,我需要一再重申,維基百科事實上一直存在以稱號命名的人物條目,而且是乎合維基百科的命名法則(如:德蘭修女、成吉思汗、阿拉貢的凱瑟琳、聖女貞德、征服者威廉、黑太子愛德華等),並不如你的理解中所有條目一定要以「陳大文」或「約翰·史密斯」的模式命名。--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22 (UTC)
- 不反对能够回复么?我上面说不中不洋是因为中文的习惯很少这么说,我的意见是要么将爵位世代作为消歧义放在半角括号内(姓名加空格加半角括号加爵位世代),要么先说爵位世代紧接着姓名(爵位世代加姓名),前提是有可靠来源。话说我的浏览器怎么显示现在用的逗号也是半角的?如果不作为消歧义,只能用全角括号(中文也有这种习惯,逗号表示语气停顿,不过不常用)。至于其他没有爵位的例子(包括君主),还是不要类比。当然,如果有约定俗成的例子(如撒切尔夫人),还是以约定俗成为佳。就这么多,欢迎再讨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3日 (四) 02:25 (UTC)
- 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一直要求欧洲贵族采用“全名+,+爵号”或者“爵号+全名”的命名方式,而对查尔斯 (威尔士亲王)却不持异见,英文维基百科中对应的可是en:Charles,_Prince_of_Wales呀。——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2:43 (UTC)
- (:)回應,已跟你解釋,因為「查理斯」本身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名稱,所以可加上消歧義「(威爾斯親王)」以作區別。--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24 (UTC)
- 其它並非常用名稱。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3日 (四) 07:3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按你你的說法,唐太宗不是應該改作李世民嗎?另反對將中華事物予以比較。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3日 (四) 07:42 (UTC)
- (:)回應楼上:我上面说过君主不可类比呀,更何况外国的和中国的对比。——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9月13日 (四) 08:42 (UTC)
- 我在前面说过,唐太宗等中国皇帝的命名方式是以特例方式标出的,是在2003年时达成的共识,我在前面也说过,此间事了,我会对中国皇帝的命名方式的共识提出异议。——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7:55 (UTC)
- 外号可以和封号作对比?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08:16 (UTC)
- 你们说这是英文的使用习惯,我现在拿出英文维基百科的命名方式,来证明英文维基的相关命名方式的目的是以消歧义为主的,而中文的消歧义方式只有一种;你们说最好有相关的权威的中文翻译拿来参考,我拿出权威的《世界人名大辞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等相关书籍,来证明相关的中文翻译没有“名字+爵位名称”这样的命名方式;现在你又说外号不可以和封号拿来对比,那么,同样是封号,中国的爵位跟欧洲的爵位有何不同?你是不是还要再次拿中国爵位与欧洲爵位不一样为由来反驳我?我实在看不出同样是爵位称呼,双方有哪些不一样,同样是世袭的,同样是终身的,在其所在的朝代(或王室),对世袭该爵位的人同样以称呼爵位为主,最多就是一个可能有实权,一个可能只是名义上的爵位,可这有必要采取两个完全不同的命名方式?
- 今天我们可以就欧洲的贵族命名方式来给命名常规加条规定,那么明天我们是不是可以拿非洲的贵族命名方式来给命名常规加条规定,后天是不是也要对阿拉伯世界的贵族命名方式进行相关的规定?命名常规,何谓命名常规?常者,恒定也,规者,规矩也,根据某一部分群体之称呼,而易命名规矩,常者何在,规者何在?
- 维基之三大核心方针之一,为中立,中立不仅要表现在条目内容上,还要表现在条目命名上,对于一个人的称呼而言,最中立的是其姓名,而非爵位名、职位或者外号等其他称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8:52 (UTC)
- (:)回應,容我不厭其煩的再給你解釋,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是兩套不同的系統,正如「陳大文」和「約翰·史密斯」,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中國爵位和英國爵位也沒有可比性,維基百科不需以「魏國公徐達」為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命名,因為「徐達」本身已是很普遍知道的名稱,相反,恐怕在街上找一百人做訪問,也沒有一人答出「徐達」就是「魏國公」。同樣,在街上找十個人可能有九個都知道「威靈頓公爵」就是滑鐵盧戰役的名將,但恐怕不知原來「威靈頓公爵」姓名「阿瑟·韋爾斯利」。我已重申,你提出的全名和書籍,有些只收錄最有名的世界人物,而沒有考慮維基百科可以在個別歷史領域創建大量的人物條目,結果不能應付條目命名所遇到的複雜性(例如有七代「威靈頓公爵」都叫「阿瑟·韋爾斯利」,我們又怎可以單以「阿瑟·韋爾斯利」命名?),另一些書籍只是翻譯名稱而不是全名,參考性有限。現時討論的英國貴族命名全然有其規則可依,請你不要視而不見。當然,如果日後有非洲或其他七大洲有任何類別的人物,因應常識和常人的認知而需要制定適合的命名規則,以梳理紊亂無序的亂局,我是完全贊同的。--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44 (UTC)
- 你自己都说了,“在街上找十個人可能有九個都知道「威靈頓公爵」就是滑鐵盧戰役的名將”,威灵顿公爵在大多数中文语境中指代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公爵称呼,结果在一些中文翻译和很多人的认知中,竟然出现了以为“威灵顿”是其姓名的情况。同时,我亦不认可用括号消歧义是对其爵位或通常之称谓的不够尊重,因为爵位等消歧义的部分,本来就是作为其身份的一个补充说明。——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4:19 (UTC)
- (:)回應,容我不厭其煩的再給你解釋,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是兩套不同的系統,正如「陳大文」和「約翰·史密斯」,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中國爵位和英國爵位也沒有可比性,維基百科不需以「魏國公徐達」為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命名,因為「徐達」本身已是很普遍知道的名稱,相反,恐怕在街上找一百人做訪問,也沒有一人答出「徐達」就是「魏國公」。同樣,在街上找十個人可能有九個都知道「威靈頓公爵」就是滑鐵盧戰役的名將,但恐怕不知原來「威靈頓公爵」姓名「阿瑟·韋爾斯利」。我已重申,你提出的全名和書籍,有些只收錄最有名的世界人物,而沒有考慮維基百科可以在個別歷史領域創建大量的人物條目,結果不能應付條目命名所遇到的複雜性(例如有七代「威靈頓公爵」都叫「阿瑟·韋爾斯利」,我們又怎可以單以「阿瑟·韋爾斯利」命名?),另一些書籍只是翻譯名稱而不是全名,參考性有限。現時討論的英國貴族命名全然有其規則可依,請你不要視而不見。當然,如果日後有非洲或其他七大洲有任何類別的人物,因應常識和常人的認知而需要制定適合的命名規則,以梳理紊亂無序的亂局,我是完全贊同的。--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44 (UTC)
- 标题不总是要求中立。[10]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09:19 (UTC)
- en:Wikipedia:Neutral_point_of_view#Naming中对此进行了说明,“If a name is widely used in reliable sources (particularly thos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is therefore likely to be well recognized by readers, it may be used even though some may regard it as biased.”可以进行非中立性命名的前提是,此称呼是被广泛接受的,如南京大屠杀、中国抗日战争等,但很抱歉,目前来看,“公爵+名称”或“名称+公爵”此类的称呼,在中文语境下,并未被广泛接受。另,此类命名通常是独一无二的,不用消歧义。——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9:30 (UTC)
- Cli说明过,封号是名称的一部分,是一体的。并非“先生”“小姐”“拳王”之类的称呼或外号。另外,你是在暗示,加上爵位就是不中立?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1:53 (UTC)
- 那好吧,为什么是en:Charles,_Prince_of_Wales这样的英文表达方式,翻译成中文却成了查尔斯 (威尔士亲王)?阁下所创建的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第六代里士满公爵,爵位全称应该是“6th Duke of Richmond, 6th Duke of Lennox, and 1st Duke of Gordon”,请问阁下通过何标准或者何规则将后面两个同等程度的爵位去掉不谈?我再三跟阁下讲,英文维基百科命名中的逗号,是以消歧义的意义存在的,中文维基百科的消歧义方式只有用括号一种,阁下为何总是以或这或那之理由来搪塞?要不谈此为英文之惯例,要不就谈此人物之惯常称谓,要不就谈封号不可跟外号、称呼等混为一谈,要不就谈欧式爵位跟中式爵位不同,那请问阁下,你考虑过中文之语境、语法习惯吗?你有找到过权威的相关中文书籍来支持你的说法或者提议吗?对于皇室成员称呼不能像类似于贵族那样隔开,Cli给出的理由是“个人认为皇室成员并不适用以逗号形式命名”,除此之外再无说明,此有原创研究之嫌的标准,拿来作为命名常规,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2:52 (UTC)
- 我所取的是最为人所知的最高头衔。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2 (UTC)
- 难道以后我们创建新的相关条件时,还要专门去查证下,哪个头衔是其最为知名的?阁下为何总是对关键性的部分不做回应?如,英文维基百科中现在对欧洲贵族的命名方式是不是出于消歧义?为何王室与贵族要采取完全不同的两种命名方式?命名常规中的“命名”是以姓名为基准,还是以封号或称谓加全名为基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4:12 (UTC)
- (:)回應,我假設你創建人物條目前,應該已對人物有基本了解,如果不了解就不應創建條目,這樣就不會發生問題。--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28 (UTC)
- 目前为止,未有关于欧洲贵族的共识。而值得参考的是“使用全称”。[11]这里可以见到,英文版标题取最为人所知的最高头衔。在大部分时候,不必查证,即可参考英文版,得知哪一个头衔最广为人知。如威灵顿公爵。相信英文版目前的命名方式,既考虑消歧义的问题,也考虑是否广为人知的问题。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56 (UTC)
- 请给出英文维基百科目前的命名方式“考虑是否广为人知的问题”的证据。你一边说值得参考的是“使用全称”,一边又说“取最为人所知的最高头衔”,难道不觉得矛盾么?或者,可以说,“使用全称”对应的是“使用全名”,但是中文维基百科中,对“使用全称”有着明确的规定,“使用全称”的标准“请尽量不要使用简称或缩写来命名条目”,但很明显,没有爵位的全名,并不属于简称或者缩写。
- 再者,阁下有考虑过,19、20世纪那些名字特长的欧洲贵族的命名长度么?以你所给网页提到的en: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 3rd Marquess of Salisbury,翻译成中文就是罗伯特·阿瑟·塔尔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除去标点符号,共26个字。
- 應作: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何況如果別人的名字真的是較長的話,有甚麼理由去亂削人家的名字?這裡我理解的全稱是Given Name, Surename plus Peerage,理據已羅列在上,沒有不妥。--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05 (UTC)
- 对不起,在中文语境中,名字只是表示一个人的姓+名,而不包括其封号或其他称号。另外,还请你解释下为何王室成员和贵族要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我实在接受不了“个人认为皇室成员并不适用以逗号形式命名”这样的理由。也别拿什么“查尔斯”已经是广泛知名等理由来说话,硬要说其知名的,是查尔斯亲王或者查尔斯王储,而不是“查尔斯”这个单纯的称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7:27 (UTC)
- 上面是忘記了號啊甚麼的嗎?另外再次反對將中華事物與外國對比。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4日 (五) 08:40 (UTC)
-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自行研究出将“公爵”易名成更合乎中文意思的“领军”或者“领袖”?在中文名字中,姓名就是姓+名,至于号什么的,不属于姓名,而属于别号。在中文维基百科,却完全不管中文语境和惯例,此情况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8:52 (UTC)
- 維基百科方針有哪一句規定人物條目名稱必須以中國式的「姓」和「名」組成?我看過了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內文,尤其是「非中文人名」一段,從來沒有提及過命名要以「姓」和「名」組成的規定。--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4日 (五) 14:53 (UTC)
- 我从来没有说过人物條目名稱必須以中國式的「姓」和「名」組成,我只是说在中文语境下,所谓的人物名字,是姓+名(至于两者的顺序看其本身顺序),而不包括其封号或者其他称号。另外,再次强调,逗号在英语维基百科中,是消歧义的一种方式,在其与贵族和王室的命名上,也说了以消歧义为主要目的。——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5日 (六) 00:31 (UTC)
- 維基百科方針有哪一句規定人物條目名稱必須以中國式的「姓」和「名」組成?我看過了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內文,尤其是「非中文人名」一段,從來沒有提及過命名要以「姓」和「名」組成的規定。--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4日 (五) 14:53 (UTC)
-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自行研究出将“公爵”易名成更合乎中文意思的“领军”或者“领袖”?在中文名字中,姓名就是姓+名,至于号什么的,不属于姓名,而属于别号。在中文维基百科,却完全不管中文语境和惯例,此情况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8:52 (UTC)
- 上面是忘記了號啊甚麼的嗎?另外再次反對將中華事物與外國對比。卍田卐JC1 2012年9月14日 (五) 08:40 (UTC)
- 对不起,在中文语境中,名字只是表示一个人的姓+名,而不包括其封号或其他称号。另外,还请你解释下为何王室成员和贵族要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我实在接受不了“个人认为皇室成员并不适用以逗号形式命名”这样的理由。也别拿什么“查尔斯”已经是广泛知名等理由来说话,硬要说其知名的,是查尔斯亲王或者查尔斯王储,而不是“查尔斯”这个单纯的称呼。——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7:27 (UTC)
- 應作: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何況如果別人的名字真的是較長的話,有甚麼理由去亂削人家的名字?這裡我理解的全稱是Given Name, Surename plus Peerage,理據已羅列在上,沒有不妥。--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05 (UTC)
- 难道以后我们创建新的相关条件时,还要专门去查证下,哪个头衔是其最为知名的?阁下为何总是对关键性的部分不做回应?如,英文维基百科中现在对欧洲贵族的命名方式是不是出于消歧义?为何王室与贵族要采取完全不同的两种命名方式?命名常规中的“命名”是以姓名为基准,还是以封号或称谓加全名为基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4:12 (UTC)
- 我所取的是最为人所知的最高头衔。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2 (UTC)
- 那好吧,为什么是en:Charles,_Prince_of_Wales这样的英文表达方式,翻译成中文却成了查尔斯 (威尔士亲王)?阁下所创建的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第六代里士满公爵,爵位全称应该是“6th Duke of Richmond, 6th Duke of Lennox, and 1st Duke of Gordon”,请问阁下通过何标准或者何规则将后面两个同等程度的爵位去掉不谈?我再三跟阁下讲,英文维基百科命名中的逗号,是以消歧义的意义存在的,中文维基百科的消歧义方式只有用括号一种,阁下为何总是以或这或那之理由来搪塞?要不谈此为英文之惯例,要不就谈此人物之惯常称谓,要不就谈封号不可跟外号、称呼等混为一谈,要不就谈欧式爵位跟中式爵位不同,那请问阁下,你考虑过中文之语境、语法习惯吗?你有找到过权威的相关中文书籍来支持你的说法或者提议吗?对于皇室成员称呼不能像类似于贵族那样隔开,Cli给出的理由是“个人认为皇室成员并不适用以逗号形式命名”,除此之外再无说明,此有原创研究之嫌的标准,拿来作为命名常规,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2:52 (UTC)
- Cli说明过,封号是名称的一部分,是一体的。并非“先生”“小姐”“拳王”之类的称呼或外号。另外,你是在暗示,加上爵位就是不中立?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1:53 (UTC)
- en:Wikipedia:Neutral_point_of_view#Naming中对此进行了说明,“If a name is widely used in reliable sources (particularly thos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is therefore likely to be well recognized by readers, it may be used even though some may regard it as biased.”可以进行非中立性命名的前提是,此称呼是被广泛接受的,如南京大屠杀、中国抗日战争等,但很抱歉,目前来看,“公爵+名称”或“名称+公爵”此类的称呼,在中文语境下,并未被广泛接受。另,此类命名通常是独一无二的,不用消歧义。——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9:30 (UTC)
- 外号可以和封号作对比?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08:16 (UTC)
- 我在前面说过,唐太宗等中国皇帝的命名方式是以特例方式标出的,是在2003年时达成的共识,我在前面也说过,此间事了,我会对中国皇帝的命名方式的共识提出异议。——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7:55 (UTC)
- 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一直要求欧洲贵族采用“全名+,+爵号”或者“爵号+全名”的命名方式,而对查尔斯 (威尔士亲王)却不持异见,英文维基百科中对应的可是en:Charles,_Prince_of_Wales呀。——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2:43 (UTC)
逗号是英文维基百科消歧义方式之一,而中文并无此消歧义方式
en:Wikipedia:NAME#Disambiguation里面明确说明,加逗号是为了消歧义,而不是按所谓的英语称呼习惯等来命名,在专门的王室和贵族的命名常规(en:Wikipedia:Naming_conventions_(royalty_and_nobility))中,也从来没有说要对王室成员和贵族成员的命名实行完全不同的命名方式,绝大多数情况均采用“姓名+,+爵位(或王室)称谓”这一命名方式,以此来消歧义。而中文维基百科的消歧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加括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7:55 (UTC)
- 但有某些「XXX的YYY」...不覺得「YYY (XXX的)」有語序問題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Justincheng12345(對話|貢獻)於2012年9月13日 (四) 08:27加入。
- 我个人建议此类如Anne of Denmark翻译成安妮 (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后)这样的方式,即以“名+(身份)”的方式。如果有歧义,则为“名+(出生于+出生地+,+身份)。不过,此系我之自行研究,并无相关翻译方面书籍支持。——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9:01 (UTC)
- 这里有个例子:玛格丽特 (瓦卢瓦)。--Gilgalad 2012年9月13日 (四) 13:42 (UTC)
- 现在相关的命名方式很混乱,所以才需要我们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类似的还有马姆斯伯里的威廉、瑪麗王后_(英國)等多种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2 (UTC)
- 这里有个例子:玛格丽特 (瓦卢瓦)。--Gilgalad 2012年9月13日 (四) 13:42 (UTC)
- 我个人建议此类如Anne of Denmark翻译成安妮 (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后)这样的方式,即以“名+(身份)”的方式。如果有歧义,则为“名+(出生于+出生地+,+身份)。不过,此系我之自行研究,并无相关翻译方面书籍支持。——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09:01 (UTC)
- “本名 (爵称)”这种形式我认为也可以接受。--Gilgalad 2012年9月13日 (四) 13:20 (UTC)
- 我认为,皇室成员应如乔治三世那样,乔治三世 (英国)。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4 (UTC)
- “长者”“忏悔者”等中古君主应另外处理。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6 (UTC)
- 我浏览了一下阁下所提出的例子,一个是20世纪的皇室成员,一个是中世纪的历史学家。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9 (UTC)
- 我只是在对Gilgalad所说的英文中的“名+地点名”相关的中文命名发表了下自己的看法,随便举了两个例子。——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4:27 (UTC)
- 我浏览了一下阁下所提出的例子,一个是20世纪的皇室成员,一个是中世纪的历史学家。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9 (UTC)
- XXX的YYY这种方式在中文相关书籍里还是挺常见的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3日 (四) 14:19 (UTC)
然后就“赵云的名字叫啥?”“叫常山赵子龙”么?关于“XXX的XX”这样的命名方式,我持中立意见。——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3日 (四) 14:31 (UTC)- 中古人物之所以如此命名,相信是因为姓名不详,或者种种其他原因,不应要求中古贵族与20世纪皇室成员的标题命名方式一致。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5:00 (UTC)
- 同意,因此我建議現時的討論範圍在於:第一、只討論英國皇室成員以外英國貴族的命名方式;第二、集中討論我們應該以「威廉·卡文迪許,第四代德文郡公爵」、「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的方式為條目命名(不包括本身單以姓名行世的英國貴族,如詹姆斯·卡拉漢)。--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48 (UTC)
- 感觉越来越搞笑了,如果按此说法,那民国以前的中国人物命名方式是不是应该“姓+号”?以时代来决定命名方式是非常多余的一件事情,我认为命名常规的规律应该是在符合中文习惯的情况下,采取统一的标准,而不应是地位或者时代的不同而划分不同的命名方式,说不应将中古贵族与20世纪王室成员的命名方式一致,那么中古贵族是否可与中古王室的命名方式一致?在20世纪以前,英国王室可是也有“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Mary I of England”这样的表述方式,那么中古王室与现代王室成员是不是要采取不同的命名方式?另外,极度反对「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这样的命名方式,在我查到的资料中,除却达赖喇嘛外,再无其他地方有此用法,而同样的班禅却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命名方式,自己生造出来的一种命名方式,是否合适?——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1:27 (UTC)
- 在“本名 (爵称消歧义)”和“爵称+本名”之间二选一。--Gilgalad 2012年9月14日 (五) 01:37 (UTC)
- 同意,因此我建議現時的討論範圍在於:第一、只討論英國皇室成員以外英國貴族的命名方式;第二、集中討論我們應該以「威廉·卡文迪許,第四代德文郡公爵」、「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抑或是「第四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的方式為條目命名(不包括本身單以姓名行世的英國貴族,如詹姆斯·卡拉漢)。--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3日 (四) 16:48 (UTC)
- 中古人物之所以如此命名,相信是因为姓名不详,或者种种其他原因,不应要求中古贵族与20世纪皇室成员的标题命名方式一致。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5:00 (UTC)
- “长者”“忏悔者”等中古君主应另外处理。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6 (UTC)
- 我认为,皇室成员应如乔治三世那样,乔治三世 (英国)。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3日 (四) 14:04 (UTC)
那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为“在名称后面放置爵位,用现行的括号消歧义的方式”,这样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是吧。--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0:46 (UTC)
- 有重名的情况下支持使用“本名 (爵位)”,另外“爵位+本名”作为重定向。没有重名的情况需不需要加爵位,目前还没有共识。--Gilgalad 2012年9月14日 (五) 08:11 (UTC)
- 支持 爵位+人名的命名方式,如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8:26 (UTC)
- 为何大家不肯各自后退一步,用消歧义的后置空格括号加爵位呢?--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9:12 (UTC)
- 我一直都同意这样做,但对方不同意。——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9:23 (UTC)
- 維持反對“在名称后面放置爵位,用现行的括号消歧义的方式”,支持以「爵位+人名」作為其中一種可探討的命名方式。--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4日 (五) 14:43 (UTC)
- 为何大家不肯各自后退一步,用消歧义的后置空格括号加爵位呢?--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9:12 (UTC)
- 支持 爵位+人名的命名方式,如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8:26 (UTC)
可以参见英国官方与政治人物汉化译名列表,另可参见香港总督列表。——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4日 (五) 09:23 (UTC)
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没搞懂,“人名 (爵位)”的形式具体有什么问题。因为之前“人名,爵位”也是这样存在的,如果没有别的问题,我相信这会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所以请反对的朋友提出这种格式完全错误的理由。--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5日 (六) 00:15 (UTC)
这几天已无人进行讨论,投票看下意见吧
支持以“全名+(爵号)”方式命名
- (+)支持:原因:英文维基百科以“全名+,+爵号”主要是为了消歧义,而中文维基百科消歧义的方式只有一种,即括号;中文维基百科除中国皇帝和个别宗教人士以外,均以人物的姓名命名,而未包括称号等其他形式的名称;从英国官方与政治人物汉化译名列表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官方在翻译相关译名时,以人物姓名为主,而没有加以特定的爵号;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人名大辞典》、《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等权威百科式、辞典式、学术式著作支持。--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3:58 (UTC)
- 另外,可参见联合国在委派出席安全理事会的代表、副代表、候补代表和代理代表的人名名单上的相关翻译,其中提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基姆·豪厄尔斯先生……帕特里夏·斯科特兰女伯爵”,而“帕特里夏·斯科特兰女伯爵”在英文维基百科命名是en:Patricia Scotland, Baroness Scotland of Asthal,其中的“女伯爵”可以认为是属于“先生”之类的称谓,并非命名中的一部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7:26 (UTC)
- (:)回應,不是女男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8:44 (UTC)
- 在联合国文件中就是那么写的,可能是翻译错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8:49 (UTC)
- 实际上,爵位并非“称谓”。贵族人物的“称谓”,应该是“The Rt Hon”“His Grace”“The Most Hon”一类。[12]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20日 (四) 15:08 (UTC)
- 我认为阁下说的这些,均属于“尊称”,就如同中文中的“尊敬的XX主席/先生”等一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20日 (四) 15:51 (UTC)
- 应当明确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人名后是否还加(爵位)?--Inhorw(留言) 2012年9月18日 (二) 07:53 (UTC)
- (:)回應,不是女男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8:44 (UTC)
- 另外,可参见联合国在委派出席安全理事会的代表、副代表、候补代表和代理代表的人名名单上的相关翻译,其中提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基姆·豪厄尔斯先生……帕特里夏·斯科特兰女伯爵”,而“帕特里夏·斯科特兰女伯爵”在英文维基百科命名是en:Patricia Scotland, Baroness Scotland of Asthal,其中的“女伯爵”可以认为是属于“先生”之类的称谓,并非命名中的一部分——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7:26 (UTC)
- (+)支持。坚决反对“全名,爵号”。--Gilgalad 2012年9月17日 (一) 04:04 (UTC)
(+)支持。比较折中的方式。--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6:33 (UTC)(+)支持,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7日 (一) 07:44 (UTC)
- (+)支持,仅支持在有歧义的情况下使用(爵位)以示区别,否则只需用人名,一律不加爵位。--Inhorw(留言) 2012年9月18日 (二) 07:38 (UTC)
- (+)支持,意见同Inhorw,没有歧义的情况下不需要后面的(爵号)部分,而且全名部分应该使用中文最常用的译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8日 (二) 08:23 (UTC)
- (!)意見:插入一句,似乎刚开始投票的时候没说过这是“仅支持在有歧义的情况下使用(爵位)以示区别”,不是全面括号?--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8日 (二) 14:26 (UTC)
- (!)意見,请说明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是不使用括号做消歧义,还是对条目标题更加严格地一定要加括号?--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08:49 (UTC)
- 支持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不加括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2 (UTC)
- 那我划票。--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3 (UTC)
- 我个人觉得,应先决定大方向,再去决定是否在有无歧义的情况下加不加括号等小方向。——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7 (UTC)
- 那我划票。--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3 (UTC)
- 支持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不加括号。——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2 (UTC)
- (!)意見,请说明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是不使用括号做消歧义,还是对条目标题更加严格地一定要加括号?--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08:49 (UTC)
- (!)意見:插入一句,似乎刚开始投票的时候没说过这是“仅支持在有歧义的情况下使用(爵位)以示区别”,不是全面括号?--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8日 (二) 14:26 (UTC)
支持以“爵号+全名”方式命名
- (+)支持:例子,英皇伊利沙伯二世--Liberté ou La Mort 2012年9月17日 (一) 07:36 (UTC)
- (+)支持,这个的例子应该是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8:45 (UTC)
- (+)支持,英语中“XX, YY”的格式,一般翻译成中文应该颠倒过来,并去掉逗号:“YY+XX”。比如“London, UK”应该翻译成“英国伦敦”;“September 17, 2012”应该翻译成“2012年9月17日”;“en:Line 1, Beijing Subway”应该翻译成“北京地铁1号线”;同样,英文中的“全名, 爵号”的格式翻译成中文就应该是“爵号+全名”,如en: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应该翻译成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Symplectopedia(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9:05 (UTC)
- 我个人觉得翻译不能与命名相等同。“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翻译成“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无疑是正确的,但命名呢?——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9:20 (UTC)
- 命名?你是指?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9:25 (UTC)
- 这个理由简直莫名其妙。名字翻译方式和名字以外附带爵位是完全的两码事。--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0:01 (UTC)
- 命名?你是指?Gz deleted(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09:25 (UTC)
- 我个人觉得翻译不能与命名相等同。“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翻译成“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无疑是正确的,但命名呢?——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09:20 (UTC)
- (+)支持,我也不反对上面那种命名方式,只是希望解决一个问题:根据WP:D,消歧义应该用于有重名的场合,那当没有重名时,是不是也添加“(爵位)”呢?如果是的话,这到底算不算消歧义呢?--Stevenliuyi(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0:40 (UTC)
- (+)支持這個或下方。我想說的是,問題不在於英文維基如何命名,又或者維基是否視爵號為消歧義。事實就是,往日英國的文獻及慣例,爵號代替本名稱呼是極度常見,爵號某程度上就成為了人名的一部分,翻看那堆印度或海峽殖民地的英文史藉便可略有體會。這種狀況絕非一兩篇所謂官方或權威書藉可以歸納出的狀況,相信Gz及Clithering兩位英國人物寫手必有深刻體會。目前舊人物的命名方法,是建基於文獻的常用性。上面堅持使用括號的原因,卻是將爵號視為消歧義看待,那麼休姆伯爵之類的問題只會無日無之,同時又令搜閱條目更為困難。或曰只是括號與分隔號的分別,但分隔號的意義正正在於視爵號為名稱的一部分,而非僅視之為百科行政用途的消歧義。或曰部分英人如彭定康等又沒加上爵號、威廉王子後面又用了括號,指現時命名慣例無法定出統一標準。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彭定康威廉王子等命名,同樣是建基於常用原則,只是時間由數個世紀前變成21世紀的今天,固中的歷史原因非吾等所能解決。最後簡單作結:今日我們不常用的「爵號稱呼」,在往日是常用的。請勿一概而論,以免弄巧成拙,影響搜閱。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2:24 (UTC)
- 事实上,你翻以前我国历史朝代文人笔记里的诸王等,也大多只是以XX王称呼,如恭亲王,我们是不是也要称之为“恭亲王奕䜣”或“恭亲王溥伟”?这个可是我们很多人只知道封号而不知道姓名的。如果以时代命名,那么英国什么时间以前的按“爵号+全名”这一方式命名,什么时间以后按“全名”命名?近代的英国毕竟没有我们类似于明朝、清朝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王室。现在威廉叫“威廉王子”,等他老爸当国王了,是不是还得改成“威廉 (威尔士亲王)”?他当国王了,再改成“威廉五世 (英格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12:55 (UTC)
- 然後我發現我漏了一句「兩者並沒有可比性」。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3:07 (UTC)
- 这个很多人都说过没有可比性,那么仅对于封号而言,请说说有啥不同呗。——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13:51 (UTC)
- 雙方的分歧正正就在這裡。持上項立場的一方,認為在中文語境下的人物名字都是姓+名,不包括其封號或者其他稱號->英國人物的命名有加爵號->所以英國人物的命名不符合中文語境->中文維基的命名應以中文語境為先->所以現時命名方法不行,爵號最多只能用作消歧義。然而我想已經有不少人一再重覆:一,這些人物不是中國人,命名系統與中國不同;二,這些人的爵號在其時代經常被用作名字代用,已經成為名字的一部分,甚至有知爵號而不知本名的情況。這種情況同樣不存在於中文語境,而在常用及方便查證的原則下,處理方法應該視為名字的一部分,而不是置在括號當成消歧義。這正正就是Edouardlicn君難以明白的括號與分隔號的分別。三,為何沒有可比性?這樣說吧。維基從來沒有人拿外國人物的命名法來與中國人物比較,然後要求將奕訢移動到恭親王奕訢;又或者要求西奧多·羅斯福移動到羅斯福·西奧多。因為大家都清楚明白兩者是完全不同系統的命名法,強行將其中一方加到另一方只會引致混亂(編輯衝突了,同下方,不再洗版重覆,要說的已經說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4:55 (UTC)
- 这个很多人都说过没有可比性,那么仅对于封号而言,请说说有啥不同呗。——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13:51 (UTC)
- 然後我發現我漏了一句「兩者並沒有可比性」。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3:07 (UTC)
- 更改又怎么了?如果张三过去是音乐家,写出了不少著名的作品,之后改当数学家了,发表的数学研究比作曲时更有名,不应把张三 (音乐家)改名成张三 (数学家)?--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2年9月22日 (六) 10:22 (UTC)
- 事实上,你翻以前我国历史朝代文人笔记里的诸王等,也大多只是以XX王称呼,如恭亲王,我们是不是也要称之为“恭亲王奕䜣”或“恭亲王溥伟”?这个可是我们很多人只知道封号而不知道姓名的。如果以时代命名,那么英国什么时间以前的按“爵号+全名”这一方式命名,什么时间以后按“全名”命名?近代的英国毕竟没有我们类似于明朝、清朝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王室。现在威廉叫“威廉王子”,等他老爸当国王了,是不是还得改成“威廉 (威尔士亲王)”?他当国王了,再改成“威廉五世 (英格兰)”?——Langer Lee-本人所主编春社条目正在进行特色条目评选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9月17日 (一) 12:55 (UTC)
- (+)支持,我想也不需要再重覆說明我的理據(但請大家慎重考慮,是否願意看到日後傳記條目內文的時候,用於稱呼傳主的名稱竟然是放在消歧義括號內),也請持反對意見的人停止以洗版方式重覆所有人已閱覽過的理據。--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9月17日 (一) 14:49 (UTC)
- (+)支持在目前括号使用不规范泛滥的情况下,不用括号和标点的标题自然是最好的。--耶叶爷 2012年9月17日 (一) 23:50 (UTC)
- (+)支持仅在全名部分出现重名的情况下,才使用爵号+全名的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8日 (二) 08:24 (UTC)
- (+)支持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觉得欧洲贵族的人名似乎不能一概而论,总体来讲我是倾向于中文媒体或学术著作常用名字。比如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一般都称为戴安娜王妃;约克公爵的前妻约克公爵夫人一般称为莎拉·弗格森,迈克尔肯特王妃一般不出现她的名字,只有爵位。西班牙阿尔贝女公爵卡雅塔娜则要么用这种表达,要么只用最高贵的爵位。至于爵位源远流长且祖辈和后代名字取得一样的,我认为用xx公爵xx二世这种名字更常见。如安茹公爵路易一世,安茹公爵路易二世。用英文原文来统一规范欧洲贵族的中文译名,有些影响中文的习惯表达。这种情况在其他语言之间也是存在的,比如西班牙阿尔贝女公爵,英文条目直译就是卡雅塔娜·菲兹-詹姆斯·斯图亚特,18世阿尔贝女公爵,而西班牙语条目则叫卡雅塔娜·菲兹-詹姆斯·斯图亚特。-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這裡涼爽) 2012年9月18日 (二) 17:28 (UTC)
- (+)支持,转向。--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08:55 (UTC)
- (+)支持:同意Symplectopedia。--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2年9月22日 (六) 10:22 (UTC)
支持以“全名+,+爵号”方式命名
- (+)支持,并不是所有都要消歧义。--CHEM.is.TRY 2012年9月17日 (一) 06:56 (UTC)
- (+)支持:可以在此类人物命名上使用此种消歧义方法。--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2年9月22日 (六) 10:14 (UTC)
中立
- (-)反对这种投票组织。--达师 - 218 - 372 2012年9月17日 (一) 13:37 (UTC)
- (-)反对,无歧义加爵位有什么意义。乌拉跨氪 2012年9月19日 (三) 19:16 (UTC)
- 这次讨论核心似乎是这个意义的重要性,而不是消歧义。--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19日 (三) 23:49 (UTC)
- (-)反对违反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中提到的简单且符合常识地链接到这些条目的目的,和名字必须精准简练的要求。--Skyfiler(留言) 2012年9月27日 (四) 19:51 (UTC)
- 下面还有“使用全称”......--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28日 (五) 06:30 (UTC)
- 真乱啊。--Kuailong™ 2012年9月28日 (五) 06:46 (UTC)
- (-)反对简单就好。--Qa003qa003(留言) 2012年10月20日 (六) 10:45 (UTC)
讨论结果
请问,投票结果何时公布?--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25日 (二) 03:45 (UTC)
- 如无反对意见,投票于10月1日结束如何?--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9月28日 (五) 06:33 (UTC)
- 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一直圍繞整件議題,事實上我與其他編者很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把整件議題對不同的人士解釋一遍,以及花時間重新解答一些過往已經解答過的問題。我不得不說的是,當然除了參考上述的投票結果以外,各位也應該稍微尊重編者本身的意願,畢竟並不是每一位參與討論的人士都有切實參與編寫這一類條目,對條目的編寫可能並不了解。多謝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10月2日 (二) 04:46 (UTC)
- 在别人有方针背书的情况下打编辑战可是你自己一个人被封。 --达师 - 218 - 372 2012年10月2日 (二) 16:07 (UTC)
- 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一直圍繞整件議題,事實上我與其他編者很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把整件議題對不同的人士解釋一遍,以及花時間重新解答一些過往已經解答過的問題。我不得不說的是,當然除了參考上述的投票結果以外,各位也應該稍微尊重編者本身的意願,畢竟並不是每一位參與討論的人士都有切實參與編寫這一類條目,對條目的編寫可能並不了解。多謝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10月2日 (二) 04:46 (UTC)
- 为什么中立区内有三个反对票?--Jimmy Xu 查 · 论 · 编 2012年10月2日 (二) 16:51 (UTC)
最终讨论结果为:“爵号+全名”11票,“全名+(爵号)”((爵号)仅为消歧义时使用)4票,“全名+,+爵号”1票,中立3票。可以确定讨论结果为“爵号+全名”。--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5:53 (UTC)
- “(爵号)仅为消歧义时使用”在投票开始时是未说明的。根据上面说的,这些方案是全部条目都要补充爵号还是仅为消歧义用要另外讨论。所以,方案一不能立即使用,请再进行讨论全部条目都要补充爵号还是仅为消歧义用。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5日 (五) 06:42 (UTC)
- ...........--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7:05 (UTC)
- 等等,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如果在不存在消歧义的情况下,“爵号+全名”是共识了是吧?那其次,之前的讨论似乎没有人要求必须加入,只是在方式上存在争议。额,讨论的人多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对不对。--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7:12 (UTC)
- 这就是我反对的原因,没有歧义为什么不用全名即可。我从来不认为在无歧义的时候加这个爵位有任何的必要性。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5日 (五) 08:49 (UTC)
条目名称保留爵位的必要性
根据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使用全称”是一个要点。当然之前有人提出简要也是要点,但按一般常识说,简要的前提是准确,对吧。为什么有人强调要加入爵位呢,首先,欧洲爵位不同于官衔,最大的特点是继承制度。就算是换了皇帝,爵位依然会被欧洲政府所承认。所以,所有用官衔的表述方式来作比较的方法都是不合理的。然后,维基百科需要表述的是条目本身的事实状况,也就是说,除了要表述那个人的生平事实,其实还是在描述那个人的爵位系统。作为爵位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怎能轻易地将爵位从名字里去掉?这跟将中国历史里的某个皇帝移出(比如清朝条目去掉康熙的描述)是不合理的,并实际上抹杀了爵位系统本身的传承性。如果将每一代爵位独立出来比如说第一代纳尔信子爵、钱德拉分为两个条目,又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方针指引。所以,坚持保留爵位称号,并优先不使用消歧义,或者说这本身不存在歧义与否的问题,我认为才是正确的理解方式。--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8:24 (UTC)
- 当然,常用的名字我们可以做重定向,我觉得可以保留他们,而不是移除,例如卫奕信。--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8:42 (UTC)
- 首先“使用全称”;其次,爵位并不是名字,所以这个全称是什么可想而知。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5日 (五) 08:51 (UTC)
- 我现在提到的不单是人类的名字,更是对这个人的完整描述。假设只是描述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对爵位继承制度历史的抹杀。我不反对维基百科继续使用单独的名字表述条目的方式,但,我希望就欧洲有爵位的人的“条目”问题,条目本身名字(或者叫条目名称)应该包含完整信息。--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9:04 (UTC)
- 多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吧。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7日 (日) 06:01 (UTC)
- 卫奕信已经是好例子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1日 (四) 04:42 (UTC)
- 多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吧。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7日 (日) 06:01 (UTC)
- 我现在提到的不单是人类的名字,更是对这个人的完整描述。假设只是描述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对爵位继承制度历史的抹杀。我不反对维基百科继续使用单独的名字表述条目的方式,但,我希望就欧洲有爵位的人的“条目”问题,条目本身名字(或者叫条目名称)应该包含完整信息。--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9:04 (UTC)
基于以上理由,我提出是否可以以“爵位+名字”为主,常用名称作重定向这样的处理方法?这样实际上所有编辑者的编辑贡献都不会造成任何损失,条目名称描述本身也是完整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5日 (五) 09:14 (UTC)
- 我非常(+)支持您的意見,方針有關使用「全稱」的規定,並沒有說明就是「姓」加上「名」的組合,為了有效了解各地歷史文化差異,在中文語境許可的情況下作出調整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10月6日 (六) 15:13 (UTC)
- 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去问问欧洲人?去英文维基问问?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7日 (日) 06:03 (UTC)
- 如何确认对方为“欧洲人”?且如何确定对方对欧洲历史沿革通晓,或者降低要求,知晓?--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1日 (四) 04:39 (UTC)
- 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去问问欧洲人?去英文维基问问?乌拉跨氪 2012年10月7日 (日) 06:03 (UTC)
- 先考虑常用再考虑全称吧。 --达师 - 218 - 372 2012年10月7日 (日) 13:29 (UTC)
- 这个可以,但不应该抹杀全称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新建条目时选用全称的编辑者创造的价值。--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1日 (四) 04:39 (UTC)
- 我非常(+)支持您的意見,方針有關使用「全稱」的規定,並沒有說明就是「姓」加上「名」的組合,為了有效了解各地歷史文化差異,在中文語境許可的情況下作出調整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Clithering(200+ DYK) 2012年10月6日 (六) 15:13 (UTC)
既然已经没人跟进,我们是否可以这样?
- 首先,在名称正确的前提下,以首次编辑者的意愿选择去决定是使用常用名称(如卫奕信)还是包含爵位的全称。
- 在出现多位同样爵位的继承者的情况下,采用“爵号+全名”(无空格)的方式去表示条目名称,而非一般的后面加空格括号消歧义。除非在两个国家有一模一样爵位和人名的情况下,才使用括号消歧义的情况。
- 多个名称重定向的情况下,以全称为主。
未知各位觉得意下如何?--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3日 (六) 03:07 (UTC)
- 有汉化译名时,使用汉化译名。
- 无汉化译名时,人物的爵位广为人知时,使用人名代数爵位。据我了解,应该较少人名、代数、爵位名称完全一样的人物。
Gz deleted(留言) 2012年10月14日 (日) 13:56 (UTC)
关于欧洲贵族命名方式的细节讨论
从上一轮的投票结果来看,建议采用“爵号+全名”这一方式命名的维基用户占有大多数,然而,对于此命名方式的适用范围仍然存在分歧,目前来看,分歧主要在两个方面,即在不存在歧义的情况下,是否仍然采用此命名方式。此外,关于是否加世代等小的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故鄙人在此建议在此类问题上,大家再对此进行充分讨论,从而达成维基共识。
从上轮投票支持采用“爵号+全名”这一命名方式的支持理由来看,支持者认为,采用此命名方式的主要目的并非用于消歧义,鄙人虽不支持此说法,但此投票既已结束,那本人只有遵循此投票结果,以及支持此投票结果的主要理由。因此,鄙人的观点就是:如果目标人物有官方译名或其他常用名称,那么按命名常规的名从主人等规则,使用官方译名或常用名称命名,此情况下,不采用“世代+爵号+官方译名(或常用名称)”的命名方式;其他情况下,均采用“世代+爵号+全名”这一命名方式。——Langer Lee-本人现正在编辑群体婚姻,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2年10月17日 (三) 09:26 (UTC)
- 为何不跟随上面的讨论呢?与我提出的意见具体分歧在哪里?--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31 (UTC)
- 支持,有汉化译名,如彭定康时采用汉化译名,不用彭定康,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45 (UTC)
- 多个名称重定向的情况下,以全称为主还是以常用为主?--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47 (UTC)
- 支持,有汉化译名,如彭定康时采用汉化译名,不用彭定康,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Gz deleted(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45 (UTC)
如果再无其他意见,我建议以以下内容为共识:
- 首先,在名称正确的前提下,以首次编辑者的意愿选择去决定是使用常用名称(如卫奕信)还是包含爵位的全称。
- 在出现多位同样爵位的继承者的情况下,采用“爵号+全名”(无空格)的方式去表示条目名称,而非一般的后面加空格括号消歧义。除非在两个国家有一模一样爵位和人名的情况下,才使用括号消歧义的情况。
- 多个名称重定向的情况下,条目名称以“先到先得”优先,以常用名称为主。内文开头称呼使用全称。
以上。--我是追求节操而非庸俗生活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23日 (二) 08:08 (UTC)
- 似乎一周内没有意见,建议将共识写入方针。--我是追求节操而非庸俗生活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0月29日 (一) 04:55 (UTC)
完成已写入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追求节操而非庸俗生活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11月5日 (一) 11:59 (UTC)
外国人名译名是否用中间名的问题
User:蘇州宇文宙武最近提出不少移动请求,将美国总统的名字移动至含中间名的名字,如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然而现在的命名常规对译名是否含中间名并无明确规定。纵观外国人物的命名,含中间名和不含中间名的各占半壁江山,混用现象也不少。例如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副总统乔·拜登均不含中间名,却从未有人提出异议。是否应该对此作出统一规定?--DeBit(留言) 2013年4月19日 (五) 07:35 (UTC)
- 其实有中间名的才是全名。移动后做重定向并无问题。--黑雪姬(留言) 2013年4月19日 (五) 08:25 (UTC)
- 窃以为,在这方面英文版应该是范例,因为每一任总统总是有一个正式的名字,要不要加中间名其实很有讲究的,别人这么规定,我们也不好违反啦。——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09:03 (UTC)
- 像奥巴马这样,官方不用中间名,我们也不好用中间名(穆斯林常用名“侯赛因”在美国似乎是个忌讳,更别说总统用了)。老布什还有两个中间名呢。情况都不一样,还是按照官方的来比较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09:06 (UTC)
- 同意--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4月19日 (五) 09:12 (UTC)
- 意思就是,若英文版条目名称使用中间名,则中文版也使用,否则不译?--DeBit(留言) 2013年4月19日 (五) 11:03 (UTC)
- 对于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物来说,可以这么规定。——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11:39 (UTC)
- 其實應該回歸維基百科條目命名原則的最基本原則「以最廣為使用的名稱為主」,如果該人物最廣為人知的稱呼方式沒有包含中間名就不需畫蛇添足,反之就應該加上。西方人物的名字到底要不要加中間名,往往還牽涉到該人物本人的喜好,而且除了中間名的使用與否外,有些人物甚至是簡稱或小名比本名還響亮的(例如美國飛行英雄Chuck Yeager,你如果對著他本人大喊他的本名「Charles」,他可能還不知道對方是在叫他哩!)此時不用說中間名了,連本名都可能不適合當作條目名。--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19日 (五) 10:30 (UTC)
- 说得没错,就像吉米·卡特和比尔·克林顿。——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11:39 (UTC)
- 我们没说不用常用名,只是做重定向,请分清“重定向”与“不用”的区别。--黑雪姬(留言) 2013年4月20日 (六) 03:22 (UTC)
- 条目名称应该使用最常用的名称,而不是全名(除非全名最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0日 (六) 12:35 (UTC)
- 是的,具体在美国总统的最常用命名情况是,除了卡特和克林顿极少数用昵称外,一部分美国总统用中间名,另一部分不用中间名(其中大部分没有中间名),也就是说,基本上有中间名的美国总统最常用的命名都用中间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1日 (日) 05:44 (UTC)
- 這個可能要更詳細的討論一下,因為英文中常用的稱呼方式並不是直接包含中間名,而是包含中間名的「首字母」,例如艾森豪,常用的英文稱呼是「Dwight D. Eisenhower」而不是「Dwight David Eisenhower」,所以如果要移動,到底是德懷特·戴維·艾森豪還是德懷特·D·艾森豪為優先,還是先確認一下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22日 (一) 06:52 (UTC)
- 中文命名美国总统不但要看英文版,还要看自己的译名。条目既然用简体中文,就应该参照大陆官方标准命名,而其中以新华网为准,著名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也是新华社所出,应无疑问。此外,虽然英文中常用的是中间名首字母,但中文一向不应首先考虑缩写,更何况这首字母代表的就是中间名,除了杜鲁门是个例外,其中间名只是一个S而非代表一个名字的缩写。为突显杜鲁门的中间名特殊性,其余使用中间名的美国总统也应该使用全称而非简称,最好的例子就是之前的特色条目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2日 (一) 08:03 (UTC)
- 這個可能要更詳細的討論一下,因為英文中常用的稱呼方式並不是直接包含中間名,而是包含中間名的「首字母」,例如艾森豪,常用的英文稱呼是「Dwight D. Eisenhower」而不是「Dwight David Eisenhower」,所以如果要移動,到底是德懷特·戴維·艾森豪還是德懷特·D·艾森豪為優先,還是先確認一下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22日 (一) 06:52 (UTC)
- 是的,具体在美国总统的最常用命名情况是,除了卡特和克林顿极少数用昵称外,一部分美国总统用中间名,另一部分不用中间名(其中大部分没有中间名),也就是说,基本上有中间名的美国总统最常用的命名都用中间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1日 (日) 05:44 (UTC)
- 条目名称应该使用最常用的名称,而不是全名(除非全名最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0日 (六) 12:35 (UTC)
- 我们没说不用常用名,只是做重定向,请分清“重定向”与“不用”的区别。--黑雪姬(留言) 2013年4月20日 (六) 03:22 (UTC)
- 说得没错,就像吉米·卡特和比尔·克林顿。——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11:39 (UTC)
- 不過如果只看中文常用譯名,台灣這頭的譯名習慣是幾乎不會把中間名寫出。所以要嗎就是根據英文習慣用中間名首字縮寫,要嗎就是根據中文習慣不寫中間名,把中間名的全名寫出這種翻譯方式似乎不符合任何一種習慣?--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22日 (一) 08:34 (UTC)
- 上面已经说过了,这些条目都是用大陆简体命名,而大陆的官方译名是要写出中间名的全名的,例子也举出来了,标准也给出了。如果台湾朋友觉得不符合习惯,完全可以用区域转换,不过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2日 (一) 08:50 (UTC)
- 香港這邊其實不常於姓與名之間加一點,例如Tom Cruise我們習慣寫作「湯告魯斯」、Tom Hanks作「湯漢斯」,而且很多時只以姓氏稱呼,例如Shaquille O'Neal作「奧尼爾」、Barrak Obama作「奧巴馬」。--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4月22日 (一) 09:03 (UTC)
- 所以要用区域转换呀,但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2日 (一) 09:15 (UTC)
- 不反對用利用區域用語的轉換方式處理各地常用名的差異,不過得記得條目搬移後noteTA要一同修正好就是。--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22日 (一) 10:19 (UTC)
- 好的,至少如果这三个条目能够移动,我一定不忘记加上区域转换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2日 (一) 10:25 (UTC)
- 不過如果只看中文常用譯名,台灣這頭的譯名習慣是幾乎不會把中間名寫出。所以要嗎就是根據英文習慣用中間名首字縮寫,要嗎就是根據中文習慣不寫中間名,把中間名的全名寫出這種翻譯方式似乎不符合任何一種習慣?--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4月22日 (一) 08:34 (UTC)
- 大陆一般也是不加中间名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3日 (二) 01:13 (UTC)
- 大陆一般都用姓氏,但正式场合都加中间名,否则新华社那个无法解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1:30 (UTC)
- 如奧巴馬到訪,會否稱呼他為「美利堅合眾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閣下」?--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4月23日 (二) 01:40 (UTC)
- 不会。官方正式名称不一定是全名,这里讨论的是常用的正式名称,而且奥巴马的问题在上面已经说过了,跟这三个白人基督徒总统还不一样。——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1:44 (UTC)
- 新华社那个果真无法解释?那你为什么不说这几位都用全名[13][14],是否也要移动过去?本来我不反对移动的,但你用这些并无规范的译名实在没什么说服力。--DeBit(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09:05 (UTC)
- 好吧,新华社是最正规的译名(它用全名,你不能说它不规范),但并不代表最常用(克林顿那个当然是昵称更常用)。而我提出的都是最常用的官方正式名称,结合英文版和中文译名的习惯,我认为那三个移动到用中间名是最佳方案,况且只剩下这三个和其他的不一样了,移动并不会造成其他译名的消失,因为都有重定向,应该不会造成理解问题,希望你不要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0:12 (UTC)
- 新华社那个果真无法解释?那你为什么不说这几位都用全名[13][14],是否也要移动过去?本来我不反对移动的,但你用这些并无规范的译名实在没什么说服力。--DeBit(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09:05 (UTC)
- 不会。官方正式名称不一定是全名,这里讨论的是常用的正式名称,而且奥巴马的问题在上面已经说过了,跟这三个白人基督徒总统还不一样。——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1:44 (UTC)
- 如奧巴馬到訪,會否稱呼他為「美利堅合眾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閣下」?--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4月23日 (二) 01:40 (UTC)
- 大陆一般都用姓氏,但正式场合都加中间名,否则新华社那个无法解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1:30 (UTC)
- 大陆一般也是不加中间名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3日 (二) 01:13 (UTC)
- 首先是常用,其次才是官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5日 (四) 13:59 (UTC)
- 又常用,又官方,岂不是更好?中文最常用绝对是单独用姓氏,但歧义太多。——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4:13 (UTC)
- 首先是常用,其次才是官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4月25日 (四) 13:59 (UTC)
在英文版,Middle Name只用首字母,若說中文译名反而要完整译出,實在本末倒置。--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4:26 (UTC)
- 没看出哪里本末倒置了。若是以大陆以外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请参见我与泅水大象和RiceRice的问答,与现在讨论的没有关系。——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4:42 (UTC)
- 「本」是英文世界多只用首字母代替Middle Name,「倒置」是中文維基要另立規矩完整译出。請問為何大陸官方就是中文使用者的官方?--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4:50 (UTC)
- 中文和英文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中文有将中间名完整译出的习惯,并不是中文维基另立的规矩,有些读者不识英文,他要如何读懂英文字母?当然你如果硬要说有些读者不识字的话我也没有办法,中文维基是假定所有读者都能读懂中文的。大陆官方不是中文使用者的官方,但是大陆简体中文使用者的官方,如果连这个都否认的话那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如果这个条目开始是用繁体中文写成的,我什么话都不会说,虚心接受繁体中文用户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5:14 (UTC)
- 我是指即使在英文世界Middle Name並不重要,你如果硬要说有些读者不识26個英文字母也没有办法。既然你也說大陆官方是大陆简体中文使用者的官方,那只須用區域轉換,不須移動條目,沒理由只因大陆官方這樣做就要特別去移動條目。--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5:22 (UTC)
- 不是的,中间名未必不重要,像伍德罗·威尔逊就是本名不常用而中间名常用的典型例子。虽然说区域转换可以解决显示的问题,但条目名称毕竟要遵从某一区域的标准用法,否则就是四不象了。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某一条目简体显示不明飞行物,繁体显示幽浮,但条目是外星人飞船,显示居然看不出来命名的错误。——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16 (UTC)
- 伍德罗·威尔逊的英文對應名稱是Woodrow Wilson,不是Thomas W. Wilson,沒問題。你想遵从某一区域的标准用法,就請你跟英文用法,而不是新华社。--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6:23 (UTC)
- 晕掉,英文是英文,中文是中文,英文用法根本不是中文的区域标准用法。算了,讨论到此为止,多说无益,单单几个人的意见也无法左右,得看看其他人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28 (UTC)
- 所以新华社就是中文的区域标准用法?你都現在都未解釋為何大陆官方這樣做你就要去移動條目。英文用法是最易統一译名的準則,譯作伍德罗·威尔逊就是因為英文是Woodrow Wilson,不是因為大陆官方這樣做。--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6:37 (UTC)
- 作为大陆译名权威的新华社当然是中文的大陆区域标准用法,这有何疑问吗?为什么大陆官方这样做我就要移动条目?这话问得奇怪啊,如果一个人造出一个命名来,我们都不管不问吗?那还要命名常规干什么,要知道这些大陆译名可都是新华社规定的。确实译作伍德罗·威尔逊是因为英文是Woodrow Wilson,但每个外文人名的大陆标准译名可都是大陆官方规定的,新华社没有译为威尔森而译为威尔逊,所以我们要用威尔逊,现在又有何理由不遵照新华社?好了,不用再说了,我可都是为了维基的规范着想,在这里苦口婆心,听不进去没有办法,但也不要轻侮我的付出,谢谢垂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52 (UTC)
- 大陆译名权威的新华社是中文的大陆区域标准用法,那中文维基百科是中國大陆的维基百科?還是中共的维基百科?你明知那只是大陆区域标准用法,為何不去搞區域轉換,硬是要移動條目,還在我的用戶討論頁求我不要反對,硬是要把新华社當成維基的規範,有何居心?--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00 (UTC)
- 我在上面早就说过,如果这几个条目开始是用繁体中文写成的,我什么话都不会说,虚心接受繁体中文用户的意见,而且也说过移动后会搞区域转换。但现在这几个条目开始用的是简体中文,移动到大陆的规范名称有错吗?新华社不是整个维基的典范,但所有简体中文译名不都要参照新华社吗?这和是不是大陆的维基又有什么关系?您一定是误解了,如果您一定要上升到政治层面,把我一片好心当成驴肝肺,我也没办法。诸君自当明鉴,我忍耐到现在已经到极限,真的不该说这么多还自取其辱。——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7:11 (UTC)
- 恶意揣测怀疑他人动机是不礼貌的行为。—Snorri(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04 (UTC)
- 逃避理性討論,走去求人家不要反對自己,不會是善意行为。--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09 (UTC)
- 放心,我太天真了,以为善意的请求会换来善意的答复,今后不会再求您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7:11 (UTC)
- 你有道理,大家自然信服,你求來求去是理性討論嗎?能解決問題嗎?--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14 (UTC)
- 我只是觉得讨论到现在都是鸡同鸭讲,各方对于讨论的问题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想要尽快结束这个无聊的对话,所以才用求的。太晚了,睡觉了,诸位晚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7:28 (UTC)
- 你有道理,大家自然信服,你求來求去是理性討論嗎?能解決問題嗎?--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14 (UTC)
- 放心,我太天真了,以为善意的请求会换来善意的答复,今后不会再求您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7:11 (UTC)
- 逃避理性討論,走去求人家不要反對自己,不會是善意行为。--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09 (UTC)
- 大陆译名权威的新华社是中文的大陆区域标准用法,那中文维基百科是中國大陆的维基百科?還是中共的维基百科?你明知那只是大陆区域标准用法,為何不去搞區域轉換,硬是要移動條目,還在我的用戶討論頁求我不要反對,硬是要把新华社當成維基的規範,有何居心?--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00 (UTC)
- 作为大陆译名权威的新华社当然是中文的大陆区域标准用法,这有何疑问吗?为什么大陆官方这样做我就要移动条目?这话问得奇怪啊,如果一个人造出一个命名来,我们都不管不问吗?那还要命名常规干什么,要知道这些大陆译名可都是新华社规定的。确实译作伍德罗·威尔逊是因为英文是Woodrow Wilson,但每个外文人名的大陆标准译名可都是大陆官方规定的,新华社没有译为威尔森而译为威尔逊,所以我们要用威尔逊,现在又有何理由不遵照新华社?好了,不用再说了,我可都是为了维基的规范着想,在这里苦口婆心,听不进去没有办法,但也不要轻侮我的付出,谢谢垂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52 (UTC)
- 所以新华社就是中文的区域标准用法?你都現在都未解釋為何大陆官方這樣做你就要去移動條目。英文用法是最易統一译名的準則,譯作伍德罗·威尔逊就是因為英文是Woodrow Wilson,不是因為大陆官方這樣做。--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6:37 (UTC)
- 晕掉,英文是英文,中文是中文,英文用法根本不是中文的区域标准用法。算了,讨论到此为止,多说无益,单单几个人的意见也无法左右,得看看其他人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28 (UTC)
- 伍德罗·威尔逊的英文對應名稱是Woodrow Wilson,不是Thomas W. Wilson,沒問題。你想遵从某一区域的标准用法,就請你跟英文用法,而不是新华社。--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6:23 (UTC)
- 不是的,中间名未必不重要,像伍德罗·威尔逊就是本名不常用而中间名常用的典型例子。虽然说区域转换可以解决显示的问题,但条目名称毕竟要遵从某一区域的标准用法,否则就是四不象了。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某一条目简体显示不明飞行物,繁体显示幽浮,但条目是外星人飞船,显示居然看不出来命名的错误。——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6:16 (UTC)
- 我是指即使在英文世界Middle Name並不重要,你如果硬要说有些读者不识26個英文字母也没有办法。既然你也說大陆官方是大陆简体中文使用者的官方,那只須用區域轉換,不須移動條目,沒理由只因大陆官方這樣做就要特別去移動條目。--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5:22 (UTC)
- 中文和英文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中文有将中间名完整译出的习惯,并不是中文维基另立的规矩,有些读者不识英文,他要如何读懂英文字母?当然你如果硬要说有些读者不识字的话我也没有办法,中文维基是假定所有读者都能读懂中文的。大陆官方不是中文使用者的官方,但是大陆简体中文使用者的官方,如果连这个都否认的话那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如果这个条目开始是用繁体中文写成的,我什么话都不会说,虚心接受繁体中文用户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15:14 (UTC)
- 「本」是英文世界多只用首字母代替Middle Name,「倒置」是中文維基要另立規矩完整译出。請問為何大陸官方就是中文使用者的官方?--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4:50 (UTC)
對對時間,我在這裏才寫了三段,蘇生已走來用戶討論頁求我,果然是鸡同鸭讲。蘇生一直承認新華社是大陸簡體中文的規範,而中文或簡體中文不是大陸獨有,卻以新華社作這些條目的規範,堅持改變條目當前的命名。--Risk留言 2013年4月25日 (四) 17:46 (UTC)
- 「使用主題的常用名稱」、「名稱沒有錯」、「不會造成混淆」,根據以上基本原則,我覺得上述條目移不移動問題不大,因為我們有WP:重定向功能啊。--Gakmo(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3:02 (UTC)
- 我一直認為修正錯誤時無需按照原有變換,所以如果標題出錯/不規範而需要修正,不一定要使用「大陸的規範名稱」?卍田卐JC1 2013年4月26日 (五) 05:13 (UTC)
- 修正错误时按照原有变化是方针规定的,根据方针,如果最初条目命名和内容都是简体中文,那么移动到简体中文的标准命名并没有问题。要是最初用繁体,有用户要求移动,我也会遵照繁体用户的习惯的。之前有个很好的例子,马来西亚前最高元首端古·米赞·扎伊纳尔·阿比丁,是由我创建的,遵照的是中国官方的译名,但有马来西亚用户要求移动到马来西亚官方的译名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中马都用简体中文,如果照现在上面某些朋友的看法用区域转换得了,但我犹豫过后就同意了。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名)#各地汉语差异:“时间优先的规则: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定向到这个主要命名上来。”换句话说,如果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简体中文,其命名方式就应该采用简体中文的命名方式,而这命名方式又要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全称,和我的说法相一致。简体当然不是大陆独有,还在新马流行,但一来简体乃大陆首创,二来这几个条目的第一个重要版本的作者是大陆人,所以按照大陆简体(别忘了区域转换中简体也分大陆和新马)的方式命名无可厚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6:49 (UTC)
- 若已采用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的命名方式,現在有何需要提出移動?重點不是繁体或简体或國籍,而是「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全稱方面,若英文版認為Middle Name 用首字母已夠全稱,為何中文版要完整译出才算全稱?--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04 (UTC)
- 此外,「大陸簡體中文的規範」译哈里·S·杜魯門為哈里·杜鲁门 (Harry Truman)[15],不知這算不算全稱?--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08 (UTC)
- 最后说一遍,中英文不是完全对照,况且英文版认为中间名用首字母是全称吗?不还是在开头写明了首字母代表的中间名的真正含义吗?还有,你移动到哈里·杜鲁门我也没有意见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7:22 (UTC)
- 那中文版也只在开头写明中间名不就可以?移动到哈里·杜鲁门你也没有意见,那你倒底認為有中间名還是沒中间名才是全称?請回應:若已采用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的命名方式,現在有何需要提出移動?--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28 (UTC)
- 我只管所有最初以大陆简体中文命名的条目移动到大陆官方正式名称,至于是不是全称,得看常不常用,威尔逊本名不常用就不用本名,克林顿昵称更常用就用昵称,其他我一概不管。“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并不代表认可它的命名内容,只是认可它的命名方式。还是用UFO的例子好了,难道解释得还不清楚?——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7:44 (UTC)
- 請注意,命名方式和字体是兩回事,若一開始是以繁体作大陆官方正式名称,那就一直跟大陆官方正式名称,而不是因為以繁体命名的原故在之後移动到香港或台灣的官方名称。而克林顿是以比尔·克林顿為名,不是常用的「克林顿」。--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28 (UTC)
- 最后说一遍,第一版本的原作者使用了大陆简体,却不是大陆简体中文正式名称,所以移动没有问题,你不能因此反对。克林顿用昵称常用仅次于单用姓氏,但单用姓氏有歧义,故用昵称加姓氏,不再赘述。用繁体做大陆官方名称的现象也许有,但不是这三条目的情况,没有讨论的必要。现在的情况是命名不是任何一地的官方正式名称,为何不能移动?本来与中国共产党毫无关系的问题偏要往那里扯,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2 (UTC)
- 請注意,命名方式和字体是兩回事,若一開始是以繁体作大陆官方正式名称,那就一直跟大陆官方正式名称,而不是因為以繁体命名的原故在之後移动到香港或台灣的官方名称。而克林顿是以比尔·克林顿為名,不是常用的「克林顿」。--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28 (UTC)
- 我只管所有最初以大陆简体中文命名的条目移动到大陆官方正式名称,至于是不是全称,得看常不常用,威尔逊本名不常用就不用本名,克林顿昵称更常用就用昵称,其他我一概不管。“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并不代表认可它的命名内容,只是认可它的命名方式。还是用UFO的例子好了,难道解释得还不清楚?——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7:44 (UTC)
- 那中文版也只在开头写明中间名不就可以?移动到哈里·杜鲁门你也没有意见,那你倒底認為有中间名還是沒中间名才是全称?請回應:若已采用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的命名方式,現在有何需要提出移動?--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28 (UTC)
- 最后说一遍,中英文不是完全对照,况且英文版认为中间名用首字母是全称吗?不还是在开头写明了首字母代表的中间名的真正含义吗?还有,你移动到哈里·杜鲁门我也没有意见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7:22 (UTC)
- 修正错误时按照原有变化是方针规定的,根据方针,如果最初条目命名和内容都是简体中文,那么移动到简体中文的标准命名并没有问题。要是最初用繁体,有用户要求移动,我也会遵照繁体用户的习惯的。之前有个很好的例子,马来西亚前最高元首端古·米赞·扎伊纳尔·阿比丁,是由我创建的,遵照的是中国官方的译名,但有马来西亚用户要求移动到马来西亚官方的译名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中马都用简体中文,如果照现在上面某些朋友的看法用区域转换得了,但我犹豫过后就同意了。Wikipedia:命名常规_(人名)#各地汉语差异:“时间优先的规则: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定向到这个主要命名上来。”换句话说,如果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简体中文,其命名方式就应该采用简体中文的命名方式,而这命名方式又要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全称,和我的说法相一致。简体当然不是大陆独有,还在新马流行,但一来简体乃大陆首创,二来这几个条目的第一个重要版本的作者是大陆人,所以按照大陆简体(别忘了区域转换中简体也分大陆和新马)的方式命名无可厚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6:49 (UTC)
- 我一直認為修正錯誤時無需按照原有變換,所以如果標題出錯/不規範而需要修正,不一定要使用「大陸的規範名稱」?卍田卐JC1 2013年4月26日 (五) 05:13 (UTC)
第一,先到先得;第二,另一名称重定向。不需要讨论到政治层面吧。--黑雪姬(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42 (UTC)
- 以上兩點已夠結束此讨论。--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7:44 (UTC)
- 先到先得只针对方针无法解决的争议,而现在的情况不是,因为我提出的移动符合方针,现命名却否。我也不想继续此讨论,只听他人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7:51 (UTC)
- 你一開頭說「在這方面英文版應該是範例,因為每一任總統總是有一個正式的名字,要不要加中間名其實很有講究的,別人這麼規定,我們也不好違反啦。」現在又變成不符合方针?目前如何不符合方针?--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37 (UTC)
- 最后说一遍,第一版本的原作者使用了大陆简体,却不是大陆简体中文正式名称,故不符合方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2 (UTC)
- 最后说一遍,简体不等於大陆简体,命名方式和字体是兩回事。--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7 (UTC)
- 最后说一遍,第一版本的原作者使用了大陆简体,却不是大陆简体中文正式名称,故不符合方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2 (UTC)
- 我忽然觉得没什么好说......我也不想再说了。烦请台湾香港用户以官方或权威机构的用法为例举出你们的例子。--黑雪姬(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33 (UTC)
- 根本不用举例,只要目前條目命名不是錯,就維持現狀,大陆官方就繼續大陆官方,港台译名的就繼續用港台译名,然後用重定向及區域轉換解決地域不同译名問題。--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43 (UTC)
- 最后说一遍,从来没说他错,只是现在不是任何一方的官方命名,为何不能移动?你不能因此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2 (UTC)
- 最后说一遍,沒错就沒必要改,難道不是任何一方的官方命名,就要跟大陆官方?命名方式和字体是兩回事。--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7 (UTC)
- 最后说一遍,从来没说他错,只是现在不是任何一方的官方命名,为何不能移动?你不能因此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8:52 (UTC)
- 根本不用举例,只要目前條目命名不是錯,就維持現狀,大陆官方就繼續大陆官方,港台译名的就繼續用港台译名,然後用重定向及區域轉換解決地域不同译名問題。--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43 (UTC)
- 你一開頭說「在這方面英文版應該是範例,因為每一任總統總是有一個正式的名字,要不要加中間名其實很有講究的,別人這麼規定,我們也不好違反啦。」現在又變成不符合方针?目前如何不符合方针?--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8:37 (UTC)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后遇到类似问题,尤其是与官方政要相关的条目,如果任凭原作者个人主观命名,诸位自己想,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老布什、小布什肯定也没有错,某种程度上更常用,难道就这么用?蒋介石也没有错,为什么一定要移动到蒋中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9:06 (UTC)
- 我欲规范维基在这方面的命名完全是出于对维基的热爱,如果因此被无端质疑为怀有不良居心,那真是比窦娥还冤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9:12 (UTC)
- 這是因為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老布什、小布什是錯的命名。其他沒错就沒必要改,名從主人,蒋中正,字介石,如關羽和關雲長的分別。--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9:13 (UTC)
- 谁说小布什是错的?况且以讹传讹,使得错误名比原名更常用都可以呢,例子多得是。房玄龄也不是本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9:24 (UTC)
- 現在問題是你提出改變你也認為沒錯的條目的命名。--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9:27 (UTC)
- 没错不意味着规范,蒋介石也没错呢,还是要移动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8日 (日) 01:06 (UTC)
- 没错還要受新华社规范是甚麼道理?蒋介石(關雲長)的命名是有错,你覺得没错是你問題。--Risk留言 2013年4月28日 (日) 04:06 (UTC)
- 没错不意味着规范,蒋介石也没错呢,还是要移动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8日 (日) 01:06 (UTC)
- 現在問題是你提出改變你也認為沒錯的條目的命名。--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9:27 (UTC)
- 谁说小布什是错的?况且以讹传讹,使得错误名比原名更常用都可以呢,例子多得是。房玄龄也不是本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09:24 (UTC)
- 這是因為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老布什、小布什是錯的命名。其他沒错就沒必要改,名從主人,蒋中正,字介石,如關羽和關雲長的分別。--Risk留言 2013年4月26日 (五) 09:13 (UTC)
有錯沒錯當然是維基內容大師顧心阳自己說了算。就在這里激辯的同时,顧大師已經把相關條目全改過了。大局己定,顧大師還是希望看到其他人發表的意見和建議,為什麼要讓他遭到某些人的無端指責?請大家說幾乎公道話。63.139.242.50(留言) 2013年4月27日 (六) 21:10 (UTC)
命名常规方针关于中国君主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没有遵照投票共识
关于中国君主的命名,似乎是应该按照命名常规,但是查遍所有投票和讨论,除了Wikipedia:投票/中国君主条目命名并没有其他,而该投票的结果是什么大家应该看得很清楚,不知道怎么到了命名常规就成了另外的模样了,所以我大胆修改了一下。若有不同意我的观点,大家可以再讨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5日 (一) 09:07 (UTC)
- 零三年的投票,真是古老。--NVMENOR(留言) 2013年4月15日 (一) 14:08 (UTC)
- 首先这个投票太过古老,已不适用于现在,新的讨论完全有必要。我主要两项意见,第一明朝的君主到底是用现在的庙号称谓还是年号称谓?第二开国君主为什么要用本名,本名一定比该人的谥号或庙号更常用?——星光下的人(留言) 2013年4月15日 (一) 23:16 (UTC)
- 03年的上古时代投票公信力不太够。即使我注册维基以来这几年,也见过其他关于中国君主命名的讨论。再发掘发掘历史档案吧。新开讨论凝聚共识也可以,不过我见过的那一次吵得很凶。--Gilgalad 2013年4月16日 (二) 01:41 (UTC)
- 对于明朝君主的条目名称,现在是这样,由于建文帝、景泰帝和崇祯帝的庙号很晚才有,而且又有争议,使用频率远远小于用年号,所以我提议移动到现在的年号模式。至于其余的明朝皇帝,当然还是统一为好,毕竟明清一样一世一元(明英宗是例外),但我觉得还是要看大家的意见。至于开国君主到底用本名还是庙号谥号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绝大多数开国君主的本名都比庙号谥号常用,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得大家讨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01:19 (UTC)
- 印象中开国君主中,只有隋文帝的使用率远远比本名杨坚高,其余都是本名使用率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01:28 (UTC)
- 首先这个投票太过古老,已不适用于现在,新的讨论完全有必要。我主要两项意见,第一明朝的君主到底是用现在的庙号称谓还是年号称谓?第二开国君主为什么要用本名,本名一定比该人的谥号或庙号更常用?——星光下的人(留言) 2013年4月15日 (一) 23:16 (UTC)
要不新开个讨论?--NVMENOR(留言) 2013年4月19日 (五) 09:07 (UTC)
- 这不正在讨论呢?大家多给点意见,其实主要确认明朝和开国皇帝两个问题,其他附带确认五代皇帝问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19日 (五) 09:11 (UTC)
- 個人傾向开国皇帝用本名(但有改名的如南漢劉龑那些另計),明朝用廟號,建文、景泰、崇祯與南明君主及清朝君主用年號+帝(但皇太極用甚麼呢?)--Tom Tsang...........(留言) 2013年4月19日 (五) 11:47 (UTC)
三国时期来说,由于政权互相不承认、(吴魏)皇室动荡等情况,我觉得应该一律用本名。从三个国家有过帝号的十一个人来说,三个是开国皇帝,而且本名远远著名得多,三个末世皇帝只有曹奂有谥号,首尾之间的五个皇帝中有三个被废帝位,所以如果要开始使用谥号,实际结果是只能改十一个人中的三个,非常不伦不类。-Msuker(留言) 2013年4月22日 (一) 09:34 (UTC)
- 如此有道理,不反对,那么五代皇帝也同理,不用再考虑了。另外还有开国皇帝夏景宗的命名,窃以为元昊属最常用(不加姓),但党项人都有姓,而且他又再三改姓和名,奈何?同时,隋文帝绝对比杨坚常用,还有梁武帝远远比萧衍常用,宜移动到谥号模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2日 (一) 10:17 (UTC)
- 现在看法有点变化,三国毕竟是三个不同朝代,应该分开来看,其中历代又以曹魏为正统,除曹丕外,其余四个皇帝中有两个有正式的谥号,五分之二的比例不算少,用魏明帝和魏元帝应该没有问题。还有五代皇帝,除后梁外,其余皇帝有庙号或谥号的也占一半以上,况且周世宗使用率又远远大于柴荣,所以个人认为用庙号或谥号也不错。——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0:38 (UTC)
- 以曹魏为正统这句话,几乎完全违背维基作为当代世界认知的精神。把曹魏的一系列废帝、傀儡凌驾于统治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的蜀后主,或将曹魏政权凌驾于存在时间比之长、比之晚的孙吴政权毫无理由。任何一个不了解情况的维基用户几乎都可能会问,曹睿和孙休有什么区别?作为维基编者,我们能用完全违背中立性方针的“正统”观念来解释吗?-Msuker(留言) 2013年4月23日 (二) 05:09 (UTC)
- 好吧,我对于三国君主没什么意见了,维持现状好了。但对于五代皇帝,您有何高见?反正周世宗肯定是常用得多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5:28 (UTC)
- 五代和南北朝的人物,只凭个人印象中的名称“知名度”其实很难判断,有的人真的不知道本名,有的人真的不知道谥号,我认为可以专门分别讨论,求大同存小异,允许特例。-Msuker(留言) 2013年4月23日 (二) 05:31 (UTC)
- 好吧,我对于三国君主没什么意见了,维持现状好了。但对于五代皇帝,您有何高见?反正周世宗肯定是常用得多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3日 (二) 05:28 (UTC)
- 以曹魏为正统这句话,几乎完全违背维基作为当代世界认知的精神。把曹魏的一系列废帝、傀儡凌驾于统治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的蜀后主,或将曹魏政权凌驾于存在时间比之长、比之晚的孙吴政权毫无理由。任何一个不了解情况的维基用户几乎都可能会问,曹睿和孙休有什么区别?作为维基编者,我们能用完全违背中立性方针的“正统”观念来解释吗?-Msuker(留言) 2013年4月23日 (二) 05:09 (UTC)
- 现就上面讨论达成的部分共识(仅针对周朝及其以后的君主),结合实际,对现有命名常规做如下修改:
- 开国君主和追尊君主:一般用君主本名,如刘邦、曹操、宇文泰、忽必烈等;个别君主本名不如谥号、庙号或尊号常用或本名有争议的用政权名+谥号、庙号或尊号,如周文王、秦始皇、梁武帝、隋文帝、夏景宗、成吉思汗等。
- 唐朝以前的历代君主(开国君主、追尊君主、三国和十六国君主除外):一般用政权名+谥号,如齐桓公、汉武帝、魏孝文帝等;没有谥号的一般用本名,如子婴、刘辩、萧宝卷等;个别君主有比本名更常用称号的用称号名,如孺子婴、晋废帝、陈后主等。
- 三国、十六国和十国君主:用君主本名,如刘禅、苻坚、李煜等。
- 唐朝至明朝(不含)之间的历代君主(开国君主、追尊君主和十国君主除外):一般用政权名+庙号,如唐太宗、周世宗、元成宗等;如无庙号而有谥号、尊号或比本名常用的称号的则用政权名+谥号、尊号或常用称号,如周恭帝、辽天祚帝、金末帝等;其余用君主本名,如耶律直鲁古、完颜亮、赵昺等。
- 明朝君主(开国君主和追尊君主除外):一般用“明”字+庙号,如明英宗;个别庙号有争议的明朝君主(包括南明君主)用年号+“帝”字,如崇祯帝、永历帝等。
- 清朝君主(开国君主和追尊君主除外):一般用年号+“帝”字,如康熙帝;末代皇帝用本名,即溥仪。
- 其余政权君主:绝大多数用君主本名,如安庆绪、吴世璠等;个别特例用最常用名,如太公望、更始帝、武则天等。
请多提宝贵建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5日 (四) 06:28 (UTC)
确实需要制定一个规则,同时也允许个别例外,这样比较便于处理。就规则来讲,我觉得《中国大百科全书》([16][17])的命名方式也可以参考。
- 汉至隋:国号+谥号+姓名,如汉文帝刘恒、魏武帝曹操、汉昭烈帝刘备、晋元帝司马睿。例外,如汉高祖刘邦。
- 唐至清:国号+庙号+姓名(元、清皇帝只用名),如:唐高祖李渊、宋太宗赵炅、金太宗完颜晟、元世祖忽必烈、明思宗朱由检、清太祖努尔哈赤。例外,如:成吉思汗、溥仪。永历帝等情况也需要例外处理。
以上都是正统皇朝的皇帝,李自成这种情况只用本名。秦以前的还没看。--Gilgalad 2013年4月26日 (五) 16:14 (UTC)
- 加姓名似乎多余了,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开国君主和追尊君主本名更常用的情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6日 (五) 16:31 (UTC)
- 追尊肯定不算真正的皇帝。但开国皇帝也不能说本名就一定更常用,比如汉高、汉光武、魏武等等用的也很不少。--2013年4月26日 (五) 16:44 (UTC)
- 我是说大多数。况且曹操也是追尊皇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7日 (六) 01:46 (UTC)
- 中国君主众多,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列了这么多条也就是考虑不同情况。我现在所定的命名方式也不是凭空捏造,乃根据《辞海》和历代史书的命名方式,其实无非就是考虑所谓“正统”、“闰位”与“僭伪”各政权的君主应该如何表述,希望大家支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7日 (六) 04:49 (UTC)
- 若无反对意见,视为达成共识,将于4月25日后一周(5月3日)写入Wikipedia:命名常规;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尽快提出,争取在5月3日之前达成共识,一并计入Wikipedia:命名常规。多谢垂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9日 (一) 02:41 (UTC)
- 我还是那句话,开国君主为什么要用本名,本名一定比该人的谥号或庙号更常用?——星光下的人(留言) 2013年4月30日 (二) 00:02 (UTC)
- 您好,我所修订的规则是开国君主和追尊君主一般用本名,如刘邦、曹操、宇文泰、忽必烈等,因为在讨论中有朋友说:“个人倾向开国皇帝用本名。”但不排除个别君主本名不如谥号、庙号或尊号常用或本名有争议的用政权名+谥号、庙号或尊号,如周文王、秦始皇、梁武帝、隋文帝、夏景宗、成吉思汗等,这就为灵活操作埋下伏笔。相信已经考虑到各方面意见,您如有更好的提议请不吝赐教。多谢垂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30日 (二) 04:33 (UTC)
- 一周已过,未有新的异议,视为达成共识,请管理员将新规则写入Wikipedia:命名常规,谢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5月5日 (日) 07:05 (UTC)}}
- 我还是那句话,开国君主为什么要用本名,本名一定比该人的谥号或庙号更常用?——星光下的人(留言) 2013年4月30日 (二) 00:02 (UTC)
- 追尊肯定不算真正的皇帝。但开国皇帝也不能说本名就一定更常用,比如汉高、汉光武、魏武等等用的也很不少。--2013年4月26日 (五) 16:44 (UTC)
普京譯名分析
對於近日有關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的移動爭議,我將以方針的「常用名稱」,「使用全稱」和「名從主人」三方面作分析。
- 常用名稱: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混淆。
最近已有不少用户指出,「三名法」既累贅又不常用。在中文世界,譯名一般用所謂「二名法」,這點並無爭議,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絕多使用「二名法」。Google的搜尋結果也顯示,弗拉基米爾·普京有2,520,000項結果,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有247,000項結果,可見「二名法」更常用,梅德韋傑夫的例子更明顯。一般來說Google並不是最可靠的參考,但既然是十倍之差,就不能忽視。
有人會說,「普京不是更常用嗎?」先要指出,沒人要求移動到普京,方針是寫「盡量使用」,不是「一定要使用」,大家都明白只以普京為名不合適,那就用餘下最常見的名稱為「常用名稱」,即是弗拉基米爾·普京。
- 使用全稱:請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
其實這方針並沒提及有關人物的命名,不過也可以說,對於人物,應盡量不要使用其簡稱來命名條目,如利昂內爾·梅西就不應以梅西來命名,而不是像 蘇州宇文宙武所指,以「三名法」命名才是「使用全稱」。
- 名從主人:如果一個條目所描述的主體事物,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裡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一般使用該中文名稱。
有趣的是, 蘇州宇文宙武多次提到的「名從主人」是參考俄語版維基,俄語版可沒有中文譯名啊!俄罗斯联邦駐華大使館網站的官方譯名可是普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應該說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甚麼都不是。
- 總結
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弗拉基米爾·普京才是正確命名。希望大家就此提出意見。--Risk留言 2013年6月24日 (一) 13:06 (UTC)
- 不要再兜售你的所谓退而求其次的“二名法”了,俄国人和苏联人就应该用“三名法”,“二名法”既不是最常用,也不是全称,什么都不是,我只再说一遍,剩下的你爱咋咋地。刷屏并不代表真理,某某群体的所作所为已经给我们不少的经典案例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4日 (一) 14:35 (UTC)
- 非常同意Riskchard的意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6月25日 (二) 01:42 (UTC)
- 书生你就不要凑热闹了,我知道你是简化一派,问题是“二名法”是不伦不类的。要是大家同意移动到最简单的普京,我倒是没有异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5日 (二) 02:43 (UTC)
- 話說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的條目用「比尔·盖茨」為頁面名稱,而不是「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也不見得是「不倫不類」。--Mewaqua 2013年6月25日 (二) 02:56 (UTC)
- 问题是比尔·盖茨是最常用的称呼,而弗拉基米尔·普京不是,普京才是。——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5日 (二) 04:37 (UTC)
- 「不伦不类」從來只是蘇大師一個人的意見,客觀就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既不是常用名稱,又不是官方名稱,甚麼都不是,而弗拉基米爾·普京大家都能接受,又是常用名稱。--Risk留言
- 按照俄文原文直譯的中文人名可以接受為「官方名稱」(但不排除「官方」也會用「二名法」),但是在中文是太長的話,大多數人都記不到而變得不夠常用。我個人傾向「先到先得」,由條目的主要編輯者選擇用二名法還是三名法。--Mewaqua 2013年6月25日 (二) 03:20 (UTC)
- 話說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的條目用「比尔·盖茨」為頁面名稱,而不是「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也不見得是「不倫不類」。--Mewaqua 2013年6月25日 (二) 02:56 (UTC)
- 书生你就不要凑热闹了,我知道你是简化一派,问题是“二名法”是不伦不类的。要是大家同意移动到最简单的普京,我倒是没有异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5日 (二) 02:43 (UTC)
- 非常同意Riskchard的意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6月25日 (二) 01:42 (UTC)
- 看上面链接里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网站,除了专门介绍普京的页面里是“普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外,上面随便找的相关报道,比如[18][19][20],大多是用“弗拉基米尔·普京”。
- 在google上搜russia.org.cn站内,有68个页面用“弗拉基米尔·普京”,而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的只有1个。(名字带引号强制搜索,下同)
- 在google上搜俄新中文网rusnews.cn站内,有68万页面用“弗拉基米尔•普京”,只有375个页面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 在google上搜俄新网ria.ru站内,有5万页面用“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只有195个页面用“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
- 在google上搜俄新英文网en.rian.ru站内,有7万个页面用”Vladimir Putin“,只有36个页面用“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 我不了解俄语姓名构成方式,不过可以得出个估计:俄罗斯官方新闻社无论在俄语、英语还是汉语使用中,都严重倾向于使用“二名法”。
- 不知道为啥会有“二名法不是最常用,什么都不是”这种说法。
- 在这个里面,二名法肯定占据了“常用”的优势,三名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全称”优势。相比而言,倾向前者。--∰ 黑目观世界 ⌘
- 我建立過的斯拉夫人物條目就是用二名法定條目標題,三名法做重定向,除非是出現同名同姓的情況才會考慮用三名法消歧義。我的觀點就是中文沒有父名的用法,現代翻譯上亦不見得常用。至於俄罗斯联邦駐華大使館網站的「普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相信是為了遷就中文的姓氏-名字順序,這讓我想起俄語WP於2007年投票通過使用「姓氏, 名字 中間名」的人物條目票提命名法,所以他們普京標題是「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而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相信其理由是方便分類索引,畢竟中間名在索引中處於較低的優先度。--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25日 (二) 04:19 (UTC)
- 大使馆的用法也有道理,因为人物的姓氏可以放在最前,尤其是重要人物,而不是什么迁就中文语序。本人对“除非是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才会考虑用三名法消歧义”持异议,这样不利于统一格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5日 (二) 04:37 (UTC)
- 例子早就有了,乔治·沃克·布什和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就是这样区分开的。若不是为了区分,条目名称也不会有这么长的中间名。--DeBit(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8:18 (UTC)
- 那是别人全名和最常用名就是这个,况且别人也不是俄国人,没有可比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1:44 (UTC)
- 例子早就有了,乔治·沃克·布什和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就是这样区分开的。若不是为了区分,条目名称也不会有这么长的中间名。--DeBit(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8:18 (UTC)
- 大使馆的用法也有道理,因为人物的姓氏可以放在最前,尤其是重要人物,而不是什么迁就中文语序。本人对“除非是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才会考虑用三名法消歧义”持异议,这样不利于统一格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5日 (二) 04:37 (UTC)
- 我建立過的斯拉夫人物條目就是用二名法定條目標題,三名法做重定向,除非是出現同名同姓的情況才會考慮用三名法消歧義。我的觀點就是中文沒有父名的用法,現代翻譯上亦不見得常用。至於俄罗斯联邦駐華大使館網站的「普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相信是為了遷就中文的姓氏-名字順序,這讓我想起俄語WP於2007年投票通過使用「姓氏, 名字 中間名」的人物條目票提命名法,所以他們普京標題是「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而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相信其理由是方便分類索引,畢竟中間名在索引中處於較低的優先度。--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25日 (二) 04:19 (UTC)
(!)意見:自由的维基百科不应有太多的规限,反对严格控制译名长度。--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6月25日 (二) 04:34 (UTC)
- 自由的維基百科是指參與用戶和內容包羅範圍的自由,不是格式上的自由,別曲解那句話了。維基百科畢竟不是正名用的場合,所以最廣為使用的名稱還是第一優先,依此原則在此處的狀況中,條目名應該是二名法為佳,三名法作為重定向;但條目內容首段的介紹則是以完整的三名法較適宜。--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6月25日 (二) 05:20 (UTC)
- 支持移到普京,最常用。例子如史太林、列寧同樣以簡單、直接、常用的命名方式--北極企鵝觀賞團(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4:46 (UTC)
- 支持三名法,双名重定向。三名并不比双名用的少,尤其是考虑到还有父名缩写的情况。--Gilgalad 2013年6月26日 (三) 06:06 (UTC)
- (※)注意「三名并不比双名用的少」已被上面推翻,而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普京屬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未必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亦無使用「單名法」。--Risk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6:27 (UTC)
- 普京相當常用,粵語維基、吳語維基都是普京。--北極企鵝觀賞團(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7:41 (UTC)
- 不支持以簡稱「普京」為條目名稱,有可能違反「使用全稱」,而弗拉基米爾·普京則符合「使用全稱」之餘亦是「常用名稱」。--Risk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8:30 (UTC)
- 我在这里说最后一遍,二名法不是全称,俄国人的全称就是三名法,别说什么退而求其次之类的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1:44 (UTC)
- 不支持以簡稱「普京」為條目名稱,有可能違反「使用全稱」,而弗拉基米爾·普京則符合「使用全稱」之餘亦是「常用名稱」。--Risk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8:30 (UTC)
- 普京相當常用,粵語維基、吳語維基都是普京。--北極企鵝觀賞團(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7:41 (UTC)
- (※)注意「三名并不比双名用的少」已被上面推翻,而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普京屬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未必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亦無使用「單名法」。--Risk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6:27 (UTC)
- 基本上此狀況與「使用全稱」原則中所提及的狀況是不同的,那個原則是在說如果一個名稱有常用的全名,就不要用縮寫或簡稱代表之,例如不該用航母或航艦取代航空母艦,或用華府取代哥倫比亞特區,普京在這裡到底算不算違反此原則我覺得有點模糊空間,但既然有也是很常用的二名稱呼,我還是支持優先選擇其作為條目名。--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6月26日 (三) 15:57 (UTC)
- 你認為我英文WP中心也沒關係,英語圈用中間名的夠多了,但他們的en: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people)#Middle names and abbreviated names指引乾脆要求標題去掉父名,但條目首段粗體用三名法,所以普京的英文WP標題還是二名法的「en:Vladimir Putin」。--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1:05 (UTC)
- 英文没有可比性,他们未必遵照俄国人的命名方式,况且他们自己都不遵守不用中间名的指引,比如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等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英文版还是用中间名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1:44 (UTC)
- 自己不认真看指引还在这乱说。根据英文版指引,中间名可省略或用缩写代替,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的中间名用缩写字母,完全遵循了指引。指引要求去掉的是俄语中的父名。而且还要求“使用在可靠来源中最常用的名字”,若是在英文版,你的三名法早就完败了。--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6:39 (UTC)
- 是啊,不过约翰·昆西·亚当斯和威廉·亨利·哈里森等等的英文版没用了中间名而不是缩写你又如何解释?还是用官方的名称。而且这里不是英文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6:49 (UTC)
- 呵呵呵,我早就知道你会举反例,你却故意不谈他爸爸也叫John Adams,就算用John Q. Adams仍然有歧义,所以用全称,这正是在有同名同姓的情况才会考虑用全名消歧义,和布什父子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辙。而William Henry Harrison比William H. Harrison更常用,则是一个有名的特例——这个人毕竟是美国总统呢,别以为我不知道。--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7:10 (UTC)
- 既然有了指引,又允许“特例”(按照你的说法),那等于没有指引。我们这里讨论的也不是这个。——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8:20 (UTC)
-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英文版指引清楚地写明了:"If the version of an article name with the first and middle names written in full is used nearly as often as the version with abbreviated names followed by a period, prefer the version with these names written in full. "仅就google搜索结果来看,John Quincy Adams有 2,960,000条, John Q. Adams有1,820,000条;William Henry Harrison有1,520,000条,William H. Harrison仅98,500条。可见此处全名和缩写的中间名常用程度差不多,前者还高于后者。于是根据指引,采用全名。所以,命名依然严格地遵循了指引,“没有指引”的说法很可笑。只不过中文版缺乏相应的指引,才给了你活动的空间吧。--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4:49 (UTC)
- 用google搜索结果来判断常用度本来就是很不靠谱的事情。再说,你也说了,这里不是英文版,所以不要想用英文版的指引来压我。——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8日 (五) 17:06 (UTC)
-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英文版指引清楚地写明了:"If the version of an article name with the first and middle names written in full is used nearly as often as the version with abbreviated names followed by a period, prefer the version with these names written in full. "仅就google搜索结果来看,John Quincy Adams有 2,960,000条, John Q. Adams有1,820,000条;William Henry Harrison有1,520,000条,William H. Harrison仅98,500条。可见此处全名和缩写的中间名常用程度差不多,前者还高于后者。于是根据指引,采用全名。所以,命名依然严格地遵循了指引,“没有指引”的说法很可笑。只不过中文版缺乏相应的指引,才给了你活动的空间吧。--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4:49 (UTC)
- 二名法不是全稱,但符合「使用全稱」原則,官方名称是普京·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但不常用,由於「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不符合「名從主人」,又不常用,故應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即是弗拉基米爾·普京。--Risk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7:18 (UTC)
- 二名法不是全称,但符合“使用全称”原则?你自创的原则?也就会不断重复了,缺乏建设性。不再回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8:20 (UTC)
- 「請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二名法還是簡稱嗎?--Risk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0:08 (UTC)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8:38 (UTC)
- 只要不是全称的都是简称,比如香港和港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10:14 (UTC)
- 香港不是简称,香港出戰奧運也是用「中國香港」的名義,而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則甚麼都不是,你還未回應。--Risk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0:21 (UTC)
- 你对中文的理解有问题。三名法是全称(也是官方译名),单用姓氏是最常用,二名法才什么都不是。都已经说了,不会再回应。——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10:33 (UTC)
- 你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從來都不是官方译名,也不常用,什么都不是,单用姓氏是最常用,但屬简称或俗稱,而弗拉基米爾·普京則是非简称或俗稱下最常用的译名,還是條目首個常用名稱命名,符合「時間優先」命名原則。--Risk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0:44 (UTC)
- 蘇州同学咋不直接回应我上面给的数据呢,讨论到这儿了还在宣称“二名法才什么都不是”。
- 你对中文的理解有问题。三名法是全称(也是官方译名),单用姓氏是最常用,二名法才什么都不是。都已经说了,不会再回应。——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10:33 (UTC)
- 香港不是简称,香港出戰奧運也是用「中國香港」的名義,而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則甚麼都不是,你還未回應。--Risk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10:21 (UTC)
- 只要不是全称的都是简称,比如香港和港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10:14 (UTC)
- 二名法不是全称,但符合“使用全称”原则?你自创的原则?也就会不断重复了,缺乏建设性。不再回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8:20 (UTC)
- 既然有了指引,又允许“特例”(按照你的说法),那等于没有指引。我们这里讨论的也不是这个。——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8:20 (UTC)
- 呵呵呵,我早就知道你会举反例,你却故意不谈他爸爸也叫John Adams,就算用John Q. Adams仍然有歧义,所以用全称,这正是在有同名同姓的情况才会考虑用全名消歧义,和布什父子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辙。而William Henry Harrison比William H. Harrison更常用,则是一个有名的特例——这个人毕竟是美国总统呢,别以为我不知道。--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7:10 (UTC)
- 是啊,不过约翰·昆西·亚当斯和威廉·亨利·哈里森等等的英文版没用了中间名而不是缩写你又如何解释?还是用官方的名称。而且这里不是英文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6:49 (UTC)
- 自己不认真看指引还在这乱说。根据英文版指引,中间名可省略或用缩写代替,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的中间名用缩写字母,完全遵循了指引。指引要求去掉的是俄语中的父名。而且还要求“使用在可靠来源中最常用的名字”,若是在英文版,你的三名法早就完败了。--DeBit(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6:39 (UTC)
- 英文没有可比性,他们未必遵照俄国人的命名方式,况且他们自己都不遵守不用中间名的指引,比如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等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英文版还是用中间名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7日 (四) 01:44 (UTC)
- 你認為我英文WP中心也沒關係,英語圈用中間名的夠多了,但他們的en: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people)#Middle names and abbreviated names指引乾脆要求標題去掉父名,但條目首段粗體用三名法,所以普京的英文WP標題還是二名法的「en:Vladimir Putin」。--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1:05 (UTC)
- 基本上此狀況與「使用全稱」原則中所提及的狀況是不同的,那個原則是在說如果一個名稱有常用的全名,就不要用縮寫或簡稱代表之,例如不該用航母或航艦取代航空母艦,或用華府取代哥倫比亞特區,普京在這裡到底算不算違反此原則我覺得有點模糊空間,但既然有也是很常用的二名稱呼,我還是支持優先選擇其作為條目名。--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6月26日 (三) 15:57 (UTC)
- 单凭“俄新社在俄语、英语、汉语官方网站,都以20倍以上优势选择使用二名法,而非三名法。”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一切了。再说什么二名法就是不懂俄语、不了解俄国人名,真是薄弱。
-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只能挂上两个理由:1. 俄文全名的译名(但非大使馆网站的译名);2.被官方媒体少量使用。--∰ 黑目观世界 ⌘ 2013年6月29日 (六) 07:41 (UTC)
- 我已经说过不再回复下面那人没有新意的说辞了,居然反过来说我没有新意见,算了,就在这里回应上下好了。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想用投票来压人吗?数据能说明什么?我早就说过了,要说常用,但用姓氏比你任何一个其他形式要常用得多,而且就普京本人而言,也没有歧义(类似例子列宁、斯大林都单用姓氏),所以单用姓氏符合最常用原则,而三名法符合全名原则和“名从主人”原则(三名法是外交部的官方译名,也符合名从主人,因为条目用的是大陆简体,大陆的官方译名当然是最为准确的),“二名法”则什么都不是。如果还没有新意,就不要想我再回复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03:36 (UTC)
- 算了吧,事到如今还在宣称“二名法什么都不是”,說明你根本不理會上面7位用户的意見,再讨论也沒意思。--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09:46 (UTC)
- 我已经说过不再回复下面那人没有新意的说辞了,居然反过来说我没有新意见,算了,就在这里回应上下好了。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想用投票来压人吗?数据能说明什么?我早就说过了,要说常用,但用姓氏比你任何一个其他形式要常用得多,而且就普京本人而言,也没有歧义(类似例子列宁、斯大林都单用姓氏),所以单用姓氏符合最常用原则,而三名法符合全名原则和“名从主人”原则(三名法是外交部的官方译名,也符合名从主人,因为条目用的是大陆简体,大陆的官方译名当然是最为准确的),“二名法”则什么都不是。如果还没有新意,就不要想我再回复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03:36 (UTC)
- 若蘇同学再無新意見,不如進行投票。長遠還要禁止他「移動後修改重定向以阻止他人移動」的行為。--Risk留言 2013年6月29日 (六) 08:10 (UTC)
意見匯總
由於讨论已達六日,而個人認為當中已出現共識,即多數人的共同意見,可以進行投票以確立並執行共識建議作意見匯總以助達成共識。
- 現先整理雙方論點:
正方用户支持將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移動至弗拉基米爾·普京:
- 後者比前者更符合「常用名稱」,並提出多項數據證明,同時不違反「使用全稱」,符合「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
- 弗拉基米爾·普京符合「使用全稱」中「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
-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非「官方譯名」,不符合「名從主人」。
- 弗拉基米爾·普京符合時間優先的規則:「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採用的命名方式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
反方認為
- 只有普京屬「最常用名稱」,弗拉基米爾·普京不是。
-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屬俄文全名的譯名,符合「使用全稱」。
- 以上各位可自行添加及補充。下設
投票表態區及讨论區,各位投票時應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见解,並盡量回應他人質詢。投票暫不設立截止時間。--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0:43 (UTC)
↑作出細微修改,主要是將「投票」改為「意見匯總」。--Gakmo(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9:15 (UTC)
- 見上面對條目命名的「常用名稱」,「使用全稱」和「名從主人」分析。--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0:47 (UTC)
- 請看普京的interwiki,二名法佔壓倒性優勢,符合國際慣例。-- 同舟(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8:12 (UTC)
- #SElephant
- #Myheimui
- 近來翻譯條目,發現所有俄文人名條目都被以什麼「三名法」為理由改成千奇古怪、全中文世界除了維基以外無人使用的冗長名稱,而在移動、主張使用這種用法的用戶,理由竟然是「俄國官方網站說了算」?奇怪的是,所有這些條目的interlink統計資料都顯示二名法的連結條目數量遠遠超過三名法,「弗拉基米爾·普京」的google結果超過了「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一百多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Lecter 咖啡館♨ 2013年7月2日 (二) 05:06 (UTC)
- (:)回應:“最近几个月没什么写条目的点子,所以很少编辑,但我仍会定期回来看看。如果各位有什么条目想要我帮忙改善或创建的,赶快告诉我吧!Lecter 咖啡馆♨ 2008年6月21日 (六) 09:27 (UTC)”——请问阁下最近翻译什么条目了?阁下为何不提“普京”远远超过“弗拉基米尔·普京”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日 (二) 06:05 (UTC)
- 阁下为何不提對於絕大部份外國人名,單名稱呼永遠最常用?阁下为何不提“普京”等單名違反「使用全稱」?阁下为何不提「常用名稱」的方針是指「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而非「一定要使用」?--Risk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10:5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把我幾年前的用戶頁佈告挖出來當成反對意見,無言。對我最近編輯那麼有興趣的話去不如去看看我的用戶貢獻?話說回來,這裡討論的是命名方針,關我的編輯什麼事?需要在這裡重申就事論事的原則嗎?Lecter 咖啡館♨ 2013年7月3日 (三) 00:42 (UTC)
- 阁下最近的编辑我也看过,最近一个月都没怎么翻译条目,所以对阁下上面的话感到困惑。至于“全中文世界除了维基以外无人使用的冗长名称”不知阁下如何得出的结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1:51 (UTC)
-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請自行參見Google搜尋的數量後解釋一下,扣除維基百科和鏡像網站之後,有多少中文網站在使用你自創的這個稱呼?另外我已經開始對你這種對人不對事的討論風格感到非常反感,你先是把我幾年前的用戶頁公告拿來當成批評我意見的理由,現在又說我一個月沒翻譯條目,請問這些與我們正在討論的命名方針到底有什麼關係?我原先意見說我近來翻譯條目過程中發現這一系列問題,難道我要最近每個禮拜都翻個條目才有資格這樣發言?Lecter 咖啡館♨ 2013年7月4日 (四) 06:35 (UTC)
- 不好意思,我手头很多俄国苏联历史书是这样用的。我没有一点批评阁下的意思,只是有点好奇,而且从来没有对阁下发言的资格予以怀疑,阁下是否太敏感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4日 (四) 06:58 (UTC)
-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請自行參見Google搜尋的數量後解釋一下,扣除維基百科和鏡像網站之後,有多少中文網站在使用你自創的這個稱呼?另外我已經開始對你這種對人不對事的討論風格感到非常反感,你先是把我幾年前的用戶頁公告拿來當成批評我意見的理由,現在又說我一個月沒翻譯條目,請問這些與我們正在討論的命名方針到底有什麼關係?我原先意見說我近來翻譯條目過程中發現這一系列問題,難道我要最近每個禮拜都翻個條目才有資格這樣發言?Lecter 咖啡館♨ 2013年7月4日 (四) 06:35 (UTC)
- 阁下最近的编辑我也看过,最近一个月都没怎么翻译条目,所以对阁下上面的话感到困惑。至于“全中文世界除了维基以外无人使用的冗长名称”不知阁下如何得出的结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1:51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把我幾年前的用戶頁佈告挖出來當成反對意見,無言。對我最近編輯那麼有興趣的話去不如去看看我的用戶貢獻?話說回來,這裡討論的是命名方針,關我的編輯什麼事?需要在這裡重申就事論事的原則嗎?Lecter 咖啡館♨ 2013年7月3日 (三) 00:42 (UTC)
- 阁下为何不提對於絕大部份外國人名,單名稱呼永遠最常用?阁下为何不提“普京”等單名違反「使用全稱」?阁下为何不提「常用名稱」的方針是指「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而非「一定要使用」?--Risk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10:59 (UTC)
- (:)回應:“最近几个月没什么写条目的点子,所以很少编辑,但我仍会定期回来看看。如果各位有什么条目想要我帮忙改善或创建的,赶快告诉我吧!Lecter 咖啡馆♨ 2008年6月21日 (六) 09:27 (UTC)”——请问阁下最近翻译什么条目了?阁下为何不提“普京”远远超过“弗拉基米尔·普京”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日 (二) 06:05 (UTC)
- 苏某人无非就是用归谬法,将问题推向一个极端。他说,如果用“最常用名称”就必须移动至普京。而大家知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按照他的理论,应该将亚西尔·阿拉法特移动至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后一个名字完全不常用,却正好符合苏州所推崇的“使用全称”——反正为了追求“全称”,可以任意践踏“常用”原则,置「弗拉基米爾·普京」的google結果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的一百多倍这一事实于不顾。请问苏州是否赞同移动亚西尔·阿拉法特条目?--DeBit(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2:47 (UTC)
- 为何不可能?列宁、斯大林、巴甫洛夫都是很好的例子。至于阿拉法特,如果你要移动尽管移动,反正我现在进不去。再说,阿拉伯人和俄国人的人名系统差异太大,根本没有比较的必要,你在这个问题上想刁难阿拉伯语专业出身的我,岂不是班门弄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4:03 (UTC)
- 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普京屬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不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亦無使用「單名法」。--Risk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4:19 (UTC)
- 你说不合适就不合适?粤语版不就用的单名?你也说有用“三名法”的,还在这里坚持什么“二名法”?我早就说过你的意见没有新意,不会再回复你了,你却偏偏要缠着我。我最后说一遍,我不想和你啰嗦,不是我不愿回应所谓质询,而是这质询本就没有意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8:34 (UTC)
- 這是粤语版的方針。明明粤语版在方針上是極不完善的,蘇大師卻認為這種參考有意义?若在中文世界,什么“三名法”比“二名法”常用,我會坚持移動嗎?「普京」違反「使用全稱」,弗拉基米爾·普京符合「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這句如何没意义?--Risk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8:44 (UTC)
- 你说不合适就不合适?粤语版不就用的单名?你也说有用“三名法”的,还在这里坚持什么“二名法”?我早就说过你的意见没有新意,不会再回复你了,你却偏偏要缠着我。我最后说一遍,我不想和你啰嗦,不是我不愿回应所谓质询,而是这质询本就没有意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8:34 (UTC)
- 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普京屬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不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亦無使用「單名法」。--Risk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4:19 (UTC)
- 为何不可能?列宁、斯大林、巴甫洛夫都是很好的例子。至于阿拉法特,如果你要移动尽管移动,反正我现在进不去。再说,阿拉伯人和俄国人的人名系统差异太大,根本没有比较的必要,你在这个问题上想刁难阿拉伯语专业出身的我,岂不是班门弄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04:03 (UTC)
- 大英百科的Vladimir Putin條目用「二名法」。--Mewaqua(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2:59 (UTC)
- 见下讨论。而且上面已经说得很明确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1:34 (UTC)
- 讨论页就行了,都没多少人,还投票,真浪费时间。--刘嘉(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2:47 (UTC)
- 反對是次投票非反對將條目移動至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理據。一一Risk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3:28 (UTC)
- #MtBell
- 不要就普金 要不就不要动。--Qa003qa003(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03:08 (UTC)
- #北極企鵝觀賞團
- (:)回應:「普京」違反「使用全稱」,弗拉基米爾·普京符合「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表態前請考慮及回應對方意見。--Risk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10:50 (UTC)
- 某些人不要那么鸡动嘛~ 让人类平等地认知世界(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0:44 (UTC)
- 在下新手,或许不太精通方针,不过一般好像只看到“普京”,或者干脆全名,双名是为什么?守望者爱孟(留言) 2013年7月17日 (三) 08:04 (UTC)
- 都無所謂吧,用普京也好、弗拉基米爾·普京也好、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也好,最重要不是使用錯誤名稱,因為我們有Help:重定向--Gakmo(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9:15 (UTC)
- 不是很了解规则。其实人名中有各自本国语言维基条目的人物,名字参照各自本国语言维基条目,如此会不会更加稳妥一些?--「金寅熹(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1:50 (UTC)」
- RE 苏州:你的讨论页被墙了,我进不去。至于译名问题,个人表示无所谓,只是来看戏吐槽。让人类平等地认知世界(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0:57 (UTC)
- 墙了?不会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3日 (三) 11:03 (UTC)
- 嗯,你breakchar一下吧。。让人类平等地认知世界(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1:45 (UTC)
- 讨论
- (!)意見:根据Wikipedia:投票#投票事前準備:“如投票是关于方针与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项,宜先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得到相应讨论,然后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发起投票,并应该事先在公告栏公告1至2日以后再进行正式的投票。投票开始前理应公示投票细则及选项,设立数天的冷静期供人提出意见及就可能的异议取得共识,以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及无效选项,亦使得投票内容不会倾向有利于建立投票页的一方。”此投票不符合规则,应属无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1:34 (UTC)
- 是次投票並非關於方針與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項,只是關於單個條目命名。反對是次投票非反對將條目移動至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理據。--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1:46 (UTC)
- 你尽管投票,反正是次投票的效力我是不会承认的,投了等于白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1:52 (UTC)
- 你是誰?為何投票要得你承认?--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1:56 (UTC)
- 我只说最后一遍,这次投票违反程序,不具备效力,所以无效,跟我是谁没有关系。——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2:22 (UTC)
- 我也最后一次提醒你,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投票结果并不是共识的体现,只要没有达成共识,你的移动请求就不可能成功。——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2:26 (UTC)
- 這次是移動請求,非任何「關於方針與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項」,無违反程序。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目前只有你反對,經多位用户論說後還堅持「二名法什麼都不是」,你根本無任何討論的意圖。現在投票只是確立共識,亦要求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投票不能代替讨论」不是萬能。--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2:44 (UTC)
- “支持移到普京,最常用。例子如史太林、列宁同样以简单、直接、常用的命名方式--北极企鹅观赏团(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4:46 (UTC)
- 這次是移動請求,非任何「關於方針與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項」,無违反程序。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目前只有你反對,經多位用户論說後還堅持「二名法什麼都不是」,你根本無任何討論的意圖。現在投票只是確立共識,亦要求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投票不能代替讨论」不是萬能。--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2:44 (UTC)
- 你是誰?為何投票要得你承认?--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1:56 (UTC)
- 你尽管投票,反正是次投票的效力我是不会承认的,投了等于白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1:52 (UTC)
- 是次投票並非關於方針與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項,只是關於單個條目命名。反對是次投票非反對將條目移動至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理據。--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1:46 (UTC)
支持三名法,双名重定向。三名并不比双名用的少,尤其是考虑到还有父名缩写的情况。--Gilgalad 2013年6月26日 (三) 06:06 (UTC)” ——你把他们二位选择性忽略了?移动请求不是在这里,而应该在讨论页。连这个都不知道?——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2:56 (UTC)
- 他們隨時可以發表意見及投票,但目前在我回覆後就沒下文,暫時不知現在他們意向如何。在客棧讨论形成更廣泛的共識,又有問題?——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3:05 (UTC)
- 投票不能代替共识,居然想用投票的方式形成共识?就算投票可行,但从这二位的意见来看,他们意见并不相同,但你把两个不同的意见放在一起,让不同意见的人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岂不好笑?——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3:14 (UTC)
- 「各位投票時應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见解,並盡量回應他人質詢。」——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3:18 (UTC)
- 你这就搞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论点和见解,而且尽量不是必须,况且他们回应的时候是在讨论而不是投票。你还没有回应我的质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3:30 (UTC)
- 要討論就請提出理據和回應各用户的質疑,反對是次投票非反對將條目移動至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理據。--Risk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1:30 (UTC)
- 你这就搞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论点和见解,而且尽量不是必须,况且他们回应的时候是在讨论而不是投票。你还没有回应我的质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3:30 (UTC)
- 「各位投票時應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见解,並盡量回應他人質詢。」——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3:18 (UTC)
- 投票不能代替共识,居然想用投票的方式形成共识?就算投票可行,但从这二位的意见来看,他们意见并不相同,但你把两个不同的意见放在一起,让不同意见的人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岂不好笑?——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0日 (日) 13:14 (UTC)
- 他們隨時可以發表意見及投票,但目前在我回覆後就沒下文,暫時不知現在他們意向如何。在客棧讨论形成更廣泛的共識,又有問題?——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3:05 (UTC)
(!)意見,儘管投票不能代替討論,但可看作是編者的表態,作為形成共識的參考。(※)注意,已將此部分標題由「投票」改為「意見匯總」--Gakmo(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8:53 (UTC)
- 命名常规其实说的很简单,常用,清楚,其他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不是什么官方译名、全名就比常用优先。最优先的是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1日 (一) 01:41 (UTC)
- 照书生的意见就是直接用姓氏“普京”,虽然有些奇怪,但总比不伦不类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日 (一) 02:30 (UTC)
- “普京”違反「使用全稱」,弗拉基米爾·普京符合「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一一Risk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3:32 (UTC)
- 照书生的意见就是直接用姓氏“普京”,虽然有些奇怪,但总比不伦不类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日 (一) 02:30 (UTC)
- 蘇大師已失去討論的理性,經過多日討論居然以「錯誤命名,沒有一種中文如此翻譯」提刪弗基米爾·普京,根本無視以上討論,亦無意圖尋求共識。--Risk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12:55 (UTC)
- 拜托你眼睛睁大点看看清楚,我提删的是弗基米尔不是弗拉基米尔,你给我一个可靠来源这么翻译的例子?明显少一个音节,查google也没有结果,只有你那个地方是这样翻译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日 (二) 02:18 (UTC)
- 就算這次不算,之前你已多次進行「移動後修改重定向以阻止他人移動」的行為。--Risk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11:01 (UTC)
- 拜托你眼睛睁大点看看清楚,我提删的是弗基米尔不是弗拉基米尔,你给我一个可靠来源这么翻译的例子?明显少一个音节,查google也没有结果,只有你那个地方是这样翻译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日 (二) 02:18 (UTC)
嘴仗打得好精彩,看样子快要决出胜负了哦。让人类平等地认知世界(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04:16 (UTC)
蘇州宇文宙武正利用繁簡移動進行移動封殺。如果管理員不處理蘇州宇文宙武的破壞行為,我只能建議各位以後建立斯拉夫人物條目時緊記對標題的繁簡體和各種不同音譯都進行保護性重定向,避免給蘇州宇文宙武有漏洞可鑽。--同舟(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2:15 (UTC)
- 就如他今日在德米特里·巴甫洛夫的行為。--Risk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2:23 (UTC)
- 卑鄙,這簡直是賊人的行為。-- 同舟(留言) 2013年7月3日 (三) 13:28 (UTC)
- 已經對蘇州宇文宙武的暴行提報维基百科:当前的破坏。--同舟(留言) 2013年7月4日 (四) 03:27 (UTC)
- 请注意礼仪,以上言语已经构成人身攻击。——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4日 (四) 06:58 (UTC)
- 有關這方面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提議將編輯重定向以阻礙其他用戶進行覆蓋重定向的移動操作認定為破壞或擾亂行為討論。--Risk留言 2013年7月4日 (四) 09:13 (UTC)
- 算了,尽管我是矫枉过正,按照既定方针不算破坏,但思量再三,也发觉有不妥,因为这样给破坏者以有机可乘。本人的初衷一向不是破坏维基百科,要说这些毛子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当年毛子占我国土最多,我在情感上恨不得把他们从历史上抹去,但在理智上不会如此。本人移动这些条目也是为了使人名规范化,根本没有破坏的意思,但也说了一些重话狠话,要是因此让一些朋友不高兴,愿在此道歉。虽然我仍坚持俄国苏联人命名“三名法”的原则,但只要上面两位不是针对我本人,我在此承诺不会再这样做,也对这个方针的通过不持异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4日 (四) 23:37 (UTC)
- 有關這方面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提議將編輯重定向以阻礙其他用戶進行覆蓋重定向的移動操作認定為破壞或擾亂行為討論。--Risk留言 2013年7月4日 (四) 09:13 (UTC)
- 请注意礼仪,以上言语已经构成人身攻击。——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4日 (四) 06:58 (UTC)
- 我也支持两名发由于英语的影响大部分人名都是这样翻译的,事实上欧洲也有特例比如匈牙利和西班牙,至于针对相信关注过之前提名的人知道那两个人有分歧吧?--Qa003qa003(留言) 2013年7月9日 (二) 08:12 (UTC)
草案
按上述讨论,支持使用二名的为多数。现建议采用以下折中原则: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3日 (六) 11:44 (UTC)
对于姓名来源于苏联、俄罗斯、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人物条目名应遵循以下格式指引:
- 优先使用“名·姓”形式的二名法。“名·中间名·姓”及“姓·名·中间名”等其他三名法形式名称作为重定向。
- 当使用二名法出现歧义时,则所有歧义条目名均改为使用“名·中间名·姓”的三名法,并建立“名·姓”消歧义页面。
- 当在绝大部分可靠来源中某姓特指某一人物时,可将其姓作为条目名,并建立“姓 (消歧义)”消歧义页面。
- 原則上(+)支持,這也可以作為外國人物条目名的普遍原則。第三點應指出,對在世人物一般不應以其姓作為條目名。--Risk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12:03 (UTC)
- (-)反对:所谓“多数”,不过就多了两票,并不是绝对多数。在最近一些条目命名的争议来看,绝大多数“二名法”都有歧义,所以不如一步到位,所有的都用“三名法”。至于“当在绝大部分可靠来源中某姓特指某一人物时,可将其姓作为条目名”,这点可以支持,而且不应该限于在世或不在世。试问这个跟在世与否有何关系?——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3日 (六) 12:47 (UTC)
- 所謂五票反对,一個是反對投票而非反對將條目移動,其餘三位已分別被反駁及沒再作回應。請證明绝大多数“二名法”都有歧义,就算有歧义,消歧义页面也可解決。另外,早說過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而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不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一般也不會使用「單名法」作在世人物條目名,可能違反「使用全稱」。--Risk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13:10 (UTC)
- 别人没对你再做回应,不代表你获胜了,更不代表别人接受了你的看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6:40 (UTC)
- 「被反駁及沒再作回應」是事實,不接受我的看法他們可提出意見。--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6:49 (UTC)
- 别人没对你再做回应,不代表你获胜了,更不代表别人接受了你的看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6:40 (UTC)
- 所謂五票反对,一個是反對投票而非反對將條目移動,其餘三位已分別被反駁及沒再作回應。請證明绝大多数“二名法”都有歧义,就算有歧义,消歧义页面也可解決。另外,早說過史太林、列寧等是由於這些人物有很長歷史,大家才慣用單名稱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三名法、二名法或「單名法」都有用,而在世人物,以單名作名稱不適合,其他語言版本一般也不會使用「單名法」作在世人物條目名,可能違反「使用全稱」。--Risk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13:10 (UTC)
- 请提供“绝大多数“二名法”都有歧义”的依据。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3日 (六) 15:36 (UTC)
- 还用依据吗?我的大管理员,之前有人请你把我移动到“三名法”的条目都移动回“二名法”,还没美其名曰“已经剔除有机会遇上同名同姓条目人物”,结果经过我细细察看,很多还是有重名者,所以再次进行了移动请求(见Category:移動請求),这样岂非劳民伤财?更不用说那些他没有剔除的了,所以不如一步到位。再者,“三名法”是俄、苏人的标准姓名,不是简单的消歧义手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3日 (六) 23:55 (UTC)
- 消歧義頁面已可解決。人家英語版也是這樣做,大名如en:Michael Jordan (disambiguation)有九個重名,不代表以「Michael Jeffrey Jordan」作條目名才是正確。--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2:42 (UTC)
- 这里又不是英语版,为什么要照着英语版做?人家又不是英语国家的人,你怎么不说依照人家本国语言的版本?——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6:13 (UTC)
- 所有语言版本都有消歧義頁面,只是舉例子,有歧義就用消歧義頁面是最正常用法。--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6:49 (UTC)
- 有歧义和重名是两码事,俄国人就用三名法,这样才不会重名,若用二名法就会重名,这也是事实。若没有新意,就不要再回复,反正我坚持我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9:03 (UTC)
- 有歧义和有重名都可以用消歧義頁面,若無新意,就不要再回復,反正你從來都不理他人意見,只懂把已被反駁的理據重複完又重複。--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9:16 (UTC)
- 有歧义和重名是两码事,俄国人就用三名法,这样才不会重名,若用二名法就会重名,这也是事实。若没有新意,就不要再回复,反正我坚持我的意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9:03 (UTC)
- 所有语言版本都有消歧義頁面,只是舉例子,有歧義就用消歧義頁面是最正常用法。--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6:49 (UTC)
- 这里又不是英语版,为什么要照着英语版做?人家又不是英语国家的人,你怎么不说依照人家本国语言的版本?——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4日 (日) 06:13 (UTC)
- 消歧義頁面已可解決。人家英語版也是這樣做,大名如en:Michael Jordan (disambiguation)有九個重名,不代表以「Michael Jeffrey Jordan」作條目名才是正確。--Risk留言 2013年7月14日 (日) 02:42 (UTC)
- 还用依据吗?我的大管理员,之前有人请你把我移动到“三名法”的条目都移动回“二名法”,还没美其名曰“已经剔除有机会遇上同名同姓条目人物”,结果经过我细细察看,很多还是有重名者,所以再次进行了移动请求(见Category:移動請求),这样岂非劳民伤财?更不用说那些他没有剔除的了,所以不如一步到位。再者,“三名法”是俄、苏人的标准姓名,不是简单的消歧义手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3日 (六) 23:55 (UTC)
- 对乌拉跨氪的方案表示认同,也可扩展到其他语言人名,如西班牙人名等,典型案例如巴勃罗·毕加索。--Tianyamm2(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20:01 (UTC)
- 若有异议者,请尽快提出修改方案。若无,则一周后加入指引内,作为此类条目的命名标准。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6日 (二) 07:43 (UTC)
- 哟,这个民意代表得可真像那么回事哦,所谓既当球员,又当裁判,今天再次见识到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提出方案,不管反对者如何,只要没有提出另一套方案,这方案就算通过了,真是妙啊。也罢,既然管理员执意如此,我就提出自己的方案。鉴于在最近一些俄国、苏联、乌克兰、哈萨克等地的人物(请注意,不是斯拉夫语族,斯拉夫语族还包括西斯拉夫,而西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南斯拉夫人不同,一向不用父名)条目命名的争议,大多数“二名法”都有歧义,所以不如一步到位,所有的都用“三名法”,现建议采用以下方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0:35 (UTC)
对于俄国、苏联、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的人物条目名应遵循以下格式指引:
以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0:35 (UTC)
- 蘇州宇文宙武的方案恐怕得不到支持,但烏拉跨氪的做法的確有問題,他判斷支持使用弗拉基米爾·普京的佔多數,卻移動保護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是違反Wikipedia:移動請求方針和常理,還說「草案通過了就可以移動了」,即是把他的草案騎劫整個移動請求的討論,哪有「若無異議者,則一周後加入指引內」的道理?--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0:46 (UTC)
- 如果你们俩个想让所有的条目永久移动保护为原有状态,并继续的争吵下去,你们都可以选择完全反对该草案,然后继续吵。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在草案通过前移动和在通过后移动有多大的差别?这到底是在为了吵架而讨论,还是为了条目到底叫什么在讨论。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6日 (二) 11:29 (UTC)
- 争吵的原因是缺乏共識,移動請求就是尋找共識的程序,現在共識有了,乌拉跨氪也指「按上述讨论,支持使用二名的为多数」,卻移動保護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是親手破壞共識,違反Wikipedia:移動請求方針。現在不是草案、二名法三名法的問題,而是程序問題,乌拉跨氪大可以按共識移動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到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按方針執行移動保護一個月,然後才談草案,這樣蘇生也不會有異議,也有充分時間讨论。我相信乌拉跨氪是出於善意,希望你能再三考量。--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1:49 (UTC)
- 草案在通过前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的限制效力,就是说关于这类条目的命名没有任何的共识。在草案通过前对条目进行移动其他用户可以进行异议,异议后该条目的移动停止,并恢复到原有状态。待相关限制性方针讨论出台后在做移动。
- 如上就是我不进行任何条目移动的原因。这才是正常的程序。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草案通过前一定进行移动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根据的是什么。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6日 (二) 11:55 (UTC)
- 說過很多次,一直都是移動請求,尋求對普京命名的共識,「本頁處理的移動,包括移動目標已經被使用(通常是帶有頁面歷史的重定向頁)而需要管理員協助、有爭論的移動而需要討論以取得共識」。現在你判斷了支持使用二名的为多数,就沒理由不按共識移動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到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按方針執行移動保護一個月。--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03 (UTC)
- 我会没有异议?!搞笑了。“二名法”多数不代表达成共识,达不成共识就维持现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18 (UTC)
- 至少你不會再次见识到「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吧?現在是程序問題,乌拉跨氪提出的是「草案通過了就可以移動了」,而不是「达不成共识所以维持现状」。--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23 (UTC)
- 那是一样的,草案不通过就维持现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31 (UTC)
- 現在是移動請求,關草案甚麼事?難道處理每個移動請求都要先通过草案?不要為爭論而爭論。--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35 (UTC)
- 你的移动请求也未有共识,共识又不是靠投票多数决定的,达不成共识就维持现状,就这么简单,其余我不想多说,你去问管理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45 (UTC)
- 我認為「按上述討論,支持使用二名的為多數」已代表乌拉跨氪判定有共识,不可能認為一條條目沒共识就去談「對於名稱來源於斯拉夫語族的人物條目名應遵循以下格式指引」吧?還請乌拉跨氪明確回答:按上述討論,在普京條目上使用二名是否屬多數共识?--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54 (UTC)
- 你的移动请求也未有共识,共识又不是靠投票多数决定的,达不成共识就维持现状,就这么简单,其余我不想多说,你去问管理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45 (UTC)
- 現在是移動請求,關草案甚麼事?難道處理每個移動請求都要先通过草案?不要為爭論而爭論。--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35 (UTC)
- 那是一样的,草案不通过就维持现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31 (UTC)
- 至少你不會再次见识到「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吧?現在是程序問題,乌拉跨氪提出的是「草案通過了就可以移動了」,而不是「达不成共识所以维持现状」。--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23 (UTC)
- 我会没有异议?!搞笑了。“二名法”多数不代表达成共识,达不成共识就维持现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6日 (二) 12:18 (UTC)
- 說過很多次,一直都是移動請求,尋求對普京命名的共識,「本頁處理的移動,包括移動目標已經被使用(通常是帶有頁面歷史的重定向頁)而需要管理員協助、有爭論的移動而需要討論以取得共識」。現在你判斷了支持使用二名的为多数,就沒理由不按共識移動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到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按方針執行移動保護一個月。--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2:03 (UTC)
- 争吵的原因是缺乏共識,移動請求就是尋找共識的程序,現在共識有了,乌拉跨氪也指「按上述讨论,支持使用二名的为多数」,卻移動保護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是親手破壞共識,違反Wikipedia:移動請求方針。現在不是草案、二名法三名法的問題,而是程序問題,乌拉跨氪大可以按共識移動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到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按方針執行移動保護一個月,然後才談草案,這樣蘇生也不會有異議,也有充分時間讨论。我相信乌拉跨氪是出於善意,希望你能再三考量。--Risk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1:49 (UTC)
- 如果你们俩个想让所有的条目永久移动保护为原有状态,并继续的争吵下去,你们都可以选择完全反对该草案,然后继续吵。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在草案通过前移动和在通过后移动有多大的差别?这到底是在为了吵架而讨论,还是为了条目到底叫什么在讨论。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6日 (二) 11:29 (UTC)
- (+)支持,建議可以成為外國人物名的通用規則。--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7月16日 (二) 13:33 (UTC)
- (-)反对我之前得知,俄国人好像在用两名的时候爸爸和儿子名字是一样的?这样的话,那用两名不是会有歧义?常用与否自然是字越少越常用,单独说普金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是别的,可万一官二代了乍整啊?--刘嘉(留言) 2013年7月17日 (三) 01:18 (UTC)
- 请问阁下看了草案写什么了吗。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7日 (三) 04:20 (UTC)
- (!)意見:管理员的草案有很大的误导性,以斯拉夫语族诸语言为母语的人并不是都习惯加上父名,特别是西斯拉夫语支如波兰语、捷克语等就没有这个习惯。另外,阿布哈兹语、哈萨克语(中亚)等虽然不属于斯拉夫语族,其人却也习惯加上父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7日 (三) 06:19 (UTC)
- 那阁下建议将该集合定义在什么范围内。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7日 (三) 09:51 (UTC)
- 我上面已经说了,是前苏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的人物,还有加上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阿布哈兹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7日 (三) 10:34 (UTC)
- 请不要用“等”,需要的是全集定义。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7日 (三) 17:10 (UTC)
- 无法全集定义,不是所有语言我都通晓的,而且这么多语言让我怎么全集定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0:16 (UTC)
- 那我就移除斯拉夫语族的限定,所有存在类似格式姓名的人物都应准许此指引。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8日 (四) 06:14 (UTC)
- 西方人物千差万别,有的甚至全名比简称常用,硬要揉杂在一起更不可取。——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6:37 (UTC)
- 那阁下就想一个定义出来。“有的”是哪些,谁也不知道。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8日 (四) 06:51 (UTC)
- 我只想到前苏联、俄罗斯(包括旧俄国、莫斯科大公国和基辅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布哈兹的人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7:58 (UTC)
- 那就改为“姓名组成超过两个词的西方人物条目”可否?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9日 (五) 16:08 (UTC)
- 既然姓名组成超过两个词,那就无所谓东西方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各国情况千差万别,这个方案雄心太大,通过概率不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0日 (六) 00:13 (UTC)
- 已改为具体国家,仅此。其他国家以后讨论后再加入。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0日 (六) 08:48 (UTC)
- 唉,我早已说过这些地方的人习惯用“三名法”,你定这样的规则违反当地的习惯,我是坚决反对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1日 (日) 02:35 (UTC)
- 已改为具体国家,仅此。其他国家以后讨论后再加入。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0日 (六) 08:48 (UTC)
- 既然姓名组成超过两个词,那就无所谓东西方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各国情况千差万别,这个方案雄心太大,通过概率不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0日 (六) 00:13 (UTC)
- 那就改为“姓名组成超过两个词的西方人物条目”可否?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9日 (五) 16:08 (UTC)
- 我只想到前苏联、俄罗斯(包括旧俄国、莫斯科大公国和基辅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布哈兹的人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7:58 (UTC)
- 那阁下就想一个定义出来。“有的”是哪些,谁也不知道。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8日 (四) 06:51 (UTC)
- 西方人物千差万别,有的甚至全名比简称常用,硬要揉杂在一起更不可取。——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6:37 (UTC)
- 那我就移除斯拉夫语族的限定,所有存在类似格式姓名的人物都应准许此指引。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8日 (四) 06:14 (UTC)
- 无法全集定义,不是所有语言我都通晓的,而且这么多语言让我怎么全集定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8日 (四) 00:16 (UTC)
- 请不要用“等”,需要的是全集定义。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7日 (三) 17:10 (UTC)
- 我上面已经说了,是前苏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的人物,还有加上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阿布哈兹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17日 (三) 10:34 (UTC)
- 那阁下建议将该集合定义在什么范围内。乌拉跨氪 2013年7月17日 (三) 09:51 (UTC)
- (+)支持,照中文習慣。Ianbu(留言) 2013年7月18日 (四) 14:09 (UTC)
- (*)提醒,若无其他反对意见,则三日后通过草案。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2日 (一) 05:26 (UTC)
- (!)意見:请勿“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反对者也不是我一个,支持者也未占绝对多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22日 (一) 06:20 (UTC)
- (!)意見:对于双名的方案,“支持”7票;“反对”6票(有我一票在最后);“中立”3票,目测支持者不占大多数啊?--守望者爱孟(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17:01 (UTC)
- 支持11,反对6,中立,中立3,支持占大多数。草案通过。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5日 (四) 19:0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