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宋官窑青瓷琮式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官窑 青瓷琮式瓶
年份南宋 公元12-13世纪
类型陶瓷器
尺寸18.8 cm × 12.8 cm × 12.4 cm(7.4英寸 × 5.0英寸 × 4.9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故瓷016606N000000000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南宋官窑青瓷琮式瓶(俯视图)

南宋官窑青瓷琮式瓶,为仿玉器造型的青瓷器,由南宋杭州官窑于十二世纪烧制。原藏于北京紫禁城永寿宫,现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形制

[编辑]

全高18.8公分、口径12.8公分、底径12.4公分、仿五节玉琮形制。北宋中叶以后,儒学家一改汉唐时期以注疏为主的礼制研究传统,开始根据出土的器物,进行“观其器,诵其言,形容髣髴,以追三代遗风”的复古运动;到了南宋时期,祭祀礼器主要依照北宋宋徽宗敕令撰写的《宣和博古图》,进行器形的细部制作;若《博古图》不载,则依聂崇义纂辑的《三礼图》来完成。在绍兴十五年(1145)以后,官窑出产的琮式瓶则是依据《博古图》进行烧制。

官窑

[编辑]

修内司窑

[编辑]

靖康之乱后,宋室南迁(公元1127年)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宦官邵成章执掌修内司,负责宫殿、太庙修缮等事务。为了因应皇室日用品的需要,且由于大量祭器在南迁的仓皇中遗失、毁损,邵成章承袭北宋汴京官窑的旧制,在皇城西北凤凰山下设窑,称为“内窑”。宋室南迁后,为因应迫切的祭祀需要,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所使用的祭祀瓷器是由几近倒闭的越窑烧造;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的明堂祭祀,再由余姚官窑承制。然而当时朝臣认为两次祭祀用瓷“其制非是”,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高宗又谕宰执“卿可访求通晓礼器之人,令董其事。”进而促成绍兴十四年礼器局的设立。其后一直到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修内司窑的陶瓷祭器获得宋高宗的赞许,才正式奠定其官窑的正统地位。修内司窑的工艺技法,主要仍是承自北宋末期赫赫有名的汝窑官窑,又借镜的浙江一带龙泉窑系统的烧造成色技法。发展出粉青紫口铁足等特征。

郊坛下窑

[编辑]

绍兴十三年三月(公元1143年)设稷坛、筑圜丘。其后为祭祀需要,且修内司窑不敷使用,在老虎山上郊坛之侧另辟新窑,是为“郊坛下窑”,即今日老虎洞窑址。但其作品质量不如修内司窑。

特征

[编辑]

南宋官窑的特色是,因其胚土富含氧化铁,呈红褐色;且在上青釉时,底部圈足的不上釉。在烧成后,瓶口薄釉处,粉青釉与赭红胎杂揉,略泛紫光;底部圈足成铁色。素有“紫口铁足”之称。哥窑亦有相同的特征。相关例子可参照故宫博物院藏品南宋官窑青瓷贯耳壶[1]

外观

[编辑]
底座细部图

瓷胎

[编辑]

本件作品的胎骨极为厚重,瓶底有1.5公分,口径几乎与边长相等,显得矮壮厚实,瓶底涂有赭色铁汁。一如南宋官窑所用的胎土,此瓶土坯含铁量相高,故器棱薄釉处略泛紫褐色。

釉料

[编辑]

青釉的呈色原理是,釉料含有二价铁离子(Fe+2)与三价铁离子(Fe+3),在缺氧的还原烧制程序后,红色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绿色的二价铁离子。故呈现青绿色。南宋官窑著名的粉青,则是由龙泉窑为借镜发展而来的。

开片

[编辑]

釉上的裂痕,称为“开片”,是因为瓷胎与釉料的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此作品的鳝血色开片指的是,开片裂痕中略透金黄色的意思。

用途的演变

[编辑]

玉琮,为四角或八角柱体,中有贯穿圆孔;是古代用于祭地的玉器。琮式瓶则是自宋朝才开始出现,为仿玉琮形制的祭祀礼器。然而因缺乏实物的考证,宋人制造的琮瓶和今日所见的玉琮并不一致,是一端有底的容器。明朝晚期,琮式瓶的用途已有大的转变,被通称为“蓍草瓶”(“蓍”,拼音shī注音粤拼si1,音同“失”),是摆置于文人书斋的文房花器,可用于插花或插置蓍草。到了清朝,琮式瓶则趋向单纯的摆饰。

琮式瓶于明朝时以蓍草瓶的形象传入日本。被日本人称为“经筒”,作为花道所用的时尚道具,亦可作为茶道花器。甚至曾做为茶道所用的水指,用以盛装洗濯用水、补给茶釜用水。今日花道所用之“算木文”即是以中国琮瓶为原型的创作。

轶闻

[编辑]

清高宗乾隆皇帝不识两端贯通无底的新石器玉琮,误以为其为挑担配重用的“杠头”,琮式瓶一度被乾隆称为“杠头瓶”。

参考资料

[编辑]
  • 苏芳淑 《古人存古--玉琮在古代墓葬中的诸意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 谢明良《琮瓶的变迁》,《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
  • 杜正贤〈老虎洞窑址──揭开修内司官窑与哥窑瓷的千年面纱〉,《文物天地》2005年5期
  • 蔡玫芬〈细看南宋官窑琮式瓶〉,《故宫文物月刊》第282期,2006年9月 ISBN 0011302828
  • 永思艺讯 〈南宋礼器的典范,大维德所藏同款:“南宋官窑六方八卦鼓钉纹簋炉”〉
  • 陈芳妹 《青铜器与宋代文化史》,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5月 ISBN 978-986-350-155-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