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保罗龙属
巨保罗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 |
---|---|
宽尾巨保罗龙的想像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科: |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亚科: |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
属: | †巨保罗龙属 Magnapaulia Prieto-Márquez et al., 2012 |
模式种 | |
宽尾巨保罗龙 Magnapaulia laticaudus (Morris, 1981)
| |
异名 | |
|
巨保罗龙属(学名:Magnapaulia)是鸟脚下目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是种草食性恐龙。
化石被发现于墨西哥西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初被建立为赖氏龙属的一个种,宽尾赖氏龙[1]。在2012年,被建立为独立属,模式种宽尾巨保罗龙(M. laticaudus)[2]。巨保罗龙的身长原本被估计为15到16.5米,另有12.5米的估计值,仍是最大型的鸟臀目恐龙之一,体型仅次于山东龙,也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赖氏龙亚科恐龙。
发现与命名历史
[编辑]在1968到1974年,洛杉矶郡自然史博物馆派出一个挖掘团队,由地质学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J. Morris)率领,前往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进行化石挖掘工作,其中发现一个大型赖氏龙亚科化石。在1981年,莫里斯将这个大型化石命名为宽尾赖氏龙(?Lambeosaurus laticaudus)。其种名在拉丁语中意为“宽的尾巴”,意指其上下侧很宽、左右侧很窄的尾巴[3]。模式标本(编号LACM 17715)是一个部分头颅骨、部分身体骨骼。
因为没有发现完整的头颅骨冠饰,莫里斯并没有明确地将它们分类于赖氏龙,而是认为它们极可能是赖氏龙,所以在学名前标上问号。莫里斯对宽尾赖氏龙的叙述中,将某些特征解释成宽尾赖氏龙为依水为生的动物,将大部分时间在在水里。这些特征包括:高而狭窄的尾巴(莫里斯解释为游泳的适应演化)、骨盆间的虚弱接合关节、以及断裂后愈合的股骨(他认为若是陆地动物,将没有足够时间痊愈)[1]。
之后数十年,研究人员对宽尾赖氏龙的分类有不同看法。有研究人员认为宽尾赖氏龙来自于数个没有互相关系的化石,而认为是赖氏龙属的一个可能种[4];但也可能是亚冠龙的一个种[5][6];在2007年的威拉弗龙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宽尾赖氏龙与威拉弗龙无法分辨,因此质疑宽尾赖氏龙的本身有效性[6]。
在2012年,Albert Prieto-Márquez、路易斯·齐亚比(Luis Chiappe)等古生物学家重新研究这些下加利福尼亚化石。他们将宽尾赖氏龙建立为新属,宽尾巨保罗龙(Magnapaulia laticaudus)。属名意为“巨大的保罗”,意指其巨大的体型,并以洛杉矶郡自然史博物馆的董事Paul G. Haaga, Jr.为名[2]。
这个新研究将许多新标本编入巨保罗龙,这些新标本的发现地点离正模标本的发现处约三公里,包含数个部分身体骨骼、皮肤痕迹、零散骨头,来自于数个不同体型的个体。巨保罗龙的化石被发现于艾尔加洛组(El Gallo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坎潘阶晚期,约7360万到7300万年前。借由正模标本与新标本,研究人员得以详细研究巨保罗龙[2]。
体征
[编辑]目前还没发现宽尾巨保罗龙的冠饰。宽尾巨保罗龙的最显著特征是其大体型与高扁尾巴形状,它们具有延长的人字形骨与神经棘,类似亚冠龙[1]。宽尾巨保罗龙的身长,原始估计值有15到16米,重量可达22吨[1]。Prieto-Márquez等人估计宽尾巨保罗龙的身长约12.5米,尽管体型比原先估计值还小,是最大型的鸟臀目恐龙之一,也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赖氏龙亚科。已知最大型的化石是编号LACM 17712标本,其肱骨的长度为80.3公分[2]。
研究人员列出巨保罗龙的两个自衍征,包含:尾巴基部的人字形骨长度是其椎体的四倍长度、尾巴前段的尾椎前关节突基部有个碗状凹陷,从基部往上延伸,深入神经棘前侧[2]。
从身体中段到尾巴中段的脊椎,其神经棘的长度相近,使得后背部到尾巴基部有相近的高度;这些部位的神经棘长度,是椎体的四倍[2]。宽尾巨保罗龙也有被发现皮肤痕迹,在编号LACM 17712的尾巴上,大型六角形、小型圆形鳞片上,则有骨质硬块;骨质硬块的长度约四公分,大型六角形鳞片的长度约一公分长,小型圆形鳞片更小[1]。
分类
[编辑]巨保罗龙被命名时,研究人员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将巨保罗龙归类于鸭嘴龙科的赖氏龙亚科,其最近亲是威拉弗龙,化石同样被发现于墨西哥。巨保罗龙、威拉弗龙形成一个小型演化支,生存于北美洲南部;赖氏龙、冠龙、亚冠龙、扇冠大天鹅龙则形成一个大型演化支,生存于东亚、北美洲北部,是前者的姊妹演化支[2]。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Morris, William J.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ja California: ?Lambeosaurus laticaudu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81, 55 (2): 453–462.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Prieto-Márquez, A.; Chiappe, L. M.; Joshi, S. H. (2012). Dodson, Peter. ed. "The lambeosaurine dinosaur Magnapaulia laticaudu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Baja California, Northwestern Mexico". PLoS ONE 7 (6): e38207. doi:10.1371/journal.pone.0038207
- ^ (英文)Simpson, D.P. Cassell's Latin Dictionary 5. London: Cassell Ltd. 1979: 883. ISBN 0-304-52257-0.
- ^ Horner, John R.; Weishampel, David B.; and Forster, Catherine A. Hadrosauridae.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38–463. ISBN 0-520-24209-2.
- ^ Evans, David C.; and Reisz, Robert R. Anatomy and relationships of Lambeosaurus magnicristatus, a crested hadrosaurid dinosaur (Ornithischia) from the Dinosaur Park Formation, Albert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7, 27 (2): 373–393. ISSN 0272-4634. doi:10.1671/0272-4634(2007)27[373:AAROLM]2.0.CO;2.
- ^ 6.0 6.1 Gates, Terry A.; Sampson, Scott D.; Delgado de Jesús, Carlos R.; Zanno, Lindsay E.; Eberth, David; Hernandez-Rivera, René; Aguillón Martínez, Martha C.; and Kirkland, James I. Velafrons coahuilensis, a new lambeosaurine hadrosaurid (Dinosauria: Ornithopoda) from the Late Campanian Cerro del Pueblo Formation, Coahuila, Mexico.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7, 27 (4): 917–930. ISSN 0272-4634. doi:10.1671/0272-4634(2007)27[917:VCANLH]2.0.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