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斑腰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腰燕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科 Hirundinidae
属: 金腰燕属 Cecropis
种:
斑腰燕 C. striolata
二名法
Cecropis striolata
(Temminck et Schlegel)[1]
异名

Hirundo striolata

斑腰燕学名Hirundo striolata)为燕科金腰燕属鸟类,俗名粗纹燕。分布于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云南等地,多栖息于与金腰燕相似,通常是丘陵地带,有空旷地和耕地。[1]

斑腰燕过去有时被认为是金腰燕的亚种。

描述

[编辑]

斑腰燕体长19公分,尾巴深深分叉。它有蓝色的上半身,除了红棕色的颈圈(有时缺少)和带条纹的栗色臀部。脸部和下半身为白色,带有粗重的深色条纹。翅膀为棕色。两性相似,但幼鸟颜色较黯淡偏棕,臀部颜色较浅,外侧尾羽较短。

共有四个亚种:

  • C. s. striolata 在台湾、菲律宾和印尼繁殖。
  • C. s. mayri 在印度东北部到缅甸西北部及孟加拉东北部繁殖。[2] 其条纹比指名亚种striolata更宽。
  • C. s. stanfordi 在缅甸东北部到泰国北部繁殖。其条纹较宽。
  • C. s. vernayi 在泰国西部局部地区繁殖。其下半身比指名亚种更偏红色,臀部只有淡淡的条纹。

此物种,尤其是亚种mayri,与金腰燕的japonicus亚种非常相似,但体型较大,条纹更粗,且颈圈不如后者明显。

行为

[编辑]

其联络叫声为pin,警报声为chi-chi-chi,歌声则是轻柔的啁啾声。

迁徙

[编辑]

岛屿亚种基本上为留鸟,但大陆亚种mayristanfordi是部分迁徙性鸟类,会在冬季迁往南方。

繁殖

[编辑]

斑腰燕于四月至七月繁殖,单独或半群居,巢穴分散。巢为瓶状结构,由泥球构成,内衬干草和羽毛。每窝通常有四颗白色蛋,有时五颗。双方共同筑巢,并分担孵卵和照顾幼鸟的工作。

巢筑于天然洞穴中,但经常会选择人工场所如桥梁、涵洞和建筑物上。

觅食

[编辑]

斑腰燕在靠近地面或悬崖面上方低空飞行,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与家燕相比,它的飞行速度较慢且飘逸。它会与其他燕类一起觅食。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赤腰燕.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Turner, Angela; Kirwan, Guy M. Keeney, Brooke K , 编. Striated Swallow (Cecropis striolata). Birds of the World. 30 April 2021. doi:10.2173/bow.strswa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