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号
海燕号
| |
历史 | |
---|---|
舰名 |
|
所有者 | 保罗·艾伦 |
船籍港 | 马恩岛 |
建造者 | 芬坎蒂尼集团[1] |
下水日 | 2002年12月19日 |
命名者 | 2003年 |
完工日 | 2003年4月23日 |
获取日 | 2015年10月 |
标识 | |
技术数据 | |
舰型 | 研究船 |
吨位 | 3,371 GT |
全长 | 76.45米(250英尺10英寸) |
全宽 | 15米(49英尺3英寸) |
吃水 | 7.465米(24英尺5.9英寸) |
速度 | 11.5节(21.3千米每小时) |
船员 | 20 marine crew and 10 project crew |
海燕号(RV Petrel)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所拥有的一艘研究船,长度为76.45米(250.8英尺)。 该船以海鸟海燕的名字命名。2016年,保罗·艾伦向Subsea 7公司购买这艘近海服务船。2017年,该船完成广泛改装,成为一艘深海研究船。 它是世界上唯一可勘探6,000米(19,685英尺)深度的私人船只。海燕号可以试验从未使用过的新型深海设备[2]。
探测史
[编辑]探险小组于2015年1月利用八爪鱼号(Octopus)绘制了380平方英里(980平方公里)的铁底海峡(Ironbottom Sound)地图,确定了29个失事地点,7个失事残骸场以及几个可能的飞机位置。
在探险小组所发现的29艘沉船中,其中6艘被被确认为阿斯托利亚号重巡洋舰、昆西号重巡洋舰、万森纳号巡洋舰、北安普敦号巡洋舰、亚特兰大号巡洋舰和堪培拉号重巡洋舰。有11艘残骸初步确定是沃克号驱逐舰、绫波号驱逐舰、德黑文号驱逐舰、夕立号驱逐舰、吹雪号驱逐舰、拉菲号驱逐舰、蒙森号驱逐舰、巴顿号驱逐舰、库欣号驱逐舰、里特号驱逐舰和普雷斯顿号驱逐舰。其余12个残骸位置尚未确认,需要进一步研究[3]。
2015年
[编辑]武藏号
[编辑]经过几年的搜寻,探险小组透过八爪鱼号于2015年3月发现大日本帝国的武藏号战舰。这一发现成为世界各地的新闻头条[4]。
胡德号
[编辑]在获得英国国防部的许可后,该小组于2015年8月从海中捞起胡德号战斗巡洋舰的舰钟。胡德号战斗巡洋舰的船员中只有三人幸存下来,其中一个人希望收回船钟以纪念船友。安妮长公主于2016年5月24日为船钟揭幕,以纪念皇家海军史上最多人丧生(1,415名)的单艘船只下水75周年[5][6]。
2017年
[编辑]阿蒂格利埃尔号
[编辑]2017年3月,探险小组于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海域,约3600米处发现了意大利皇家海军的驱逐舰阿蒂格利埃尔号。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编辑]2017年8月19日,探险小组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7]。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是历史上最难以捉摸的沉船之一,同时也是美军历史上单一船只沉没死亡人数最多的惨剧,被发现在菲律宾海5,500米(约18,000英尺)的海底,这一发现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残骸呈现直立的状态,船体和武器完好无损。
苏里高海峡
[编辑]在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后,海燕号于2017年10月航行到苏里高海峡,参加莱特湾海战的73周年纪念活动[8]。
2017年11月,在获得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认可后,海燕号开始苏里高海峡进行调查,再透过船上的当地历史学家证实后。
探险小组被证实发现了大日本帝国的扶桑号战舰、山城号战舰、满潮驱逐舰、山云驱逐舰、朝云驱逐舰的残骸,这五艘船只也是苏里高海峡海战中西村祥治海军中将指挥的舰队。并在该场战役中沉没。
奥尔莫克湾和华德号
[编辑]2017年12月,海燕号探索了菲律宾奥尔莫克湾,并发现美国海军的华德号驱逐舰、库柏号驱逐舰,大日本帝国的岛风号驱逐舰和长波驱逐舰和若月驱逐舰两艘夕云型驱逐舰的残骸。
发现华德号驱逐舰残骸同时是12月7日珍珠港事变76周年纪念的中心主题[9]。
2018年
[编辑]返回奥尔莫克湾
[编辑]2018年1月上旬,海燕号返回奥尔莫克湾,并派遣水下摄影机潜入了一艘于2017年发现的另一艘夕云型驱逐舰,最终该舰被确定为滨波驱逐舰。
菲律宾海的C-2灰狗式运输机
[编辑]2018年2月,海燕号与美国海军合作,并寻获2017年11月22日隆纳·雷根号航空母舰行驶菲律宾海途中,坠入海底的C-2灰狗式运输机残骸,残骸位于5,639米处。
列星顿号
[编辑]2018年3月4日,海燕号探索了珊瑚海,并宣布于海底3,000米深处发现美国海军列星顿号航空母舰的残骸,该船在太平洋战争的珊瑚海海战中受到重创沉没。
朱诺号
[编辑]2018年3月17日,探险小组找到了美国海军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朱诺号的残骸,该船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遭到日本潜艇击沉,共有687人在此事件丧生,其中包含了著名的苏利文兄弟。
海伦娜号
[编辑]2018年4月11日,探险小组宣布发现了美国海军海伦娜号轻巡洋舰的残骸,该船于库拉湾海战遭到日本驱逐舰发射的三枚鱼雷击沉,造成了约168人死亡。
HMAS AE1
[编辑]HMAS AE1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E级潜艇,在服役不到七个月后,于1914年9月1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的海上失踪。2017年12月,探险小组于约克公爵群岛附近的第13次搜索任务中意外发现了该潜艇的残骸,该潜艇位于水下约300米以下的区域,呈现较为完好的状态。
2019年
[编辑]新月号
[编辑]探险小组于2019年1月在745米(2,444英尺)的海底发现大日本帝国新月驱逐舰的残骸,残骸受到严重破坏,但桅杆仍然附着且完整[10],还值得注意的是,海燕号所拍摄的残骸照片,实则为该船舶首次被拍摄的照片,已知并没有任何新月号服役的存世照片。
神通号
[编辑]2019年2月,海燕号探险小组在所罗门群岛库拉湾口附近发现大日本帝国神通号轻巡洋舰的残骸。破损的巡洋舰位于900米(3,000英尺)的海底[11]。
比叡号
[编辑]2019年2月6日,探险小组宣布发现日本大日本帝国比叡号战舰的残骸,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沉没的第一艘日本战列舰,比叡号战舰沉没在所罗门群岛萨沃岛西北900米(3,000英尺)深处海底。比叡号是探险小组发现的第四艘日本战舰,当时武藏号已经于2015年3月被发现,而扶桑号战舰、山城号战舰则于2017年11月被发现。
大黄蜂号
[编辑]2019年2月12日,探险小组宣布在所罗门群岛附近17,700英尺(5,400米)深处找到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残骸[12]。大黄蜂号于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时遭到日军击沉,由于沉没期间舰上的甲板上发生大火,因此残骸一部分的飞行甲板已经坍塌,此外船尾的一部分则遭到严重受损,但船体大部分则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几架飞机和车辆则散落在沉船遗址周围。
斯特朗号
[编辑]2019年3月13日,探险小组宣布他们在13,800英尺(4,200米)深处发现美国海军弗莱彻级驱逐舰斯特朗号的残骸。
古鹰号
[编辑]2019年5月4日,探险小组宣布发现大日本帝国古鹰号重巡洋舰的残骸,位在1,400米(4,600英尺)海底深处,该舰于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遭到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
摩耶号
[编辑]2019年7月1日,探险小组宣布在菲律宾巴拉望岛海岸附近发现大日本帝国摩耶号重巡洋舰的残骸,其船艏与船体分离,不过舰桥结构大致保持良好,位在1,850米(6,070英尺)海底[13]。
最上号
[编辑]2019年9月9日,探险小组宣布在保和海发现日本最上号重巡洋舰的残骸。大部分船体完好无损,位在1,450米(4,760英尺)的海底[14]。
圣罗号
[编辑]2019年10月10日,探险小组宣布发现了圣罗号护航航空母舰的残骸,该舰因莱特湾海战中遭遇零式舰上战斗机的袭击而重创沉没,位于萨马岛附近菲律宾海沟边缘的15,538 英尺(4,736米)深处。
加贺号
[编辑]2019年10月18日,海燕号在中途岛环礁附近发现日本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残骸。加贺号位于海底5,400米(17,700英尺)深处,飞行甲板大部分已经消失,船体上则生长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同时加贺号也是第一艘被发现的日本航空母舰,也是自1999年美国Nauticos公司拍摄到疑似加贺号的水下照片后,最大的发现。[15]
赤城号
[编辑]2019年10月20日,海豹行动的负责人罗伯·卡夫特(Rob Kraft)和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历史学家弗兰克·汤普森利用海燕号高频声纳确定日本赤城号航空母舰的残骸。赤城号位于夏威夷珍珠港西北1,300英里(2,100公里)处,发现深度为5,490米(18,011英尺)[16]。
鸟海号
[编辑]2019年10月26日,搜索小组宣布在早前的5月5日,在在菲律宾海域发现的残骸确定为大日本帝国的鸟海号重巡洋舰,位在5,173米深处。
约翰斯顿号
[编辑]2019年10月30日,探险小组宣布发现约翰斯顿号驱逐舰的残骸,沉船的深度为6,220米(20,406英尺),据信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最深的沉船[17]。
MV Doña Paz和MT Vector
[编辑]2019年12月19日,探险小组宣布对菲律宾渡轮MV Doña Paz和油轮MT Vector的残骸进行定位和调查,两艘船于1987年12月20日于菲律宾的塔布拉斯海峡相撞,导致约有4,386名乘客和船员死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致命的海难之一。最终则在在锡布延海500 米(1,600 英尺)的深度发现两艘沉船,残骸的彼此距离则相距 2,200 米(7,200 英尺),基本呈现状况良好的状态。
夏威夷大学丢失的 ROV Luukai
[编辑]在2019年12月24日,海燕号宣布于北瓦胡岛的深度处4,720 米(15,490 英尺)的空间找到了失踪40年,夏威夷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SOEST) 所丢失的海底研究无人机ROV Luukai,并在最后打捞上岸。
2020年至今
[编辑]长期停泊
[编辑]2020年6月11日,海燕在其 Facebook 页面上宣布,因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将无限期停泊,并在9月3日抵达利斯。目前仍在港口停泊。
参考资料
[编辑]- ^ Seaway Petrel (04/2003). Maritimt Magasin. 10 April 2003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 ^ Haun, Eric. The Quest to Find and Explore USS Indianapolis. www.marinelink.com. 17 October 2017 [17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News, Ocean. May Feature Story | Featured Stories. ONT. [201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Group, The Superyacht. M/Y Octopus finds the Musashi – SuperyachtNews. Superyacht News. [10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英语).
- ^ Princess Royal formally unveils bell of HMS Hood on 75th anniversary. Mail Online. [18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5).
- ^ 500. The Telegraph. [10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 ^ Grinberg, Emanuella. USS Indianapolis wreckage found 72 years later. CNN. [9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 ^ Philippines :: Topic: joint exploration of the Surigao Strait wrecks wit (1/1). www.surigaoislands.com. [9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英国英语).
- ^ R/V Petrel Explores Wreck of USS Ward; Fired First American Shot of WWII | PaulAllen.com. PAUL ALLEN. [21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 ^ RV Petrel. www.facebook.com.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英语).
- ^ RV Petrel. www.facebook.com.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英语).
- ^ Wreckage of World War II aircraft carrier USS Hornet discovered. cbsnews.com. 12 February 2019 [12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RV Petrel. www.facebook.com. [21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 RV Petrel. www.facebook.com. [21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 ^ Sunken Japanese Aircraft Carrier Kaga Discovered. The Maritime Executive. [21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 ^ Beaumont, Peter. 'Humbling' wreckage of Japanese ships from battle of Midway found in Pacific. 21 October 2019 [21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通过www.theguardian.com.
- ^ James Rogers. US WWII shipwreck discovered in the Philippine Sea is the deepest ever found. Fox News. 30 October 2019 [30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