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 | |
---|---|
歌曲 | |
语言 | 国语 |
发行日期 | 1938年1月1日 |
词曲 | 贺绿汀 |
作曲 | 贺绿汀 |
《游击队歌》,是一首中国军歌,由贺绿汀作曲、作词,首次发行于1938年元旦。全曲描述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与侵华日军战斗的游击队员。
创作背景及历程
[编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剧作者协会因此组织了13支文化界队伍到前线为军队演出,而贺绿汀也是其中一员。同年11月底,贺绿汀所属文化界队伍来到山西,获八路军将领彭雪枫接待。彭雪枫安排他们参观炮兵团,送他们一些关于游击战的文件,并与将领朱德一同讲解抗战形势。贺绿汀从中得到创作灵感,用几天时间写成《游击队歌》,先写旋律后有歌词。[1][2][3]
歌曲特色
[编辑]旋律
[编辑]《游击队歌》全曲为有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采用欧洲传统音乐的七声自然大调式,节拍为四四拍,小快板。全曲有4个乐句、共16小节,第一、二、四句的旋律大致无异,只有第三句旋律的创作手法完全相反,从而做出“起承转合”的结构效果。旋律具有进行曲风格,轻快流畅、生动活泼,表现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和性格形象、对战胜有信心的乐观信念、对敌人的不齿之情。部分旋律源自《不列颠掷弹兵进行曲》。[1][2][4][5]
歌词
[编辑]《游击队歌》歌词通俗易懂,具战斗性与群众性,内容讲述八路军的游击战法。歌曲开首描写游击队员是“神枪手”,能够做到“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这既塑造游击队员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游击战的重要战术原则——游击队员必须有射击的本领,能够以最少子弹消灭大量敌军兵员。此外,另一句歌词“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也正好反映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对华北地区抗日战争的方针。[1][2]
《游击队歌》本来有两段歌词,第二段讲述侵华日军败于游击队手上的战况,并呼吁中国人民不分贫富和党派,齐心抗战,期望日本战败后迎来世界和平。不过第二段后来被删去,现在只传唱第一段。[1][4]
第一段
|
第二段
|
发行和评价
[编辑]《游击队歌》在1938年元旦的文艺晚会上首次公开发行,由贺绿汀指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演唱,当时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等人和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均在场观赏。此曲在会上随即受到好评,其后在八路军将领的指示下教授当地全体战士传唱,后来逐渐扩展至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1938年5月,武汉出版的音乐期刊《战歌》首次刊出此曲。[2]
贺绿汀把《游击队歌》视为自己其中一份最有价值的作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对此曲表示认同,他在1946年4月会见贺绿汀,亲自赞赏说“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很喜欢《游击队歌》,时常哼唱。美国驻华武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同样喜爱此曲,并在著作《中国的双星》(Twin Stars of China)中对其反复提及,更大幅引用歌词。[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游击队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中广泛传唱,是军队文艺活动的必唱曲目之一,多次获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文化大革命期间,贺绿汀受批斗和监禁,《游击队歌》差点也受波及,不过此曲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坚持下保住文化地位,最终贺绿汀也在毛泽东授意下获释。[1][2]
《游击队歌》在1990年代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在2015年经过网络投票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1]
文化影响
[编辑]《游击队歌》有各种改编曲目,例如军乐曲版本等。1940年抗日主题电影《青年中国》以《游击队歌》作为插曲。1964年首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便包含了改编自《游击队歌》的舞蹈作品《游击队舞》。[4]在2006年播出的抗日题材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以《游击队歌》作为片尾曲。
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党史博览. 抗战时新四军与日方签贸易协议:粮食换武器. 山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