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争议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5年5月,一位用户在维基百科美国记者约翰·席根塔勒为主题写虚假条目诽谤他,导致大众怀疑维基百科用户生成内容的可靠性。[1]

自2001年维基百科推出以来发生许多争议。维基百科以“自由编辑”模式闻名,却也引起公众对于维基百科条目准确及可能破坏的担忧。媒体也报导过维基百科与其托管者维基媒体基金会有关的争议事件或丑闻:包括虚假内容、诽谤公众人物、涉嫌商业利益冲突的条目。

2005年5月,某匿名用户在维基百科上发布一篇关于美国知名记者约翰·席根塔勒的恶搞条目,此事件使媒体开始关注维基百科条目的可靠问题。[2]2007年3月,维基百科发生Essjay事件,使维基百科再受媒体关注:英维管理员Essjay声称自己是私立大学的宗教学教授,拥有神学哲学博士及教会法规博士学位,但他事实上年仅24岁,未有大学学位[3][4]

2012年,传出英国维基媒体协会董事会成员为直布罗陀政府提供有偿咨询的丑闻[5][6],其利益冲突也显示维基百科公正的脆弱。[5] 条目的不准确及虚构内容、用户之间不太友好的编辑氛围也使编辑参与度下降。[7]2013年,根据维基人调查显示,Wiki-PR公司使用网军创建马甲为其付费客户编辑维基百科,其中包括管理员在内的45名用户。[8][9]2015年,经Orangemoody调查显示,一些商务或知名人士遭欺诈者以“诽谤条目”勒索,所用马甲达数百。几篇学术论文也探讨维基百科与维基媒体基金会内部的争议。[10][11]本列表将收集值得关注的案例。

概论

[编辑]

有学者曾分析过维基百科的争议,社会学家霍华德·莱因戈尔德英语Howard Rheingold认为:“维基百科的争议正揭示了维基百科社群之社会机制的改变”[10];一项关于社会技术空间政治化的研究指出“维基百科争议在争议页面受到外界注目时逐渐成熟”,[11]亦有大学将维基百科的争议作为讨论道德与偏见的基础课程选题。[12]

编辑限制

[编辑]

维基百科称自己为“任何人皆可编辑”的百科全书,但有时在发生过一些“编辑战”与破坏后会限制用户在编辑具争议条目之权限。[13]为了解决有关限制编辑导致的批评问题,同时减少针对这些争议条目的恶作剧,维基百科尝试将具争议的条目开放给更多人编辑,让他们的贡献得到网站上更有经验的用户审议。[14][15]

2002年

[编辑]
  • 2002年2月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在2月底决定脱离维基百科,藉以抗议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在维基百科网站的广告项目。[16]该分叉由埃德加·恩尼迪所建,并以自由百科(西班牙语:Enciclopedia Libre Universal en Español)的名义托管于塞维利亚大学[17]大多数追随者都跟随着埃德加·恩尼迪,并在一年内发布了一万以上条目,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则事实上处于闲置状态至2003年中。[17]至此之后,广告问题便成为维基百科的敏感话题。[17]威尔士直到2006年才否认了维基百科不会有广告的问题,他在同年的一月对ClickZ的记者表示:“(维基百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我们是否会利用‘广告带来的’额外资金,来更好地追求我们的慈善使命。我们从来没说过维基百科上绝对不会有广告”。[18]
2002年末至2003年初的“rambot峰”

2005年

[编辑]
  • 2005年9月
  • 席根塔勒传记事件[2]是2005年5月起开始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匿名者在维基百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美国记者约翰·席根塔勒的恶作剧条目,该条目谎称席根塔勒是暗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犯,并还谎称其从1971年起在苏联生活了13年。曾是罗伯特·肯尼迪的好友兼助手:席根塔勒表示与维基百科上和他有关的条目都属于“网络诽谤”。[20]该恶作剧之肇事者为布莱恩·蔡斯,他试图以恶作剧的形式唬弄一名同事,这被维基百科评论家丹尼尔·布兰德特与《纽约时报》记者所证实。[21]该恶作剧于2005年10月从维基百科上被删除(然而这个恶作剧仍在像是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的网站维持三个月),而席根塔勒则在后来将这个经历写入《今日美国》中。[20][22]
  • 丹尼尔·布兰德特后来创办了现已停业的维基百科批评网站“wikipedia-watch.org”[21],借此回应他在试图删除自己的传记时所发生的不愉快经历。[23]
2005年12月,吉米·威尔士的自传式编辑引来外界批评
  • 2005年12月: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被发现正在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根据公开日志表明,他对自己的传记进行了18次编辑,其中七次是对拉里·桑格是否为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一事进行修改,还有人透漏威尔士曾编辑过他的前公司Bomis的维基百科条目。Bomis网站中的一个叫做“Bomis Babes”的项目原本被描述为“软调色情”,但威尔士将其修改为“成人内容栏目”,并删除了提及色情的内容。对此他称他正在修改一个错误,且不同意将“Bomis Babes”称为软调色情。从这看出他承认了其做出此改动,但坚称这是技术性修正。[26][27]

2006年

[编辑]
  • 2006年2月1日亨里克·巴图塔恶作剧事件英语Henryk Batuta hoax是由波兰语维基百科的用户们所揭发:这位完全虚构的巴图塔被声称是一位波兰共产主义革命者,为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助手。该条目存在了共15个月,还在其他17篇条目中被提及。[28][29]该恶作剧条目为一群自称为“Batuta Army”的波兰语维基百科用户们所编辑,而中一名该组织中一名成员“Marek”告诉《观察家报》,说他们之所以创造这篇条目,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波兰街道以及其他公共区域持续使用苏联官员的名字的关注,Marek称“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是叛徒、杀人犯,他们不配拥有这样的荣誉”。[28]
  • 2006年3月:丹尼尔·布兰德特在维基百科上发现142起抄袭事件,并认为这个问题正困扰著该网站。[30]
  • 2006年7月:由格雷戈里·科斯与其妹妹创立的MyWikiBiz被传出在维基百科上进行付费编辑[33]:尽管在他经一番研究后认为维基百科没有禁止这种情况的政策,但其维基百科账户在他8月宣布创立该企业的新闻稿出现后就被屏蔽。随后维基百科的相关政策立刻添加,藉以有关规范MyWikiBiz相关活动。为此,吉米·威尔士对于这个决定与将科斯账户屏蔽的事情进行辩护(尽管他承认了偷偷摸摸付费编辑的事情正不断地发生),他称“在该网站内时不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一回事,但是‘拿来主义’又是另一回事。”[34][35]

2007年

[编辑]
  • 2007年1月
  • 卡塔尔发生一连串的破坏后,当地的英语维基人被管理员短暂地禁止编辑,然后者并没有意识到整个卡塔尔的网络流量都是依赖于单一IP地址来传输。[36]事后TechCrunchSlashdot都报导称维基百科禁止所有的卡塔尔人编辑维基百科,威尔士对此表示否认。[37]
  • 据透漏,微软曾付钱给程序员里克·杰利夫英语Rick Jelliffe编辑有关微软产品的维基百科条目,[38]特别是关于Office Open XML[39]对此,微软一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相关条目因被其竞争公司IBM严重偏袒,是以由一看似独立的用户来编辑应更容易被其他维基百科用户接受。[40]
  • 2007年2月
  • 芭芭拉·鲍尔起诉了经营维基百科网站的维基媒体基金会[43],称其将她列为“最愚蠢的”文学代理人并损害其业务。该诉讼为维基百科辩护的是电子前哨基金会[44],全案最后于2008年7月被驳回。[45]
维基百科前管理员Essjay的真实身份与资历之说法成为2007年《纽约客》的社论主题
  • 2007年3月:发生Essjay事件──该事件起于一篇《纽约客》发表的罕见社论更正文,并称有位叫Essjay的知名英语维基百科管理员兼用户在2006年7月的一篇条目中自称为“一所私立大学的宗教教授,及拥有哲学博士(神学)及教会法规博士学位”,但是实际上他只是一位24岁且没有任何大学学位的年轻人。[3][4][48]然而在2007年1月,Essjay却成为Wikia的雇员,进而暴露其真名:瑞安·乔丹。他后来被维基百科评论家丹尼尔·布兰德特发现其真实身份并告诉给《纽约客》。[3][49]对此,吉米·威尔士曾表示他一直把Essjay之昵称视为一个假名,并没有什么问题:“Essjay一直都是一个出色的用户,以及社群中值得信赖的成员,即使现在亦然。他对于整起事件都进行了深思与忏悔,我认为这事情已经解决了”。[3]此回应很快就引起维基百科社群的广泛争论,之后同样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拉里·桑格很快就对其回应提出质疑:“吉米,假设你不是终身教授时,却称自己是终身教授,还说这是一个‘假名’。这不是个身份欺诈是什么。而最主要的问题并非你为什么任命Essjay为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而是你为什么不仅无视他那欺诈性的冒充一个有明显的道德影响的教授身份,甚至还给他一份工作,并成为仲裁委员会成员至今呢?”[3]最终威尔士请Essjay离开他在维基百科上的职位,后者接受,同时也辞去在Wikia的工作。[49]
加拿大职业摔角王克里斯·班瓦
  • 2007年9月
  • VentureBeat注意到奥伦·霍夫曼英语Auren Hoffman使用假名来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霍夫曼称他当时编辑该条目的原因,是为了删除一些不适当的评论内容。[86]
  • 维基百科为了防止一个被封禁的高度活跃用户继续编辑,造成了犹他州1000个IP被屏蔽。[87][88]
  • 2007年12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在没有进行基本背景调查的情况下就聘请了卡罗琳·多兰作为其首席运营官──她曾有三个州的盗窃、酒驾与肇事逃逸等犯罪纪录。[91][92]据《The Register》报导,多兰后来又因为酒驾被捕而辞职;基金会的律师迈克·戈德温引述说:“我们从来没有任何的文件来证明卡罗琳·多兰存在任何犯罪纪录。就我而言,我对于‘她的犯罪纪录’一无所知......在我们的纪录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有做过这样的事情”。[93]美联社甚至还曾报导说她“曾用枪打伤了她的男友”。[94]

2008年

[编辑]
14世纪的波斯手稿中关于穆罕默德禁止“Nasi英语Nasi'”的画像之17世纪副本,他因为是对穆罕默德的其中一个图像英语Depictions of Muhammad而招致反对的声浪
  • 2008年2月:一些穆斯林在网上请愿,要求维基百科删除掉先知穆罕默德的图片,原因是因为该图片违反了伊斯兰教的戒律。[95]他们还组织一个电子邮件活动,并向英维施压,要求他们删除相关的图片。[96]截止至2月7日时,已有十万人牵数了该请愿书,同时该条目也被保护起来,禁止非注册用户进行编辑。维基媒体基金会发言人杰·沃尔什在《信息周刊》中表示“维基百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会去审查内容。”德国维基媒体协会发言人马蒂亚斯·辛德勒也在回应让这些图片从德维中删除的意图中表示“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不是穆斯林之间的辩论大会。”[97]
  • 2008年3月
  •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利用维基百科结束了与保守派政治专栏作家、电视评论员兼大学讲师雷切尔·马斯登英语Rachel Marsden的关系:他在自己的条目上称“我已不再与雷切尔·马斯登有关系”。[98]随后该事件成为更广泛面的维基百科争议,因为威尔士曾是在马斯登的建议下(据称是他们俩的私人聊天纪录中),编辑了维基百科上关于马斯登条目的传记部分(在他们展开恋情之前)。[99]
  • 威尔士被维基媒体基金会前雇员丹尼·伍尔指控其滥用基金会资金并用于娱乐用途,后者还称威尔士的维基媒体信用卡被没收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消费习惯,随后威尔士否认该指控。[100]基金会时任主席弗洛朗丝·德伍阿尔与前基 金会临时执行董事布拉德·帕特里克否认威尔士与基金会有过任何不当行为,并称威尔士对每笔开支都会进行说明,对于无收据项目则会自掏腰包;德伍阿尔在私底下也批评过威尔士“不断地改写过去”。[101]
  • 杰弗里·弗农·默基称威尔士编辑了他的维基百科条目,藉以换取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任何捐款。威尔士将此指控斥为“无稽之谈”。[102][103]
  • 2008年5月山达基教会成员与维基百科用户之间长期存在的纠纷送交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处里:教会成员被指控试图维护教会利益并左右条目;其他用户则被指控有逆行倒施的行为。之后仲裁委员会一致投票阻止了所有来自该教会有关的IP地址的用户,几位教会批评者也被禁止编辑。[104]
  • 2008年6月
  • 澳大利亚媒体称,美国律师事务所Cadwalader, Wickersham & Taft英语Cadwalader, Wickersham & Taft曾代表澳大利亚电信CEO索尔·特鲁希略英语Sol Trujillo威胁维基媒体基金会。[109]据称该信件包含“如果维基百科&媒体在该时间(3月7日下午七点)之前没有删除一些不适当的用语,其将采取必要行动来阻止该用语被重新放入,(特鲁希略)先生也将打算提出诉讼......”[110]据说他还要求屏蔽写下期诽谤性用语的用户。[109]对此威尔士否认有收到过相关的威胁信,并说:“我很遗憾地看到一个媒体如此的不负责任的让人觉得,维基百科会屈服于几封反对合法性批评的律师函。比这更可悲的是,我看到了特鲁希略先生因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攻击。”[111]
  • 2008年8月共和党参议员兼后来的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被指控在维基百科上抄袭了他关于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演讲的一些内容。《国会季刊英语Congressional Quarterly》表示其演讲有两个段落与维基百科中关于该国的内容段落相差无几,其中第三段更是“惊人的相似”。[112]其演讲稿是由演讲稿的作者撰写,而非麦凯恩本人。事后在《国会季刊》的文章发布后,麦凯恩的助手便发布一项声明:“陈述基本历史事实与日期的方法只有那么多而已,与维基百科上内容的相似之处纯属巧合”。[113]
在被塔利班俘虏的消息并被维基百科有争议的删除的三年后的戴维·S·罗德记者(2011年)
  • 2008年11月:《纽约时报》记者戴维·S·罗德阿富汗报导时被塔利班绑架。《纽约时报》因为担心此事会危及罗德的生命,所以他们没有在版面上提及这件事情。[2]然而在其自主屏蔽消息期间,有关罗德被绑架的声明被写进维基百科。随后,《纽约时报》的代表致电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要求其压下这个事情,后者他同意会处理这个事情,但为了避免他的编辑受到审查,于是他让某不知名管理员删除了这个消息。[114]之后威尔士告诉《纽约时报》媒体记者理查德·佩雷斯-佩纳英语Richard Pérez-Peña道:“我们真的得到帮助,因为他没有出现在我们认为这是可靠来源的地方。否则我们会很难去接受的。”[115]据《基督科学箴言报》报导,威尔士的行为随后便受到大量博客与记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个做法已然破坏了维基百科的可信度。[115]
  • 2008年12月
  • 在12月初,网络观察基金会将关于《处女杀手》专辑之维基百科条目,添加到可能在英国视为非法的再现素材黑名单中,因该专辑的封面包含一个未成年少女的裸体。[116]网络观察基金会的黑名单有95%是英国网络服务提供商自愿执行的,而该问题最终导致了大多数英国百姓无法编辑维基百科上的任何条目。[117]是以,维基媒体基金会对于将该网页列入黑名单的行为表示抗议,哪怕正如网络观察基金会所说的“有关图片可能已经违反了《1978年儿童保护法令英语Protection of Children Act 1978》”,而后者也将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同意将该网页从黑名单上删除。[118]

2009年

[编辑]
  • 2009年3月:在法国作曲家莫里斯·贾尔去世数小时后,贾尔的维基百科条目被添加了一段假话:“我可以说,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长长的原声带。音乐是我的生命,也给我带来了生命,更是我离开这个生命后很长时间内被记住的方式。当我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有一首只有我自己能听到的《Final Waltz》正在播放。”[126]随后,这句话出现在世界各地报纸上的关于贾尔的讣告中。[127][2]
一些心理学家强烈反对詹姆斯·海尔曼在2009年6月公开的10个墨迹测验的墨迹图像。
  • 2009年6月
  • 连线》杂志的克瑞斯·安德森被《弗吉尼亚季刊评论英语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指控剽窃维基百科上关于《自由:激进价格的未来英语Free (Anderson book)》一书之材料。[132]安德森回应称他最初有对这些材料进行正确的引用,但后来因为与出版商在格式上出现分歧,这些材料最终没有在出版品上被列出,并表示“这是我的问题”,且会为这个错误负责,[133]之后安德森宣布会在该书的电子书版与未来的出版书籍中纠正这些错误。[134]安德森的书不是为了维基百科所体现的自由内容进行辩论,而是为了零价格之数字作品进行辩论。[135]然而,由于其对自由的免费含意与零货币成本中的免费涵义的概念相互混淆(这两个概念都是用于维基百科),其剽窃材料的事实被至少一位评论家认为“讽刺意味相当浓厚”。[133]
  • 加拿大医生詹姆斯·海尔曼向维基百科上传了十张墨迹测验中所使用的图片副本,理由是这些图片的著作权已经过期。[136]随后,他受到将其视为诊断评估的心理学家们广泛批评,他们担心会影响到已经事先知道该测验的病人,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判断。为此,他们之中还有一些人注册了维基百科账户来反对保留该图片。[137]在同年的晚些时候,更有两名心理学家在萨斯喀彻温省医疗许可委员会中投诉海尔曼,并称其上传图像之行为是不专业的行为。[138]
  • 2009年11月:已被定罪的德国杀人犯沃尔夫冈·韦尔与曼弗雷德·劳伯英语Wolfgang Werlé and Manfred Lauber在德国法院中起诉了维基媒体基金会,要求把他们名字从英维关于受害者沃尔特·塞德迈尔英语Walter Sedlmayr的条目中删除。[139]在两人的律师亚历山大·H·斯托普之努力下,德国法院判定强制要求维基遵守这种压制性要求。[140]对此,迈克·戈德温代表维基媒体基金会表示,该组织“理论上是不会编辑条目的,除非是受到了具管辖权之法院之命令。(如果)德维用户选择把他俩的名字从沃尔特·塞德迈尔的条目中删除,我们会支持其选择。英维用户选择让他俩的名字写在该条目里面,我们同样会支持其选择。”[141]
  • 2009年12月:1999年《办公空间英语Office Space》的演员荣·利文斯通洛杉矶县高等法院英语Los Angeles County Superior Court起诉一名无名氏多次编辑关于利文斯通的维基百科条目,并把利文斯通是同性恋,以及与李·丹尼森(可能是虚构的)存在关系之陈述。[142]该控诉还称,被告无名氏还为了他与其假定伴侣创建了FB简介。[143]该起诉案既没有提及维基百科,也没有提到FB,显然是为了让利文斯通有权让这两个组织传唤出有关无名氏的身份消息。[144]事后,利文斯通被指责是恐同症,为史翠珊效应的表现。当时维基媒体基金会的通讯主管杰·沃尔什表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相当认真地面对之。我们理解这些条目中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人。......关于活人的条目是很难处里的,某些粉丝或酸民可能会破坏、扰乱条目。这对我们来说并非第一次遇过的情况。”[145]

2010年

[编辑]
多瑙塔之观景台与尖塔
  • 2010年4月与以前维也纳多瑙塔(德语:Donauturm)在德维之中一度成为最受争议的简易名词之一。[146]虽然该瞭望塔在设计上与斯图加特电视塔英语Fernsehturm Stuttgart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前者从未被用于电视广播用途。德维对于合适的标题与类别进行了大约60万字的讨论。一些用户(通常是奥地利人)拒绝将多瑙塔说成是“电视塔”的用法,其他人则继续拥护此用法。[146]明镜周刊》对此问题的报导中引用了某用户的话:“在美好的日子里,维基百科比任何一个电视连续剧还要好。”[146]
  • 2010年8月:联邦调查局在要求维基百科将其标志英语Symbols of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从其移除(理由是该高分辨率图片有助于制造假的联邦调查局标志)之后,维基媒体基金会律师迈克·戈德温致函联邦调查局,回绝了他们的要求,并认为其曲解了法律。[149][150]

2011年

[编辑]
2011年9月,英国作家兼记者约翰·哈里英语Johann Hari承认其利用了维基百科来攻击他的对手,并在网站上编辑关于他们的条目并捏造不实内容而引起争议。[154][155]
  • 2011年6月
  • 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之一莎拉·佩林美国独立战争英雄保罗·里维尔描述道“他通过敲响那些钟声来警告英国人,他们无法夺走我们的武器。”[156]该描述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定性为“糟糕的胡言乱语”[157],并拉开了维基百科中关于里维尔的条目内容之争论。[158]佩琳的各种言论与解释被她的支持者加入关于里维尔的维基百科条目中,随后又被其诋毁者所删除,有至少一位评论家对此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似乎为了嘲讽佩琳女士,继而将那些言论都放在她身上。”[159]在珮琳发言后十天,该维基百科条目的访问量超过五十万,并在该条目的讨论页与国家媒体上引发广泛且没有结果的讨论,即关于这起事件对这篇条目是好是坏。[156]对此,罗伯特·施莱辛格英语Robert Schlesinger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写下他对该事件的总结:“过去有人说保守主义会站到历史的对立面并大喊‘停下来’。现在他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现实旁边并同时按下‘编辑’钮。”[158]
  • 2011年11月南非政府通过《国家消息保护法案英语Protection of State Information Bill》来使某些形式的言论在该国内构成犯罪。此后维基百科上关于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之条目遭到抗议者修改。[164]这些抗议者删除了批评非国大的内容,大概是要暗示这些内容都是非法的,这么做是为了因应新法律。[165]对此,非国大发言人基思·科扎否认了这一点,并表示这些行为是“不符合文明社会的行为。”[164]

2012年

[编辑]
历史学家提莫西·梅塞尔-克鲁斯英语Timothy Messer-Kruse编辑了有关芝加哥干草市场事件的条目之经历,引发了对维基百科上的真理而非“可验证性”作用之争论。
  • 2012年1月
  • 英国议员汤姆·沃特森发现波特兰通信公司英语Portland Communications一直在维基百科上删除其客户的一产品之昵称:“打老婆的人”(即百威英博时代啤酒英国授权公共关系学会英语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blic RelationsCEO简·威尔逊指出“时代啤酒出现在‘打老婆的人’的页面上;该称号为该品牌的强劲大陆啤酒通用绰号。品牌经理若想改变这一点就需要解决更广泛的声誉问题,然而在维基百科上删除这个关系,治标不治本。”[166]其他来自波特兰办公室的条目修改包括其另一个客户:哈萨克斯坦BTA银行英语BTA Bank与其前负责人穆赫塔尔·阿布利亚佐夫英语Mukhtar Ablyazov之维基百科条目的修改。[167]对此,波特兰公司并未否认做过这些事情,并认为这些修改很透明,并遵循了维基百科的相关政策。随后波特兰通信公司对着英国授权公共关系学会于不久宣布欢迎维基百科与之合作,并邀请吉米·威尔士到他们公司演讲,如同他在Bell Pottinger英语Bell Pottinger所做的一样。[168]汤姆·沃特森表示他对此持乐观态度:“在这个在线消息共享的世界里,公关专业人士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很高兴有关各方走到一起,并创建出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出来。”[169]
  • 2012年2月:美国劳工史学家提莫西·梅塞尔-克鲁斯英语Timothy Messer-Kruse(一位研究干草市场事件的专家)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她为了编辑维基百科上的有关条目而进行了三年斗争。[171]梅塞尔-克鲁斯发现了有关的新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在其专业意见中对该事件的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当他在2009年第一次尝试编辑条目并添加这些新消息时,其他用户告诉他这些原始消息是不能放进维基百科,除非找到已出版之二手资料。[172]正如他后来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所说的“我现在在等待时机的到来,我知道我的相关书籍将在2011年出版。”[173]当他等到其书籍出版后,再回来把他的新撰写之材料写进条目中时,他被告知这不是大众所认为的观点,无法拥有“足够关注度”,哪怕在他的书中证明了这个多数人的观点在该案件的主要细节中并不正确。[174]对此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史蒂文·沃林告诉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维基百科的所有规则都有确实执行,他表示“我们不会依靠一个不确切的个别人士说的话,只会根据他们自己的可信度。”[175]之后国家安全学者本杰明·维茨英语Benjamin Wittes与斯蒂芬妮·洛伊特引用梅塞尔-克鲁斯的经历来阐明“维基百科的政策是否在鼓励对参考来源的过度保守”的“广泛问题”。[172]
关于威尔士王妃凯瑟琳的婚纱的条目被试图删除,因而成为英维上的众多争议之一[178],并得到众多媒体之报导。[179][180]
  • 2012年7月
  • 英国维基媒体协会主席兼英维管理员阿什利·范·哈夫滕因为使用马甲账户并其他违反维基百科规范与政策之行为,被禁止在英维编辑六个月。[182]随后一直到范·哈夫滕在八月辞去主席一职前,英国维基媒体协会的董事会都一直支持着他。[183][184]
  • 2012年9月
  • 作家菲利普·罗斯发表了一封致维基百科的公开信,上面描述他在试图修改其小说《人性的污点英语The Human Stain》之维基百科条目时与维基百科社群发生冲突:尽管科尔曼·希尔克这个角色之灵感来自于梅尔文·图明英语Melvin Tumin的案件,但是许多人都将其与阿纳托尔·布罗亚德英语Anatole Broyard的生活相提并论,罗斯试图删除关于布罗亚德是其灵感来源的声明。然而他的编辑很快就被回退,理由是编辑的直接陈述属于一次文献,而非二次文献[185]维基百科管理员兼社群联系员奥利佛·凯斯随后写了一篇博客并批评罗斯和他的做法,同时指出即使在罗斯试图修改这篇条目前,他便已经引用一次公开的采访,罗斯在该采访曾表示科尔曼·希尔克的灵感来自于图明而非布罗亚德。凯斯还指出这些编辑是通过一个匿名IP所进行,且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罗斯有实际参与编辑的说法。[186]
  • 直布罗陀百科全书英语Gibraltarpedia是由用户们创立关于直布罗陀的项目,[187]该项目的负责人兼维基媒体英国董事会成员罗杰·班金被担心与直布罗陀政府在直布罗陀百科全书方面存在联系而受到审查。最令人担忧的是,该网站的主页“你知道吗?”之部分据称被用来为班金的客户做宣传。[5][6]最后班金在迫于压力使然后从董事会中辞职。[5]
  • 2012年10月:亚洲足球管理机构由于引用来自维基百科的一篇被破坏条目之内容,将阿联酋足球队称之为“沙猴”,继而被迫向后者道歉。[188][189][190]
  • 2012年11月莱维森大法官英语Brian Leveson在其关于英国新闻标准的报告中写道:“《独立报》是由记者安德烈亚斯·惠塔姆·史密斯、斯蒂芬·格洛佛与布雷特斯·特劳布于1986年创建......”他使用《独立报》的维基百科条目作为其参考来源,然而由于该条目受到过一次破坏,使得真正的创始人之一马修·西蒙兹被替换成一个未知的人物布雷特斯·特劳布。[191]经济学人》对于利维森文件英语Leveson Inquiry的评价是“他的部分内容是从维基百科上复制粘贴之作。”[192]
  • 2012年12月:在吉米·威尔士的维基百科用户讨论页上,发生了关于他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WikiBilim英语WikiBilim组织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专制政府的关系之讨论。当其他维基百科用户怀疑他与托尼·布莱尔的友谊时,威尔士单方面关闭了讨论页,布莱尔的公司曾向哈萨克政府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威尔士表示这种提问方式“非常的怪异且不相关”,并让Wikipediocracy的版主安德烈亚斯·科比以“Jayen466”之用户身份,在他的维基百科用户讨论页写上“请远离我的讨论页”之字样。[193][194]

2013年

[编辑]
  • 2013年1月
  • 一篇关于“比乔林冲突”的恶作剧条目被发现,并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195][196]该条目为发生在印度果阿邦的一场精心策划但完全虚构的战事,并在英维上列为优良条目(一种在英维上的质量奖,被授予者不到1%)五年之久。[195]
  • 维基百科用户们曾对于电影《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标题中的“I”大写问题造成持续近两个月的持久冲突英语Wikipedia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controversy:该冲突主要在于Star Trek Into Darkness是否该写成Star Trek into Darkness。该冲突在该条目讨论页上超过四万字,主要围绕在标题上并没有冒号这档事[197](如同其他星际争霸战电影标题的冒号一般),促使“Into Darkness”是否隶属副标题而陷入僵持。后来这场冲突受到媒体的广泛报导,并注意到此次冲突相当愚蠢且没有意义,漫画家兰道尔·门罗还在xkcd中,画了一幅有其中一用户将标题改成“StAr TrEk InTo DaRkNeSs”来解决该冲突的漫画。该冲突最后基于主要与次要来源的共识下维持“I”大写告终。[198][199]
  • 2013年3月:由于BP条目的大部分内容皆由一位同时为维基百科用户的公司员工所写而引发争议。[202][203]
  • 2013年4月
  • 法维的一个关于军用电台皮埃尔叙奥特军用无线电台(法语:Station hertzienne militaire de Pierre-sur-Haute)之条目引来法国情报机构对内安全总局的关注,后者还试图将该条目删除。他在2013年3月提出删除请求后,维基媒体基金会曾询问对内安全总局是该条目的哪个部分造成问题,并指出该条目反映了法国地方电视台Télévision Loire 7在2004年制作的一部纪录片的消息(该纪录片为与法国空军合作制作,在网上可以免费观看)。[204][205]对内安全总局拒绝提供相关细节,并再次要求删除该条目。之后该组织向法维志愿管理员兼维基媒体法国分部成员雷米·马蒂斯施压,并威胁其如果不删除条目就会逮捕他。[204][206]该条目后来被另外一个居住于瑞士的维基人恢复。[207][208]这篇条目由于这起争议而一度成为法维阅览量最高的条目,[209]在2013年4月6-7日之周末期间共有超过12万的条目访问量。[210]而马蒂斯则因为在该争议中的作用而被吉米·威尔士在2013年的维基媒体国际会议上评为年度最佳维基人。[211]
  • 太阳报》称工党议员楚卡·乌穆纳在2007年当选前,使用维基百科用户名“Socialdemocrat”创建并反复地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215]乌穆纳告诉《每日电讯报》称他从未修改过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但是该报引用其所谓的“接近乌穆纳的消息来源”,称他告诉该报“可能是他的竞选团队人员之一为了让他试图选为2010年大选的工党候选人而在2007年创建该条目。”[216]2013年4月11日,《伦敦旗帜晚报》称2008年1月的一次编辑是在他当时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一台电脑上编辑。乌穆纳则表示他“不记得”有这么做过。[217]
  • 加拿大媒体广泛报导了关于加拿大政治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民主党主席狄德安的维基百科条目编辑战。狄德安受雇于当时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简嘉年时,曾伪造了一份与简嘉年卷入的赌场丑闻有关的备忘录,[218]继而导致狄德安被解雇。[219]环球新闻与《温哥华太阳报》指出,在狄德安的条目导言中不提及该事件的维基百科用户为麦克·克莱文,他以“Skookum1”之名称编辑维基百科。[220]克莱文否认他与新民主党有任何瓜葛,[218]他称“我是花了最多精力阻止人们对于此事进行煽动性与不适当的叙述与编辑。之所以对条目进行粉饰以避免提及该事件,是为了防止该条目变成诽谤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自由党以前就在维基百科上搞过这档事;当然他们可以说这不是他们干的,但那些声称不是他们的人的议程太像他们了,不值得我再进一步解释。”[220]
作家阿曼达·菲利普基在2013年4月于《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并批评了维基百科的“美国女性小说家”之类别。
  • 美国作家阿曼达·菲利普基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认为美国小说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女性小说家的维基百科条目分类存在性别歧视。此前她注意到多名维基人将女性作家从“美国小说家”的分类中删除,转而归入到“美国女性小说家”的分类中。这篇专栏文章引起女权主义者和其他评论人士对维基百科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维基百科上存在性别歧视以及女性小说家遭到贬低。阿曼达·菲利普基在之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有维基人不满她的批评,将她的维基百科条目作为攻击目标。[221][222][223][224]后来阿曼达·菲利普基在《大西洋》上发表了另一篇文章,驳斥了媒体将女性小说家的重新分类归咎于单一维基人的说法,她指出至少有7位不同的维基人对十七位女性作家的重新分类负有责任。[225]安德鲁·伦纳德英语Andrew Leonard后来在为Salon.com撰写的报告中发现,在菲利普基发表该文章之后,她的条目与有关她的条目(包括她父亲丹尼尔·菲利普基英语Daniel Filipacchi的条目)都充斥着“报复性编辑”。伦纳德大量引用了维基百科用户“Qworty”对此的评论:他在菲利普基的条目讨论页中写道“喔~让我们被神圣的《纽约时报》通过各种手段所吓倒吧!因为当《纽约时报》让你闭嘴的时候,你就得闭嘴,这就是他们所称之为‘自由’的表现方式,而《纽约时报》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这种自由,这也是为何他们会雇用朱迪思·米勒的关系。”[226]
  • 2013年5月:安德鲁·伦纳德在Salon.com上撰文指出,维基百科用户“Qwor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真实身份为罗伯特·克拉克·扬。他先是通过将关于小说家兼维基百科评论者阿曼达·菲利普基的维基百科条目上进行“报复性编辑”,也经常编辑一些负面消息在不同意他的作家条目。伦纳德在调查期间受到了维基百科批评网站Wikipediocracy成员的协助。[227]华盛顿月刊》专栏作家凯瑟琳·盖尔对此事件说:“Qworty事件揭示了维基百科条目的致命弱点。任何拥有足够时间与资源的人,只要足够痴迷就可在网站上发布虚假、误导性及极为偏颇的内容。”[228]在伦纳德发表该文章不久,维基百科就无限期禁止“Qworty”编辑维基百科,[227]而后为了确定扬使用多个账户进行编辑的程度,维基百科还进行了一次傀儡账户调查。[229][230]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在其讨论页中写到这个插曲中,引用了伦纳德的原创文章内容“对于我们这些热爱维基百科的人来说,Qworty事件的影响并不令人欣慰。”[227]并继续写称“以上为我的总结。也许很快还会有更多想法。我应该在几年前就该直接禁止他编辑。许多其他人也会这样做,但是最后我们没有这么做──这说明我们的制度存在严重瑕疵。”[229]之后伦纳德继续对扬的编辑工作进行调查,发现他一直在讨伐与现代异教有关的主题与人物的条目。伦纳德表示在2012年被提名删除的异教徒之一,在听闻其报复性编辑被曝光后,就提名删除扬的条目藉以报复。然而这位异教徒用户告诉伦纳德“他不太可能成功让其条目被删除,因为Salon关于Qworty事件的一系列文章已经将整个传奇故事奉为维基百科历史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时刻。”[231]
  • 2013年6月: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要求其他用户将爱德华·斯诺登疑似在维基百科上的活动发布到威尔士的讨论页上。此事并没有发现到斯諾登编辑的证据,还触犯了维基百科严格的“举报”政策。[232][233][234][235][236][237]
  • 2013年9月
  • 曾代表伊拉克平民起诉私营军事顾问公司黑水国际(即今天的Academi)的律师苏珊·L·伯克英语Susan L. Burke提出诉讼并要求查明两名维基百科用户的身份。据称这两个用户在她的维基百科条目上插入不实的误导消息,她称这两位用户是黑水国际的人。[240]
  • 2013年10月
  • 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主任苏·加德纳对于来自维基百科的捐赠资金过多地流向世界各地的维基媒体分部而表示担心,她认为这是为官僚机构提供资金,并不会对百科全书带来好处。[243]她还担心说维基媒体的资金传播委员会程序,“因其主要由资金寻求者所主导,目前的制度并没有完善的保护来防止潜在的相互吹捧英语Logrolling自我交易英语Self-dealing及其他腐败行为。”[244]
  • 兰德·保罗被指控在其一些演讲中引用维基百科内容。具体来说,《纽约时报》的杰里米·彼得斯指责保罗在发表关于优生学的演讲时,剽窃了维基百科上关于千钧一发电影之条目的内容。[245]后来千钧一发电影条目被半保护长达一个礼拜。[246]
  • 有维基人在一项调查中,发现Wiki-PR经营著一支可以代表付费客户编辑维基百科的分帐“军队”。该公司的网站宣称其“由45位维基百科用户与管理员组成的工作人员来帮助您创建起一个能够通过维基百科审查与制度的条目”。[8][9]该公司的推特简介还称“我们写,我们管理,您再也毋须担心维基百科。”[9]随后,维基媒体基金会向Wiki-PR发出了一封停止使用信,[247]并在一次针对马甲的调查后,共有250多个用户账户被封锁或禁止编辑。[248]

2014年

[编辑]
该图为具争议性的猴子自拍照
  • 2014年1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项目评估协调员莎拉·斯蒂尔奇“不再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员工”,因为有人在维基媒体邮件列表中提出关于她一直在代表付费客户编辑维基百科的证据,基金会称此做法“已受到维基社群界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反对”。[249][250]
  • 2014年7月
  • 华尔街日报》报导了一个叫做“Lsjbot”的具争议性条目编写程序机器人,该机器人在瑞维与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创建了数百万篇条目。[252]
  • 记者EJ迪克森揭露了关于其同名流行儿童图书系列之主角艾米莉亚·贝德莉亚英语Amelia Bedelia的“意外骗局”。迪克森与他的一位朋友在“发呆”时编造了该声明,在历经博客、记者、学者与《艾米莉亚·贝德莉亚》之现任作者的数十次传播[253]之后他才重新发现这场骗局,引发对维基百科中的用户与对一般网络来源的责任之辩论。[254][255][256]在该骗局被发现后,被用来恶作剧的IP被禁止访问维基百科。[253]

2015年

[编辑]
  • 2015年1月:据《卫报》报导,在玩家门争议期间,英维仲裁委员会禁止了五名被指出违反网站规定的用户编辑与性别有关的维基百科条目。[257]此判决引来如《高客英语Gawker[258]、《Inquisitr英语Inquisitr[259]、《思虑进步英语Think Progress[260][261]、《玛丽苏报英语The Mary Sue[262]、《人民报[263]与《连线》等媒体的报导、反馈。[264]这些反馈的准确性得到委员会即时的处理,但尚未公布最终决定。[265]维基媒体基金会也在博客上发表了相关声明。[266] 随后在1月28日,仲裁委员会针对玩家门争议作出最终裁决,其中一名长期用户被禁止访问维基百科,其余的用户则被禁止编辑与“玩家门”和性别有关的条目。[267]
  • 2015年2月: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在指控印度项目与管理学院曾雇用英维用户操控其条目内容之后,维基百科管理员Wifione就被封禁。[268][269][270]这段期间,维基百科一直被学校作为营销工具使用,[268]对此印度记者马赫什瓦尔·佩里表示:“在我看来,维基百科让这种情况持续了这么久的情况下,也许就已经搞乱了15000位学生的生活。”[268]
  • 2015年6月:维基百科管理员“Chase me ladies,I'm the Cavalry”的真实身份为自民党的理查德·西蒙兹,[271]该网站的仲裁委员会发现他不适当的屏蔽了一个账户且将其编辑内容归于保守党主席格兰·夏普斯,而后仲裁委员会决定剥夺他的高级权限。委员会表示相关账户将无法与“任何具体个人”相互联系。[272]
  • 2015年9月:维基百科遭到由Orangemoody举发出来的勒索丑闻冲击:数百家企业与小有名气的人士遭到一些流氓用户的敲诈,要求他们付款来编辑、保护、更新维基百科条目。[273]
  • 2015年11月:《华盛顿检查者报》与其他一些媒体报导称,与《狩猎场英语The Hunting Ground》(一部关于大学强奸案的纪录片)有关的用户被发现对维基百科的各种条目进行编辑来使“其事实与电影相符合”。[274]作为回应,吉米·威尔士在他的讨论页上发起了关于那些存在利益冲突时进行编辑的人来进行讨论“我长期以来一直主张,我们应该更迅速、更严厉地处理与利益冲突相关的编辑。通常反对意见(来自于某些方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都会和难以察觉到他们知行为有所关系,但在与利益冲突相关的用户被叫了出来并发过警告的情况下,我们接下来却什么也没有做。”[275]
2015年12月,詹姆斯·海尔曼被解除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的职务,并加剧了董事会与维基百科用户社群之间的紧张关系。
  • 2015年12月: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在12月28日投票罢免了董事会成员之一詹姆斯·海尔曼。海尔曼是当年五月由维基百科用户社群选出的三名人选之一。他被罢免的原因不明,继而导致一些批评委员会的讨论出现,并加剧了长期以来委员会与社群之间的紧张关系。[276][277] 随后海尔曼暗示他曾在内部调查中公开了骑士基金会英语Knight Foundation的拨款,这也许是他被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罢免的原因之一。[278]

2016年

[编辑]

2018年

[编辑]

2019年

[编辑]
  • 2019年5月:The North Face在巴西的营销机构李奥贝纳广告透漏,前者会偷偷地将维基百科上的热门特色图片替换成以North Face产品为主题的照片,试图让这些产品在搜索引擎结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经媒体广泛报导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批评后,The North Face结束这些行动并为之道歉,随后这些产品照片也被撤下。[294]
  • 2019年6月:6月10日,英维管理员Fram被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编辑英维一年。[295] 该禁令最后被撤销。 这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公关和安全团队首次实施的部分禁令。[295] 根据《BuzzFeed新闻英语BuzzFeed News》记者约瑟夫·伯恩斯坦表示,该禁令为“未经审判”而生,且维基媒体基金会从未向社群“披露这位被告与被告事件”。[295]一些活跃于社群的人就维基媒体基金会没有公布具体相关细节的举止表示愤怒,同时也对Fram是否应该被禁止编辑表示怀疑,之后一个名为“社群针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Fram编辑的回应”的内部条目被创建,并专用来讨论这起争议,[296]几周内其字数超过47万字,超越了当时的小说《权力游戏》的字数 。[297]第二位管理员随后以“压倒性的社群支持”为由解封Fram,但维基媒体基金会又重新封杀Fram,并撤销了解除禁令管理员的管理职权。[295] 随后该禁令被第三位管理员解封。[295] 在最初的禁令发布后三周内共有21位英维管理员辞职。[297]一封来自英维仲裁委员会的公开信,承认引导了社群中的一些不满情绪。在7月2日,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公开了Fram案以供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时支持社群进一步讨论“关于有关行为之辩论”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行为之讨论;维基媒体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凯瑟琳·马赫在7月3日的声明中对该承诺表示赞同。[298] 她也承认“有些事情,基金会本该可以处理得更好”。仲裁委员会在2019年9月完成对基金会之机密证据的审查,并将该禁令解除。[299]
俄维的12位马甲所组成的团体几乎使用了来自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的媒体文章为来源,赞扬俄国现任政府官员并诽谤俄国反对派政治家与记者。图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

2020年

[编辑]
  • 2020年8月Reddit上一位名为Ultach的用户指出,低地苏格兰语维基百科存在大量劣质条目,他认为这些错漏百出、拼写错误的条目是由一个不怎么会低地苏格兰语的人撰写的,这随即引起了媒体关注。这些条目大部分内容事先先用英语写好,然后再用在线词典把英语维基百科的部分内容粗略翻译完事。这些条目被指“用苏格兰口音写的英语”和“非常奇怪”,而且条目内文中的单词根本就不是苏格兰方言词汇。事后被发现这些条目都由一位名叫“AmaryllisGardener”的维基人创建,他是一位19岁的美国青少年。他总共创建了23,000多篇的低地苏格兰语维基百科条目,大约占当时整个苏格兰维基百科的三分之一。[303][304]阿伯丁大学语言学和苏格兰语系主任罗伯特·麦科尔·米勒(Robert McColl Millar)教授表示,从那些劣质条目可以看出作者根本就没怎么掌握低地苏格兰语[303]。这种行为被发现错误者Ultach[305]批评是一种文化破坏行为(cultural vandalism),而且对这门已濒危的语言造成前所未见的伤害。[306]Luminoso英语Luminoso的罗宾施佩尔还担心使用维基百科作为语言训练数据的人工智能数据库恐怕也被伪低地苏格兰语破坏。[307]
  • 2020年9月:《卫报》发表了一项由意大利卡洛阿尔贝托学院英语Collegio Carlo Alberto与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英语Zentrum für Europäische Wirtschaftsforschung的经济学家所进行的实验:他们在维基百科条目中添加了关于西班牙任意一城市之内容。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它们添加照片后,人们在这些城市度过的夜晚增加了9%。实验结果为研究人员全体遭到荷维禁止编辑维基百科。[308][309]

2021年

[编辑]
  • 2021年11月
  • 英维条目“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屠杀”被提名删除,理由是一些用户觉得他有着“存在偏见的反共主义观点”,“他不该诉诸‘简单化的默认,即由任何特定的意识形态所驱动的事件’”及“通过结合不同的研究元素来创建一个‘综合体’。是以这构成原创研究,违反了维基百科之方针”。[313]这个理由随后受到历史学家罗伯特·汤普斯英语Robert Tombs的批评,并称其“道德上无法被辩护,至少这跟否认纳粹大屠杀的评论一样糟糕,因为‘将意识形态与杀戮联系起来’即这些事情的核心原因。我读过维基百科上条目的内容,在我看来,他是谨慎且平衡的,因此试图删除他的动机,只能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动机,即为共产主义平反英语Whitewashing (censorship)[313]其他维基百科用户与社交媒体用户都反对删除该条目。[314]该条目的删除提名也受到了保守派媒体的极大关注。[315]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称支持删除的论点“荒谬且不符历史”。[315]2021年12月1日,一群由四名管理员所组成的小组认为讨论并未达成共识,遂维持其现状,即条目将不被删除。[316]这篇条目的删除讨论是维基百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篇幅亦甚广。[315]

2022年

[编辑]
折毛伪造的维基百科条目“鞑靼大起义”中的虚构地图,不反映真实历史信息
  • 2022年6月折毛事件:一位叫做“折毛”的用户曾在中维上创建了206个条目,进行了4,800次编辑,写下上百万字。中文维基百科社群把其中三篇主编条目评为“优良条目”,一篇(远东华人强制流配)评为“典范条目”,它们后来被翻译到英文阿拉伯文俄文乌克兰文印尼文罗马尼亚文维基百科[317][318][319][320]该事件之揭露起始于2022年6月中旬由中国大陆网友“伊凡”发现的“卡申银矿”条目,经查证后并无此矿存在,再加上有其他人发现一些经折毛创建的条目也有存在虚假内容夹杂于真实内容之中,所以他后来便在知乎上公开此恶作剧。[317][318][319]这件事情在中维社群中传开后,基于折毛先前冒充学者,并为中维写下多次“贡献”和星章,[319][321]起初还有许多人深信折毛是冤枉的,直到社群试图以google搜索卡申银矿,未能找到相关结果,经查证,其条目的参考资料也都存在问题。最后折毛本人在6月17日被管理员屏蔽账号。[319][322]该事件随后被多家媒体认为是维基百科,乃至开放源代码史上最大规模的“恶作剧”与“破坏”之一,[317][323][324]也使得维基百科的真实性因此再次受到质疑[322][325]

2023年

[编辑]

2024年

[编辑]
  • 2024年7月:《刺客教条:暗影者》发售后,人们对其中角色弥助在游戏所依据的历史是否符合史实产生怀疑,最终被日本网友发现,该历史考究的研究提供者托马斯·洛克利(Thomas Lockley)自2015年开始通过使用不同账户修改维基百科对应角色人物的条目,把自己即将发表的研究和小说故事“史实化”,而这些资料被外国媒体和大英百科全书等机构引用后,洛克利再在维基百科中把这些文章列为参考文献,从而凭空伪造了弥助整段生平[338],有日本民众和议员要求日本大学立即解聘洛克利。[339]托马斯·洛克利也随即消除自己个人社交信息。之后2024年7月23日,游戏开发商育碧承认角色史实不符,表示游戏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再现。[340]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脚注

[编辑]

Template:Reflist

维基百科法律引文

[编辑]

维基百科与陪审团

[编辑]


Template: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