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争议列表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3年3月2日) |
自2001年维基百科推出以来发生许多争议。维基百科以“自由编辑”模式闻名,却也引起公众对于维基百科条目准确及可能破坏的担忧。媒体也报导过维基百科与其托管者维基媒体基金会有关的争议事件或丑闻:包括虚假内容、诽谤公众人物、涉嫌商业利益冲突的条目。
2005年5月,某匿名用户在维基百科上发布一篇关于美国知名记者约翰·席根塔勒的恶搞条目,此事件使媒体开始关注维基百科条目的可靠问题。[2]2007年3月,维基百科发生Essjay事件,使维基百科再受媒体关注:英维管理员Essjay声称自己是私立大学的宗教学教授,拥有神学哲学博士及教会法规博士学位,但他事实上年仅24岁,未有大学学位。[3][4]
2012年,传出英国维基媒体协会董事会成员为直布罗陀政府提供有偿咨询的丑闻[5][6],其利益冲突也显示维基百科公正的脆弱。[5] 条目的不准确及虚构内容、用户之间不太友好的编辑氛围也使编辑参与度下降。[7]2013年,根据维基人调查显示,Wiki-PR公司使用网军创建马甲为其付费客户编辑维基百科,其中包括管理员在内的45名用户。[8][9]2015年,经Orangemoody调查显示,一些商务或知名人士遭欺诈者以“诽谤条目”勒索,所用马甲达数百。几篇学术论文也探讨维基百科与维基媒体基金会内部的争议。[10][11]本列表将收集值得关注的案例。
概论
[编辑]有学者曾分析过维基百科的争议,社会学家霍华德·莱因戈尔德认为:“维基百科的争议正揭示了维基百科社群之社会机制的改变”[10];一项关于社会技术空间政治化的研究指出“维基百科争议在争议页面受到外界注目时逐渐成熟”,[11]亦有大学将维基百科的争议作为讨论道德与偏见的基础课程选题。[12]
编辑限制
[编辑]维基百科称自己为“任何人皆可编辑”的百科全书,但有时在发生过一些“编辑战”与破坏后会限制用户在编辑具争议条目之权限。[13]为了解决有关限制编辑导致的批评问题,同时减少针对这些争议条目的恶作剧,维基百科尝试将具争议的条目开放给更多人编辑,让他们的贡献得到网站上更有经验的用户审议。[14][15]
2002年
[编辑]- 2002年2月: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在2月底决定脱离维基百科,藉以抗议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与拉里·桑格在维基百科网站的广告项目。[16]该分叉由埃德加·恩尼迪所建,并以自由百科(西班牙语:Enciclopedia Libre Universal en Español)的名义托管于塞维利亚大学。[17]大多数追随者都跟随着埃德加·恩尼迪,并在一年内发布了一万以上条目,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则事实上处于闲置状态至2003年中。[17]至此之后,广告问题便成为维基百科的敏感话题。[17]威尔士直到2006年才否认了维基百科不会有广告的问题,他在同年的一月对ClickZ的记者表示:“(维基百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我们是否会利用‘广告带来的’额外资金,来更好地追求我们的慈善使命。我们从来没说过维基百科上绝对不会有广告”。[18]
- 2002年10月:德里克·拉姆齐创建了一个叫做rambot的机器人,并在10月19日至25日间,依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免费消息,生成33,832篇美国的每个缺失的乡郡市村之小作品条目,使得维基百科条目顿时增加了大约40%。[19]郦安治在《维基百科革命》中称这是“维基百科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举措”。[19]
2005年
[编辑]- 2005年9月
- 席根塔勒传记事件[2]是2005年5月起开始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匿名者在维基百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美国记者约翰·席根塔勒的恶作剧条目,该条目谎称席根塔勒是暗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与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犯,并还谎称其从1971年起在苏联生活了13年。曾是罗伯特·肯尼迪的好友兼助手:席根塔勒表示与维基百科上和他有关的条目都属于“网络诽谤”。[20]该恶作剧之肇事者为布莱恩·蔡斯,他试图以恶作剧的形式唬弄一名同事,这被维基百科评论家丹尼尔·布兰德特与《纽约时报》记者所证实。[21]该恶作剧于2005年10月从维基百科上被删除(然而这个恶作剧仍在像是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的网站维持三个月),而席根塔勒则在后来将这个经历写入《今日美国》中。[20][22]
- 2005年11-12月:隶属美国众议院的IP地址因包含大量“蓄意破坏百科全书的完整性”之编辑而被封禁。[24]根据CBS新闻报导,这些编辑包括对马蒂·米汉在内的维基百科条目进行修改,使其具有更积极性的语气。[25]这种编辑促使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的一位前主任说:“(对于)此等编辑以及他们改变一个人的资料的行为来看,这肯定是错误的,至少应该成为一些纪律处分的典型案例”。[24]
- 2005年12月: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被发现正在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根据公开日志表明,他对自己的传记进行了18次编辑,其中七次是对拉里·桑格是否为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一事进行修改,还有人透漏威尔士曾编辑过他的前公司Bomis的维基百科条目。Bomis网站中的一个叫做“Bomis Babes”的项目原本被描述为“软调色情”,但威尔士将其修改为“成人内容栏目”,并删除了提及色情的内容。对此他称他正在修改一个错误,且不同意将“Bomis Babes”称为软调色情。从这看出他承认了其做出此改动,但坚称这是技术性修正。[26][27]
2006年
[编辑]- 2006年2月1日:亨里克·巴图塔恶作剧事件是由波兰语维基百科的用户们所揭发:这位完全虚构的巴图塔被声称是一位波兰共产主义革命者,为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助手。该条目存在了共15个月,还在其他17篇条目中被提及。[28][29]该恶作剧条目为一群自称为“Batuta Army”的波兰语维基百科用户们所编辑,而中一名该组织中一名成员“Marek”告诉《观察家报》,说他们之所以创造这篇条目,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波兰街道以及其他公共区域持续使用苏联官员的名字的关注,Marek称“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是叛徒、杀人犯,他们不配拥有这样的荣誉”。[28]
- 2006年3月:丹尼尔·布兰德特在维基百科上发现142起抄袭事件,并认为这个问题正困扰著该网站。[30]
- 2006年初-中:有媒体披露了关于美国国会幕僚在维基百科的编辑之事件:其主要涉及不同政客试图删除一些负面消息(包括引用的贬义词与被违背的竞选承诺等),并增加一些有利的消息或“荣光”的赞誉,或者用工作人员撰写的传记部分/全部内容来取代原内容。该事件涉及到五位政治家,分别为马蒂·米汉、诺姆·科尔曼、康拉德·伯恩斯、乔·拜登与基尔·库特耐特。[31]在一个类似的个案中,凯茜·考克斯的竞选经理莫顿·布莱特在被发现在维基百科上添加政敌的负面消息后遂辞职了。[32]
- 2006年7月:由格雷戈里·科斯与其妹妹创立的MyWikiBiz被传出在维基百科上进行付费编辑[33]:尽管在他经一番研究后认为维基百科没有禁止这种情况的政策,但其维基百科账户在他8月宣布创立该企业的新闻稿出现后就被屏蔽。随后维基百科的相关政策立刻添加,藉以有关规范MyWikiBiz相关活动。为此,吉米·威尔士对于这个决定与将科斯账户屏蔽的事情进行辩护(尽管他承认了偷偷摸摸付费编辑的事情正不断地发生),他称“在该网站内时不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一回事,但是‘拿来主义’又是另一回事。”[34][35]
2007年
[编辑]- 2007年1月:
- 在卡塔尔发生一连串的破坏后,当地的英语维基人被管理员短暂地禁止编辑,然后者并没有意识到整个卡塔尔的网络流量都是依赖于单一IP地址来传输。[36]事后TechCrunch、Slashdot都报导称维基百科禁止所有的卡塔尔人编辑维基百科,威尔士对此表示否认。[37]
- 2007年2月:
- 2007年3月:发生Essjay事件──该事件起于一篇《纽约客》发表的罕见社论更正文,并称有位叫Essjay的知名英语维基百科管理员兼用户在2006年7月的一篇条目中自称为“一所私立大学的宗教教授,及拥有哲学博士(神学)及教会法规博士学位”,但是实际上他只是一位24岁且没有任何大学学位的年轻人。[3][4][48]然而在2007年1月,Essjay却成为Wikia的雇员,进而暴露其真名:瑞安·乔丹。他后来被维基百科评论家丹尼尔·布兰德特发现其真实身份并告诉给《纽约客》。[3][49]对此,吉米·威尔士曾表示他一直把Essjay之昵称视为一个假名,并没有什么问题:“Essjay一直都是一个出色的用户,以及社群中值得信赖的成员,即使现在亦然。他对于整起事件都进行了深思与忏悔,我认为这事情已经解决了”。[3]此回应很快就引起维基百科社群的广泛争论,之后同样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拉里·桑格很快就对其回应提出质疑:“吉米,假设你不是终身教授时,却称自己是终身教授,还说这是一个‘假名’。这不是个身份欺诈是什么。而最主要的问题并非你为什么任命Essjay为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而是你为什么不仅无视他那欺诈性的冒充一个有明显的道德影响的教授身份,甚至还给他一份工作,并成为仲裁委员会成员至今呢?”[3]最终威尔士请Essjay离开他在维基百科上的职位,后者接受,同时也辞去在Wikia的工作。[49]
- 2007年6月:在警方发现克里斯·班瓦与其家人的尸体前14小时,他的英语维基百科条目上被添加了关于克里斯·班瓦死亡的声明。这个看似有着先见之明的条目最初被维基新闻与后来的《福克斯新闻》报导。该条目最初写:“克里斯·班瓦因为其个人因素,也就是其妻的死亡而缺席,而在复活节的ECW世界重量级冠军赛中输给约翰·莫里森。”其中,“其妻的死亡”这个内容是在美东时间6月25日的中午12点01分添加[50],而据报导,费耶特县警方是在美东时间的下午两点30分发现班瓦一家人的尸体。该次编辑的IP地址在康涅狄格州的史丹福,即世界摔角娱乐总部的所在地。[51]在这个提前说出其死亡的消息传入主流媒体中后,一位匿名用户在维基新闻表示他的编辑“纯为巧合,仅此而已”。[52][53]
- 2007年8月:众所皆知,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和神经系统专业的研究生维吉尔·格里菲斯创建了一个可搜索数据库:维基扫描仪──他可以查看维基百科上未注册账户的原始IP地址,进而得知是哪个机构组织的IP地址曾在维基百科上做出哪些编辑。[54][55][56][57]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美国国会议员编辑事件,他想看看是否还有人会借此来宣传自己。他对于查找丑闻,特别是大型的有争议公司有很大的兴趣。他表示其开发该软件是为了“给我不喜欢的公司和组织制造轻微的公关灾难,(并)看看‘这些有趣的组织’(我持中立态度的部分)都在做些什么”。[58]他还想给维基百科的读者提供一个检查编辑是否正确的工具[57],同时允许编辑的自动化与索引化。[59]维基扫描仪所发现的东西基本上是小事或者完全无害,[57]但是也挖掘到过最具争议性且最令人尴尬的利益冲突编辑案例,因而被全世界的各个媒体争相报导。[60]这些案例中包括圣座[61][62]、美国中情局[57][62]、美国联邦调查局[58]、美国民主党的国会竞选委员会[62][63]、美国共和党[59][63]、英国工党[63]、英国保守党[59]、加拿大政府[64]、加拿大工业部[65]、澳大利亚总理、内阁与国防部[66][67][68][69][70]、联合国[71]、美国参议院[72]、美国国土安全部[73]、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73]、蒙大拿州参议员康拉德·伯恩斯[57]、俄亥俄州州长鲍勃·塔夫特[74]、荷兰约安-弗里索王子与其妻玛贝尔王妃[75][76]、以色列内阁[77]、埃克森美孚[78]、沃尔玛[57][78]、阿斯特捷利康制药、迪堡太平洋有限公司[57][59][63]、陶氏化学[59]、华特迪士尼公司[64]、戴尔[78]、安海斯-布希[79]、雀巢[59]、百事可乐、波音[59]、索尼互动娱乐[80]、艺电[81]、SCO Group[79]、Myspace[59]、辉瑞[73]、雷神技术公司[73]、杜邦[82]、英国圣公会和天主教教堂[59]、山达基教会[59][64]、世界丰收教会[74]、国际特赦组织[59]、探索频道[59]、福克斯新闻[63][83]、CBS、《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59]、英国新闻集团[59]、半岛电视台[73]、鲍勃琼斯大学[73]与俄亥俄州立大学。[74]虽然这些编辑与已知的IP地址相关,但是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以上更改来自于该组织/公司的成员/员工,只能证明有人使用了他们的网络。[62]维基百科发言人对于WikiScanner给予积极评价,并指出其有助于察觉到被利益冲突影响到相关条目,[58]同时增加透明度[62]并减少歪曲相关事实的意图。[59]2008年,格里菲斯发布了WikiScanner的更新版本WikiWatcher:这也是利用了一个常见错误,即注册账户的用户不小心忘记账号,继而暴露其自身IP地址及其隶属关系。[84]截止至2012年3月,WikiScanner仍然处于上线状态,但是并未运行。[85]
- 2007年9月:
- VentureBeat注意到奥伦·霍夫曼使用假名来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霍夫曼称他当时编辑该条目的原因,是为了删除一些不适当的评论内容。[86]
- 维基百科为了防止一个被封禁的高度活跃用户继续编辑,造成了犹他州1000个IP被屏蔽。[87][88]
- 2007年10月:在最近去世的电视主题作曲家罗尼·黑泽赫斯特的讣告中,许多英国媒体机沟报导说他曾与人共创了七小龙的歌曲《Reach》,然而事实上他并没有与人共创之。随后人们发现这个消息的内容来源自他的维基百科条目上的恶作剧内容。[89][90]
- 2007年12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在没有进行基本背景调查的情况下就聘请了卡罗琳·多兰作为其首席运营官──她曾有三个州的盗窃、酒驾与肇事逃逸等犯罪纪录。[91][92]据《The Register》报导,多兰后来又因为酒驾被捕而辞职;基金会的律师迈克·戈德温引述说:“我们从来没有任何的文件来证明卡罗琳·多兰存在任何犯罪纪录。就我而言,我对于‘她的犯罪纪录’一无所知......在我们的纪录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有做过这样的事情”。[93]美联社甚至还曾报导说她“曾用枪打伤了她的男友”。[94]
2008年
[编辑]- 2008年2月:一些穆斯林在网上请愿,要求维基百科删除掉先知穆罕默德的图片,原因是因为该图片违反了伊斯兰教的戒律。[95]他们还组织一个电子邮件活动,并向英维施压,要求他们删除相关的图片。[96]截止至2月7日时,已有十万人牵数了该请愿书,同时该条目也被保护起来,禁止非注册用户进行编辑。维基媒体基金会发言人杰·沃尔什在《信息周刊》中表示“维基百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会去审查内容。”德国维基媒体协会发言人马蒂亚斯·辛德勒也在回应让这些图片从德维中删除的意图中表示“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不是穆斯林之间的辩论大会。”[97]
- 2008年3月:
- 2008年5月:山达基教会成员与维基百科用户之间长期存在的纠纷送交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处里:教会成员被指控试图维护教会利益并左右条目;其他用户则被指控有逆行倒施的行为。之后仲裁委员会一致投票阻止了所有来自该教会有关的IP地址的用户,几位教会批评者也被禁止编辑。[104]
- 2008年6月:
- 在2007年,时任加拿大国会的卡尔加里中北区区长兼工业部长彭迪思提出要立法保护著作权──众人将其与《数字千年版权法》相提并论。[105]由于该提议存在争议,后于同年的12月被撤回。[106]2008年6月,加拿大众多媒体都猜测彭迪思将接替史蒂芬·哈珀成为加拿大总理,[107]其中,在5月底~6月初之间,渥太华大学互联网法律教授麦克·盖斯特发现关于彭迪思的维基百科条目被有心人士使用加拿大工业部的IP地址进行一连串匿名编辑,他删除了原先对于彭迪思参与著作权立法的批评性提及,同时增加他的一般性正面报道。[108]随后盖斯特就在博客上公开了这项发现,有位加拿大评论家见状该内容后就称其为“称颂彭迪思的胡言乱语”。[105][107]
- 澳大利亚媒体称,美国律师事务所Cadwalader, Wickersham & Taft曾代表澳大利亚电信CEO索尔·特鲁希略威胁维基媒体基金会。[109]据称该信件包含“如果维基百科&媒体在该时间(3月7日下午七点)之前没有删除一些不适当的用语,其将采取必要行动来阻止该用语被重新放入,(特鲁希略)先生也将打算提出诉讼......”[110]据说他还要求屏蔽写下期诽谤性用语的用户。[109]对此威尔士否认有收到过相关的威胁信,并说:“我很遗憾地看到一个媒体如此的不负责任的让人觉得,维基百科会屈服于几封反对合法性批评的律师函。比这更可悲的是,我看到了特鲁希略先生因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攻击。”[111]
- 2008年8月:共和党参议员兼后来的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被指控在维基百科上抄袭了他关于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演讲的一些内容。《国会季刊》表示其演讲有两个段落与维基百科中关于该国的内容段落相差无几,其中第三段更是“惊人的相似”。[112]其演讲稿是由演讲稿的作者撰写,而非麦凯恩本人。事后在《国会季刊》的文章发布后,麦凯恩的助手便发布一项声明:“陈述基本历史事实与日期的方法只有那么多而已,与维基百科上内容的相似之处纯属巧合”。[113]
- 2008年11月:《纽约时报》记者戴维·S·罗德在阿富汗报导时被塔利班绑架。《纽约时报》因为担心此事会危及罗德的生命,所以他们没有在版面上提及这件事情。[2]然而在其自主屏蔽消息期间,有关罗德被绑架的声明被写进维基百科。随后,《纽约时报》的代表致电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要求其压下这个事情,后者他同意会处理这个事情,但为了避免他的编辑受到审查,于是他让某不知名管理员删除了这个消息。[114]之后威尔士告诉《纽约时报》媒体记者理查德·佩雷斯-佩纳道:“我们真的得到帮助,因为他没有出现在我们认为这是可靠来源的地方。否则我们会很难去接受的。”[115]据《基督科学箴言报》报导,威尔士的行为随后便受到大量博客与记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个做法已然破坏了维基百科的可信度。[115]
- 2008年12月:
- T·米尔斯·凯利教授开展一项关于“对过去撒谎”的课程项目,并逐渐演变成关乎爱德华·欧文斯的恶作剧:爱德华·欧文斯的传记被写进维基百科中,并声称是一位牡蛎渔夫,因长期萧条而转职成为海盗,并以经过切萨皮克湾的船只为目标。这个故事随着媒体将其当成真人真事来报导时而被揭露。[119][120]
2009年
[编辑]- 2009年2月:史考特·基尔多尔与纳撒尼尔·斯特恩创造了一个作为维基百科活条目之行为艺术作品:维基百科艺术。[121]过了15小时后,该网站因违反维基百科原则而被删除。维基媒体基金会随后声称其网址wikipediaart.org侵犯了其商标,[122]该争议被许多全国性媒体争相报导。[123]之后,维基百科艺术被纳入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之网络馆,.[124]其修订版形式又出现在2011年的柏林跨媒体节上。[125]
- 2009年3月:在法国作曲家莫里斯·贾尔去世数小时后,贾尔的维基百科条目被添加了一段假话:“我可以说,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长长的原声带。音乐是我的生命,也给我带来了生命,更是我离开这个生命后很长时间内被记住的方式。当我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有一首只有我自己能听到的《Final Waltz》正在播放。”[126]随后,这句话出现在世界各地报纸上的关于贾尔的讣告中。[127][2]
- 2009年5月:维基学者大卫·布斯罗伊德(一位英国工党党员)曾在2009年引起争议:当时有位维基百科评论员之一Tarantino发现他利用其马甲“Dbiv”、“Fys”、“Sam Blacketer”等账户进行编辑,其中Sam Blacketer还在2007年末成为英维仲裁委员会成员的一部分。[128]布斯罗伊德曾利用Sam Blacketer账户来编辑许多与英国政治有关的条目,尤其是其竞争者保守党主席戴维·卡梅伦有关的条目。[129]不久后布斯罗伊德就把仲裁员连同管理员之职务全部辞去。[130][131]
- 2009年6月:
- 《连线》杂志的克瑞斯·安德森被《弗吉尼亚季刊评论》指控剽窃维基百科上关于《自由:激进价格的未来》一书之材料。[132]安德森回应称他最初有对这些材料进行正确的引用,但后来因为与出版商在格式上出现分歧,这些材料最终没有在出版品上被列出,并表示“这是我的问题”,且会为这个错误负责,[133]之后安德森宣布会在该书的电子书版与未来的出版书籍中纠正这些错误。[134]安德森的书不是为了维基百科所体现的自由内容进行辩论,而是为了零价格之数字作品进行辩论。[135]然而,由于其对自由的免费含意与零货币成本中的免费涵义的概念相互混淆(这两个概念都是用于维基百科),其剽窃材料的事实被至少一位评论家认为“讽刺意味相当浓厚”。[133]
- 2009年11月:已被定罪的德国杀人犯沃尔夫冈·韦尔与曼弗雷德·劳伯在德国法院中起诉了维基媒体基金会,要求把他们名字从英维关于受害者沃尔特·塞德迈尔的条目中删除。[139]在两人的律师亚历山大·H·斯托普之努力下,德国法院判定强制要求维基遵守这种压制性要求。[140]对此,迈克·戈德温代表维基媒体基金会表示,该组织“理论上是不会编辑条目的,除非是受到了具管辖权之法院之命令。(如果)德维用户选择把他俩的名字从沃尔特·塞德迈尔的条目中删除,我们会支持其选择。英维用户选择让他俩的名字写在该条目里面,我们同样会支持其选择。”[141]
- 2009年12月:1999年《办公空间》的演员荣·利文斯通向洛杉矶县高等法院起诉一名无名氏多次编辑关于利文斯通的维基百科条目,并把利文斯通是同性恋,以及与李·丹尼森(可能是虚构的)存在关系之陈述。[142]该控诉还称,被告无名氏还为了他与其假定伴侣创建了FB简介。[143]该起诉案既没有提及维基百科,也没有提到FB,显然是为了让利文斯通有权让这两个组织传唤出有关无名氏的身份消息。[144]事后,利文斯通被指责是恐同症,为史翠珊效应的表现。当时维基媒体基金会的通讯主管杰·沃尔什表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相当认真地面对之。我们理解这些条目中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人。......关于活人的条目是很难处里的,某些粉丝或酸民可能会破坏、扰乱条目。这对我们来说并非第一次遇过的情况。”[145]
2010年
[编辑]- 2010年4月与以前:维也纳的多瑙塔(德语:Donauturm)在德维之中一度成为最受争议的简易名词之一。[146]虽然该瞭望塔在设计上与斯图加特电视塔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前者从未被用于电视广播用途。德维对于合适的标题与类别进行了大约60万字的讨论。一些用户(通常是奥地利人)拒绝将多瑙塔说成是“电视塔”的用法,其他人则继续拥护此用法。[146]《明镜周刊》对此问题的报导中引用了某用户的话:“在美好的日子里,维基百科比任何一个电视连续剧还要好。”[146]
- 2010年7月:在世界杯足球赛后,国际足球联合会主席塞普·布拉特被授予O.R.Tambo战友勋章来表彰其在世界杯期间的贡献。随后,南非政府宣布在获奖网页上称其为约瑟夫·塞普·“贝伦德”·布拉特(该名称来源于于维基百科上关于他的被破坏条目中的绰号。[147]其中“贝伦德”(英语:Bellend)在英式俚语中指的是阴茎的顶端。)[148]
- 2010年8月:联邦调查局在要求维基百科将其标志从其移除(理由是该高分辨率图片有助于制造假的联邦调查局标志)之后,维基媒体基金会律师迈克·戈德温致函联邦调查局,回绝了他们的要求,并认为其曲解了法律。[149][150]
- 2010年9月:右翼电台主持人拉什·林博在广播上讨论即将在美国佛罗里达北区联邦地区法院中,由罗杰·文森法官在法庭中举行的全国独立企业联盟诉西贝利厄斯案之听证会。该案是由各州试图对于《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由奥巴马签署)表示异议的案件之一。[151]林博告诉其听众说,文森曾经杀死过三头棕熊,并把他们的头架在法庭的门上,据称他这么做是为了“向被告灌输对上帝的恐惧。”[152]他还表示这对“奥巴马健保”的支持者来说并非好事──这个故事不仅是假的,而且在广播的前几天就被编辑进关于文森的维基百科条目中[153]至于放进维基百科中的捕熊叙述之来源为《彭萨科拉新闻杂志》上的一个从未存在过的故事。后来,一位林博的发言人告诉《纽约时报》说是该节目中的一位研究人员在该杂志中发现的这个消息,但是该杂志的总编辑告诉《纽约时报》说他们从未发表过这样的消息。[152]
2011年
[编辑]- 2011年6月:
- 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之一莎拉·佩林将美国独立战争英雄保罗·里维尔描述道“他通过敲响那些钟声来警告英国人,他们无法夺走我们的武器。”[156]该描述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定性为“糟糕的胡言乱语”[157],并拉开了维基百科中关于里维尔的条目内容之争论。[158]佩琳的各种言论与解释被她的支持者加入关于里维尔的维基百科条目中,随后又被其诋毁者所删除,有至少一位评论家对此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似乎为了嘲讽佩琳女士,继而将那些言论都放在她身上。”[159]在珮琳发言后十天,该维基百科条目的访问量超过五十万,并在该条目的讨论页与国家媒体上引发广泛且没有结果的讨论,即关于这起事件对这篇条目是好是坏。[156]对此,罗伯特·施莱辛格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写下他对该事件的总结:“过去有人说保守主义会站到历史的对立面并大喊‘停下来’。现在他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现实旁边并同时按下‘编辑’钮。”[158]
- 2011年9月:英国作家兼记者约翰·哈里承认其利用维基百科来攻击他的对手[154],他使用假名在网上编辑关于他们的条目。[155]他利用分帐进行为期六年的嘲讽,并一再地为自己“涂脂抹粉”,同时在其认为是敌人的条目(受包括弗朗西斯·惠恩、尼克·科恩、尼尔·弗格森,以及被谎称从《天主教先驱报》被解雇的克里斯蒂娜·奥多内)捏造不实消息。[162]──其中奥多内还被哈里匿名编辑为有反犹的嫌疑。[163]
- 2011年11月:南非政府通过《国家消息保护法案》来使某些形式的言论在该国内构成犯罪。此后维基百科上关于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之条目遭到抗议者修改。[164]这些抗议者删除了批评非国大的内容,大概是要暗示这些内容都是非法的,这么做是为了因应新法律。[165]对此,非国大发言人基思·科扎否认了这一点,并表示这些行为是“不符合文明社会的行为。”[164]
2012年
[编辑]- 2012年1月:
- 英国议员汤姆·沃特森发现波特兰通信公司一直在维基百科上删除其客户的一产品之昵称:“打老婆的人”(即百威英博的时代啤酒)英国授权公共关系学会CEO简·威尔逊指出“时代啤酒出现在‘打老婆的人’的页面上;该称号为该品牌的强劲大陆啤酒通用绰号。品牌经理若想改变这一点就需要解决更广泛的声誉问题,然而在维基百科上删除这个关系,治标不治本。”[166]其他来自波特兰办公室的条目修改包括其另一个客户:哈萨克斯坦BTA银行与其前负责人穆赫塔尔·阿布利亚佐夫之维基百科条目的修改。[167]对此,波特兰公司并未否认做过这些事情,并认为这些修改很透明,并遵循了维基百科的相关政策。随后波特兰通信公司对着英国授权公共关系学会于不久宣布欢迎维基百科与之合作,并邀请吉米·威尔士到他们公司演讲,如同他在Bell Pottinger所做的一样。[168]汤姆·沃特森表示他对此持乐观态度:“在这个在线消息共享的世界里,公关专业人士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很高兴有关各方走到一起,并创建出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出来。”[169]
- 2012年2月:美国劳工史学家提莫西·梅塞尔-克鲁斯(一位研究干草市场事件的专家)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她为了编辑维基百科上的有关条目而进行了三年斗争。[171]梅塞尔-克鲁斯发现了有关的新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在其专业意见中对该事件的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当他在2009年第一次尝试编辑条目并添加这些新消息时,其他用户告诉他这些原始消息是不能放进维基百科,除非找到已出版之二手资料。[172]正如他后来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所说的“我现在在等待时机的到来,我知道我的相关书籍将在2011年出版。”[173]当他等到其书籍出版后,再回来把他的新撰写之材料写进条目中时,他被告知这不是大众所认为的观点,无法拥有“足够关注度”,哪怕在他的书中证明了这个多数人的观点在该案件的主要细节中并不正确。[174]对此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史蒂文·沃林告诉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维基百科的所有规则都有确实执行,他表示“我们不会依靠一个不确切的个别人士说的话,只会根据他们自己的可信度。”[175]之后国家安全学者本杰明·维茨与斯蒂芬妮·洛伊特引用梅塞尔-克鲁斯的经历来阐明“维基百科的政策是否在鼓励对参考来源的过度保守”的“广泛问题”。[172]
- 2012年3月:新闻调查局发现英国国会议员或其工作人员对维基百科进行了将近一万次编辑,其中几乎有六分之一关于国会议员之维基百科条目都是在议会内部编辑。[176]许多更改都涉及至2009年支出丑闻期间,并试图从维基百科上删除一些不光彩的细节以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177]英国政治家琼·瑞安承认“他只要看到有误导性与不真实的消息‘被’放在上面就会试图修改其条目。”[177]克莱儿·肖特表示她的工作人员对于她的维基百科条目上的错误与批评“感到愤怒”,并承认他们也许对该条目进行过修改;[177]工党议员法比安·汉密尔顿还报告称他的一名助手曾编辑过他的条目来让他看来变得更加准确;[177]国会议员菲利普·戴维斯则否认其曾在2006与2007年修改与穆斯林有关的争议评论。[177]
- 2012年7月:
- 2012年9月:
- 作家菲利普·罗斯发表了一封致维基百科的公开信,上面描述他在试图修改其小说《人性的污点》之维基百科条目时与维基百科社群发生冲突:尽管科尔曼·希尔克这个角色之灵感来自于梅尔文·图明的案件,但是许多人都将其与阿纳托尔·布罗亚德的生活相提并论,罗斯试图删除关于布罗亚德是其灵感来源的声明。然而他的编辑很快就被回退,理由是编辑的直接陈述属于一次文献,而非二次文献。[185]维基百科管理员兼社群联系员奥利佛·凯斯随后写了一篇博客并批评罗斯和他的做法,同时指出即使在罗斯试图修改这篇条目前,他便已经引用一次公开的采访,罗斯在该采访曾表示科尔曼·希尔克的灵感来自于图明而非布罗亚德。凯斯还指出这些编辑是通过一个匿名IP所进行,且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罗斯有实际参与编辑的说法。[186]
- 2012年11月:莱维森大法官在其关于英国新闻标准的报告中写道:“《独立报》是由记者安德烈亚斯·惠塔姆·史密斯、斯蒂芬·格洛佛与布雷特斯·特劳布于1986年创建......”他使用《独立报》的维基百科条目作为其参考来源,然而由于该条目受到过一次破坏,使得真正的创始人之一马修·西蒙兹被替换成一个未知的人物布雷特斯·特劳布。[191]《经济学人》对于利维森文件的评价是“他的部分内容是从维基百科上复制粘贴之作。”[192]
- 2012年12月:在吉米·威尔士的维基百科用户讨论页上,发生了关于他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WikiBilim组织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专制政府的关系之讨论。当其他维基百科用户怀疑他与托尼·布莱尔的友谊时,威尔士单方面关闭了讨论页,布莱尔的公司曾向哈萨克政府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威尔士表示这种提问方式“非常的怪异且不相关”,并让Wikipediocracy的版主安德烈亚斯·科比以“Jayen466”之用户身份,在他的维基百科用户讨论页写上“请远离我的讨论页”之字样。[193][194]
2013年
[编辑]- 2013年1月:
- 维基百科用户们曾对于电影《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标题中的“I”大写问题造成持续近两个月的持久冲突:该冲突主要在于Star Trek Into Darkness是否该写成Star Trek into Darkness。该冲突在该条目讨论页上超过四万字,主要围绕在标题上并没有冒号这档事[197](如同其他星际争霸战电影标题的冒号一般),促使“Into Darkness”是否隶属副标题而陷入僵持。后来这场冲突受到媒体的广泛报导,并注意到此次冲突相当愚蠢且没有意义,漫画家兰道尔·门罗还在xkcd中,画了一幅有其中一用户将标题改成“StAr TrEk InTo DaRkNeSs”来解决该冲突的漫画。该冲突最后基于主要与次要来源的共识下维持“I”大写告终。[198][199]
- 2013年2月:监狱公司GEO集团在宣布获得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体育场的冠名权后,一位叫做“Abraham Cohen”的用户(其当时也为GEO集团的企业关系经理)编辑了该公司的条目,并删除其过去的争议内容,这起事件随后被媒体所报导。[200][201]
- 2013年4月:
- 法维的一个关于军用电台皮埃尔叙奥特军用无线电台(法语:Station hertzienne militaire de Pierre-sur-Haute)之条目引来法国情报机构对内安全总局的关注,后者还试图将该条目删除。他在2013年3月提出删除请求后,维基媒体基金会曾询问对内安全总局是该条目的哪个部分造成问题,并指出该条目反映了法国地方电视台Télévision Loire 7在2004年制作的一部纪录片的消息(该纪录片为与法国空军合作制作,在网上可以免费观看)。[204][205]对内安全总局拒绝提供相关细节,并再次要求删除该条目。之后该组织向法维志愿管理员兼维基媒体法国分部成员雷米·马蒂斯施压,并威胁其如果不删除条目就会逮捕他。[204][206]该条目后来被另外一个居住于瑞士的维基人恢复。[207][208]这篇条目由于这起争议而一度成为法维阅览量最高的条目,[209]在2013年4月6-7日之周末期间共有超过12万的条目访问量。[210]而马蒂斯则因为在该争议中的作用而被吉米·威尔士在2013年的维基媒体国际会议上评为年度最佳维基人。[211]
- 加拿大媒体广泛报导了关于加拿大政治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新民主党主席狄德安的维基百科条目编辑战。狄德安受雇于当时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简嘉年时,曾伪造了一份与简嘉年卷入的赌场丑闻有关的备忘录,[218]继而导致狄德安被解雇。[219]环球新闻与《温哥华太阳报》指出,在狄德安的条目导言中不提及该事件的维基百科用户为麦克·克莱文,他以“Skookum1”之名称编辑维基百科。[220]克莱文否认他与新民主党有任何瓜葛,[218]他称“我是花了最多精力阻止人们对于此事进行煽动性与不适当的叙述与编辑。之所以对条目进行粉饰以避免提及该事件,是为了防止该条目变成诽谤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自由党以前就在维基百科上搞过这档事;当然他们可以说这不是他们干的,但那些声称不是他们的人的议程太像他们了,不值得我再进一步解释。”[220]
- 美国作家阿曼达·菲利普基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认为美国小说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女性小说家的维基百科条目分类存在性别歧视。此前她注意到多名维基人将女性作家从“美国小说家”的分类中删除,转而归入到“美国女性小说家”的分类中。这篇专栏文章引起女权主义者和其他评论人士对维基百科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维基百科上存在性别歧视以及女性小说家遭到贬低。阿曼达·菲利普基在之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有维基人不满她的批评,将她的维基百科条目作为攻击目标。[221][222][223][224]后来阿曼达·菲利普基在《大西洋》上发表了另一篇文章,驳斥了媒体将女性小说家的重新分类归咎于单一维基人的说法,她指出至少有7位不同的维基人对十七位女性作家的重新分类负有责任。[225]安德鲁·伦纳德后来在为Salon.com撰写的报告中发现,在菲利普基发表该文章之后,她的条目与有关她的条目(包括她父亲丹尼尔·菲利普基的条目)都充斥着“报复性编辑”。伦纳德大量引用了维基百科用户“Qworty”对此的评论:他在菲利普基的条目讨论页中写道“喔~让我们被神圣的《纽约时报》通过各种手段所吓倒吧!因为当《纽约时报》让你闭嘴的时候,你就得闭嘴,这就是他们所称之为‘自由’的表现方式,而《纽约时报》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这种自由,这也是为何他们会雇用朱迪思·米勒的关系。”[226]
- 2013年5月:安德鲁·伦纳德在Salon.com上撰文指出,维基百科用户“Qwor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真实身份为罗伯特·克拉克·扬。他先是通过将关于小说家兼维基百科评论者阿曼达·菲利普基的维基百科条目上进行“报复性编辑”,也经常编辑一些负面消息在不同意他的作家条目。伦纳德在调查期间受到了维基百科批评网站Wikipediocracy成员的协助。[227]《华盛顿月刊》专栏作家凯瑟琳·盖尔对此事件说:“Qworty事件揭示了维基百科条目的致命弱点。任何拥有足够时间与资源的人,只要足够痴迷就可在网站上发布虚假、误导性及极为偏颇的内容。”[228]在伦纳德发表该文章不久,维基百科就无限期禁止“Qworty”编辑维基百科,[227]而后为了确定扬使用多个账户进行编辑的程度,维基百科还进行了一次傀儡账户调查。[229][230]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在其讨论页中写到这个插曲中,引用了伦纳德的原创文章内容“对于我们这些热爱维基百科的人来说,Qworty事件的影响并不令人欣慰。”[227]并继续写称“以上为我的总结。也许很快还会有更多想法。我应该在几年前就该直接禁止他编辑。许多其他人也会这样做,但是最后我们没有这么做──这说明我们的制度存在严重瑕疵。”[229]之后伦纳德继续对扬的编辑工作进行调查,发现他一直在讨伐与现代异教有关的主题与人物的条目。伦纳德表示在2012年被提名删除的异教徒之一,在听闻其报复性编辑被曝光后,就提名删除扬的条目藉以报复。然而这位异教徒用户告诉伦纳德“他不太可能成功让其条目被删除,因为Salon关于Qworty事件的一系列文章已经将整个传奇故事奉为维基百科历史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时刻。”[231]
- 2013年6月: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要求其他用户将爱德华·斯诺登疑似在维基百科上的活动发布到威尔士的讨论页上。此事并没有发现到斯諾登编辑的证据,还触犯了维基百科严格的“举报”政策。[232][233][234][235][236][237]
- 2013年8月:8月22日,切尔西(当时叫做布拉德利)·曼宁宣布她打算转性。此后不久,维基百科的曼宁之条目从布拉德利·曼宁移动至切尔西·曼宁,并被重新改写,藉以反映曼宁的女性名字与性别。此事件起初“争议性并不大”。[238]然而在一天之内,该条目的一个长期的移动请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因为一个没有获取共识的请求被发现而导致被改回布拉德利·曼宁,一直到10月的第二个长期移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请求出现共识,即确实该称为切尔西·曼宁为止。不久,维基百科的仲裁委员会在同月审理了关于该条目的争议,结果因为有几个用户发表恐跨言论,并指责他人发表支持言论而被禁止编辑与跨性别有关的条目。此作法使跨性别媒体观察组织批评委员会暗示著对恐跨的指责和实际的跨性别恐惧症一样糟糕。[239]
- 2013年9月:
- 2013年10月:
2014年
[编辑]- 2014年1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项目评估协调员莎拉·斯蒂尔奇“不再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员工”,因为有人在维基媒体邮件列表中提出关于她一直在代表付费客户编辑维基百科的证据,基金会称此做法“已受到维基社群界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反对”。[249][250]
- 2014年7月:
2015年
[编辑]- 2015年1月:据《卫报》报导,在玩家门争议期间,英维仲裁委员会禁止了五名被指出违反网站规定的用户编辑与性别有关的维基百科条目。[257]此判决引来如《高客》[258]、《Inquisitr》[259]、《思虑进步》[260][261]、《玛丽苏报》[262]、《人民报》[263]与《连线》等媒体的报导、反馈。[264]这些反馈的准确性得到委员会即时的处理,但尚未公布最终决定。[265]维基媒体基金会也在博客上发表了相关声明。[266] 随后在1月28日,仲裁委员会针对玩家门争议作出最终裁决,其中一名长期用户被禁止访问维基百科,其余的用户则被禁止编辑与“玩家门”和性别有关的条目。[267]
- 2015年2月: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在指控印度项目与管理学院曾雇用英维用户操控其条目内容之后,维基百科管理员Wifione就被封禁。[268][269][270]这段期间,维基百科一直被学校作为营销工具使用,[268]对此印度记者马赫什瓦尔·佩里表示:“在我看来,维基百科让这种情况持续了这么久的情况下,也许就已经搞乱了15000位学生的生活。”[268]
- 2015年6月:维基百科管理员“Chase me ladies,I'm the Cavalry”的真实身份为自民党的理查德·西蒙兹,[271]该网站的仲裁委员会发现他不适当的屏蔽了一个账户且将其编辑内容归于保守党主席格兰·夏普斯,而后仲裁委员会决定剥夺他的高级权限。委员会表示相关账户将无法与“任何具体个人”相互联系。[272]
- 2015年9月:维基百科遭到由Orangemoody举发出来的勒索丑闻冲击:数百家企业与小有名气的人士遭到一些流氓用户的敲诈,要求他们付款来编辑、保护、更新维基百科条目。[273]
- 2015年11月:《华盛顿检查者报》与其他一些媒体报导称,与《狩猎场》(一部关于大学强奸案的纪录片)有关的用户被发现对维基百科的各种条目进行编辑来使“其事实与电影相符合”。[274]作为回应,吉米·威尔士在他的讨论页上发起了关于那些存在利益冲突时进行编辑的人来进行讨论“我长期以来一直主张,我们应该更迅速、更严厉地处理与利益冲突相关的编辑。通常反对意见(来自于某些方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都会和难以察觉到他们知行为有所关系,但在与利益冲突相关的用户被叫了出来并发过警告的情况下,我们接下来却什么也没有做。”[275]
- 2015年12月: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在12月28日投票罢免了董事会成员之一詹姆斯·海尔曼。海尔曼是当年五月由维基百科用户社群选出的三名人选之一。他被罢免的原因不明,继而导致一些批评委员会的讨论出现,并加剧了长期以来委员会与社群之间的紧张关系。[276][277] 随后海尔曼暗示他曾在内部调查中公开了骑士基金会的拨款,这也许是他被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罢免的原因之一。[278]
2016年
[编辑]- 2016年1月:1月5日,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特斯拉公司的人力资源副总裁阿农·格苏里将加入董事会。[279]此任命在维基百科用户社群中引发争议,因为他之前曾在google担任人力资源和人员配置的高级主管,并在那时候参与了与科技公司间的“不冷场”安排,并在最后以司法部的行动告终。[280] 有将近三百名用户投下了不信任票,并督促他离开董事会。[281][282][283] 后在1月27日,董事会主席帕特里西奥·洛伦特宣布格苏里将择日卸职。[284]
- 2016年2月:2月25日,由于“社群叛乱”所造成的压力,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主任莱拉·特列季科夫从该组织中辞职。有消息称她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担心该组织的领导层在开发搜索引擎的建议上不够透明,而被许多人将此视为超出这个非营利教育慈善机构的职权范围。[285][286][287]
2018年
[编辑]- 2018年5月:一位维基百科用户拒绝把激光物理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的传记草稿纳入条目,其草稿一直到她在2018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才被移至条目。[288]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在9月27日,最高法院提名人布雷特·卡瓦诺的确认听证会上,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麦克·李与奥林·哈奇的家庭地址与电话号码被贴到他们各自的维基百科条目中。不久后维基百科管理员很快就删除了这些内容。[289][290] 随后那位因发帖并盗窃国会议员个人资料的人被判处四年监禁。[291][292]
2019年
[编辑]- 2019年1月:1月11日,委内瑞拉总统与议长地位危机期间,委内瑞拉国营公司CANTV开始全面屏蔽维基百科,共有150万用户受到影响。[293]
- 2019年5月:The North Face在巴西的营销机构李奥贝纳广告透漏,前者会偷偷地将维基百科上的热门特色图片替换成以North Face产品为主题的照片,试图让这些产品在搜索引擎结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经媒体广泛报导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批评后,The North Face结束这些行动并为之道歉,随后这些产品照片也被撤下。[294]
- 2019年6月:6月10日,英维管理员Fram被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编辑英维一年。[295] 该禁令最后被撤销。 这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公关和安全团队首次实施的部分禁令。[295] 根据《BuzzFeed新闻》记者约瑟夫·伯恩斯坦表示,该禁令为“未经审判”而生,且维基媒体基金会从未向社群“披露这位被告与被告事件”。[295]一些活跃于社群的人就维基媒体基金会没有公布具体相关细节的举止表示愤怒,同时也对Fram是否应该被禁止编辑表示怀疑,之后一个名为“社群针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Fram编辑的回应”的内部条目被创建,并专用来讨论这起争议,[296]几周内其字数超过47万字,超越了当时的小说《权力游戏》的字数 。[297]第二位管理员随后以“压倒性的社群支持”为由解封Fram,但维基媒体基金会又重新封杀Fram,并撤销了解除禁令管理员的管理职权。[295] 随后该禁令被第三位管理员解封。[295] 在最初的禁令发布后三周内共有21位英维管理员辞职。[297]一封来自英维仲裁委员会的公开信,承认引导了社群中的一些不满情绪。在7月2日,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公开了Fram案以供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时支持社群进一步讨论“关于有关行为之辩论”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行为之讨论;维基媒体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凯瑟琳·马赫在7月3日的声明中对该承诺表示赞同。[298] 她也承认“有些事情,基金会本该可以处理得更好”。仲裁委员会在2019年9月完成对基金会之机密证据的审查,并将该禁令解除。[299]
- 2019年7月:俄语维基百科有12位马甲组成的团体被查获通过协调编辑赞扬俄国现任政府官员(主要是州长),诽谤俄国反对派政治家──尤其是反腐败基金会的阿列克谢·阿纳托利耶维奇·纳瓦利内与柳博夫·索波尔,和俄罗斯非政媒媒体及批评俄国政府的记者(比如阿尔卡季·巴布琴科与叶夫根尼亚·阿尔巴茨)。这些分帐几乎完全使用来自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的媒体文章为来源,据说后者为与弗拉基米尔·普京关系非常密切的俄罗斯寡头。[300][301]据称他还负责使用网军来行使国家所支持的网络宣传。[302]
2020年
[编辑]- 2020年8月:Reddit上一位名为Ultach的用户指出,低地苏格兰语维基百科存在大量劣质条目,他认为这些错漏百出、拼写错误的条目是由一个不怎么会低地苏格兰语的人撰写的,这随即引起了媒体关注。这些条目大部分内容事先先用英语写好,然后再用在线词典把英语维基百科的部分内容粗略翻译完事。这些条目被指“用苏格兰口音写的英语”和“非常奇怪”,而且条目内文中的单词根本就不是苏格兰方言词汇。事后被发现这些条目都由一位名叫“AmaryllisGardener”的维基人创建,他是一位19岁的美国青少年。他总共创建了23,000多篇的低地苏格兰语维基百科条目,大约占当时整个苏格兰维基百科的三分之一。[303][304]阿伯丁大学语言学和苏格兰语系主任罗伯特·麦科尔·米勒(Robert McColl Millar)教授表示,从那些劣质条目可以看出作者根本就没怎么掌握低地苏格兰语[303]。这种行为被发现错误者Ultach[305]批评是一种文化破坏行为(cultural vandalism),而且对这门已濒危的语言造成前所未见的伤害。[306]Luminoso的罗宾施佩尔还担心使用维基百科作为语言训练数据的人工智能数据库恐怕也被伪低地苏格兰语破坏。[307]
- 2020年9月:《卫报》发表了一项由意大利卡洛阿尔贝托学院与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所进行的实验:他们在维基百科条目中添加了关于西班牙任意一城市之内容。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它们添加照片后,人们在这些城市度过的夜晚增加了9%。实验结果为研究人员全体遭到荷维禁止编辑维基百科。[308][309]
2021年
[编辑]- 2021年11月:
- 一位叫做纳撒尼尔·怀特在这几年来将维基百科与google上把其照片与连环杀人犯纳撒尼尔·怀特连系在一块。[311][312]
- 英维条目“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屠杀”被提名删除,理由是一些用户觉得他有着“存在偏见的反共主义观点”,“他不该诉诸‘简单化的默认,即由任何特定的意识形态所驱动的事件’”及“通过结合不同的研究元素来创建一个‘综合体’。是以这构成原创研究,违反了维基百科之方针”。[313]这个理由随后受到历史学家罗伯特·汤普斯的批评,并称其“道德上无法被辩护,至少这跟否认纳粹大屠杀的评论一样糟糕,因为‘将意识形态与杀戮联系起来’即这些事情的核心原因。我读过维基百科上条目的内容,在我看来,他是谨慎且平衡的,因此试图删除他的动机,只能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动机,即为共产主义平反”[313]其他维基百科用户与社交媒体用户都反对删除该条目。[314]该条目的删除提名也受到了保守派媒体的极大关注。[315]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称支持删除的论点“荒谬且不符历史”。[315]2021年12月1日,一群由四名管理员所组成的小组认为讨论并未达成共识,遂维持其现状,即条目将不被删除。[316]这篇条目的删除讨论是维基百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篇幅亦甚广。[315]
2022年
[编辑]- 2022年6月,折毛事件:一位叫做“折毛”的用户曾在中维上创建了206个条目,进行了4,800次编辑,写下上百万字。中文维基百科社群把其中三篇主编条目评为“优良条目”,一篇(远东华人强制流配)评为“典范条目”,它们后来被翻译到英文、阿拉伯文、俄文、乌克兰文、印尼文和罗马尼亚文维基百科。[317][318][319][320]该事件之揭露起始于2022年6月中旬由中国大陆网友“伊凡”发现的“卡申银矿”条目,经查证后并无此矿存在,再加上有其他人发现一些经折毛创建的条目也有存在虚假内容夹杂于真实内容之中,所以他后来便在知乎上公开此恶作剧。[317][318][319]这件事情在中维社群中传开后,基于折毛先前冒充学者,并为中维写下多次“贡献”和星章,[319][321]起初还有许多人深信折毛是冤枉的,直到社群试图以google搜索卡申银矿,未能找到相关结果,经查证,其条目的参考资料也都存在问题。最后折毛本人在6月17日被管理员屏蔽账号。[319][322]该事件随后被多家媒体认为是维基百科,乃至开放源代码史上最大规模的“恶作剧”与“破坏”之一,[317][323][324]也使得维基百科的真实性因此再次受到质疑。[322][325]
- 2022年7月:维基百科的用户们就该主题条目中的关于经济衰退的定义爆发争论。[326]右翼批评者指责维基百科与乔·拜登对经济衰退的定义一致,但根据《华盛顿邮报》报导,该条目一直反映出各种的定义,最近他被修改成“稍微强调了两个季度的定义,并指出他‘通常被用做经济衰退的实际定义’”。该报还指出“锁定维基百科以防止党派编辑的做法屡见不鲜。”当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指责维基百科已然“失去客观性”时,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便回应说:“你读了太多Twitter上的废话而变得愚蠢”。根据《Slate》报导说经济衰退的争端“表明(维基百科)可能难以向外人表达他们的复杂性”。[326][327][328][329][330][331][332]
- 2022年9月:在2022年亚洲杯的一场板球比赛中,在印度队输给了巴基斯坦队后,一位用户在关于印度板球运动员阿什迪普·辛格的条目,将其效力的国家改成卡利斯坦独立运动。根据2021年有关大型网络中介机构之规定,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传唤了维基媒体的高管以确保今后不会再做“故意煽动与伤害用户”之企图。[333][334][335]
- 2022年12月:12月6日,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在历经一年的调查后,全局封锁了16位维基百科用户对中东与北非主题进行有利益冲突的编辑。据称他们是沙特阿拉伯政府的代言人。在该禁令后的媒体报导得知,其中两名为管理员,在2020年被逮捕,随后被沙特政府监禁。这两人分别为奥萨马·哈立德(他被判处32年监禁)与齐亚德·索菲亚尼(他被判处8年监禁)。[336][337]
2023年
[编辑]2024年
[编辑]- 2024年7月:《刺客教条:暗影者》发售后,人们对其中角色弥助在游戏所依据的历史是否符合史实产生怀疑,最终被日本网友发现,该历史考究的研究提供者托马斯·洛克利(Thomas Lockley)自2015年开始通过使用不同账户修改维基百科对应角色人物的条目,把自己即将发表的研究和小说故事“史实化”,而这些资料被外国媒体和大英百科全书等机构引用后,洛克利再在维基百科中把这些文章列为参考文献,从而凭空伪造了弥助整段生平[338],有日本民众和议员要求日本大学立即解聘洛克利。[339]托马斯·洛克利也随即消除自己个人社交信息。之后2024年7月23日,游戏开发商育碧承认角色史实不符,表示游戏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再现。[340]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脚注
[编辑]维基百科法律引文
[编辑]- Template:Cite journal
- Template:Cite journal
- Template:Cite journal
- Template:Cite journal
- Template:Cite magazine
- Template:Cite journal
- "Wikipedia as a court source"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