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彗星
迷踪彗星是之前曾经发现的彗星,但在最近该通过近日点的时刻却失踪了。一般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观测资料可以计算可靠的轨道,和预测他的位置。
迷踪彗星相较于迷踪小行星,虽然因为非重力的因素,像是彗核的气体喷发,会影响彗星的轨道,使彗星的轨道计算有所不同。但有些天文学家专注在这个领域,像是布莱恩·马斯登就成功的预测了1992年回归,但一度失踪的周期彗星P109/Swift–Tuttle。
失踪的原因
[编辑]有一些原因会造成彗星的失踪,使天文学家不能持续的再观测。首先,彗星轨道可能与大行星,像是木星,产生交互作用,而受到摄动。其次,一些非重力的因素,会改变彗星通过近日点的时刻。或者,彗星与行星的交互作用使得彗星的轨道远离了地球而不能看见;或是将它们抛出了太阳系,相信D/1770 L1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如一些彗星周期性的接受“爆发”或亮度上的闪烁,它可能在本质上是颗暗淡的彗星,但因爆发而被发现,然后就失去踪迹了。
彗星也会因为挥发而行踪不明。最终,大部分的彗星都会因为彗核所拥有的挥发物耗尽而枯竭,彗星变成小而黑的惰性大块岩石或砾石[1],一颗熄火彗星可以类似于小行星 (参见彗星#死亡)。这可能发生在5D/布罗森,马士登认为它可能是在19世纪"实际上仍然存在只是变得黯淡"的一颗彗星[2]。
在某些情况下的彗星,已知其在通过轨道的近日点或其它的地点时解体了,最有名的就是比拉彗星。它在1852年出现前,就已经被观察到分裂成两个部分,之后就失踪了。在近代,则观测到73P/Schwassmann–Wachmann的瓦解过程。
有时,一个新发现的彗星原来是以前丢失的,可以经由轨道的计算和与以前记录的位置匹配而得到确认。对迷踪彗星,这是特别棘手的。例如,彗星177P/巴纳德 (也称为P/2006 M3),是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在1889年6月24日发现的,在116年后的2006年又再度被发现[3]。在2006年7月19日,177P来到与地球相距只有0.36天文单位的距离[4]。
远离的彗星不会被当成失踪的,即使它们在数百年或数千年内不会再出现。使用更强大的望远镜可以在彗星通过近日点之后仍能观察很长的一段时间。例如,海尔-博普彗星于1997年接近时,就能以肉眼观察大约18个月之久[5]。预期使用大望远镜的观测也许可以一直继续到2020年,届时他的视星等大约是30等[6]。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目前的规定,一颗失踪或是已经消失的彗星,会以英文字母"D"标示在名字之前。
表格
[编辑]周期彗星的回归会在定期的暴表上预报。当它们未能如期再出现时,可能是在某个时间破裂成碎片了。有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看见这些碎片,但是彗星不会再如预期的返回。在其它的时间,不会考虑彗星是否失踪了,除非它没有在预期的时间再度出现。彗星也可能翰其它的天体发生碰撞,像是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在1994年与木星的碰撞。
名称 | 最初发现时间 | 再发现或失踪 | 命运 \ |
---|---|---|---|
34D/Gale | 1927 | 1938 | 自1938年起失踪 |
206P/Barnard–Boattini | 1892 | 2008 | 2008年再度发现 |
15P/Finlay | 1886–1926 | 1953 | 1953年重新发现 |
107P/Wilson–Harrington | 1949 | 1992 | 1992发现,并重分类为小行星4015 |
73P/Schwassmann–Wachmann | 1930 | ? | 分裂 (1995年) |
25D/Neujmin | 1916 | 从1927起列入 | |
69P/Taylor | 1915 | 1976, 1984, 1990, 1998 | |
11P/Tempel–Swift–LINEAR | 1908 | 2001 | 2001年重新发现 |
113P/Spitaler | 1897 | 1993 | 1994年重新发现 |
205P/Giacobini (D/1896 R2) | 1896 | 2008 | |
18D/Perrine–Mrkos | 1896 | 1955 | 失踪 |
17P/Holmes | 1892–1906 | 1964 | 1964年重新发现 |
177P/Barnard | 1889 | 2006 | 2006年重新发现[3] |
20D/Westphal | 1852 | 1913 | 失踪 |
5D/Brorsen | 1846 | 1857, 1868, 1879 | 1879年之后失踪 |
54P/de Vico–Swift–NEAT | 1844 | 1894、1965、2002 | 2002年再度发现 |
27P/克罗玛林 | 1818 | 1873、1928 | 在1928年发现 |
3D/Biela | 1772 | 1852 | 分裂 (1846年), 仙女座流星雨 |
D/1770 L1 | 1770 | 自1770年起失踪 |
瓦解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 周期彗星列表
- 非周期彗星列表
- 迷踪小行星
- 布莱恩·马斯登:彗星轨道专家
- 迷踪彗星 (1964):史坦顿·A·科布伦茨(Stanton A. Coblentz)的著作
参考资料
[编辑]- ^ If comets melt, why do they seem to last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Scientific American. [2025-01-02] (英语).
- ^ 5D/Brorsen. cometography.com. [2025-01-02].
- ^ 3.0 3.1 Naoyuki Kurita. Comet Barnard 2 on Aug 4, 2006. Stellar Scenes. [200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177P/Barnard. Kazuo Kinoshita. 2006-11-18 [200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Kidger, M. R.; Hurst, G.; James, N. The Visual Light Curve Of C/1995 O1 (Hale-Bopp) From Discovery To Late 1997. Earth Moon and Planets. 1997-07-01, 78. Bibcode:1997EM&P...78..169K. ISSN 0167-9295. doi:10.1023/A:1006228113533.
- ^ West, Richard M. Comet Hale–Bopp (February 7, 1997).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February 7, 1997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