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麦敬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麦敬年
Jonathan McKinley
性别
出生Jonathan Michael David McKinley
(1961-09-22) 1961年9月22日63岁)
 英国大伦敦克罗伊登
居住地 英国大伦敦哈林盖区
国籍 英国
公民权 香港
教育程度雷丁大学法语俄语文学学士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俄语文凭
莱斯特大学体育社会学理学硕士
母校雷丁大学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
莱斯特大学
职业公务员
政党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
签名

麦敬年(英语:Jonathan Michael David McKinley,1961年9月22日),英国政治人物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成员,曾在香港出任公务员超过32年,当中包括出任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官至首长级乙级政务官。他从雷丁大学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分别取得文学学士及俄语文凭后,在1983年获香港政府取录为政务主任。他在入职初期曾任职于北区政务处布政司署工务科邮政署部门决策科局,亦两度效力经济科,曾负责策划定立竞争法的工作。他在其公务员生涯中长期主政体育政策,并多次任职相关职位,在退休前于民政事务局出任约七年后改称体育专员的副秘书长一职。他参与了申办2006年2022年亚洲运动会的计划,但分别在次轮投票落选及未获香港立法会支持和拨款,均以失败告终。

早年生活

[编辑]

麦敬年在1961年9月22日于英国大伦敦克罗伊登出生。因父母在他三岁时离异,他被迫和弟弟与母亲展开漂泊的生活[1][2][3]。他先于根西海峡群岛的乡村生活,及后再转至剑桥郡的农村邦昂邦昂定居[3][4]。后来,他的舅父更一度将他带至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生活,但在约一年后又重返剑桥[3]。他在小学时期曾担任足球校队队长,但他母亲安排他入读没有足球队的中学,令他被迫放弃足球并改为参与橄榄球板球训练[4]。他因优秀的学业成绩而获奖学金资助入读位于剑桥郡的高中,及后更在1979年考入雷丁大学修读法语国际关系学[3]。然而,他因厌倦法语及国际关系课堂,而改为学习俄语,并继而取得到半年在法国及四个月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当交换生的机会,其中他更在1981年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取得俄语文凭[2][3]。最终,他在1983年取得雷丁大学文学学士[2]

毕业后,厌恶撒切尔夫人政府的麦锐意前往海外工作,故向路透社应征外访记者职位,但遭到拒绝[3][4]。后来,他从卫报看到香港政府招聘政务主任,并提供理想的薪酬待遇,决定前往伦敦参加招聘考试[3]。在通过笔试及白厅初步面试后,他在香港政府驻伦敦办事处接受姬达主持的最终面试,并获得取录[3]

公务员生涯

[编辑]

殖民地时期

[编辑]
麦敬年曾在旧北区理民府与夏秉纯工作

麦敬年与另外七名港府新员工从印度孟买中转至香港[3],他于1983年8月30日抵达中区政府合署履新,出任政务主任[5]。他在入职后获安排入住位于坚尼地道的宿舍,并在首六个月获安排参与广东话课程,及后港府向他额外提供三个月的进阶课程[3][4][5]。直至1984年6月,他获调派至民政总署,并在同年7月24日正式上任他的首个岗位,于北区政务处担任民政主任,负责发展事务[3][5]。麦与北区政务专员夏秉纯北区理民府中仅有的外籍员工,而夏秉纯更教导麦各种地方治理知识,使到工作富有趣味[3]。麦着手协助粉岭/上水新市镇的建设,并统筹粉岭公路等世界级基建设施的工程[3]

不过,麦于1985年5月就被匆匆召回布政司署文康市政科,出任助理文康市政司,负责管理文化事务[5]。任职两年后,他于1987年1月调任至保安科担任助理保安司,负责扑灭罪行委员会工作,任内亦曾署任首席助理保安司[5]。他于1989年9月获安排调离布政司署,改于邮政署主管政策及法例工作[5]。麦在1991年2月重返布政司署,于经济科担任助理经济司,并在1992年4月晋升高级政务主任,遂于1993年11月转至工务科任职助理工务司,支援发展计划的推展,进一步在1994年1月升任首席助理工务司[5]。他在1996年3月调职至文康广播科担任首席助理文康广播司,首次主管他热爱的体育事务,而港府亦赶在香港主权移交前于同年4月1日将他晋升为首长级丙级政务官[5]

主权移交后初期

[编辑]

麦敬年在香港主权于1997年归还中国后继续为特区政府服务,留任文康广播局首席助理局长,惟1998年4月9日起因文康广播局解散,麦的职位被兼并至民政事务局[5]。及后,因应市政服务在1999年底重组,康乐及体育资源重整,麦随后亦负责重整相关服务的管理架构[6][7]。与此同时,麦因担任香港康体发展局官守委员而参与增减资助精英运动的讨论[8][9],而艾培理更公开斥责康体发展局因行政低效而阻碍2000年悉尼奥运的运动员资助拨款[10],均一度造成争议。尽管康体发展局不受体育界人士欢迎,麦依然拒绝港协暨奥委会裁撤康体发展局的要求,更在与逾70个体育总会会面后提出改善康体发展局架构的反建议[11]

除了体育政策外,麦亦负责统筹港府的康乐服务和规管,以及相关行政工作。港府在麦任内就曾被批评收取过于高昂的康乐牌照费用,而且更在向香港立法会提出增加索取文档费用时亦被质疑定价过高,但他则以用途多涉及高标准的诉讼程序为昂贵价格辩护[12]。另外,香港于2000年代初兴起将农地改装为私人高尔夫球练习场的热潮,导致偶有途人遭球击中受伤的情况。麦在立法会坦诚没有架构规管合符土地用途的练习场,但他及后亦草拟建议报告提出以行政措施控制状况[13][14]

申办2006年亚运

[编辑]
香港与多哈竞逐2006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

在港府的支持及推动下,香港在1999年11月宣布申办2006年亚洲运动会[15]。港府派出麦敬年代表港府,并带同民政事务局局长蓝鸿震的港府信函,陪同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及另外四名委员前往科威特呈交申办意愿书[16][17]。与此同时,港府研究后指出可借出新落成的公共房屋运动员村[18],并安排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出任申办委员会主席[19],惟麦澄清港府不会取代港协主导申办亚运的地位[20]

然而,申办亚运的计划令很多由市政局区域市政局解散时遗留下来的项目被迫推迟,以释出资金及土地予亚运的相关基建及开支。立法会在2000年11月时质疑政府或会因申办亚运而将中山纪念公园等文娱康体工程无限期押后,将其四亿港元建筑成本纳入亚运预算[21]。麦代表政府向议员指出两市局解散后港府重新审视文娱康体设施需求,更将私人屋苑会所纳入衡量标准而令工程优次改变[21][22],惟民主党李华明甘乃威均认为港府惧怕私人会所竞争而拖延公共设施的做法无稽[21]。另外,港府亦因兴建运动员村而改动两块学校邨土地以腾出空间,而麦则澄清改动只涉及土地位置改动,不涉及缩减学校邨工程,但学校邨却需延期三年落成[23]

不过,香港最后申办亚运失败,随团的麦等官员神情落寞,部分官员甚至更痛哭落泪[24][25]。及后,麦在2001年4月时公布,港府在不需要新主场馆应付亚运的情况下,敲定以30至50亿港元兴建新的体育场及体育馆,分别取代香港大球场伊利沙伯体育馆,应付未来本地体育需求及承接更多国际体育赛事,为启德体育园的雏形[26][27]。事后,他在2001年7月受港府指示主持体育政策检讨小组,直至同年12月由杜巧贤接任首席助理局长后离开民政事务局[28][29]

可持续发展政策

[编辑]

麦敬年在2002年获调任政务司司长办公室辖下行政署,出任助理处长,负责统筹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他在上任后随即统筹由九名首长级人员组成的港府跨部门代表团于同年8月出席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英语Earth Summit 2002[30]。返港后,他亦协助港府在2003年设立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工作[31]。在2004年2月,他更统筹港府在香港主办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亚太领袖论坛,并为到访的各国领袖安排考察大澳九广西铁等地的执行措施[32][33][34]。与此同时,他亦在2003年于莱斯特大学完成体育社会学硕士课程[35]

及后,麦支援由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担任主席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2004年中起陆续推出废物征费[36]、发展可再生能源[37]十号货柜码头选址[38]等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委员会提早在2005年5月公布首份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件,并就废物处理、发展再生能源及都市规划三方面提出具体发展原则,麦承认受曾荫权即将辞任司长参选行政长官补选影响[39][40]许仕仁在2005年中接任主席后,麦主持多场论坛,除讨论策略文件的建议外,亦创新地允许公众提出新讨论范畴[41]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编辑]

麦敬年在2000年代中离开行政署转至经济发展及劳工局担任首席助理秘书长。他在任内初期多次就消费者保护事宜于香港立法会答辩,包括应对美容保健产品及服务误导或夸大声称的问题,以及车用燃油零售市场欠缺竞争等[42][43]。由于香港各界普遍均存在大量反竞争行为,而燃油市场封闭问题最终引起大众关注,港府遂于2006年起筹备订立跨行业的竞争法,而麦则参考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的案例,认为香港在打击反竞争上可以教育先行,后再加强规管的方向发展[44][45]。麦协助港府在2006年完成公众咨询,再于2008年向立法会提交建议条文,针对合谋订价、串通投标、限制产量及分配市场等寡占行为定立罚则,并设立竞争事务委员会进行宣传教育、调查及执法[45][46][47]

副秘书长

[编辑]
麦是港府中协调东亚运筹办工作的重要官员

在香港在筹备主办2009年东亚运动会的最后阶段,港府在2008年12月将麦敬年调回民政事务局体育及康乐科,并升任副秘书长,以应付繁重的东亚运策划工作[4][48]。麦在筹备过程中定期汇报进度,包括公布比赛场地安排、门券价格和主场馆将军澳体育场的施工状况,以及与国家体育总局商讨派出一线运动员等事宜[49][50]。与此同时,港府因对足球运动的支援不足而在2009年3月于立法会上备受抨击,麦承诺港府将委托顾问研究足球发展[51][52],连同港队在12月的东亚运夺得男子足球金牌[53],朝野一致支持港府加强足球支援,麦亦于2010年3月接纳顾问报告,决定投入约一亿港元资金定立五年计划,以执行改善香港足球总会行政、加强青训系统、设立将军澳足球训练中心等共49项措施[54][55][56]。虽然东亚运最终严重超支,而管理公司则行政欠妥善,甚至涉嫌挪用公款[57],麦及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等人更须出席香港立法会的账目聆讯[58]。经过东亚运等大型运动会后,麦依然认为香港运动员能持续汲取大赛经验,香港的体育事业亦可以继续发展[59][60]

港府在2011年初欲借东亚运后的体育热潮,争取民众支持申办2023年亚洲运动会[注 1],而麦亦顺理成章统筹申办事宜,并指出承办亚运的新设施可用于长期培训运动员,加强地区康体服务支援,并增办更多大型体育赛事,达致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的方针[63][64]。在争取立法会支持时,他更指或者没有其他城市申办,若香港贸然放弃会错失机会,但如果申办失败,港府承诺仍然会将预算用于加强体育设施[65]。然而,因港府举办东亚运的过程及成效不理想,以及对体育欠缺规划及支援等负面形象,包括民建联自由党等多名建制派议员均明言跟随舆情反对拨款申办亚运,议案遭大比分否决[66],而2022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则落入唯一申办的杭州市手中[67]

申办亚运被否决后,麦继续履行承诺如期增设康体设施以举办大型赛事,包括香港自行车馆于2013年落成后随即承办2015年至2016年UCI场地自行车世界杯英语2015–16 UCI Track Cycling World Cup[68][69],并投放资源予香港体育学院改善及增加训练设施[70][71]。不过,港府坚持精英体育项目支援制度和考虑因成本大幅度上升而搁置兴建启德体育园,令麦等体育政策官员备受体育界质疑[72][73]。最终,港府在2014年落实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式兴建体育园,并完成聘请人员作规划研究的拨款安排[74][75],亦为优秀运动员提供退役金计划[76]

麦于2015年12月卸任担任约七年的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职务,并从公务员系统中退休,由及后更改职称为体育专员杨德强接任[77][78][79]。他在退休前一度是港府最年轻的外籍政务官,但他以54岁之龄退休后,比他更为年长的柏嘉礼苏启龙反而成为最后两名在港府效力外籍政务官[78]

退休生活

[编辑]

麦敬年在退休后决定返回英国,并于大伦敦哈林盖区定居。及后,他在2018年复出工作,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在哈林盖区的分部担任秘书兼派遣统筹[35][80],而他偶尔亦会访港向香港总商会等机构介绍体育政策及相关知识[81]

个人生活

[编辑]
麦敬年曾担任九龙木俱乐部委员

麦敬年已婚,他与妻子在1993年于酒吧消闲时邂逅[78]。他除了在大学时修习法语俄语外,亦因在香港工作而纯熟使用香港粤语,流畅及标准程度甚至达母语水平[3][4][82]。麦认为大学学习法俄两语的经验令他更易掌握汉字及粤语,而参与足球活动亦有助语言学习,甚至认识运用脏话[78]。他更曾在港府记者会上向传媒表示自己的粤语能力比母语英语更胜一筹[82]

作为足球爱好者的麦频繁参与足球活动,几乎把全港的足球场都使用过[4]。他在1980年代曾在港府内组织名为迪纳摩(Dynamo)的足球队,并曾担任球队队长[4][83]。另外,他亦是港府足球队的领军人物,但球队表现并不出色,在香港回归前共12年与葡属澳门政府的比赛均告落败,与香港足球代表队港澳埠际足球赛的压倒性往绩相反[4]。麦效力时的港府足球队在回归后改与香港立法会议员队比赛依然未尝胜果,但梁国雄多年来经常侵犯作为球队重心的麦[84][85][86]。麦不但参加体育运动,更义务参与会所及体育总会的管理工作,当中包括担任香港足球总会纪律小组及九龙木俱乐部等组织的委员[4][87]

荣誉

[编辑]

殊勋

[编辑]

头衔

[编辑]
  • 麦敬年,JP(Jonathan Michael David McKinley, JP,2010年7月1日-2015年12月)[88]

注脚

[编辑]
  1. ^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早期规划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举行[61],及后决定于2022年举行,惟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再度推迟至2023年[6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ichael J Mckinley, 1961. 注册总署. 1961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2) –通过FamilySearch. 
  2. ^ 2.0 2.1 2.2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公务员事务科. 香港政府政務職系名錄. 香港: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1992-04-01: 6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Jonathan McKinley [麦敬年]. Backstory (香港电台). 2015-12-26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足球推銷員 - 麥敬年. 运动版图. 2010-09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香港政府政府总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簡介 二零零一年.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1-07-01: 129. 
  6. ^ 立法會CB(2)291/99-00號文件. 香港立法会. 1999-10-26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6). 
  7. ^ 康體新架構研討會舉行. 文汇报 (香港). 1998-11-22. 
  8. ^ 田總上訴得直. 文汇报 (香港). 1999-02-05. 
  9. ^ 體操上訴被推翻 保齡球納入重點項目. 文汇报 (香港). 1999-02-05. 
  10. ^ 奧運經費未批艾培理有怨言. 苹果日报 (香港). 1999-09-10: A5. 
  11. ^ 指架構龐大 未有效運用資源發展體育 港協牽頭 促撤康體局. 香港经济日报. 1999-10-23. 
  12. ^ 部分服務較市價高數倍 議員要求嚴格控制成本. 成报. 2000-06-03: A10. 
  13. ^ 123. 成报. 2000-04-11: A10. 
  14. ^ 議員轟高球傷人無王管. 明报. 2000-04-11: A11. 
  15. ^ 行政會議支持申辦二零零六年亞運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1999-11-20 [2023-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8). 
  16. ^ 曾蔭權藍鴻震致電科威特打氣 香港呈申辦亞運意願書. 明报. 1999-11-23: A12. 
  17. ^ 霍震霆析香港有利條件. 文汇报 (香港). 1999-11-21. 
  18. ^ 居屋公屋借用作選手村. 苹果日报 (香港). 1999-10-23: A06. 
  19. ^ 陳太料掌申辦亞運委會 霍震霆任副手 名單下周公布. 苹果日报 (香港). 2000-01-14: A20. 
  20. ^ 政府澄清不主導辦亞運. 明报. 1999-12-14: A11. 
  21. ^ 21.0 21.1 21.2 港府拖延文康工程議員炮轟. 东方日报. 2000-11-11. 
  22. ^ 兩前市局規劃工程 政府視需求訂次序. 成报. 2000-11-11: A11. 
  23. ^ 顧問研究建議 體育館增配套 啟德學校村讓路建選手村. 苹果日报 (香港). 2001-03-13: A10. 
  24. ^ 日日有頭條:00年香港申辦亞運失敗. 香港有线新闻. 2022-11-02 [202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25. ^ 男高官申辦亞運失敗匿埋喊. 太阳报 (香港). 2001-06-21: A19. 
  26. ^ 應付需求動用50億 政府建大型體育館. 成报. 2001-04-21: A06. 
  27. ^ 取代伊館香港大球場 當局建議建多用途運動場. 文汇报 (香港). 2001-04-21: A15. 
  28. ^ 港體育政策 受京申奧鼓舞?. 香港经济日报. 2001-07-30: A20. 
  29.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體育政策檢討小組成員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 105. 2002-05-23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09) –通过香港立法会. 
  30. ^ 香港特區政府代表參加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02-08-13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9). 
  31. ^ 立法會CB(1)1968/02-03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3-05-14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09). 
  32. ^ 港府180萬辦論壇 學習可持續發展. 明报 (香港). 2004-02-20: A19. 
  33. ^ 聯合國亞太領袖論壇將在香港研討可持續發展. 中国新闻社. 2004-02-21. 
  34. ^ 專家學者探討城市平衡發展措施. 明报 (香港). 2004-02-25: A25. 
  35. ^ 35.0 35.1 Jonathan McKinley. 麦敬年. 2018 [2024-03-31] –通过linkedin (英语). 
  36. ^ 倡污者自付諮詢四個月 港府擬徵家居垃圾費. 成报. 2004-07-16: A12. 
  37. ^ 可再生能源 長遠慳電費. 东方日报. 2004-10-07: A38. 
  38. ^ 貨櫃碼頭選址落實前將公開諮詢. 2005-03-02. 
  39. ^ 持續發展策略文件完成 擬設部門執行監察機制. 明报 (香港). 2005-03-02: A08. 
  40. ^ 為配合曾蔭權參選特首 可持續發展報告提早出爐. 苹果日报 (香港). 2005-05-16: A08. 
  41. ^ 可持續發展公眾論壇 首重人口政策空氣質素. 明报 (香港). 2005-07-29: A22. 
  42. ^ 立法會CB(2)1638/05-06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6-03-20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11). 
  43. ^ 立法會CB(1)1496/05-06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6-04-24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01). 
  44. ^ 立法會CB(1)2220/05-06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6-07-19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28). 
  45. ^ 45.0 45.1 競爭法規管四行為最高罰千萬. 信报财经新闻. 2008-05-07: P06. 
  46. ^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競爭政策公眾諮詢》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 2006-11-06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11) –通过香港立法会. 
  47. ^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競爭法詳細建議公眾諮詢》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2008-05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31) –通过香港立法会. 
  48. ^ 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09-03-04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05). 
  49. ^ 運動員拍片宣傳東亞運. 苹果日报 (香港): AA13. 2009-04-18. 
  50. ^ 體育總局答允派一線運動員參加香港東亞運動會. 中国新闻社. 2009-04-17. 
  51. ^ 足總撥款比藝團還少 議員轟推動足運不力. 新报: A08. 2009-05-09. 
  52. ^ 議員炮轟資助足總太少. 成报: A07. 2009-05-09. 
  53. ^ 港足創傳奇 東亞運奪金.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09-12-12 [202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4). 
  54. ^ 報告提49建議 當局大增撥款 足總面臨全面改革. 成报: A09. 2010-03-12. 
  55. ^ 接納顧問49項建議 足總必須改革 政府5年億元推足運 (PDF). 大公报. 2010-03-12 [2024-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14). 
  56. ^ 港府倡搞足運新意欠奉. 东方日报. 2010-03-12 [202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4). 
  57. ^ 東亞運10宗罪 工程超支6.7倍. 香港经济日报. 2011-04-14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58. ^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於五月七日舉行公開聆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1-05-05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59. ^ 獎牌部署「升呢」直指奧運. 星岛日报: A10. 2011-01-12. 
  60. ^ 香港官員:大運會中積累經驗比奪取金牌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11-08-18. 
  61. ^ 立法會考資摘要 - 申辦2023年亞洲運動會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 2010-12-14 [2024-05-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4-09) –通过香港立法会. 
  62. ^ 2022年杭州亚运会新日期确定. 国际奥委会. 2022-07-19 [2024-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63. ^ 民政局籌建18體育場館. 新报: A09. 2011-01-12. 
  64. ^ 政府乒總網總籌辦世界級比賽 (PDF). 文汇报. 2011-01-12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31). 
  65. ^ 官:申亞對手少 勿失良機 申辦不成60億開支放回體育. 星岛日报 (香港): A10. 2011-01-12. 
  66. ^ 立法會否決申亞撥款. 大公报 (香港): A2. 2011-01-15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67. ^ Hangzhou confirmed as host of 2022 Asian Games [杭州确定主办2022年亚运会]. Inside the games. 2015-09-16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英语). 
  68. ^ 將軍澳單車館今舉行賽道動工儀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2-11-05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69. ^ 「2015-2016國際單車聯盟香港世界盃場地單車賽」成為第一百項「M」品牌活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5-09-19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9). 
  70. ^ Fund provides HK$325 million windfall for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基金赐给香港体育学院带来3.25亿港元横财]. 南华早报. 2013-06-18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71. ^ 政務司司長出席香港體育學院新建設施開幕典禮致辭全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3-06-20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72. ^ 香港非精英運動員捱出頭. 体路. 2014-02-21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73. ^ 業界反對擱置啟德體育城. 大公报 (香港). 2012-10-23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74. ^ 啟德體育園擬交私人營運. 文汇报 (香港). 2014-01-11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75. ^ Stop stalling and sign off on Kai Tak Sports Hub plan, Legco warned [立法会警告停止拖延并签署启德体育中心计划]. 南华早报. 2013-06-18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76. ^ 港府明年推「運動員退役金計劃」. 文汇报 (香港). 2014-10-23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77. ^ CY Leung's appointment of a Commissioner for Sports is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Hong Kong [梁振英任命体育专员是香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南华早报. 2016-01-13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78. ^ 78.0 78.1 78.2 78.3 政情:去殖化 外籍AO將成歷史. 东方日报. 2016-01-12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3). 
  79. ^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參觀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立法会. 2015-12-21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80. ^ Our Officer [我们的职员]. 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哈林盖区. 2024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30) (英语). 
  81. ^ Meet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Working Group - Belt & Road Series [与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会议 - 一带一路系列]. 香港总商会. 2019-09-06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1) (英语). 
  82. ^ 82.0 82.1 麥敬年講廣東話超「正」. 新报 (香港). 2008-05-07: A12. 
  83. ^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公务员事务科. 香港政府政務職系名錄. 香港: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1988-11-01: 67. 
  84. ^ 勝之不武:外援建功 立會足球隊險勝高官. 文汇报 (香港). 2011-05-15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85. ^ 死性不改:「長毛」踢波照出茅招 友賽領黃. 文汇报 (香港). 2013-05-19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86. ^ 政Whats噏:破15年紀錄 立法會足球賽2比3落敗政府高官. on.cc东网. 2023-05-06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87. ^ 政情:九龍木球會 委員集體辭職. 东方日报. 2012-06-07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88. ^ 88.0 88.1 第24號號外公告 太平紳士條例(第510章) (PDF). 宪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0-07-01, 14 (17)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01).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