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噶玛兰族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关于"汉化"的问题

[编辑]

A-giau, "汉化"这个字确实是有问题的, 谢谢你的提醒. 如果用英文来表达的话, 这个所谓"汉族"和"非汉族"的文化接触过程应该是用acculturation(涵化)来表达比较精准. 最近关于平埔族的人类学研究, 也都开始检讨"汉化"这个概念的问题. 比如说, 中央研究院的叶春荣, 在一篇讨论鹤佬人之祀壶信仰的论文中, 就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前人常用"汉化"来说明非汉文化融合入汉文化的结果, 但是根据王崧兴教授所说的从边陲看中原的说法, 我们发现汉文化固然影响了非汉文化, 但是非汉文化同时也影响了汉文化. 也就是说, 这是个互相采借的过程, 因此笔者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的研究计划里称之为周边理论(frontier theory). (引自叶春荣 1997, 92)

但是, 一时之间要用别的概念好像也有困难.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关系, 由于历史上种种复杂的原因, 通常行动者之间的权力位置并不是平等的(这当然也涉及书写历史之"后人"在族群关系上的权力位置). 我想要表达的, 其实是该族群在文化上坚持"我族文化"的现象, 因此, 我说他们是最晚被"汉化"的一群人. 我现在想不出来有什么其他比较适当的形容词, 你有什么idea吗?

参考书目

  • 叶春荣,1997,葫芦福佬裔汉人的祀壶信仰,见黄应贵、叶春荣编,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王崧兴先生纪念论文集,页91-12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wdshu|阿呆 13:32 2004年11月20日 (UTC)
我实验性地把“被”放在括弧里,意在于凸显“agency”的问题:被谁汉化?(如何被汉化?)“汉化”本身并没有提供个明显的答案,顶多是描述文化变迁的现象。如台湾当代社会可以说是“西化”,可是我们却比较少听到“被西化”这种语言。文化接触的过程似乎需要一个比较 nuanced 的文字来形容。A-giâu 21:51 2004年11月20日 (UTC)

宜兰名称由来

[编辑]

我又查了一下, 没看到别的说法耶. 你那个1820年是怎么来的呢? 可否把详细资料来源说一下. "噶玛兰厅"是在1875年改成"台北府宜兰县"的(杨碧川 1988, 69; 台湾咁仔店 2002; 张珮容等 nd), 这点可以确定. 但是, 在这之前, "宜兰"这个字有出现过吗? 还请告知.

参考书目

  • 台湾咁仔店,2002,各地名称由来:宜兰 [online]。np:台湾咁仔店。[引用于 2004年11月18日]。万维网网址:[1]
  • 杨碧川,1988,台湾历史年表。台北:自立晚报。
  • 张珮容等,nd,[周围环境]噶玛兰族简介,见凯达格兰 [online]。台北: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引用于2004年10月31日]。万维网网址:[2]。--wdshu|阿呆 13:55 2004年11月20日 (UTC)
不好意思─“年代有待确定 1820? 1830?”是 typo 啦。我头壳里想的是“1620? 1630?”。这是针对我自己原本加入的“1630 年代”。请参考编辑记录。A-giâu 21:40 2004年11月20日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噶玛兰族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5日 (四) 19: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