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首页/档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2年10月~2003年2月


繁简体问题讨论请到Wikipedia 对话:繁简体问题


今天digiblog.org做了一个报道,不知这里人会否多点儿……


someone is certainly here, bud.

编辑页面的Watch this article可以改为监视本页.

下面的朋友可以订阅免费的wikipedia新闻newsgroup. 连接是[1]


究竟……到底……既然……而又……可是……就是……怎么样呢? anyone there???


大家如果已经同意维护一个版本的话,是否能提一些技术上的建议呢?我对繁简体转换的问题不太熟,其他人有什么意见?Kentsin好像说有什么解决方案.--Formulax


页面编辑数终于突破1000次了! :)

Mountain 2003年1月6日 22:56 (UTC)


快要考试了,好久不来了。

我看了前面的“关于中文版的认真建议”的讨论,觉得说的非常好。我认同他所有的观点。:-)

只维护一个繁体字的版本,用户自行选择简繁设置,技术上我想是可行的。这里面最大的困难和搜索的困难是一样的,还是汉语句子如何分词。我只是稍微了解一点现有的分词技术,需要一个庞大的词库,同时不能保证100%的正确性。尽管如此,有这样一个工具,再加上一些人工参与,我想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我对PHP不熟悉,也不能保证有充足时间做这个工作,看看下学期的情况吧。如果需要,我会把一些相关资料贴过来。

现在我自己在设计一个Wiki Framework系统。

写到这里,地球的这一端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我祝大家新年快乐吧。:-)

Mountain 2002年12月31日 15:55 (UTC)


目前确实由于两个版本并存带来了一些混乱.不过另立一个tw.wikipedia.org域名似乎不太可能,因为Wikipedia所有的附属域名都是用ISO 639语言代码(例如中文Wikipedia不是cn.wikipedia.org而是wiki.zwnes.eu.org,德文是de.wikipedia.org),而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使用的都是同一代码,所以使用tw.wikipedia.org不太妥当.

我的建议是能否修改软件,在参数设置页中由用户自行选择繁简版本.而一个页面则自动转换成繁/简体,只是不知技术上是否可行.

至于译名等不是太大问题,一般可以通过REDIRECT等重定向到某一特定页面即可.我的意思是外来语尽量使用原来的文字,再将不同的中文译名重定向到该页.--Formulax 2002年12月24日 03:13 (UTC)


关于中文版的认真建议:

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学术作品。我不认为应该有两个汉语版本的WikiPedia。

从技术上来说,Unicode 允许使用全部的字符。维护一个正字的版本,并在输出时选择性地将文字转换成简化的版本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可以构造工具,协助懂正字的朋友透过工具和与原作者沟通将原输入的简化汉字部分转换为正字。

从维护的角度上看,维护两个或以上的版本将是十分的不便。

从使用的角度上看,要用户查找两个版本亦是不合理的。

文字的使用,我想有一些原则:

1. 使用最准确的字。专有的名称使用该名称的发布的文字。法律条文用其发布的文字。外来名及译名用其原有文字形式加括其中文译名,如有多个译名,以分号相隔并注以其文化背景。一般的文章以其第一次发表或最早最流行的文字作准。

  即:以简化汉字命名的人和机构以其简化汉字为准。以正字命名的人和机构命名的人以正字为准。如命名时使用了异体字,则仍使用原来的异体字。

2. 废除顿号,专有名称中的大黑点,以逗号代替。

3. 建立一套标点和加注的规范。最好可以建立一个利用词条产生一个标准的XML 档的转换。另外,资料来源最好用内部注(仅编辑可看)的形式记录,以便日后查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逐步建立及完善以下一些工具和数据库:

1. 将文字简化成简化汉字版的程序。这个程序除了可以从正字的网页产生简化文字版的网页外,还可以用在检索上。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任何汉字进行检索。

2. 建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的对照表。这个对照表允许输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版:如果我们编写了一个关于美国总统的条目,我们可以有 zh_TW:克林顿 zh_HK:克林顿 zh_CN: 克林顿

3. 建立一个协助将简化汉字转成正字的辅助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参考利用上一个对照表。

4. 一个利用1的工具产生不同文字版本 zh_TW, zh_HK, zh_CN, zh_SG, ... 的程序。

5. 将汉字罗马化的工具。

关于中文版的认真建议:

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学术作品。我不认为应该有两个汉语版本的WikiPedia。

从技术上来说,Unicode 允许使用全部的字符。维护一个正字的版本,并在输出时选择性地将文字转换成简化的版本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可以构造工具,协助懂正字的朋友透过工具和与原作者沟通将原输入的简化汉字部分转换为正字。

从维护的角度上看,维护两个或以上的版本将是十分的不便。

从使用的角度上看,要用户查找两个版本亦是不合理的。

文字的使用,我想有一些原则:

1. 使用最准确的字。专有的名称使用该名称的发布的文字。法律条文用其发布的文字。外来名及译名用其原有文字形式加括其中文译名,如有多个译名,以分号相隔并注以其文化背景。一般的文章以其第一次发表或最早最流行的文字作准。

  即:以簡化漢字命名的人和機構以其簡化漢字為準。以正字命名的人和機構命名的人以正字為準。如命名時使用了异體字,則仍使用原來的异體字。

2. 废除顿号,专有名称中的大黑点,以逗号代替。

3. 建立一套标点和加注的规范。最好可以建立一个利用词条产生一个标准的XML 档的转换。另外,资料来源最好用内部注(仅编辑可看)的形式记录,以便日后查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逐步建立及完善以下一些工具和数据库:

1. 将文字简化成简化汉字版的程式。这个程式除了可以从正字的网页产生简化文字版的网页外,还可以用在检索上。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任何汉字进行检索。

2. 建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的对照表。这个对照表允许输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版:如果我们编写了一个关于美国总统的条目,我们可以有 zh_TW:克林顿 zh_HK:克林顿 zh_CN: 克林顿

3. 建立一个协助将简化汉字转成正字的辅助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参考利用上一个对照表。

4. 一个利用1的工具产生不同文字版本 zh_TW, zh_HK, zh_CN, zh_SG, ... 的程序。

5. 将汉字罗马化的工具。


一些建议:

1.能否将繁体中文部分另立一个tw.wikipedia.org网域?

2.能否在进入繁体网页后链接到简体条目的部分加注[简]?

台北 飞马


在其它语言的Wikipedia中添加连到中文条目的链接时,可以按下面步骤操作:

  •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复制条目的UTF-8编码。
  • 如果条目名中不含ASCII字母,在其它语言的Wikipedia相应条目下添加 [[zh: 条目的UTF-8编码]]。注意:冒号后面有一个空格。

如:英文条目History of China与中文条目中国历史相互对应。“中国历史”的UTF-8编码为%E4%B8%AD%E5%9B%BD%E5%8E%86%E5%8F%B2,那么英文条目History of China可以通过[[zh: %E4%B8%AD%E5%9B%BD%E5%8E%86%E5%8F%B2]]链接到中文页面。注意:冒号后面有一个空格。

另外:对名称中混有中英文的条目,命名时可以在中英文之间加空格。

如:命名条目Linux操作系统为Linux 操作系统。这样可以直接在英文条目Linux operating system处添加链接[[zh:Linux %E6%93%8D%E4%BD%9C%E7%B3%BB%E7%BB%9F]]。注意:Linux后面有一个空格。

Mountain 2002年12月17日 5:15 (UTC)


我也有类似的疑问。比如数学里的“变量”和程序里的“变量”可不是一回事。 我把这个叫命名冲突。在我们撰写wiki的过程中如何对付这种问题呢? 不知道Formulax说的一词多义是不是指我这里说的命名冲突?

我们用名字来指称事物,只要这样做就有可能出现命名冲突。 wiki采用平直的名空间,命名冲突可以通过名字组合来解决。 在英文wikipedia中我们可以见到两种名称组合的手段: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这两种组合手段如何使用大家可以讨论。其实还可以想一些别的组合,比如: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 名字1(名字2)

这里面有些组合手段好,有些不好,比如我觉得括号就不好,用了两个符号()来表示名字的隔离。 这些组合手段如何用,可以讨论。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则是简洁自然、合乎直观。 如@有at的意思,那么 名字1@名字2 可以理解成 名字1 at 名字2。

还有另外一种命名冲突,多个名字同一所指,即多词一义。 现有的Wikipedia系统可以通过Redirect来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繁简我觉得还是分开好。然后通过inter-wiki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的共享。

其实我觉得搜索功能目前没有作好才是现在系统最大的缺憾。难点是不是在于汉字没有分词符号呢?

Mountain 2002年12月17日 5:10 (UTC)

对.Brion现在的做法是在每个中文字符后自动加入空格,不过似乎如此一来就无法有效缩小搜索范围.--Formulax

一词多义该如何处理?放在一起恐怕不恰当吧? --Formulax


我是MM????彻底晕倒…………

FatCatHu MALE!!!!!


索性把首页作成纯简体的吧,这样更清爽。我不征求大家的意见了。 改好了大家再看合不合适吧。:P

虽然我认为 Wikipedia 是大家的,既不单是大陆人,也不单是台湾人的,也不单是东南亚华人的。:)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4:30 (UTC)


繁体的“首页”作好了,文字少多了,看起来舒服了一些。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3:42 (UTC)


呵呵,这样简繁首页一起确实有点太乱。 不过我觉得也要尊重使用繁体的用户。 怎么解决呢?彻底分开?

我先试一试单独作一个繁体的“首页”如何?

Formulax如果你现在不忙,给Brion去信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吧。我现在要考试了。:(


FatCatHu 是个MM吧,那么调皮呀~ :)

Mountain 2002年12月 16日 12:34 (UTC)


faint....简繁首页到一块儿啦?晕倒中……

Wikipedia 版权信息〖 简|繁 〗

Wikipedia 版权资讯〖 简|繁 〗

这个这个……不会吧……

FatCatHu. :-P


其实现在写条目已经没有问题了。规范要靠大家来讨论,可是也没有来讨论的呀~:(

我觉得还是先写一写,多体会体会,然后再定规范,乃至挖掘一下wiki的潜力吧。

Mountain 2002年12月 12日 01:19 (UTC)


Mmmm....不是说不要急着写,等一切规范起来吗?俺等着呢……

FatCatHu, Again.


好像看的人多,写的人少呀。

如果觉得首页上给出的条目范围太大,不好把握; 大家可以学习Formulax的办法: 在自己的用户页面上写自己感兴趣的、好把握的条目。

也不要只是一些严肃的话题, 干嘛不来点著名电影、影星、歌星什么的。 多点生活气息好一些吧, 百科全书并不是老板面孔的呀。 只要别过火就行,是吧?:)

抽空闲聊两句。

Mountain 2002年12月 11日 05:06 (UTC)


呵呵,好吧,改掉。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 好像一般是贬义的啊,类似于小病不治,终成大患的意思。 虽然有时候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连用,可是野火燎原和洪水泛滥终归都是破坏性的活动。 用来描述一场推翻现政权的革命也许还好,用在建设一个百科全书这样的活动上???? Mmmmm......值得考虑。

我用Google搜了一下,除了在本页上之外,其他几乎全都是贬义的用法,甚至星火燎原从前 也是贬义的,嘿嘿嘿,甚至有这样一道语文试题“下列四句话中,那一句的意思与另三句不同?(1)涓涓不塞,终为江河(2)皇天不负苦心人(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4)有志者事竟成。 ”答案是(1)。

可见这个词实在无法作为Wikipedia的口号。

I'm FatCatHu @ 2002.12.09。(我还没注册:)等中文支持啊啥更规范一点再说。)

觉得“维集”如何? 集者集市之集,如大教堂与集市:) 不过念起来没有维基那么爽,那么微集?微积?听上去像个数学术语,微积分啊啊哈哈:) 好吧,当我没说。

I'm FatCatHu @ 2002.12.07


Wikipedia 是否可以译作“维基百科”呢?我在字典上查了一下,觉得这个翻译似乎还可以接受:

Wiki-pedia 显然来源于 wiki 和 encyclopaedia ;wiki 有它本来在夏威夷语的含义,但这里指的应该是一个小的知识“块”,而“基”字可以作基石讲,所以我觉得“基”可以接受。“维”字,本意“系物的大绳”(《高级汉语大词典》),也可以作“网”讲(《集韵》:维,网也),所以“维”字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参照的一个译法是 WWW(World Wide Web) 被译作万维网(这个译法是被 W3C 认可的)。称“百科”,而不说“百科全书”,主要是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可以朗朗上口。

仅是个人观点,大家讨论。

还有:这些是不是应该移到一个专门的地方,而这里只应该关于讨论“首页”的问题。

--ghyll 2002年11月 28日 13:13 (UTC)


我建议大家大家先讨论好基本的框架结构,特别是关于繁体和简体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我建议和推崇ghyll的方案1,理由有2:一,同一页面繁简并存对只想获取单一字体信息的用户造成信息时间和页面浪费;二,集中目前有限人员和力量先把简体版的wikipedia建设起基本框架再转换繁体比较节约精力。--popo1999 21:21 2002年 11 月 22 日(北京时间)

目前就是按ghy11的方案在办。--Formulax

图像无法正常显示!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上载的两个图像明明已经上载成功了(点击图像连接),却只显示图像页而不显示图像!--Formulax


好像不太好看呀,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 style sheet ;发现了一些翻译错误,惭愧。 --ghyll 2002 年 11 月 15 日 04:54(北京时间)


Wikipedia如何翻译不急,等以后人多了再一起讨论也没关系。
但是到现在还没办法搜索中文条目,恐怕会给别人带来不方便。--Formulax


昨晚一时头脑发热,想让 wiki.zwnes.eu.org 的站点统计数据多一些, 就创建了许多新页面。我想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操作上的不便。道歉。 --ghyll 11:45 2002年 11 月 15 日(北京时间)


一开始我也是按简体中文来翻译首页的,但是没有两天就有人提议支持繁体中文。

中文繁简命名冲突的问题是否可以象下面这样来解决: 有一个“宗教”条目,里面再指向“宗教·简”、“宗教·繁”这两个条目。 某些页面内容不多,可以在该页面内繁简共存,如“宣告”等。 我在民族条目里试着采用这种方法,大家看可不可行。

Wikipedia 如何翻译,我认为要慎重,集思广益的好。我觉得“维基百科全书”不如“维基百科”:)

为了更好、更规范的翻译,我新建了三个页面Wikipedia:翻译者守则Wikipedia:专用词汇翻译索引Wikipedia_对话:专用词汇翻译索引

另外,我没有翻译完全首页上的英文前言,只翻了一部分。 --ghyll 00:10 2002年 11 月 15 日(北京时间)


我觉得方案1比较好,方便。只要每一页上放一个连接就行了。不一定是一定要再做一个新的繁体字百科全书,只是让中文百科全书占两个域名,一个放简体字,另一个放繁体字,不知可否?Formulax


to formulax:

谢谢你的翻译。我已经把Wikipedia:版权信息转换成繁体,并加入了繁体页面Wikipedia:版权资讯

我有一个疑问:象“宣告”、“宗教”、“考古”等词汇,繁简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想同时拥有这些页面的繁体、简体版本,就会出现命名冲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看看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首页上的65个关键词中有17个出现繁简命名冲突,但数学中的16个关键词里只有1个出现冲突。命名冲突出现的频率还有待更细致的考察。或许在命名时注意一下就可以回避掉许多冲突。

解决方案我想无非下面三种:

  • 方案1:wiki.zwnes.eu.org 域名下不放繁体条目。再开设一个新域名,如 tw.wikipedia.org (新域名是什么可以讨论,呵呵 :p )
  • 方案2:提供一个新的命名约定来解决这个问题。
  • 方案3:修改软件,把繁简作为用户的个人设置。

方案1比较简单、直接。新域名下的 interface localization file 可以采用繁体字,这样就方便了繁体用户。可实际上繁简的差别并不是语言的差别,从各种中文知识的角度上看,繁简的差别并不大。方案2要讨论商定。方案3好像不太好吧。:)


to Brion:

could you change the style sheet for tag <p> by

p{ text-indent: 2em }

for the style conventions of chinese paragraph?

--ghyll

Done. --Brion VIBBER 2002年11月 24日 01:07 (UTC)

请问下面这段话应该怎么翻译?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with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with no Back-Cover Texts.
这是一段版权信息的一部分,诸如Invariant Sections等都是法律名词,不知应该怎么翻译才行?


我认为contributor虽然直译是贡献者,不过翻成参与者是否听起来更顺耳呢? 我已经着手翻译Wikipedia版权信息了,不过无法进行繁简字体转换。--formulax


我觉得页面风格最好可以有点中文特色,比如简单采用一些标点符号(【】〖〗‘’◆◇※)
就可以使页面具有一种典雅的风格。作为百科全书,页面风格还是朴素为宜。 --ghyll


首页的编目方案参照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它编目方案突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但我觉得该编目方案有些地方似乎显得老旧,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ghyll


我已经翻译了一部分Wikipedia:帮助,但不知道有些译法是否得当。
我还翻译了一部分Wikipedia:LanguageZh.php,但 namespace 是否都要翻成中文呢?
我觉得把这两部分翻译过来最重要,只有翻译好了才能告诉更多的人,让他们参与进来。 --ghyll


现在中文可以正常显示了。我准备先翻译Wikipedia帮助文件。--formulax


不知道为什么下面新加坡网友的留言中有乱码。我用中文留言。
我还在上学,现在学习比较忙,我只能抽空来作这件事的。 ghyll


sorry, i'm not familiar with linux. but have you installed all the localization packages? ghyll

No, I only installed simplified Chinese package, and it works fine on any other websites.


What Linux distribution are you running? What web browser? You may have to configure fonts appropriately; some browsers select default fonts based on character coding instead of the actual characters present. The non-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 sections of Wikipedia use Unicode (UTF-8 encoding) instead of the wide range of more language-specific encodings, and the default Unicode font in your browser might not include Chinese characters. --Brion VIBBER 09:02 2002年 11 月6日 (UTC)

Hi everybody, I've got a problem here. I can't read any Chinese characters here with my Linux. I don't know why and what shall I do to fix it? --formulax


您好_ 我编写过世界语[2]的条盿¼Œ原来也试过写这个丿–‡的,但汉字有时不能㳔¡?˜¾示出来㿿 另忯¼Œ既然是丿–‡百翥…¨书,大家又昿¸­国人,希望能用汉诿½œ为交流工具㿿 我是丿名世界迨€…,编过世界诿š„Wikipedia承以忨¯?¨€闿?比较敏感〿

希望能忥°†左边和上边的菜单,甚至WIKIPEDIA的标志全部汉化㿂这丿点世界迧š„做得很好,甚至还作了印有标志的衣服,提包㿿


Hi, Brion.

I'm a graduate student i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PR.China. I had translate the English MainPage into Chinese and edited the MainPage in zh.wikipedia.com which is moved here. I really want to and can do some contributes to the localization things.

I can translate these word into Chinese in Wikipedia:LanguageZh.php, but before we do it we'd better discuss something about 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is us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scattered all aroud the world, and maybe they can divided into 4 groups - users in mainland, users in taiwan, users in Southeast Asia, users in other part of the world. The language they used is mostly the same, but the character set and some special terms they used are different. Then there is two situations:

(1) the same word in language, but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term "Denmark" in mainland is "丹麦" ; but is "丹麦" in taiwan.

(2) the same meaning of some special teams, but different words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term "software" in mainland is "软件" ; but is "软体" in taiwan.

I think "simplified vs traditional characters" is not a big problem, for there are many tools to translate them.

if we use UTF-8 to encode the page, I think the page can be viewed and edit correctly all around the world. But the page encoded in simplified characters cannot understand smoothly by taiwanese.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two page for the same item in the encyclopedia.

Considering all these problems, how can we edit the MainPage, and how can we edit item pages and TOC pages?

In the MainPage now I had tried to give some solution for these problems,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the solution is proper and acceptable.

The solution is based on my opinion: all the Chinese knowledge on web shoud be shared by all the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I will explain it later.

                                                                    user:ghyll

I've moved the Chinese Wikipedia stub over to the new server and the new software; it's set up for Unicode instead of Latin-1, so direct typing and link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work.

Note: the search function isn't likely to work at the moment; it has some problems with Unicode. Will be fixed soon hopefully...

Searching works now. It may not return correct results when searching on multiple characters though; please give it a try. --Brion VIBBER 2002年11月 24日 01:07 (UTC)

Basic linking should work. For info on linking articl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ogether, see [3]. (Right now linking to the Chinese will be a little difficult.)

Question: what's going to be the best way to handle simplified vs traditional characters? Does anything need to be set in the stylesheets to keep things consistent?

Interface localization: Wikipedia:LanguageZh.php

我刚接触wiki几天, 我也发现在处理中文的 WikiName, InterWiki 等技术问题上有些麻烦,我这两天的经验是只能使用utf-8字符集(不论是浏览器还是WikiEngine)。另外WikiEngine在存取后台数据的时候也要用unicode才能保证查询、索引等功能的正常使用。我目前看到这个站点用的UseModWiki好像不是这样处理的。

我现在还只用过MoinMoin,这个软件用文件系统的普通文件来存储数据,并把非西欧字符集(ISO-885915)的所有字符用浏览器指定的字符集来编码,包括文件名也如此,比如 “呵呵” 就会存为 e3_ba_c7_e3_ba_c7。这样的好处就是当搜索的时候软件可以用unicode的统一规则来判断匹配项。我现在我们学校(国内cernet)建了一个内部wiki站,我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 Yufeng Lan


有人能够把繁体/简体中文Wikipedia到现时为此的讨论组织一下吗?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解决这个如此重要的问题,否则当文章越来越多的时候,情况将会非常混乱,要再改变就更难了。

现时的wiki.zwnes.eu.org其实是主要简体中文wikipedia,因其一般界面是简体,主页亦是简体,只不过繁体版本的文章亦放在wiki.zwnes.eu.org之下,与其简体版本共存。而繁/简两版本之间就只由一条外加的连结来连接,并没有其他的相互作用。这根本上与繁简分站没有什么分别。

其实繁简分站最大的问题是同一文章两个版本之间要如何去维持一致性。当其中一个版本被修改时,另一个版本仍然是维持原貌(甚至是被另一参与者修改),造成繁简两版本的不一致,这就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情况。而这个问题其实是不是繁简分站/不分站就能解决到呢?

其实对于同一篇文章,其繁体版本与其简体版本有何分别呢?只是在繁简字的分别,抑或包括各地用词的分别呢?若然是包括后者,那么应该分香港版本(我就是来自香港的,别忘了香港也是用繁体的)及台湾版本吗?(当然是不应该!但的确各地所用的中文是有不少的分别。)

如果繁简不分站,界面的问题难解决吗?

另外为什么我好像不能登记成为用户呢?当按下"建立新账号"的按钮后,不是应该显示类似"登入成功"的页面吗?我试了很多次看到的页面都是这样[4],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en:User:Lorenzarius

登入问题已经解决了,原来都是IE的错。 --Lorenzarius 2003年2月22日 06:39 (UTC)


管理人,我不小心创了命名常规(应该是Wikipedia:命名常规),请删除。谢谢。
Administrator, I accidentally created 命名常规(should be Wikipedia:命名常规), please delete it. Thanks. --Menchi 2003年2月21日 05:34 (UTC)


Text moved from Wikipedia:关于:

I suggest include a virtual keyboard, so the user can type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a latin keyboard. Similarly to 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virtual keyboard ). --81.203.94.172

--Lorenzarius 2003年2月25日 01: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