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科 (香港)
本条目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中国历史科(英语:Chinese History),简称中史科,为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新高中科目中的选修科目之一[1],同时亦是香港初中课程[注 1]中的独立必修科目。[2] 内容围绕中国历史及部分香港历史。
背景
[编辑]香港中学会考
[编辑]1965年,中文中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当时曾为缩短课程而设历史科,教授中国史及世界史。后于1967年,分拆为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两科。但由于分拆后的中史科所包含的朝代未有因而增加,教育司署于1969年4月发函谘询各学校对于修订1972年中文中学中史科课程的建议。教育司署称,修订后的中史课程将会与英文中学之中史课程更接近。[3]
1974年,中文中学与英文中学的中史科会考合并举行,当时的中史科范围包含由商朝至国民革命军北伐之间历朝历代兴衰、战争等。[4]
香港高等程度会考
[编辑]1979年,香港考试局接办高等程度会考,设中国历史科作选修科。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编辑]不迟于1957年,香港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即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前身)已加入中史一科。1957年,香港大学宣布于1958年起将中史科评核范围分普通级及高级两种,范围如下:[5]
普通级 (A) | 普通级 (B) | 高级 | |
---|---|---|---|
中国历史之普通知识 | 高中教科□所载之历史史实,读任何一种高中本国史教科书均可。杜诏之“读史论略”(港大已出版) | 试卷一
考生除具普通级之智识外,并须注意: |
试卷二 |
(一)自夏、商、周、秦,汉至满清各朝代之兴起与转变之大势,注重时间之演进 | (一)中国历代治乱的因果 | (一)中国历史上之学术文化问题 | |
(二)中国历代之重要都邑与州郡及府州县与省等设置之重要沿革,注重空间之变迁 | (二)中国历代对外交通的发展 | (二)中国史学名著之初步认识
(所有问题,将在清末之前者) | |
(三)中国历史上各时期之重要人物及其贡献,注重人物之关系 | (三)历史上的中国民族之演进 | (三)中国通史
(可参阅钱穆之“国史大纲”、罗香林之“中国通史”、吕思勉“中国通史”) | |
(四)中国历史上各时期之大事,注重史事之影响 | (四)历代中国重要制度之特征 | (四)中国民族史
(可参阅罗香林之“中国民族史”)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编辑]争议
[编辑]1968年英中会考中国历史科重考
[编辑]1968年6月5日英文中学会考举行中国历史科考试,设一卷,时长3小时,分为两部分:上半部有3部分,分别是填充题、选择题及另一形式的选择题,占40分;下半部是论文式问题,考生要从四组题目各组选一题作答,占60分。次日下午,英文中学会考管理委员会宣布,因为接获投诉指该科试题有“欠当”之处,决定在6月8日上午10时30分在原试场重考下半部,但该委员会无解释何谓“欠当”。重考时间为2小时,试题数目也由十多题减至共8题。据教育界指,该卷有不少题目与前一年8月出版的一本会考中史科“天书”雷同。该本参考书以假名出版,真实作者身份不明。[6][7][8]
1970年,又传英中中史试题外泄,但当时的会考委员会未有找到实质证据证明。[9]
2009年新高中中史课程争议
[编辑]2009年,教育局宣布于2009年9月起推行新高中中史课程,尽管有特别提及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但对六四事件只字不提。当时的泛民派质疑政府恐惧提起六四事件,避而不谈,刻意淡化历史。而时任教育局局长孙明扬澄清,课程内容并非由政府制订,而是课程发展议会经广泛谘询后编制,学校亦可以选择于中史及通识科教授六四事件。孙又指出,所有新高中中史教科书实际上都有提及六四。[10]
2010年代后课纲争议
[编辑]背景
[编辑]2010年代后,雨伞革命、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等社会运动相继发生,中国政府于2019年末起研议订立港区国安法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并先后于2020年实施与于2024年三读通过。鉴于中史科课程包括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等的中国政治敏感事件,部分教育界人士忧虑教授相关内容会触犯法例。[11]除此之外,教育局于2016年就初中史科课程修订展开谘询,但被批评避而不谈六四等敏感事件,仅“高举盛事”。[12]有教师受访时曾指出,客观教授六四等争议性事件,可引发学生思考,如事件为国家发展带来好或坏处等,对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有著重要作用。[13]
2022年中三教科书修订争议
[编辑]②“六四事件”
1989年4月,北京多间大学的学生藉悼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发起游行、请愿,反对贪污腐败。5月,学生开始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甚至绝食,要求民主改革。多个大城市的学生和民众纷纷予以声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曾与学生代表接触,试图缓和学运,但是当时的情况已难以遏止。其后,总理李鹏宣布戒严,调派军队进入北京,并在市内部分地区实行戒严。6月4日凌晨,戒严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展开清场行动,武力驱散学生和民众,酿成伤亡,是为“六四事件”。——摘录自现代教育研究社就教育局新课程出版之《现代初中中国历史(第二版)三》
2022年6月,龄记、雅集和现代出版社就教育局新课程,推出修订版的中国历史科中三级教科书,并于2022-23学年起取缔其旧版本。由于修订的内容包含六七暴动、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中国抗日战争等敏感议题,加上当时香港已经实施港区国安法,导致改版内容受到广泛关注。根据报导,三间出版社的新版教科书删去了如民主女神、天安门绝食、六四清场死伤人数等等的图片、文字与数据。[14]有参与编辑的匿名教育工作者认为,该版本的教科书为了避免触犯法例,删去了诸如维园六四烛光晚会等照片,又避谈港人对六四事件的反应(如民主歌声献中华、维园烛光晚会等),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六四事件为中国大陆内部政治事件,与香港无关。[11]有意见亦认为,六四运动与五四运动、雨伞运动等有著一脉相承之关系,故有其重要性。[13]
注脚
[编辑]- ^ 即中一至中三
参考文献
[编辑]-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甲類 - 新高中科目選修科目: 中國歷史. www.hkeaa.edu.hk.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 ^ 初中中史已成獨立必修科 教育界建議推廣至小學及高中. on.cc东网. 2022-02-06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香港)).
- ^ 香港工商日報, 1969-04-14.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華僑日報, 1972-09-13.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華僑日報, 1957-12-27 Wah Kiu Yat Po. mmis.hkpl.gov.hk. [2024-03-18] (英国英语).
- ^ 不讓小學會考「天書案」專美於前? 英中會考歷史 有最佳參考書 中史一科今日重考 教界學生為之嘩然. 华侨日报. 1968-06-08: 第三张第三页.
- ^ 敦文英文書院校長黃文謙 論英中中史重考事件. 华侨日报. 1968-06-08: 第三张第三页.
- ^ 英中會考管理委員會答覆 對會考之投訴 教育司贊同歷史科重考. 华侨日报. 1968-06-15: 第四张第二页.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0-06-02.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六四事件不列中史課程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202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 ^ 11.0 11.1 星岛日报. 教育要聞|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六四」篇幅差異大. std.stheadline.com. 2022-05-30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香港)).
- ^ 廖洁然, 周婷. 中史科修訂被指避教六四 教育局撰文否認. 香港01. 2016-10-02 [202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中文(香港)).
- ^ 13.0 13.1 Pao, Ming. 繼續講繼續教 不讓歷史隱沒 中史教師:六四傘運一脈相承. www.mingpaocanada.com. [2024-03-21] (英语).
- ^ i-Cable. 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三出版社同改六四篇幅 民女像、絕食相消失 資深教師:隱晦交代. 有线宽频 i-CABLE. 2022-06-03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