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白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白及
台湾白及花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科: 兰科 Orchidaceae
属: 白芨属 Bletilla
种:
台湾白及 B. formosana
二名法
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 1911

台湾白及学名Bletilla formosana),又名小白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台湾原生兰。与常见中药材白及(学名:B. striata) 同为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Bletilla)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与中国南部。其假球茎可做为中药材,花朵具观赏价值。 [1][2]

 植株型态

[编辑]

地生性。植株大小差异大,高度介于10-60公分。平地或低海拔的植株较高(可达60公分),而中高海拔则以小型株(10公分)居多。其假球茎可为球状、卵状、陀螺状与不规则扁压状。叶片由假球茎上的角锥状小芽球发育而来,一个球茎可生长4-7片线状叶。叶为青绿色、纸质。叶长10-50公分、宽0.8-3.5公分。花茎则由假球茎顶叶间向上抽出。花轴纤细直立,长15-90公分。总状花序,著花5至30朵,由下往上逐次开放,每次仅1至2朵盛开。花朵半张,花色白,略带淡粉或紫色。唇盘上有五条波状龙骨,龙骨前端为鲜黄色,末端则为白色并具有棕红色斑,龙骨间则布有紫色或褐色斑点。萼片为窄椭圆形,长1.9-2.1公分,宽0.56-0.65公分。花瓣为歪椭圆形,长1.9-2.1公分。唇瓣成三裂片: 侧裂片甚小并弯曲向上,中裂片则近乎圆形且边缘为波浪状。蕊柱长约1.3公分,淡红色,腹面具有红棕色斑。具8块花粉块,花药帽为圆球形。花期3-6月,于海拔1800公尺上的植株花期可延长至10月。果实为椭圆形蒴果,长约2.5公分。[1] [3][4][5]

地理分布

[编辑]

台湾白及分布于台湾全岛、兰屿龟山岛及中国南部。好生于湿润向阳岩石与平野潮湿的草丛中。海拔100至3300公尺皆可发现其踪迹。可见于苏花公路中横公路路旁,花莲洛韶与天祥的山壁边坡。[3] [4][5]

命名故事

[编辑]

1906年6月11日川上泷弥森丑之助共同于宜兰县九芎湖附近采集,并在1911年由早田文藏发表命名为Bletia formosana。但由于白及属(Bletilla)与布莱特兰属(Bletia)名称相似,早田文藏便将台湾白及属名一开始误用为Bletia。此外,于1906年11月川上泷弥与森丑之助也在玉山海拔3300公尺处采得一兰,并于1911年早田文藏将之发表为Bletia morrisonicola ,其模式标本植株较小,叶长约为12公分、叶宽为0.6公分。后经鉴定,判定Bletia morrisonicola 型态差异是受生态环境影响,其与台湾白及(Bletia formosana)应为同种植物。 [4]

染色体数目

[编辑]

1939年T. Midzuno和1965年R.Tanaka计数了台湾白及的染色体数为2n=36,而白及染色体数为2n=32,若将上述两种白及杂交则可得染色体数2n=34的后代。 [4]

亲缘关系

[编辑]

利用分子标志之逢机增幅多型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对采集自台湾不同区之台湾白及与白及属种原进行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an arithmetical)亲源分析,发现兰屿白及被分类于台湾白及群组内,推测兰屿白及与台湾白及应为同种。 [6]

栽培技术

[编辑]

台湾白及种子于自然环境下不易发芽,传统采用块茎分割法繁殖,但因生长速度缓慢、产量不足,无法大量生产以供药用。故近年来农业试验单位积极研究组织培养的栽培模式,利用无菌播种诱导种子萌芽,并提高萌芽率。根据农试所研究,在2000 流明光照下,使用3%过氧化氢种子预措方式处理种子5分钟,可使种子提早发芽,且发芽率可达98%。 [7]

药用功能

[编辑]

白及于《神农本草经》记载: “味苦,平。主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并根据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及甘露聚糖具有止血、抗炎与抗肿瘤之作用,可至肺炎、肺结核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8][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電子書 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Flora of Taiwan, 1st edition 5: 887 - Plants of Taiwan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tai2.ntu.edu.tw.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2. ^ 奇藤龟三. 世界原生蘭圖鑑. 晨星出版社. 2007: 141. 
  3. ^ 3.0 3.1 林维明. 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上). 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48. 
  4. ^ 4.0 4.1 4.2 4.3 林赞标. 台灣蘭科植物. 鲁风印书有限公司. 1977: 62–64. 
  5. ^ 5.0 5.1 钟诗文. 台灣野生蘭(上冊).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08: 30. 
  6. ^ 曹进义; 许絾志; 阙甫伈; 陈威臣; 夏奇铌. 以RAPD技術進行白及種原之遺傳歧異度分析. 台湾农业研究. 2009-12-01, 58 (4) [2017-03-30]. ISSN 0022-4847. doi:10.6156/jtar/2009.058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7. ^ 叶丰次. 林郁进.陈忠川.邱年永.蔡新声. 臺灣白及 [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echter] 之組織培養 (二) 培養基組成分對未成熟種子萌芽與小苗發育之影響. 中华农艺. 1994, 43: 40-50. 
  8. ^ COA. 台灣原生蘭科植物—台灣白及成分分析及種苗繁殖技術(農委會). www.coa.gov.tw.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9. ^ 王红英. 白及甘露聚糖抗胃溃疡及抗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3 (1): 119-121. 

推展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