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2月5日) |
团购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透过团购网站集合足够人数,便可以优惠价格购买或使用第三方公司的物品、优惠券或服务,卖家薄利多销,买家得到优惠,节省金钱,而运行团购网站的公司则从卖方收取佣金。这个概念曾在论坛出现过,近年团购已不再是某些论坛、某些网友间的独立行为,而是一系列专门的团购网站。
发展
[编辑]团购于何时起源实不可考,最早可以追溯至社福机构在社区集合消费者力量,向供应商争取比市价便宜的价格,购买油盐米等必需品,以抵抗通胀对小市民的影响(如早年香港工会联合会以合作社形式替工会大众团购日用百货和食物的服务)[1],这种集合消费者力量提高向批发商及零售商议价能力的方式,属集体谈判权的一种。不过,踏入21世纪,团购的物品已不再是必需品,乃是扩展至各样物品及服务。
以一天为周期销售的行为,在英文中通常称“One deal a day”(每天优惠)。这种理念是在2004年7月由Woot.com创造出来。后来也被Amazon.com和Buy.com所采用。2008年11月,美国人安德鲁·梅森在芝加哥用一百万美金创办了一个网络团购网站Groupon,将“One deal a day”手法进一步发扬广大,创造出了以一天为周期、团体购买的销售模式,并建立了27个国家的网站版本。Groupon的发音与Coupon相似,是“Group”与“Coupon”的混成词,“Group”是群组、团体的意思,而“Coupon”即优惠券。网站的模式很简单:每天推出一款价格优惠的产品,包括餐饮商品或服务等,但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买家。而网站的盈利则来自佣金。[2]后来“One deal a day”这种商业模式亦慢慢演变成团购。 在台湾团购演变到2021 的今天 在台湾 有个号称 专门为开团的团购主、品牌、创业者 终生免费使用的 团购APP ,开始将 线下开团的概念及运营模式普及 实际的让社群结合开团的商业模式 ,带动了 线下的团购市场系统化 ,让台湾正式向团购元年迈进 这就是 易集买团购AP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
中国大陆
[编辑]2010年,中国大陆涌现出众多采用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使得“团购”这种模式在中国大陆迅速流行。第一家在中国开展该模式的团宝网域名和界面均与Groupon高度类似,其他中国团购站点与Groupon或互相比较时,也都很相仿。[4]团购网站在两个月内便出现了数百家[5]。Twitter模仿者饭否的创始人王兴也推出了美团网。中国一些大型IT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团购站点,如腾讯的搜搜团购、淘宝推出的“淘江湖·聚划算”、中国电信的天翼团等等。截止2010年11月,北美也有至少160家类似站点,市场趋于饱和。[6]Groupon创始人兼CEO安德鲁·梅森对模仿者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有的不仅抄袭其理念、设计、改版,甚至连所犯错误也一并抄袭。[4]
虽然中国的“团购”兴盛后发展迅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团购网站,但在热度期过后这些网站大部分关门停业[7][8]。根据统计,2011年9月,中国大陆的团购网站达到顶峰——5058家。但截至2014年6月,团购网站只剩下了176家。2014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团购网站占据84.2%的市场份额,而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了99%,中小型团购网站已销声匿迹[9]。
日本
[编辑]在日文中,团购获得的优惠券会被称之为“共同购入型优惠券”(共同購入型クーポン)、“事前购入型优惠券”(事前購入型クーポン)等。
团购分类
[编辑]团购网站的主要产品分为家居类、日用品类、旅游优惠、机票、酒店及游轮等。团购网站经营的亦分地域分布、区域性网站和本地网站等多种类别。
争议
[编辑]有评论认为团购近年大热,但消费者不在意细节,可能花多了钱,例如部分团购网的团购价比原价还要贵,有团购网以折扣推广餐饮,惟其中一项条款,有关餐厅会收取声称的原价加一成服务费,最终结算并不便宜很多,香港中文大学市场学系教授冼日明表示,消费者要看清收费条款,留意收费平台有否另收手续费,避免不知不觉愈花愈多钱。[10]
事实上,团购网站的产品原价和购买数量经常被“注水”,而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则经常“缩水”[11]。
参考
[编辑]- ^ 坦言集:团购压抑涨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2011-02-07
- ^ 狸美美. 網人網事:團購!團購!. 香港文汇报. 2010-08-02 [201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 ^ Steven. 易集買團購APP. Steven (Steven). 2010-06-01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4.0 4.1 《环球企业家》. 团购大爆炸 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潮流. 新浪. 2010-05-04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 ^ 赵晓娜. 团购网站疯狂扩张两个月上线数百家. 南方日报 (新浪科技). 2010-06-01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 ^ 秋晓. 统计显示美国团购网站市场饱和. 中国电子报 (新浪科技). 2010-11-26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 ^ 团购网站数量三年锐减96%. 新浪网.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7-17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 ^ 团购网站数量跌破3000家 调查显示半月消失22%. 人民网. 经济参考报. 2012-07-10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 ^ 杨添. O2O时代的商业盈利模式.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161 [2017-09-21]. ISBN 9787308146609.
- ^ 團購未必抵 暗藏魔鬼細節. 经济日报 (香港: 雅虎新闻). 2011-08-17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 记者卧底团购网站:揭秘行业五大潜规则. 天津网 (新华网). 2011-09-16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