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幔
地球的地幔层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古氏不连续面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盐,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辉石、橄榄石及其他类型的岩石。[1]占地球体积的83%,总质量的68%。[2]由于P波及S波皆可通过地函,故推测地函主要为固体构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过渡带及下部地函。
结构
[编辑]上部地函
[编辑]上部地函(Upper mantle)约为地壳以下至深度400公里处,包含部分岩石圈及软流圈,岩石圈部分厚约100公里。
古登堡认为上部地函有一震波低速带(low-velocity zone, LVZ),此带的P波及S波的波速皆越深越慢,其顶端约在地面以下70至100公里,底部则约200至250公里深处,震波低速带的上方为岩石圈,此带相当于软流圈。P波及S波的波速减慢表示岩石的刚性降低,岩石部分融熔为较具有塑性的岩石,可能是岩浆出现或是有极热的岩石存在。于低速带以下的波速又会开始增加。
上部地函的组成方式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由双辉橄榄岩所组成,矿物以辉石及橄榄石为主,并含有少量尖晶石及石榴子石,相当于澳洲地球内部学家泰德‧林伍德所创立的玄橄岩成分,为玄武岩及橄榄岩以1:3所组成的结合体。另一说为由榴辉石所组成,含有约等量的石榴子石及辉石。
过渡带
[编辑]过渡带(Transition zone)顶部约地表以下360至400公里,底部约深650至700公里处,P波及S波的波速在此带突然增加,此带也是最深震源所存在之处。此带的形成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无关,而是和结晶构造或相的变化有关。于过渡带的下部因压力增加使橄榄石分解为密度较大的简单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矽、氧化镁等,但详细的矿物组成仍在研究中。此处的矿物因高压而变得较有弹性,密度加大,进而增加了波速。
下部地函
[编辑]下部地函(Lower mantle)为地表下700至2900公里深处,其下方即为地核。越往深处波速缓慢增加,是因压力增大所造成,岩石的化学成分及岩相则少有变化。主要组成成分可能为密度高的矽酸盐或矽、镁的氧化物(氧化镁、氧化矽),氧化铁占约10至12%,另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铝及氧化钠等。
地函组成元素
[编辑]元素 | 百分比 | 氧化物 | 百分比 | |
---|---|---|---|---|
氧 | 44.8 | |||
矽 | 21.5 | 氧化矽 | 46 | |
镁 | 22.8 | 氧化镁 | 37.8 | |
铁 | 5.8 | 氧化铁 | 7.5 | |
铝 | 2.2 | 氧化铝 | 4.2 | |
钙 | 2.3 | 氧化钙 | 3.2 | |
钠 | 0.3 | 氧化钠 | 0.4 | |
钾 | 0.03 | 氧化钾 | 0.04 | |
总计 | 99.7 | 总计 | 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