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无知
多数无知(英语:Pluralistic ignorance),又称人众无知、多元无知、群体错觉,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其产生原因常发生于个人误解群体社会规范,试图跟随所感知的规则而非实际的规则。[1]意指人们尽管内心不认同或对一类行为或规则表示疑惑,却因错误地认知团体内每个人都同意此看法,从而也受此行为或规则制约。
此术语于1931年由佛洛伊德·奥尔波特(Floyd H. Allport) 、其学生丹尼尔·卡茨(Daniel Katz) 和理查德·L·尚克(Richard L. Schanck)所创造。[2]人们遵循被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或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的行为模式,尽管它可能实际上不为大众心里所支持。[3]此术语可用以解释为何遇到紧急状况时,明明周围人愈多,应对时间却越慢的状况及部分社会问题的原因。[3]
定义
[编辑]多元无知理论主要描述了四种非独立现象。
一、群体成员感知到某种社会规范或行为的存在,尽管对之不抱有好感,但认为其他群体成员接受它。
二、为了避免负面社会性后果,成员改变其表达的态度或行为,以吻合或遵守感知到的群体规范。[1]
三、个人认为其他人的行为符合他们(其他人的)的个人想法或态度,此想法之归因是人们形成多元无知现象之主要成因[4]。
四、个人的信念、想法及随后的行为对感知到的群体规范可以经过调整或推翻。[5]
而多元无知现象的成因亦可归结为下列三点:[6]
- 恐惧:若团体中的每位成员均害怕受到其他成员排斥或是形成刻板印象并对此感到焦虑,则若其相信周围的每个人相信的理念或教条与己不同,则会感到寡不敌众,同时害怕分享自己的想法。恐惧是多元无知普遍化的关键原因之一。
- 尴尬或缺乏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有效沟通是多元无知出现的必要条件:人们公开交流彼此真正的想法时,即否定了多元无知现象存在的可能。然而,若不信任的气氛持续存在,人们可能会更倾向谨慎行事。多元无知最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相信对尴尬的恐惧是他们自己行为的充分原因,但不是他人行为的充分原因。[4]
- 社会期望或社交抑制:多元无知是一种明显的认知失调形式。[7]许多情况下,简单的误解可能会随时间发展成对整个社会的根深蒂固的信念,进而为自身的误解或既有的社会期望、社交抑制现象所挟制。例如研究表明,当其他男性明确谈论他们的性行为时,男性通常会感到不舒服,但他们拒绝说出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会成为表达这种不舒服的少数人。
多数无知现象可证明阿比林悖论(Abilene paradox)的成立:人们会为了顺从(自身认为的)别人遵守的自我认知之团体思维,进而做出违心之举,最后导致该团体思维实际上并非团队成员所支持的观点或论点。[8][9]阿比林悖论是多数无知现象的成因之一,另外,多数无知的成因也与从众效应(羊群效应)相关。差别为从众效应前提是人们接受一种超出其个人经验范围,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以团队自己的态度和偏好形成的参考点,从而将其具体化为社会事实。[10]这种“镜像作用”(looking-glass effect)可能导致大众舆论的扭曲认知。然而,从众效应仅说明多数无知的结果,即人们做出跟随大众行为,与多数无知的原因并无相关性。且从众效应的结果并非只导向多数无知的社会现象,也有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错误共识效应。可得从众效应亦是多数无知的必要条件,然多数无知仅为从众效应的充分条件。
另一与多元无知具高相关性的社会心理学术语是沉默螺旋。[11]个人将社会环境视为意见和行动的线索之一,具有明显支持者的意见似乎比实际上更被广泛接受。力量的外表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认为自己为多数的人更愿意发表意见,而认为自己在少数的人则更有动机保持沉默。[12]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为少数,沉默螺旋则容易加深多数无知现象,纵使个人心里所想与集体行为不一致,受沉默螺旋现象影响的默认表现反加深了资讯的不流通,并反馈予多数无知的原因本身(即大家都认为此事为真)。
与其他心理学现象之比较
[编辑]团体迷思指一群人之共同的观点、意见或信念,但并非完全基于客观现实。因他们共同的观点具主观成分,因此他们需要坚持那些观点是不证自明的正确,让所有人都能“有共识地”肯定它。他们的信念让他们成为“群内”(ingroup),并认为所有与信念相反的证据与不赞同他们信念者的看法,都可以无视。故他们无法与任何不赞同的人进行严肃的对话或辩论。[13]相比于多数无知,团体迷思现象中众人皆了解彼此所想,其拥护的观念和其行为是一致的(尽管其观念或遵循的社会规范未必客观、真实),和多数无知(个人以为了解对方所想,所想和与行为不一致)有本质上的区别。
由威廉·艾萨克·托马斯、多萝西·斯温·托马斯于1928年提出。指涉“若人们将情况定义为真,那么它们的后果也将为真。”即人们对事物的定义会影响人们之后的行为模式。[14]在多数无知理论中,人们感知错误的团队社会规范并令其为真,故而依循此规则(尽管违心),导致自身认知出现改变的情况,亦为从众现象的例证之一。相比多数无知理论,汤玛斯定理更关注于从众行为后人们的想法变化,而非行为本身。
当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观点、信念、属性或行为比实际情况更广泛地被分享、为他人所支持时,即称为错误共识效应,为一种已被充分证实的现象,通常归因于人们希望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视为适当、正常和正确的。[15]多数无知与错误共识效应相关但不同。多数无知模型中,大多数群体成员私下反对某种观点,但假设大多数其他人接受它,从而为大多数人可能不喜欢的规范提供支持。[16]
相关研究
[编辑]拉塔内(Latane)和达利(Darley)的烟雾实验
[编辑]实验人员将实验场景依照人员数分成十一组,第一组受试者仅一名学生受试者独自一人在房间内,第二组则有一名受试者加一位对烟雾毫无反应的受试者(研究人员假扮),以此类推至第十一组。
研究人员请学生填写表格时,烟雾开始通过墙上的小通风口进入房间。四分钟后,烟雾足以遮挡视线并干扰呼吸。达利和拉塔内研究了学生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对烟雾的反应。若受试者只身一人在房间中(第一组受试者),其观察、调查烟雾的情形较其他组更为仔细。在多人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假扮的受试者们看到烟雾进入房间时只会抬头看一眼,短暂地凝视,耸耸肩,然后继续填写表格。如果被真正的受试者问及此事,他们只会说“我不知道”。据达利与拉塔内的说法,十名受试者中只有一名主动向实验人员回报烟雾,其他九名受试者在房间中待了整整六分钟,做著问卷,挥舞著脸上的烟雾。他们咳嗽、揉眼睛、打开窗户,但没有报告烟雾。[17]
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人们倾向观察身边的其他人的表现,且人们具有表现出不慌张形象的趋势(可能因文化习俗不同而有所不同,仍待考证),故人们在观察其他人皆未动作后,降低向研究人员主动报案的倾向,尽管与之内心想法不吻合。[18]
大学生酗酒习惯与多数无知之关联
[编辑]此实验由普伦蒂斯(Prentice)和米勒(Miller)于1993年设计。大一新生参与了在校园的第二周举行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有关酒精使用的讨论小组之一。在讨论前后立即进行的简短问卷调查涵盖了学生的人口特征、对校园酒精使用的态度和信仰,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担忧。四到六个月后,参与者完成第三份问卷,再次评估了他们对校园酒精使用的态度和信仰,还包括有关他们自己饮酒行为的问题。
普伦蒂斯和米勒将此次考察分为四个阶段性研究:第一项研究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对校园饮酒行为感到不舒服。(即学生对校园饮酒行为并无偏好,但认为一般学生都对校园饮酒感兴趣),进而展开第二个研究,研究结果则说明上述现象包含感知到的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外,其根源建立在对其朋友(或人际间)的相互尊重上。第三和第四项研究则探讨长期下不同性别学生态度的推移及此现象与校园环境之因果关系。所有研究都发现了多元化无知的广泛证据。[19]
衡量多数无知程度
[编辑]划定一群体之多元无知的状况、程度可以透过询问成员个人对某个主题的个人态度和信念,同时询问他们认为一般群体对同一主题的态度或信念是什么来衡量。接下来,研究人员可以透过对代表整个群体的样本中个别成员的所有态度进行平均来编制实际的群体态度。如果对某些信念或行为有多数无知的状况产生,则实际的群体态度将与参与者所报告的平均群体态度或感知的规范显著不同。[20][4]
经典案例及影响
[编辑]国王的新衣
[编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是一个著名的虚构多元无知案例。[21]在这个故事中,两名骗子来到王国,向国王供称他们能制作全国最好的衣服,只有那些不愚蠢的人才能看得见。多数无知现象由此产生,尽管每个人都没看到国王的衣服,却也不想承认自己是愚蠢的,同时也认为别人看得到国王的新衣,才会出现之后假装自己看得到新衣的行为。然别人其实也在观察大众的反馈以决定自己的反应,呈现所有人均受到多数无知现象影响,隐藏自己真实想法并试图跟随所感知的规则。
藉著多数无知现象,这两名骗子继续偷取财物或珍品借口用于独特创作,直到最后一个小孩道破皇帝身上一丝不挂的事实,多数无知现象才被破除,皇帝和城里的人终于承认皇帝被欺骗了,两个骗子根本就没有制作任何衣服。[22]
人际关系的建立及恋爱关系的确立与维持有时也会受多数无知现象影响。若无法确认对方的想法,人们容易下意识地观察另一方或其他人对此事的表态决定自身如何应对。如两方皆欲发展恋爱关系,然双方都认为对方比自己更勇于踏出第一步追求,最后的结果为两方都未追求,也未能建立恋爱关系。恋爱关系及人际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表现出之行为容易受多数无知现象影响,可能使偏见、误解、误会加深,或者试图(自认为)迎合对方反导致关系破裂。彼此的坦诚与相互了解能避免关系的挽回与建立。[23]
社会功能失调
[编辑]人的社会角色常受他人影响左右。如护士若观察其他同事没有承认或表现出工作的压力,多元无知现象可能阻止护士承认他们工作的压力。以上论述适用于其他团体中人们社会角色的表现,如阻止防卫人员对囚犯表达同情、阻止企业董事会成员承认对公司企业策略的担忧、阻止普通市民表达对政府外交政策的担忧。这种现象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社会,以至于大多数人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反而认为自己是少数。[24][25]
学习效果降低
[编辑]在课堂中,老师试图询问学生对题目是否要提出疑问,纵使没有学生举手发问,不代表所有人都对此题没有疑问。学生可能受同侪压力、多数无知现象影响,在其馀人未有反应下,举手发问可能使自己显得较为愚蠢,故而在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情况下,最后没有人举手发问,因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是其他同学都对题目没有问题。[26]另外,也有研究[1]显示,多数无知可能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效造成影响,如学生可能低估同侪学习的时间(故而投入较少时间在学习上),其考试表现与低估的幅度、对自身想法的感知皆有关联存在。研究指出简短的课堂介入可能有助于消除多数无知现象。
以气候变迁议题为例,最近的《欧洲晴雨表》显示,92% 的欧洲公民认为气候变迁是一个严重问题,其中74% 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同样,耶鲁大学气候变迁交流计画和乔治梅森大学气候变迁交流中心发布的一份更新鲜的报告显示,73% 的人的美国登记选民、98%的中国人认为全球暖化正在发生,可见生活在地球上一些碳排放量最高地区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气候变迁是真实存在的。然研究显示人们常低估他人对气候变迁的在乎程度,认为自身无须作为,令环保行动的落实遥遥无期。
其原因推测有三种可能,其中一种可能便指向多数无知现象。人们尽管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但透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模式可能错误的推断出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接受的。[27]
最著名的案例是凯蒂·吉诺维斯谋杀案(Murder of Kitty Genovese) 犯罪现场的目击证人众多却未有一人报警。人们错误地认为别人认为不需大惊小怪,或别人已经报警,故而也跟随大众的反应选择漠视,构成多数无知现象的要素。最后直到三十分钟后才由一位邻人报警,且据他自述他对于是否该报警已犹豫许久。此情况也可以解释有人发生意外时目击者越多不代表救助效率越高,多数无知现象的产生可能阻碍社会救助力量,彼此之间错误地猜测可能加深人际隔阂与互动障碍。[28][4]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Buzinski, Steven G.; Clark, Jenna; Cohen, Matthew; Buck, Benjamin; Roberts, Scott P. Insidious Assumptions: How Pluralistic Ignorance of Studying Behavior Relates to Exam Performanc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018-10, 45 (4) [2023-12-13]. ISSN 0098-6283. doi:10.1177/0098628318796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J. O'Gorman, Hubert. The discovery of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 ironic less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986-10, 22 (4). doi:10.1002/1520-6696(198610)22:4<333::AID-JHBS2300220405>3.0.CO;2-X (英语).
- ^ 3.0 3.1 Pluralistic Ignorance: Definition & Examples. 2022-11-03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5) (美国英语).
- ^ 4.0 4.1 4.2 4.3 APA PsycNet. psycnet.apa.org.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APA PsycNet. psycnet.apa.org.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Pluralistic ignorance. Wikipedia. 2023-12-09 (英语).
- ^ Seeme, Fatima; Green, David; Kopp, Carlo. Gedeon, Tom; Wong, Kok Wai; Lee, Minho , 编. Pluralistic Ignorance: A Trade-Off Between Group-Conformity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030-36711-4. doi:10.1007/978-3-030-36711-4_58 (英语).
- ^ The Abilene Paradox: Why People Go Along to Get Along | Psychology Today. www.psychologytoday.com. [2023-12-13] (美国英语).
- ^ Harvey, Jerry B. The abilene paradox: The management of agre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74-06-01, 3 (1). ISSN 0090-2616. doi:10.1016/0090-2616(74)90005-9.
- ^ Mazzoleni, Gianpietro (编).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 Wiley. 2015-11-30 [2023-12-13]. ISBN 978-1-118-29075-0. doi:10.1002/9781118541555.wbiepc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7) (英语).
- ^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Formal Analysis. academic.oup.com. [2023-12-13].
- ^ Noelle-Nuemann, Elisabeth. Spiral of sil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 1993-11-15. ISBN 9780226589367.
- ^ Booker, Christopher. Groupthink: A Study in Self Delusion. 商周. 2021-01-17. ISBN 9789864779642.
- ^ Thomas Theorem. Oxford Reference. [2023-12-13]. doi: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42473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英语).
- ^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dictionary.apa.org.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英语).
- ^ False Consensus Effect: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2022-11-03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8) (美国英语).
- ^ APA PsycNet. psycnet.apa.org.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The Smoky Room Experiment: Trust Your Instincts. Academy 4SC. 2021-02-28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美国英语).
- ^ Prentice, Deborah A.; Miller, Dale T.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d alcohol use on campus: Some consequences of misperceiving the social nor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 (2). ISSN 0022-3514. doi:10.1037//0022-3514.64.2.243 (英语).
- ^ General overview - Pluralistic Ignorance - Reed College. www.reed.edu.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 ^ Munsch, Christin L.; Weaver, Jonathan R.; Bosson, Jennifer K.; O'Connor, Lindsey Trimble. Everybody but Me: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d the Masculinity Contes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8-09, 74 (3) [2023-12-13]. ISSN 0022-4537. doi:10.1111/josi.122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Andersen,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Fairy Tales. Routledge. 1882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英语).
- ^ Vorauer, Jacquie D.; Ratner, Rebecca K. Who's Going to Make the First Move? Pluralistic Ignorance as an Impediment to Relationship Form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6-11, 13 (4) [2023-12-13]. ISSN 0265-4075. doi:10.1177/0265407596134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英语).
- ^ Westphal, James D.; Bednar, Michael K. Pluralistic Ignorance in Corporate Boards and Firms' Strategic Persistence in Response to Low Firm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06, 50 (2) [2023-12-13]. ISSN 0001-8392. doi:10.2189/asqu.2005.50.2.2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Pluralistic Ignorance: Definition & Examples. 2022-11-03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5) (美国英语).
- ^ The Fear of Looking Stupid in Class – And How to Get Past It. Noba.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英语).
- ^ Kjeldahl, Esther Michelsen; Hendricks, Vincent F. The sense of social influence: pluralistic ignorance in climate change: Social factors play key roles in human behavior. Individuals tend to underestimate how much others worry about climate change. This may inhibit them from taking collective climate action. EMBO reports. 2018-11, 19 (11). ISSN 1469-221X. PMC 6216292 . PMID 30348889. doi:10.15252/embr.201847185 (英语).
- ^ Internet Archiv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3-09: Vol 66 Iss 3.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