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威尼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尼斯
Venezia
市镇
威尼斯自治市
Comune di Venezia
圣马可广场
威尼斯市景
大运河
凤凰剧院
圣乔治·马焦雷岛
罗雷丹宫
叹息桥
圣马可钟楼
从上方依序为:圣马可广场、威尼斯市景、大运河凤凰剧院内景以及圣乔治·马焦雷岛罗雷丹宫叹息桥圣马可钟楼
威尼斯旗帜
旗帜
威尼斯徽章
徽章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
威尼斯
威尼斯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
坐标:45°26′23″N 12°19′55″E / 45.4397°N 12.3319°E / 45.4397; 12.3319
国家 义大利
大区威尼托大区
省份广域市威尼斯广域市
分区奇里格那戈、法瓦罗威尼托、梅斯特雷马格拉穆拉诺岛布拉诺岛朱代卡岛利多、泽拉里诺
政府
 • 市长路易吉·布鲁格纳罗意大利勇气党
面积
 • 总计414.57 平方公里(160.07 平方英里)
海拔1 公尺(3 英尺)
人口(2020)[1]
 • 总计258,685人
 • 密度624人/平方公里(1,616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威尼斯人
时区CETUTC+1
 • 夏时制CESTUTC+2
邮编30100
电话区号041
主保圣人圣马尔谷
主保庆日4月25日
网站官方网站

威尼斯义大利语Venezia[veˈnɛttsja] );威尼斯语VenesiaVenexia拉丁语Venetia弗留利语Vignesie;英语:Venice[注 1])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相连[3]的121座小岛组成。[4]威尼斯潟湖是位于波河皮亚韦河河口之间的一个封闭的海湾,威尼斯城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浅滩上。威尼斯以其优美的环境、建筑和艺术品珍藏而闻名。[3]潟湖和城市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3]Luigi Barzini曾在纽约时报形容它“无疑是最美丽的人造都市”[5],时代线上杂志也称赞威尼斯是欧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2020年,共有258,685人居住在威尼斯市镇,其中约55,000人居住在老城区。威尼斯与帕多瓦特雷维索一起,组成了帕多瓦-特雷维索-威尼斯大都市区(PATREVE),总人口260万。[6]PATREVE只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大都市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等级。[7]

威尼斯这个名字源于公元前十世纪居住在该地区的古威尼蒂人[8][9]这个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首府。威尼斯同时被誉为“主之城”、“尊贵之城”、“亚得里亚王后”、“水之都”、“面具之城”、“桥梁之城”、“漂浮之都”、“运河之城”。委内瑞拉的国名就是“小威尼斯”的意思。

威尼斯共和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金融和海运力量,是十字军东征勒班陀战役集结地,也是从13世纪直到17世纪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特别是丝绸,粮食和香料)和艺术中心。中世纪银行会计保险业从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起源。[10] 威尼斯市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9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使威尼斯在其大部分历史中成为一座极为富裕的城市。[11]后来因为土耳其人对地中海东边的控制促使欧洲国家寻找其他航线的欲望,威尼斯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它同样因为几次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而众所周知的。在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之后,共和国被奥地利帝国所吞并,直到1866年,由于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而举行的全民公投,威尼斯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威尼斯在交响乐和歌剧音乐史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诞生地。[12]2016年,威尼斯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3]

历史

[编辑]
威尼斯的历史归属
西罗马帝国 421–476

奥多亚塞王国 476–493
东哥特王国 493–553
东罗马帝国 553–584
拉文纳总督区 584–697
威尼斯共和国 697–1797
哈布斯堡君主国 1797–1805
义大利王国 1805–1815
伦巴第-威尼托王国 1815–1848
圣马可共和国 1848–1849
伦巴第-威尼托王国 1849–1866
意大利王国 1866–1946

义大利共和国 1946–present

起源及历史

[编辑]
威尼斯与威尼斯潟湖

威尼斯的起源没有历史文献记载。数名历史学家引用可靠证据指出:早期人口为罗马城市难民,他们为了逃避日耳曼人攻击,便从帕多瓦阿奎莱亚、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鲁阿罗港)而来[14]

从166-168年开始,夸迪人(Quadi)和马可曼尼人破坏了这个区域的主中心──Oderzo。罗马帝国的防线再度被西哥德人于5世纪初期时所撕裂,而在50年后,阿提拉领导的匈人也再度侵略罗马帝国。而最后与最持久的侵略则是伦巴底人在568年所造成的。使得威尼斯脱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人们开始建立新的港口,包括威尼斯潟湖的马拉莫科与托切洛的港口。

威尼斯主岛的人造卫星图片:铁路和公路把岛屿西北部和义大利半岛连接,贯穿岛中央的是威尼斯大运河(Canal Grande)。

拜占庭帝国在义大利中部与北部的统治在751年被伦巴底国王艾斯杜尔夫(Aistulf)所结束,在这段时期,拜占庭的总督的所在地是马拉莫科(Malamocco)。统治地区横跨了潟湖中的许多岛屿很可能增加了与拜占庭帝国境内伦巴底人的联系。

帕底西巴扎公爵的统治期间(811年-827年),总督所在地从马拉莫科迁移到高度防御的里奥多岛,也就是现在威尼斯的所在地。圣匝加修道院、最初的总督府与圣马可教堂在这里陆续被建造完成。

在828年,这个新城市的威望因为圣马尔谷的遗物从亚历山卓被带到威尼斯而提升,它被安置在新教堂中。这个地区持续发展,当拜占庭的势力消退之后,威尼斯对抗东方的本质渐渐浮现出来,最后导致威尼斯朝向自治与独立的发展。

扩展

[编辑]
圣马可广场

9-12世纪期间,威尼斯发展为城邦意大利海洋帝国海上共和国;其馀三个为热那亚比萨阿马尔菲)。位于亚德里亚海顶端的战略性地位让威尼斯的海军与商业力量几乎是牢不可破。这座城市变成西欧与其他地区(尤其是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威尼斯宗教-2012年[15]
宗教 百分
天主教
92.7%
其他宗教
7.3%

威尼斯政权的基础奠基于12世纪︰威尼斯兵工厂建造于1104年;威尼斯在1178年从维罗纳夺得布伦纳罗山口(Brenner pass)的控制权,开启了运输前往日尔曼的路线。而最后一任独裁的威尼斯总督米奇尔 (Vitale Michiele)则死于1172年。

威尼斯共和国在1200年以前占据了亚得里亚海的东岸,大部分是商业上的考量,因为海盗造成贸易上的威胁。威尼斯总督也取得达尔马提亚总督与伊芳芳丝特勒半岛总督的头衔。

后来大陆的领地越过加尔达湖到达阿达河的西边,被称为Terraferma。部分被当成对抗好战邻国的缓冲,一部分去确保阿尔卑斯山的贸易路线,也为了保护大陆提供威尼斯需要的谷类。为了建设海上的贸易帝国,共和国需要去控制爱琴海大部分的岛屿,包括克里特岛赛普勒斯,变成了近东一个主要的权利掮客。在这时期,大陆的领地对于威尼斯的管理相对是较开明的,当受到侵略者的威胁时,贝拉加莫布雷西亚维罗纳将会整合起来捍卫威尼斯的统治权。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入口的铜像(圣马尔谷之马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变成拉丁帝国的一部分,由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在1204年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来管辖。威尼斯则扩展它影响力,建立了爱琴群岛公国(Duchy of the Archipelago)。当土耳其人在曼赞克尔特战役中打败拜占庭帝国后,这可能是君士坦丁堡对威尼斯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最后时刻。虽然拜占庭帝国在半世纪后重新掌握这座城市的控制权,不过当时国势已经相当衰弱了。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占领了这座城市。而从拜占廷帝国劫掠来的许多财宝被带回威尼斯,其中也包括威尼斯的象征-圣马可飞狮

因为威尼斯位于亚德里亚海旁,所以它与拜占庭帝国及伊斯兰国家进行广泛的贸易活动。在13世纪末时,威尼斯已经变成全欧洲最繁荣的都市。在势力与财富最颠峰的时期,威尼斯拥有36,000名水手来驾驶3,300艘船,并且主宰了中古时代的商业活动。14世纪它又在1253-1381年的威尼斯-热那亚战争中,击败死敌热那亚共和国,彻底垄断最高利润的东方贸易。在这时期,威尼斯的上流家庭会建立最雄伟的广场、扶持最伟大的作品及培育最有天分的艺术家来互相竞争。当时这个城市是由大议会所管理,其中大部分的成员是由威尼斯具有影响力的家庭所组成的。大议会任命所有公开的政务官,并且选出200至300人组成的参议院。然后参议院会选出“十人议会”,这是一个掌握威尼斯最大管理权限的秘密组织。而这个组织则会选出一位总督(doge或duke),成为威尼斯正式的领导人。

圣马克钟楼远眺圣乔治·马焦雷岛

威尼斯的行政架构与古罗马共和的系统相似,是由一位被选出来的行政官(威尼斯总督)、一个类似参议院,由贵族组成的机构及许多拥有部分政治权力的公民所构成的,在15世纪前公民拥有权利去同意或拒绝每位新选出来的总督。教堂与许多私人建筑是做为军事使用,虽然威尼斯没有终身职的骑士。圣马克骑士(Cavalieri di San Marco)是唯一在威尼斯存在过的骑士阶层,没有任何一位公民可以接受外来的命令而没有政府的同意。在独立时期,威尼斯仍然保持共和,政治与军事是完全的分离。但在一些情况下,总督也可以统御军队,例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恩里科·丹多洛。就其它意义而言,战争代表商业的附属品。因此,威尼斯早期制造了大量的雇员,来为任何地方服务,后来当统治阶层占有商业时,依靠著这些外来的雇员。

总督是最高行政官,理论上是终身制。实际上,许多总督在被认为遭受政治失败后,受到来自贵族组成的寡头政治的压力,而被迫放弃职位,退隐到修道院中来隐居,也有总督被贵族或议会流放、处决的例子。

威尼斯的人民一般是正统天主教的信徒,最初的几位威尼斯总督同时也是教会领袖。中世纪的威尼斯地区没有出现宗教狂热,并且在反宗教改革期间也没有制定处死宗教异端的法律。这种明显缺乏的热情导致威尼斯经常与教宗发生争执。威尼斯受到一些封锁重大活动的威胁,遭受到两次惩罚。第2次,也是比较有名的一次,发生在1509年的4月27日,由儒略二世下令的康布雷联盟战争

威尼斯大使将仍然存在的政治秘密报告送回当地,这与欧洲法庭的传闻一起为现代历史学家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威尼斯没落

[编辑]

威尼斯从15世纪开始没落,当时它在保卫塞萨洛尼基时首次失利,败给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威尼斯也在1453年派遣船舰帮助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来抵抗土耳其人的侵略,在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他转而侵略威尼斯,并造成威尼斯巨大的损失。

黑死病在1348年肆虐威尼斯,并在1575-1577年间卷土重来。在这三年间,高达五万人死于黑死病,城市只剩下三分之一人口[16]。1630年,黑死病更造成接近三分之一公民死亡[17]。而隔离检疫的英文“Quarantine”就是来自威尼斯语,原意为“40天”,因当时的黑死病,威尼斯人的隔离时数是40天。

文艺复兴末期,威尼斯开始失去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当时,葡萄牙成为欧洲东方贸易的主要媒介,影响威尼斯巨大财富的来源。同时,法兰西西班牙霸权主义横行,爆发了义大利战争,威尼斯的政治影响力式微。然而,威尼斯帝国是农产品输出国,及至18世纪中叶仍是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陆军及海军

[编辑]

石弓练习在1303年成为威尼斯的义务,公民在团契中练习。随著武器变得更昂贵与操作上更复杂,头班军人被分发来帮助商人来航行船只并在桨船上担任桨手的任务。“Noble Bowmen”这间公司在14世纪末招募了年轻的贵族,他们在战桨船上工作,担任武装商人,并且享有居住在船长舱的特权。

陆军的指挥建筑与海军是不一样的,根据古代的法律,没有任何一位贵族可以指挥超过25个人(避免以私人军队来进行叛变),当总指挥在14世纪中被引进时,他仍然必须对由20位公民组成的“智者”负责。这项政策有效率,也避免威尼斯陷入其他城邦经常遭遇的军人掌权。一位公民委员(与人民委员不同)陪同每一位军队来注意他们的情况,尤其是佣兵。威尼斯的军事传统也应仔细的注意到:他们对于如何在花费最少生命与金钱达至成功比追求荣誉更感兴趣。

虽然威尼斯以海军闻名,它的陆军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在13世纪时,大部分的义大利城邦都已经雇用了雇佣兵,不过威尼斯军队仍然从周围的潟湖地区征募军人,另外从达尔马提亚伊斯特里亚进行封建制度的征兵。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政府将会登记所有年龄界于17岁与60岁之间的男性,并且对他们的武器进行纪录,而他们在实战时会被编入由12人组成的队佐。据1338年的登记纪录显示威尼斯估计约有30,000名威尼斯男子可以参战,其中大多是熟练的弩手。在其他的义大利城邦,贵族与其富人都加入骑兵,但在威尼斯则被征召作步兵

威尼斯,由加纳莱托在1730年所绘

在1450年时,总共有超过3000艘威尼斯的商船处于营运的状态中,其中大部分在必要时可以变成战船或运输船。政府要求每艘商船必须搭载特定数量的武器(大部分是十字弓与枪)及盔甲,商船的乘客也被预期在必要时可以武装起来并进行战斗。一艘预备用且长约25公尺的战船被保存在兵工厂中,战船奴隶并不存在于中古时代的威尼斯,划手则是从这个城市或是它的领地(特别是达尔马提亚)中产生的。从威尼斯选出的人们大部分是从每个教区中,当这些桨手离开之后,他们的家庭会受到教区中其他人的支持。债务人一般是在战船上划船来偿还他们的债务,划船的技术则是以贡多拉凤尾船竞赛来鼓励。

在15世纪初期,随著领土的扩张,于是出现了第一支常备军,其中包括签定契约的佣兵队长(condottieri)。威尼斯与佛罗伦斯在1426年缔结同盟,并且同意在战争时期提供8,000名骑兵与3,000名步兵,平时则提供3,000名骑兵与1,000名步兵。在15世纪末,制服采用红白条纹的样式,荣誉及热情的制度逐渐产生。在15世纪当中,威尼斯的陆上军队几乎总是攻击的一方,并且被认为是义大利最具影响力的,大部分是因为所有阶级都必须为保卫这个城市而拿起武器与官方对于一般军事训练的奖励。15世纪末,在总督弗朗切斯科·福斯卡里任内,威尼斯陆军败于米兰,同时佛罗伦斯改与米兰结盟,从此威尼斯逐渐丧失了对北意大利的陆上控制权。

现代

[编辑]
1870年的威尼斯
威尼斯历史中心的地图

随着拿破仑于1797年5月12日(第一次反法同盟期间)占领威尼斯,威尼斯共和国宣告灭亡,恰好是独立后1100年。这位法兰西的征服者导致威尼斯历史上最美好的一个世纪的结束︰在18世纪时,威尼斯也许是欧洲最优雅的城市,对于艺术文学建筑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拿破仑对于这个城市的犹太人而言,似乎是个解放者,虽然因为他们被限制居住在几个区域中而引起争论。他移除了犹太区出入口,并结束犹太人居住及旅游的区域限制。

拿破仑在1797年10月12日根据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将威尼斯交于奥地利统治。奥地利政府则在1798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仑与奥地利签署了普雷斯堡条约,从奥地利手中夺回了威尼斯,并纳入自己的义大利王国内。但是随著拿破仑在1814年的战败,威尼斯又再次归奥地利掌控的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的统治。在曼宁的带领下,一次短暂的革命发生在1848-1849年间,建立了圣马可共和国(威尼斯第二共和国),但之后在奥军的镇压下失败了。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年轻的奥国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在1849年登基,镇压新闻自由和恢复私刑审判,将帝国带向开明专制的强势统治:他任命的首相巴赫,开始了被称为“巴赫专制”的铁腕治国。譬如书刊检查恢复执行,并实行更严格的警察监督,以致所有(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自由都被镇压了。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也改组地很有活力,但加重了财务压力与人民的税负。这样的专制一直延续到1861年二月宪法的颁布才有重大调整,正式让资产阶级为主的人民获得政治权力。1866年随著普奥战争,威尼斯与伦巴底-威尼西亚王国的其他地区成为现代义大利的一部分。 自18世纪中叶开始,随著成为自由港的的里雅斯特安科纳,在经济上与威尼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亚洲和中欧地区蓬勃发展贸易,威尼斯很快就失去了过去竞争优势和商业实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尼斯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攻击[18],唯一值得注意的事件是1945年3月21日,盟军飞机对威尼斯港空袭的保龄球行动,但没有对城市本身造成建筑破坏。1945年4月29日,由伯纳德·弗雷伯格 (Bernard Freyberg)中将率领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解放了曾经作为反墨索里尼意大利游击队温床的威尼斯。[19][20]

地理

[编辑]
俯瞰威尼斯城

威尼斯的主城区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河流从阿尔卑斯山向东流过威尼托平原,冲刷成泥沙,在从东方环绕亚得里亚海头的洋流的作用下,淤泥被拉长成长堤或利迪河向西,城市所在的水域平均水深1.5公尺。并依靠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城市共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故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地层下陷

[编辑]

由于座落于地层下陷的沿海环境,威尼斯经常会促成了季节性的高水位英语Acqua alta,威尼斯潟湖的洪峰在此时段将达到最高点,使得城市的大部分表面偶尔会在涨潮时被覆盖。

地基

[编辑]

为躲避蛮族的蹂躏,而被迫逃往亚德里亚海上的潟湖上的人民学会一个特殊的建筑技术,他们通过以耐水著称的桤木树干组成的大木桩打入水底,直到木桩到达更坚硬的压缩黏土层后打牢[21][22] 。在扎实了地基结构后则在开始铺上木板兴建建筑,目前多数建筑地基是在桩顶上兴建的伊斯特拉石灰石板上建立。[23]

气候

[编辑]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威尼斯属中纬度、四个季节的副热带湿润气候(Cfa),该城市冬季凉爽,夏季炎热潮湿。1月的24小时平均温度为3.3°C (37.9°F),7月的平均温度为23.0°C (73.4°F)。全年降水分布相对均匀,平均为748毫米(29.4英寸);在11月下旬至3月初之间下雪并不罕见。在最严酷的冬季,甚至运河和部分潟湖可能会结冰,但随著过去30-40年的暖化趋势,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罕见。[24]

威尼斯 (1971–200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6.6
(43.9)
8.6
(47.5)
12.5
(54.5)
16.1
(61.0)
21.5
(70.7)
24.9
(76.8)
27.7
(81.9)
27.5
(81.5)
23.5
(74.3)
18.0
(64.4)
11.6
(52.9)
7.4
(45.3)
17.2
(63.0)
日均气温 °C(°F) 3.3
(37.9)
4.7
(40.5)
8.3
(46.9)
12.0
(53.6)
17.1
(62.8)
20.5
(68.9)
23.0
(73.4)
22.6
(72.7)
18.9
(66.0)
13.8
(56.8)
7.8
(46.0)
4.0
(39.2)
13.0
(55.4)
平均低温 °C(°F) −0.1
(31.8)
0.8
(33.4)
4.1
(39.4)
7.8
(46.0)
12.7
(54.9)
16.1
(61.0)
18.3
(64.9)
17.7
(63.9)
14.3
(57.7)
9.6
(49.3)
4.0
(39.2)
0.6
(33.1)
8.8
(47.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7.0
(1.85)
48.3
(1.90)
48.8
(1.92)
70.0
(2.76)
66.0
(2.60)
78.0
(3.07)
63.9
(2.52)
64.8
(2.55)
72.0
(2.83)
73.5
(2.89)
65.5
(2.58)
50.6
(1.99)
748.4
(29.46)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6.0 5.2 5.7 8.3 8.2 8.6 5.9 6.1 5.9 6.7 5.8 5.9 78.3
平均相对湿度(%) 81 77 75 75 73 74 71 72 75 77 79 81 75.8
月均日照时数 80.6 107.4 142.6 174.0 229.4 243.0 288.3 257.3 198.0 151.9 87.0 77.5 2,037
可照百分比 29 38 38 41 49 51 62 59 51 45 29 28 43
数据来源1:MeteoAM (sun and humidity 1961–1990)[25][26]
数据来源2:Weather Atlas[27]
威尼斯的气候数据
Month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Year
Average sea temperature °C (°F) 9.9
(49.8)
8.7
(47.7)
9.9
(49.8)
13.4
(56.1)
18.6
(65.5)
23.4
(74.1)
25.4
(77.7)
25.4
(77.7)
23.6
(74.5)
19.3
(66.7)
16.0
(60.8)
13.2
(55.8)
17.2
(63.0)
Mean daily daylight hours 9.0 10.0 12.0 14.0 15.0 16.0 15.0 14.0 13.0 11.0 10.0 9.0 12.3
Average Ultraviolet index 1 2 3 5 7 8 8 7 5 3 2 1 4.3
Source #1: seatemperature.org (avg. sea temperature)[28]
Source #2: Weather Atlas[27]

水患

[编辑]
摩西计划的丽都入口
摩西计划的丽都入口
摩西计划的马拉莫科入口
摩西计划的马拉莫科入口
Chioggia inlet
摩西计划的基奥贾入口

在秋季和早春之间,威尼斯经常面临从亚得里亚海涌入的潮汐威胁。六百年前,威尼斯人通过改道流入潟湖的所有主要河流,以保护城市免受陆上的袭击,从而防止沉积物填满城市周围地区。然而这也对城市周遭创造一个更深的潟湖环境,由于威尼斯最低处的圣马可大教堂仅海拔64厘米(25英寸),因此威尼斯是世界上最容易发生洪水的城市之一。[29]

在20世纪,当周遭地质的地下水遭到抽取以为周边工业区域供水使用后,威尼斯面临下沈的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从含水层中提取水是造成城市下沈的原因。尽管1960年代禁止自流井以来,下沉速度明显放缓。然而,这座城市仍然受到更频繁的低级别洪水的威胁,研究表明,威尼斯平均在每年约1-2毫米相对缓慢的速度渐渐下沉;[30][31] 同时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导致城市洪水频率和程度急速增加,因此,城市的洪水警报状态从来没有被撤销,1966年11月4日,大潮涌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水深逾1.94公尺,五千多人无家可归,不少艺术作品亦被毁。1996年,水淹高达一百次 [32]

2003年5月,时任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启动了摩西计划(Modulo Sperimentale Elettromeccanico)[33],这项计划设计在3条连接威尼斯潟湖亚得里亚海的通道上,建造79座装有铰链枢纽的活动水闸。水闸安装在埋入海底的水泥基座上。当预报有大海潮来袭时,潮汐水位上涨超过1米时,压缩空气就会灌入中空活动板,帮助活动板升高形成堤坝,以阻止亚得里亚海的海水继续涌入潟湖,这项工程原定于2018年完成[34],但因为经过多次延误、成本超支和丑闻,导致该项目最终到2021年底完工[35][36],路透社的一份报告指出,摩西计划的延误归咎于“腐败丑闻”。2020年10月3日,摩西计划首次在涨潮事件投入使用,以防止城市的一些低洼地区被洪水淹没。

2019年11月13日,威尼斯再度被洪水淹没,当时水位达到1.87公尺(6 ft),是自1966年事件以来的最高潮。[37]超过80%的城市遭到海水覆盖,破坏了包括50多座教堂在内的文化遗产,导致建筑物被迫暂停营业参观。[38][39]根据各种消息来源,包括圣马可大教堂保护负责人马可·皮亚纳(Marco Piana)计划中的防洪屏障,本来可以防止这一洪水事件发生。威尼斯市长则将洪水归咎于气候变化,并承诺防洪屏障的工作将会继续进行。[40]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000 60,000—    
1200 80,000+33.3%
1300 180,000+125.0%
1400 110,000−38.9%
1423 150,000+36.4%
1500 100,000−33.3%
1560 170,000+70.0%
1600 200,000+17.6%
1700 140,000−30.0%
1800 140,000+0.0%
1901 189,389+35.3%
1911 208,463+10.1%
1931 250,327+20.1%
1951 316,891+26.6%
1961 347,347+9.6%
1981 346,146−0.3%
2001 271,073−21.7%
2011 260,856−3.8%
2019 258,685−0.8%

威尼斯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在西元1000年便有60,000人口;1200年则达到80,000人;并在1300年上升到110,000–180,000人。在 1500年代中期,该市的人口为170,000,到 了1600年接近200,000人。[41][42][43][44][45] 根据2009年的人口纪录,威尼斯共有270,098人居住(估计人口为 272,000人,其中威尼斯市区约60,000人,特拉弗马(大陆)约176,000人;潟湖其他岛屿上共有31,000人); 约有47.4% 为男性,52.6%为女性。未成年人(18岁及以下)则占人口的 14.36%,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则占25.7%。相比之下,义大利其他城市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18.06% 和 19.94%。威尼斯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6岁,而义大利的平均年龄为42岁。在2002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威尼斯人口下降了0.2%,而意大利整体增长了 3.85%。[46]反映出这座历史老城的人口下降更快:从1980年的约 120,000人下降到2009年约60,000人,并在2016年降至55,000人以下。[47]

截至2018年,威尼斯86%的人口是意大利人。最大的移民群体包括:5,934 (2.3%)孟加拉国人、5,578 (2.1%)罗马尼亚人、4,460 (1.7%)摩尔多​​瓦人、3,351 (1.3%)中国人和 2,511 (1%)乌克兰人。[48]


宗教

[编辑]

威尼斯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2018年威尼斯宗主教区居民人口约为85.0%[49]),但由于与君士坦丁堡的长期交集,东正教在城市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移民因素,现在威尼斯也有庞大的穆斯林社区(2018年约有25,000人,占城市人口的9.5%[50])和一些印度教佛教居民。

自1991年以来,威尼斯圣乔治教堂已成为意大利和马耳他希腊东正教总教区和南欧总主教区的教区,是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管辖下的拜占庭式教区。[51]

威尼斯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犹太社区。威尼斯犹太人区是犹太人被迫生活在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下的区域。聚集区(ghetto)这个词就此威尼斯语创立,现在在许多语言中都还可以找到。莎士比亚写于16世纪后期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已放高利贷致富的夏洛克(Shylock)就是居住在威尼斯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居住在威尼斯的犹太人遭到围捕并被驱逐到灭绝营,而自战争结束以后,威尼斯的犹太人口从1500人减少到大约500人。[52][53]只有大约30名犹太人居住在该市过去的犹太人区中。

语言

[编辑]

威尼斯语是威尼斯的居民最常使用的语言,属罗曼语族的其中一种,目前有超过20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其中大部分是在义大利的威尼托地区。在发音、句子结构和词汇方面与标准的意大利语有很大不同[54],自2007年3月28日已被威尼托地区委员会认可为一种语言。[55]

区域划分

[编辑]
威尼斯的区域划分

威尼斯岛划分成六个区域,多尔索杜罗区圣马可区圣十字区卡纳雷吉欧区圣保罗区城堡区。威尼斯岛与邻近地区则包含六个地区:

岛屿
1) 威尼斯历史城区-穆拉诺岛
2) 利多-Pellestrina(Venezia litorale
陆地
3) Favaro Veneto
4) 梅斯特雷-Carpenedo(Mestre centro
5) 卡纳雷吉欧区-Zelarino
6) 马尔盖拉

经济

[编辑]
几艘贡多拉停靠在威尼斯
威尼斯水道的交通指示装置。由此图可知,此水道限宽2.2米,限速5km/h

威尼斯的经济在整个历史上时常发生剧烈变化。尽管关于最早年份经济的具体文献很少,但促使该城市繁荣的一个重要经历来源,很可能为奴隶贸易,这些奴隶在中欧被俘并并出售到北非黎凡特等地。由于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上游,阿尔卑斯山上的布伦纳山口终点以南,作为这一重要贸易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得威尼斯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成为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控制著广阔海洋的巨大帝国,也使得威尼斯在当时成为极其富有的欧洲城市,和政治和经济事务的领导之都。在11世纪到15世纪,威尼斯经常提供前往圣地的朝圣活动。[56] 热那亚比萨马赛安科纳杜布罗夫尼克等其他港口共同竞争。[57][58]

来自新朱尔法(Julfa)的亚美尼亚商人是过去威尼斯的主要商人,尤其是17世纪的谢里曼家族(Sceriman)最为强盛。他们专门从事宝石和钻石业务。年度贸易量则达到百万吨以上,这在17世纪是非常罕见的情况。[59][60] 然而随后威尼斯的贸易帝国被葡萄牙等国接管,导致作为海军强国的重要性降低。在18世纪,威尼斯成为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出口国。18世纪中最大的工业园区就是威尼斯兵工厂,这是一个涵盖造船厂、军械库和武器商店的庞大工业建筑群,直到今天意大利军队仍在使用,一些空间则重新活化成艺术空间。自二战以来,许多威尼斯人搬到了邻近的城市梅斯特雷马尔盖拉港,以在当地寻找就业机会和找到负担得起的住房。.[61][59] 今天,威尼斯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造船业(主要在梅斯特雷和马尔盖拉港)、服务业、贸易和工业出口为主。穆拉诺该岛精细华丽的琉璃工艺也对于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90]然而,这也改变了当代威尼斯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形态,使这座城市正面临了财务与多种层面的挑战。2016年底,威尼斯的预算出现重大赤字,债务超过4亿欧元。据《卫报》报导,“实际上,这个地方已经破产了” 。[62]由于租金迅速上涨,导致当地居住的人口正逐年减少。正如2016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威尼斯当地人口的减少影响了这座城市的特征:“居民正在放弃这座城市,威尼斯可能将成为一个价格过高的主题乐园”。至今仍留在城市的居民大多仰赖观光收入维生,游轮大量排放的柴油颗粒与废气也严重污染泻湖,使得城市的环境也受到巨大的破坏。

2017年6月,意大利被要求救助两家威尼斯银行——Banca Popolare di Vicenza和Veneto Banca以防止它们破产[63]。目前两家银行都已倒闭,其资产价值将由义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接管,该银行将获得52亿欧元的补偿。意大利政府将对关闭银行的任何无法收回的贷款造成的损失负责。[64]

旅游业

[编辑]

威尼斯是当代欧洲旅游最为重要的目的地[65]。该市每天接待多达60,000名游客(2017 年估计)。[66][67][68]每年的游客人数估计在2200万到3000万之间。,不过这种“过度旅游”给对威尼斯的生态系统造成过度拥挤和环境的问题。到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考虑将威尼斯列入其“濒危”名单,其中包括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历史遗迹。为了减少对威尼斯造成不可逆转变化的游客数量,该机构支持政府限制当地的游轮数量,[69][70]以及实施更能够对城市有益且能持续的旅游业战略。[71]

自18世纪以来,旅游业一直是威尼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威尼斯以其美丽的城市景观、独特性以及丰富的音乐和艺术文化遗产——成为欧洲贵族子弟进行壮游的一站。19世纪,威尼斯成为“富豪名流”的时尚中心,他们经常在达涅利酒店和弗洛里安咖啡厅等豪华场所下榻用餐,1980年代,威尼斯狂欢节再度兴起;目前这座城市已成为国际会议和节日的主要中心,如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电影节,其戏剧、文化、电影、艺术和音乐作品等活动也在当地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72]

今天,威尼斯开放许多景点供人参观,如圣马可大教堂总督宫大运河圣马可广场丽都也是一个受欢迎的国际目的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演员、评论家、名人和电影行业的其他人到访度假。该市也拥有相当庞大的邮轮业务。根据2015年的一份报告,威尼斯邮轮委员会估计从邮轮到访城市的乘客们,每年在该市花费超过1.5亿欧元(1.93亿美元)。威尼斯被一些人视为旅游陷阱,而另一些人则将城市视为“活的博物馆”。

2024年4月,威尼斯当局以调控一日游旅客人数为由,规定一日游游客若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中的29天热门日期来到威尼斯,需要购票,门票为5欧元。若一日游游客被发现没有买门票,则会面临50至300欧元的罚款。[73]

农业和渔业

[编辑]

2001年,威尼斯只有大约760人从事潟湖农业,他们为老城市场提供主要来自圣伊拉斯莫岛的食物。在地从事海洋捕捞工作的独资公司仅有366家。[74]无孔贻贝的捕捞也是当地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在潟湖附近则建造由芦苇床、成排的杆或水坝划定的鱼类养殖场,覆盖了550平方公里潟湖中的92平方公里。[75]

交通

[编辑]
威尼斯的鸟瞰图,包括通往大陆的自由桥。
大运河上的汽艇

威尼斯建在一个由 118 个岛屿组成的群岛上,位于一个550平方公里(212平方英里)的浅潟湖中,由177条水道上的400座桥梁交织而成。19世纪,一条通往大陆的堤道将铁路带到了威尼斯。铁路长堤把威尼斯主岛西北部与义大利半岛连接起来。20世纪,又加建公路长堤和泊车场。威尼斯主岛西北部的解放桥因而成为铁路道路的入口处。圣塔露西亚车站则是威尼斯唯一的铁路车站。除了城市北部边缘的铁路和公路终点站之外,由于城市历史中心内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运河取代了公路的功能,主要的交通模式是步行与水上交通。目前威尼斯是欧洲最大的城市无车区。在21世纪,这座无车都市是相当独特的。

现今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内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近年,威尼斯也是国际邮轮的头号目的地,但到了2021年8月1日起,义大利当局规定禁止超过2万5000吨的船只驶入威尼斯,未来只有小型客轮及货船才能驶入威尼斯,大型游轮必须改停泊在邻近的港口城市马格拉[76]

贡多拉

[编辑]

贡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道统的水上代步小船,几世纪以来一直是威尼斯境内主要的交通工具,贡多拉长度限制在11公尺以下,宽度限制为1.75公尺,重量限制为700公斤。例如,主要类型的贡多拉是由造船者多梅尼科·特拉蒙廷(Domenico Tramontin)家族经营的小船工厂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贡多拉可以追溯到1890年。至今至少有三个造船厂也建造了贡多拉。 贡多拉的类型包括Barchéta da traghetto、 Disdotona(由12名划船者驾驶)、Gondolin(小型贡多拉)、Gondolin (大型贡多拉)、Balotina和Mussin (船头向前倾斜,其他设计类似于贡多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对称设计。小船略微向右倾斜,以平衡右手舵与左转向的压力以及站在左侧的船夫重量。

机场

[编辑]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这是以著名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命名的。这个机场建立在威尼斯对岸的义大利半岛上,并远离海岸线,不过前往威尼斯的水上运输工具距离航站步行只需7分钟。特雷维索机场则距离威尼斯约30公里(19 英里),主要由低成本航空公司使用。

建筑

[编辑]

世界遗产

[编辑]
威尼斯及其潟湖
世界遗产
威尼斯大运河
官方名称Venice and its Lagoon(英文)
Venise et sa lagune(法文)
位置 义大利欧洲和北美地区
标准文化:(i)(ii)(iii)(iv)(v)(vi)
参考编码394
登录年份1987年(第11届会议
面积70,176.4 公顷

当前的威尼斯共分为六个区域:卡纳雷吉欧区圣保罗区多尔索杜罗区圣十字区圣马可区城堡区。由于威尼斯市区建在潟湖最不稳定的泥滩上,导致该城市在中世纪时市中心相当拥挤。另一方面,由于比大多数欧洲城市更早地远离骚乱、内乱和入侵,加上运河对于城市的巨大经济效应等因素,更造就了这座城市日后发展具有独特性的建筑风格。

威尼斯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其中最突出的是哥特式建筑。威尼斯哥特式建筑是威尼斯建筑风格的一个术语,由于受到拜占庭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和威尼斯东部贸易伙伴的伊斯​​兰国家影响,威尼斯的哥特式建筑结合了不少柳叶刀拱门和弯曲的葱形拱特征。融合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风格,这种风格的著名案例是该市的总督宫黄金宫。这座城市还保存几座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包括佩萨罗宫雷佐尼科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大约1470年代时才真正流行起来。与意大利其他地区相比,威尼斯的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在过渡期时则保留了哥特式宫殿的大部分典型形式,使得大运河较拥挤的建筑群轴线变得变得和谐。

威尼斯最著名的桥梁之一的叹息桥,是一座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的一座密封式拱桥,名称因传说死囚在行刑前的一刻通桥,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


1987年,威尼斯和附近的潟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为世界文化遗产。认为其满足以下六个获选条件

  1. 威尼斯是一项独特的艺术成就,这座城市建在约118个小岛上,仿佛漂浮在潟湖的水面上,构成一幅令人难忘的风景,其美景启发了加纳莱托、贾科莫·瓜尔迪、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在内的许多画家。威尼斯的潟湖也保存世界上最集中的教堂杰作之一:从圣母升天圣殿安康圣母圣殿圣方济会荣耀圣母圣殿圣洛克大会堂圣乔治马焦雷圣殿等。(文化遗产标准一);
  2. 威尼斯对于建筑和文化发展的影响相当庞大;首先通过威尼斯共和国的贸易站,沿著达尔马提亚海岸、小亚细亚和埃及、爱奥尼亚海、伯罗奔尼撒、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的岛屿等等的建筑物,显然是也是按照威尼斯当地的模式所建造。但是当城市失去对海上贸易的影响力时,威尼斯则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持续发挥了它的影响力,这要归功创立威尼斯画派的伟大画家乔瓦尼·贝利尼乔久内提齐安诺·维伽略丁托列托保罗·委罗内塞乔凡尼·巴提斯塔·提也波洛,以全新的技派彻底改变了对美术运动中空间、光线和色彩的感知,从而为整个欧洲绘画和装饰艺术的发展奠下了里程碑。(文化遗产标准二);
  3. 威尼斯作为历史考古遗址的不寻常之处,是城市到了至今仍然充满生机,这座海洋城市最特别之处是作为东方与西方、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交流的纽带,其特殊的文化也借由数以千计的古迹和过去的遗迹中持续保存著。(文化遗产标准三);
  4. 威尼斯保存了一系列无与伦比的建筑群,展示了过去共和国时期辉煌的高度。 从圣马可广场等伟大的建筑物,到位于其六个区域 (Sestieri) 中简朴的住宅,包括13世纪的威尼斯会堂,呈现出完整的中世纪城市典范,并与地质特殊的环境特征密切相关。(文化遗产标准四);
  5. 在地中海地区,威尼斯潟湖是半湖滨栖息地中的一个特别环境,但由于不可逆转的自然和气候变化,该栖息地目前已经变得脆弱。在这个连贯的生态系统中,泥泞的架子也与岛屿一样重要,导致桩住宅、渔村和稻田这些特殊区域也需要得到保护,其价值本身并不亚于宫殿和教堂。(文化遗产标准五);
  6. 威尼斯的存在为人民战胜强权的象征,因为他们设法建立了这个城市以抵御强国的威胁,这座城市更与人类历史有著直接而切实的联系。威尼斯共和国从栖息的小岛,将领土延伸到潟湖、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之外。马可波罗也是从威尼斯出发来到东亚地区。他在圣洛伦佐的陵墓,也让人想起威尼斯商人在在推助地理大发现的贡献。(文化遗产标准六);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决定将威尼斯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394号[77]。2021年,由于当地居民与环保人士抗议巨型游轮的通行造成当地空气污染,严重威胁脆弱的生态与运河环境,导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威尼斯市政府提出改善措施,后在2021年8月1日起,义大利当局规定禁止超过2万5000吨的船只驶入威尼斯。

广场

[编辑]

教堂

[编辑]

威尼斯目前拥有丰富的教堂(约为124座),从罗马式到巴洛克式,而教堂旁边的钟楼(钟楼)从外观看待显得格外醒目,其中作为城市和前共和国的象征是圣马可大教堂,这座神殿最初以拜占庭风格建造,供奉圣马可福音传教士的遗骸,目前则是成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区主教座堂,同时是威尼斯宗主教驻地。

宫殿及府邸

[编辑]

在威尼斯,宫殿通常被称为“casa”(缩写为ca') ,通常被商人作为住宅使用,在公众眼中,这座城市只有两座被指定为宫殿:总督宫和威尼斯族长的住所宗主教宫。目前城市只剩下少数的拜占庭风格宫殿,这些宫殿在19世纪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而在18世纪之前,宫殿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威尼斯建筑类型。

公寓

[编辑]

威尼斯早期的房屋几乎没有任何遗迹,根据文献纪录,最初的建筑主要由木材和芦苇建造。1105年发生大火后,砖砌建筑开始在当地盛行。同时因为城市腹地的开发,使得在泥泞地形兴建木柱基座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了然而,扩建是在严格的规范下进行的,因此目前的街道仍然存在狭窄的空间和路径,有时甚至被迫拆除建筑或建造地下通道。从而导致大多数房屋耸立在狭窄的街道上。

博物馆和图书馆

[编辑]

威尼斯有大量的博物馆,其中大部分为美术馆或是艺术博物馆,最著名则为主要收藏14-18世纪威尼托大区的艺术作品的学院美术馆,以及总督宫本身,和黄金宫雷佐尼科宫奎利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展示古老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文化。科雷尔博物馆则致力展示威尼斯共和国的艺术和历史,佩萨罗宫当前则主要展示现代艺术,其他的美术馆则包含格拉西宫佩姬·古根汉美术馆、还有东方艺术博物馆、织物博物馆、海军博物馆等。

其中一些已被改造成博物馆,例如 Ca' Mocenigo。玻璃艺术展品在朱斯蒂尼安宫的 Museo del Vetro 展出。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一个学术图书馆,它与普通图书馆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此外在大陆地区,近年许多博物馆也纷纷成立。[78]

梅斯特市立图书馆成立于1952年,自1980年以来一直是威尼斯的中央图书馆。[79]威尼斯的另外18个图书馆则属于该图书馆系统。[80]

桥梁

[编辑]

外岛

[编辑]

文化

[编辑]

文学

[编辑]
马可·波罗游记

威尼斯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作家、剧作家和诗人的灵感源泉,也是印刷业和出版技术发展的最前线。历史上两位最著名的威尼斯作家,是中世纪的马可波罗和后来的贾科莫·卡萨诺瓦。波罗是一位远航到东方的商人。他与鲁斯蒂切罗·达比萨(Rustichello da Pisa)合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威尼斯马可·波罗威尼斯出发至亚洲及从中国返回威尼斯旅游的经历、以及记述途中亚洲及非洲多国的地理及人文风貌。游记是印刷术时代兴起以前少见的流行之作,成书后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及探索,卡萨诺瓦的自传《生命史》(Histoire De Ma Vie) 则将他过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威尼斯联系起来。

来自威尼斯的剧作家也遵循义大利即兴喜剧的戏剧传统。安吉洛·比尔科(Angelo Beolco)(1502–1542)、卡洛·哥尔多尼(1707–1793) 和卡洛·戈齐 (1720–1806) 在他们的撰写的喜剧中也广泛使用了威尼斯方言,同时威尼斯也启发了海外作家作为灵感,如威廉·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和《威尼斯商人》两部作品的背景地点就设置在威尼斯,被誉为汤玛斯·曼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的《威尼斯之死》(1912)的故事发生地也位于威尼斯,法国作家菲利普·索勒斯大半生都在威尼斯度过,并于2004年出版了《威尼斯恋人词典》。

此外,威尼斯也在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阿斯彭论文》(The Aspern Papers)和《欲望之翼》The Wings of the Dove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还在伊夫林·沃的《重返布莱兹海德庄园》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出现。以威尼斯为背景的著名儿童读物则是由德国作家科妮莉亚·芬克(Cornelia Funke)撰写的《盗贼之王》 。


诗人乌戈·福斯科洛出生于威尼斯,曾积极投入了共和国覆灭所引发的激烈政治讨论中。他是国家委员会的重要一员,并给拿破仑·波拿巴写了一首颂歌《致解放者波拿巴》,希望拿破仑可以推翻威尼斯共和国的寡头统治,建立自由的共和国[81]。1797年10月17日,《坎波福尔米奥条约》签订后,拿破仑将威尼斯交给了奥地利,这让满怀希望的福斯科洛受到了沉重打击,离开了威尼斯。威尼斯也启发了艾兹拉·庞德的诗歌,他在这座城市写下了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绘画

[编辑]

威尼斯在中世纪时艺术受拜占庭北欧风格影响、在15世纪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英语Florentine School及曼坦那的经验发展艺术运动,更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与佛罗伦斯罗马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并发展出一种被称为威尼斯画派的独特风格。 在16世纪,威尼斯画派是在帕杜安画派和安托内罗·达·梅西那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以温暖的色阶和风景如画的色彩使用作为特色。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尼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绘画油画所用的油画布源也起源于文艺复兴早期的威尼斯。这些早期的油画布普遍是比较粗糙的。

18世纪,威尼斯绘画随著乔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的装饰画,以及加纳莱托和弗朗切斯科·瓜迪的全景画而彻底复兴。当代最能代表威尼斯生活的画家,赋予其真正的视野,是著名的画家风俗画安东尼奥·罗塔义大利语Antonio Rotta,1828年–1903年)。画家安东尼奥·罗塔在当时已经在整个欧洲享有盛誉,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他被授予威尼斯美术学院奖(义大利语Accademia Veneta)。

音乐

[编辑]

在16世纪期间,威尼斯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中心,并且以威尼斯乐派(the Venetian school),与作曲家所发展出的双重合唱风格,例如在圣马可教堂工作的作曲家威拉特(Adrian Willaert)。威尼斯是早期的音乐印刷中心。佩特鲁奇(Ottaviano Petrucci)几乎在印刷技术出现后就开始出版音乐乐谱,而他的出版公司也吸引了全欧洲作曲家的目光,尤其是法国法兰德斯。直到这个世纪结束时,威尼斯因为它出色的音乐成就而闻名,例如安德烈·加布里埃利乔凡尼·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创造的大规模合唱与器乐。

印刷业

[编辑]

到15世纪末,威尼斯已经是欧洲的印刷业中心,也是德国以外第一座拥有印刷厂的城市,在1500年时拥有417间印刷业者。最重要的出版社是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阿杜思出版社(Aldine Press),在1499年出版的《寻爱绮梦》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的著作之一,并确立现代的标点符号、页面版式及斜体的形式。他首次印刷则是亚里斯多德的作品。

庆典

[编辑]

威尼斯双年展世界艺术界和建筑界的盛会之一,由里卡多·塞瓦提可(Riccardo Selvatico)市长于1893年发起。第一届展览于1894年4月22日开幕[82],后来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曾在1942年9月中断,1948年复办[83]

时尚与购物

[编辑]

14世纪,许多威尼斯少年开始穿著颜色多样的紧身裤,以表明他们所属的“裤子俱乐部”(意大利文:Compagnie della Calza)。然而,议会颁布了节约法令(sumptuary laws),但是潮流没有为之太大改变。

著名人物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姐妹城市

[编辑]

威尼斯和以下城市缔为姐妹城市:

合作协议

[编辑]

2000年1月,威尼斯市和希腊中央城市和社区协会 (KEDKE) 根据EC第 2137/85号条例建立了马可波罗体系欧洲经济利益集团(EEIG),以促进和实现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欧洲计画,特别是在保护艺术和建筑遗产方面[84] 2001年4月,该市与外交部文化促进与合作办公室签署协议,以协调在国外推广意大利文化。目前威尼斯与以下四个城市拥有合作协议:

注释

[编辑]
  1. ^ 汉语“威尼斯”一词译自英语Venice,始见于1857年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编辑的月刊《六合丛谈》第四期[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polazione Residente al 1° Gennaio 2020. istat. [27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February 2021). 
  2. ^ 黄河清. 近现代汉语辞源. 上海辞书. 2020: 1547. ISBN 978-7-5326-5403-1. 
  3. ^ 3.0 3.1 3.2 Venice and its Lagoon. UNESCO.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4. ^ 存档副本.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5. ^ THE MOST BEAUTIFUL CITY IN THE WORLD -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9). 
  6. ^ Patreve, l'attuale governance non-funziona (PDF). Corriere Della Sera. 6 March 2011 [6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4). 
  7. ^ Patreve, l'attuale governance non funziona (PDF). Corriere Della Sera. 2011-03-0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4). 
  8.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9. ^ Richard Stephen Charnock. Local etymology: a derivative dictionary of geographical names. Houlston and Wright. 1859: 288. 
  10. ^ Coispeau, Olivier. Finance Masters: A Brief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Last Millennium. World Scientific. 2016-08-10. ISBN 9789813108844 (英语). 
  11. ^ Venetian Music of the Renaissance. Vanderbilt.edu. 1998-10-11 [201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4). 
  12. ^ Chambers, David. Venice: A Documentary History. England: Oxford. 1992: 78. ISBN 0-8020-8424-9. 
  13. ^ 存档副本.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14. ^ Bosio, Le origini di Venezia
  15. ^ Patriarchate of Venezia - Statistics.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英语). 
  16. ^ History of Plague.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17. ^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Church.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8. ^ Group Captain George Westlake需要付费订阅.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6 January 2006 [13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19. ^ Jones, Michael. After Hitler: The Last Day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Europe. John Murray Press. 2015. ISBN 9781848544970. 
  20. ^ Patrick G. Skelly, Pocasset MA. New Zealand troops relieve Venice. Milhist.net. 21 July 1945 [28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September 2010). 
  21. ^ Kendall, Paul. Mythology and Folklore of the Alder. Trees for life. 25 August 2010 [6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ugust 2011). 
  22. ^ Alder – Alnus glutinosa. Conservation Volunteers Northern Ireland. [6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23. ^ Standish, Dominic. Barriers to barriers: why environmental precaution has delayed mobile floodgates to protect Venice. Okonski, Kendra (编). Adapt or die: the scienc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London: Profile Books. 2003: 40 [28 November 2014]. ISBN 978-1-86197-79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24. ^ Sibilla, Marco. Laguna ghiacciata [Frozen lagoon]. Meteo Venezia. [2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意大利语). 
  25. ^ Venezia/Tessera (PDF). Italian Air Forc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5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09). 
  26. ^ Tabella CLINO. MeteoAM. [22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27. ^ 27.0 27.1 Venice, Italy – Monthly weather forecast and Climate data. Weather Atlas. [26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28. ^ Ltd, Copyright Global Sea Temperatures-A.-Connect. Venice Sea Temperature | November Average | Italy | Sea Temperatures. World Sea Temperatures.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29. ^ Brown, Hannah. Venice floods: Watch tourists wade through knee-deep water. euronews. 2021-08-09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英语). 
  30. ^ Bock, Y.; et al. Recent Subsidence of the Venice Lagoon from Continuous GPS an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DF) (报告). 2012 [23 April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4 March 2016). 
  31. ^ City of Venice – Subsidence and eustatism. comune.venezia.it. 3 April 2017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3). 
  32. ^ 如此漫過潟滷古城.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7). 
  33. ^ MOSE Project, Venice, Venetian Lagoon. Water Technology. 2019 [3 April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4). 
  34. ^ 'Moses project' to secure future of Venice需要付费订阅.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11 January 2012 [11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35. ^ Giuffrida, Angela. Venice's much-delayed flood defence system fully tested for first time. The Guardian. 10 July 2020 [5 Octo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36. ^ Roberto Giovannini. Venice and MOSE: Story of a failure. La Stampa. 10 December 2017 [6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3). 
  37. ^ Venice floods: Climate change behind highest tide in 50 years, says mayor. bbc.com. 13 November 2019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38. ^ Hill, Jenny. Flooded Venice battles new tidal surge. BBC. 15 November 2019 [17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39. ^ Venice submerged by highest tides in half a century. The Washington Post. 13 November 2019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40. ^ 'An apocalypse happened': Venice counts cost of devastating floods. The Guardian. 10 February 2019 [1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Work began in 2003 but has been dogged by delays and myriad issues, including a corruption scandal that emerged in 2014. The Venice mayor, Luigi Brugnaro, promised on Wednesday that the flood barrier would be completed. 
  41. ^ Tellier, Luc-Normand. Urban World History. google.dk. 2009 [2022-03-16]. ISBN 97827605220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42. ^ A Companion to Venetian History, 1400–1797. BRILL. 2013: 257 [2022-03-16]. ISBN 978-90-04-252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43. ^ Chant, Colin; Goodman, David. Pre-Industrial Cities and Technology. google.dk. 8 November 2005 [2022-03-16]. ISBN 9781134636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44. ^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By Janet L. Abu-Lughod.
  45. ^ The Sovereign State and Its Competitors: An Analysis of Systems Chan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Hendrik Spruyt.
  46. ^ Statistiche demografiche ISTAT. Demo.istat.it. [28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April 2009). 
  47. ^ Venice #Venexodus protesters oppose tourist numbers. BBC News. 12 November 2016 [13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48. ^ Cittadini stranieri Venezia 2018.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49. ^ Cheney, David M. Patriarchate of Venezia (Venice). Catholic-Hierarchy. [11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50. ^ La Comunità islamica: "Vogliamo la moschea" (Venezia). Il Gazzettino. 24 October 2018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51. ^ Italian Orthodox Bishops concelebrating in Venice.. [24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December 2008). 
  52. ^ Venice.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53. ^ Venetian Ghetto – Eruv in Venice. [2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54. ^ Rembert Eufe: „Sta lengua ha un privilegio tanto grando“ – Status und Gebrauch des Venezianischen in der Republik Venedig (= VarioLingua, 26). Lang, Frankfurt a. M./Berlin u. a. 2006, ISBN 3-631-53754-9, passim (Zugl.: München, Univ., Diss., 2004 u. d. T.: Merkantile maritime Expansion und sprachliche Überdachung).
  55. ^ «Tutela, valorizzazione e promozione del patrimonio linguistico e culturale veneto ». Regionalgesetz vom 13. April 2007, Nr. 8, verabschiedet am 28. März 2007 vom Consiglio regionale del Veneto a larghissima maggioranza; zit. n.: Camera dei Deputati: Atti Parlamentari, XVI legislatura, Disegni di legge e relazioni, Documenti, N. 524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 2, Sp. 1 (camera.it [PDF; 141 kB, abgerufen am 3. Dezember 2016]).
  56. ^ The economy of Venice, Italy. Aboutvenice.org. [22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57. ^ Pilgerreisen von Venedig nach Jerusalem im späten Mittelalter- Die Verträge mit dem Schiffspatron, Seite 2, Fabian H. Flöper, GRIN Verlag, 2011. ISBN 978-3-656-04783-4
  58. ^ Venice, page 71, Beryl D. De Sélincourt, May (Sturge) Gretton, Chatto & Windus, London 1907., reprinted BiblioBazaar 2010, ISBN 978-1-177-40448-8
  59. ^ 59.0 59.1 Foundation, Encyclopaedia Iranica. Welcome to Encyclopaedia Iranica. iranicaonline.org. [2021-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0) (美国英语). 
  60. ^ Bakhchinyan, Artsvi. The Activity of Armenian Merchan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DF): 25. 2017 [2022-03-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8-08). 
  61. ^ Venice (Italy) :: Economy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2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62. ^ Buckley, Jonathan. When will Venice sink? You asked Google – here's the answer – Jonathan Buckley. The Guardian. 2 November 2016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6). 
  63. ^ Johnston, Chris. Italy forced to bail out two more banks. BBC News. 25 June 2017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64. ^ Pratley, Nils. Italy's €17bn bank job: self-preservation at a long-term EU price? – Nils Pratley. 26 June 2017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通过www.theguardian.com. 
  65. ^ Venice (Italy) :: Economy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2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66. ^ Haines, Gavin. Venice bans new hotels as crackdown on tourism continues需要付费订阅. The Telegraph. 12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67. ^ Venice bans new hotels. 9 June 2017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68. ^ Usborne, Simon. Don't look now, Venice tourists – the locals are sick of you. 27 September 2016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通过www.theguardian.com. 
  69. ^ Rodriguez, Cecilia. Blacklisting Venice To Save It From Too Many Tourists And Too Few Venetians. Forbes.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70. ^ Settis, Salvatore. Opinion – Can We Save Venice Before It's Too Late?. 29 August 2016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通过www.nytimes.com. 
  71. ^ Venice, to be or not to be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 That is the question.. 25 January 2017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72. ^ Tourism overwhelms vanishing Venice. DW.de. [13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7). 
  73. ^ 控制遊客人數 義大利威尼斯宣布開徵「入城費」. 中时新闻网. 2024-04-25 [2024-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1) (中文). 
  74. ^ Template:Webarchiv, in: istitutoveneto.it. Istituto Veneto di Scienze, Lettere ed Arti, abgerufen am 4. Dezember 2016.
  75. ^ Hans-Jürgen Hübner: Die Lagune von Venedi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eschichte-venedigs.de, Abschnitt Valli da pesca, abgerufen am 14. März 2017.
  76. ^ Addio, Kreuzfahrtschiffe!. tagesschau online. 2021-07-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77. ^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报告. [200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78. ^ Website des Technologiepar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ega Parco Scientifico Tecnologico di Venezia scarl, in: vegapark.ve.it, abgerufen am 6. Dezember 2016 (italienisch).
  79. ^ Template:Webarchiv. In: venezia.it, abgerufen am 7. Dezember 2016.
  80. ^ Rete Biblioteche Venezia (RBV).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venezia.it, abgerufen am 7. Dezember 2016.
  81. ^ Foscolo su Biblioteca della letteratura italiana. [2014-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82. ^ The Venice Biennale: History of the Venice Biennale.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83. ^ The Venice Biennale: History From the beginnings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 (1893-1945). [200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84. ^ Gemellaggi e Accordi. comune.venezia.it. Venezia. 11 December 2017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意大利语). 

延伸阅读

[编辑]

研究

[编辑]
  • Bosio, Luciano. Le origini di Venezia. Novara: Istituto Geografico De Agostini. 
  • Chambers, D.S. (1970). The Imperial Age of Venice, 1380-1580. London: Thames & Hudson. The best brief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still completely reliable.
  • Contarini, Gasparo (1599). The Commonwealth and Gouernment of Venice. Lewes Lewkenor, trsl. London: "Imprinted by I. Windet for E. Matte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account of Venice's governance during the time of its blossoming. Also available in various reprint editions.
  • Drechsler, Wolfgang (2002). "Venice Misappropriated." Trames 6(2), pp. 192–201. A scathing review of Martin & Romano 2000; also a good summary on the most rece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hought on Venice.
  • Garrett, Martin, "Venice: a Cultural History" (2006). Revised edition of "Venice: a Cultural and Literary Companion" (2001).
  • Grubb, James S. (1986). "When Myths Lose Power: Four Decades of Venetian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58, pp. 43–94. The classic "muckraking" essay on the myths of Venice.
  • Lane, Frederic Chapin. Venice: Maritime Republic (1973) (ISBN 978-0-8018-1445-7) standard scholarly history; emphasis o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history
  • Laven, Mary, "Virgins of Venice: Enclosed Lives and Broken Vows in the Renaissance Convent (2002). The most important study of the life of Renaissance nuns, with much on aristocratic family networks and the life of women more generally.
  • Martin, John Jeffries and Dennis Romano (eds). Venice Reconsidered. The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of an Italian City-State, 1297-1797. (2002) Johns Hopkins UP. The most recent collection on essays, many by prominent scholars, on Venice.
  • Muir, Edward (1981). Civic Ritual in Renaissance Venice. Princeton UP. The classic of Venetian cultural studies, highly sophisticated.
  • Rösch, Gerhard (2000). Venedig. Geschichte einer Seerepublik. Stuttgart: Kohlhammer. In German, but the most recent top-level brief history of Venice.
  • Caroline Fletcher, Tom Spencer (Hrsg.): Flooding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or Venice and its Lagoon. State of Knowle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New York 2005, ISBN 0-521-84046-5 (《威尼斯》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 Giampaolo Rallo: Guida alla natura nella Laguna di Venezia. Itinerari, storia e informazioni naturalistiche (= Viaggi e natura.). Muzzio, Padova (Padua) 1996, ISBN 88-7021-735-3.
  • Fabrizio Fabbri: Porto Marghera e la laguna di Venezia. Vita, morte, miracoli. Un libro di Greenpeace (= Di fronte e attraverso, 599; Terra-terra). Jaca Book, Mailand; Alce nero, [Isola del Piano] 2003, ISBN 88-16-40599-6 (《威尼斯》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 Mauro Bon, Emanuele Stival: Uccelli di laguna e di città. L’atlante ornitologico nel comune di Venezia 2006-2011, Marsilio, 2013.

历史记录

[编辑]

文化

[编辑]
  • Ennio Concina (Text), Piero Codato, Vittorio Pavan (Fotogr.): Kirchen in Venedig. Kunst und Geschichte. Übers. von Peter Schiller. Hirmer, München 1996, ISBN 3-7774-7010-4.
    • ital. OT: Le chiese di Venezia. L’arte e la storia. Magnus Edizioni, Udine 1995, ISBN 88-7057-153-X.
  • Richard J[ohn] Goy: Stadt in der Lagune. Leben und Bauen in Venedig. Übers. von Sieglinde Denzel. Knesebeck, München 1998, ISBN 3-89660-030-3.
  • Norbert Huse: Venedig: Von der Kunst, eine Stadt im Wasser zu bauen. C. H. Beck, München 2005, ISBN 3-406-52746-9; (= Beck’sche Reihe, Bd. 1784). 1. Auflage [sic!], C. H. Beck, München 2008, ISBN 978-3-406-54821-5 (《威尼斯》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 Giandomenico Romanelli (Hrsg.): Venedig. Kunst & Architektur. 2 Bände. Übers. aus dem Ital. und Engl. von Ulrike Bischoff. Kö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Köln 1997, ISBN 3-89508-592-8.
    • ital. OT: Venezia l’arte nei secoli. Magnus Ed., Udine 1997 (《威尼斯》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 Giandomenico Romanelli (Text), Mark E. Smith (Fotogr.), Cesare M. Cunaccia (Bildtexte): Venedig. Übers. von Klaudia Murmann. Hirmer, München 1997, ISBN 3-7774-7390-1 (ital. OT: Ritratto di Venezia).
  • Franz Peter Waiblinger (Hrsg.): Venedig. Ein literarischer Reiseführer.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2003, ISBN 3-534-16589-6.
  • Brigitte Wormbs, Wolftraud de Concini: Venedig, dtv, München 1984, ISBN 3-423-03718-0; 4., aktualis. und überarb. Aufl., ebenda 1992, ISBN 3-423-03718-0.
  • Robert C. Davis, Garry R. Marvin: Venice, the Tourist Maze. A Cultural Critique of the World’s Most Touristed C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004, ISBN 0-520-93780-5 (《威尼斯》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其他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1. ^ Rezension von Irmgard Fees. In: Connections. A Journal for Historians and Area Specialists. 13. April 2012 (clio-online.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wie in: H-Soz-Kult (hsozkult.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gerufen am 7. Dezember 2016.
  2. ^ Rezen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on Achim Landwehr. In: sehepunkte. abgerufen am 7. Dezember 2016.
  3. ^ Esther Knorr-Anders. Der beispiellose Aufstieg einer Republik. Als Markus nach Venedig kam. Mit Schläue und Sendungsbewußtsein zu Macht und Reichtum. Die Zeit. 198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2).  Rezension zur Neuauflage 198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