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树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3月12日) |
娑罗树 | |
---|---|
1819年威廉·罗克斯堡《乌木海岸植物志》插画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锦葵目 Malvales |
科: | 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 |
属: | 娑罗属 Shorea |
种: | 娑罗树 S. robusta
|
二名法 | |
Shorea robusta C.F.Gaertn., 1805
|
娑罗树(学名:Shorea robusta),又名沙罗双树、钵罗叉树、波罗叉树,摩诃娑罗树、沙罗树、鹤林、鹄树、无忧树,为龙脑香科娑罗属植物,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等南亚雨林之中。属多年生乔木。树身高大,叶为长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黄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刚毛。因为气味芳香,木材坚固,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药用或香料。佛教视之为圣树之一。
分布
[编辑]娑罗树是印度次大陆的原生种植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带,从缅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在印度境内从阿萨姆邦、孟加拉邦、贾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亚纳邦。娑罗树通常是那里森林中主导的树木。
形态
[编辑]娑罗树生长比较缓慢,树的高度可达30—35公尺,树干的直径大约是2—2.5公尺。叶子约10—25公分长和5—15公分宽。在潮湿的地方它是常绿植物。在干燥的地方则是落叶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间它的叶子几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叶子又重新长出来。
用途
[编辑]娑罗树是印度最主要的硬木木材之一。木材中含有丰富的树脂,并且具有持久性,可采集为龙脑香油。在印度教仪式中常燃烧娑罗树脂,或是娑罗树的木材,作为熏香之用。其种子和果实是灯油和植物脂肪的来源,也可作为香料及药用。
文化意义
[编辑]娑罗,梵语Śāla,巴利语Sāla[2]。相传摩耶夫人在兰毗尼园中,手扶娑罗树(一说无忧树),产下悉达多太子[3]。玄奘在印度求学时,此树已经枯死[4]。
后释迦牟尼在拘尸那罗城外㕧赖拏伐底河(梵语:Hiraṇyavatī,巴利语:Hiraññavatī)娑罗林(梵语:Śālavana,巴利语:Sālavana)双树下入灭[5]。相传释迦牟尼入涅槃时,娑罗树同时开花,林中一时变白,如同白鹤降落,因此又称为鹤林[6]、鹄林。玄奘也曾造访过此处[7]。
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毘首婆佛(毗舍浮佛)在娑罗树下成道[8]。
因此,此树在佛教中受到很大的尊敬,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树木。
同名异种
[编辑]中国南方所说的娑罗树为梭罗树,学名为Reevesia sinica,属梧桐科。
北方所说的娑罗树,又名七叶树,学名为Aesculus chinensis,属七叶树科,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树种,在北京碧云寺及大觉寺皆有栽种。中国七叶树的种子是一种中药,名为娑罗子。
在日本则因为与娑罗树相似,而称茶科的旃檀属植物Stewartia pseudocamellia为娑罗树。
与印度的娑罗树并不是同种植物。
参考文献
[编辑]- ^ Ashton, P. 1998. Shorea robus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8: e.T32097A9675160.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1998.RLTS.T32097A9675160.en. Downloaded on 25 December 2016.
- ^ 《翻译名义集》:“娑罗,此云坚固。北远云:冬夏不改,故名坚固。西域记云:其树类斛,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华严音义,翻为高远。其林森耸,出于馀林也。”《一切经音义》:“娑罗者,此云高远,以其林木森端,出于馀林之上也。旧翻云坚固者,误由娑罗之与婆罗声势相近,若呼坚固,即转舌言之。若呼高远,直尔称之耳也。”
- ^ 印顺《印度之佛教》:“摩耶夫人四十四岁时,梦白象入胎而有妊。翌年,分娩期近,乃从俗归宁。途经岚毘尼园,少憩,遂诞生太子于无忧树(或作娑罗树、钵罗叉树)下。园去迦毗罗卫东四十里,为拘利城主善觉妃岚毗尼之别墅,在今尼泊尔之兰冥帝,时距今二干四百零九年前之四月八日日出时也。”
- ^ 《大唐西域记》:“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华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
- ^ 《长阿含经》卷四:“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诸贤,当知如来,夜半于娑罗园双树间,当般涅槃。汝等可往谘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大般涅盘经》卷中:“汝今当知。我于今者。后夜分尽。在鸠尸那城力士生地熙连河侧娑罗双树间。入般涅槃。说此语已。诸比丘众虚空诸天。悲号啼泣不能自胜。”因为此处林中的娑罗树两两成双,一枯一荣,故此地名为“双树林”。《翻译名义集》:“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面皆悉一枯一荣。”
- ^ 南传《大般涅槃经》卷1:“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其林变白,犹如白鹤。”
- ^ 《大唐西域记》:“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梵语:Ajitavatī),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云阿利罗跋提河(巴利语:Aciravatī),讹也。典言谓之㕧赖拏伐底河Hiraṇyavatī,译曰:有金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
- ^ 《十住毘婆沙论》:“毘首婆世尊,坐娑罗树下,自然得通达,一切妙智慧。于诸人天中,第一无有比,是故我归命,一切最胜尊。”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