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思源垭口

坐标24°23′48″N 121°21′24″E / 24.396734°N 121.356597°E / 24.396734; 121.35659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思源垭口
  • 泰雅语Quri Sqabu
  • 日语:辟南鞍部ピヤナン鞍部 Piyanan anbu
  • 匹亚南鞍部
  • 埤仔南鞍部
由宜兰端近看思源垭口
海拔1,948米(6,391英尺)
穿过
位置 台湾宜兰县大同乡南山村
(西南方离台中市边界约500公尺)
山脉
坐标24°23′48″N 121°21′24″E / 24.396734°N 121.356597°E / 24.396734; 121.356597[1]
思源垭口在台湾的位置
思源垭口
思源垭口
思源垭口在台湾的位置

思源垭口泰雅语Quri Sqabu[2])是连接台湾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的山口鞍部,为兰阳溪大甲溪两水系的分水岭[3][4],海拔1948公尺,行政区属于宜兰县大同乡南山村台中市边界位在垭口西南方约500公尺远[5][6][7]。垭口西南侧为有谷无水的通谷即“化石谷”[注 1],其地形景观就有500公尺长,为河川袭夺所留下的无能河地形[4]台7甲线于45.6公里处通过垭口后,行经此地的游人可分别往宜兰、台中之不同方向能看到在林相、地貌与气候上差异,别具特别的风貌与景观[8][9]:50-51

历史

[编辑]

思源垭口为泰雅族人大甲溪谷(Llyung Tmali,有Slamaw[斯拉茂,今梨山]、Tabok[太保久,又称松茂]、Sqoyaw[志佳阳,今环山]、Qyawan七家湾,战后被移住至今环山]等部落)往兰阳溪谷(Llyung Mnibu,有Pyanan[匹亚南,今南山]、Skikun[四季]等部落)等流域的迁徙史上,重要的集散地。迁移到Quri Sqabu并生养众多的Pinsbkan家族中的一个家族,衍生了三个支系:大哥Kbuta往北迁徙翻越雪山山脉(途经罗叶尾山、桃山新达大霸尖山等地),后来散布到桃园、新竹、苗栗、台北等地区(卡奥湾群);二哥Kyaboh往东迁徙翻越中央山脉南湖山群,后来散布到南澳等地区(南澳群);三弟Kmomaw往东北迁徙,散布到兰阳溪流域各部落(溪头群)。[2]泰雅先祖们在Quri Sqabu分散,族人各奔前程前,留下先祖遗训,族人无论分散至何处,都必需彼此扶持,彼此绝不能隔绝不相往来。[10](pp. 114-115) 2012年4月间发生司马库斯部落少数族人入侵匹亚南传统领域森林,盗砍千年扁柏的事件。司马库斯与匹亚南的先祖,都是迁徙到Quri Sqabu再开枝散叶。为解决争端,2012年5月4日,来自各社群的泰雅族人们,在Quri Sqabu举行百年难得一见庄严肃穆的跨流域十大流域代表Sbalay(和解)大会。[11]

日治时期,为了利于治理山区的泰雅族人,日人在1920–1921年兴建一条警备道路,以附近兰阳溪谷侧的溪头群泰雅部落“Pyanan”(汉语:匹亚南社,日文汉字辟南ピヤナン Piyanan社,今南山村)为名,日语称为“ピヤナン越嶺警備道[注 2],称警备道的越岭点鞍部为“辟南鞍部ピヤナン鞍部 Piyanan anbu”,[13]:63由于地形扼要,地处邻近台中台北的州界[注 3],所以当警备道[注 2]开辟时,便于过越岭点最高处的西南方约500公尺处设立驻在所,称为“ピヤナン鞍部警官駐在所”(今宜兰县三星分局思源派出所旧址),利于掌握出入人士[7][14]

日治结束,随著国民政府迁台后,就开始计画中横公路及宜兰、雾社两条支线,其中宜兰支线大致循著日治时期的警备道沿兰阳溪上溯而行,路线探勘人员发现在翻越鞍部之前,兰阳溪谷头相当陡峭,其中米摩登溪耶克纠溪[注 4]两条支流在谷头有崩坍[注 5],地质甚为不稳,故将路线沿马当溪迂回而上[注 5],翻越思源垭口之后,视野便宽阔[7][16][17]。为防范从兰阳平原登陆作战经过垭口通往西部进攻的敌军,国军在原日治的驻在所附近曾有驻军守卫。

“饮水思源”碑

有鉴于垭口是大甲溪源头之一,因此取饮水思源此义称作“思源”,现今在垭口可见有一座立碑写道:“饮水思源”[18][19]。后来在1989年遭台风摧毁,现今思源路段是改线后样貌,两旁可见种植高山经济作物的田园景观[20]

思源垭口在1954年《联勤版五万分一地形图》[21]与1957年林朝棨撰《台湾地形》中称为“匹亚南鞍部”、[4]:67在过去文献上曾有出现:“埤亚南鞍部”、“比亚南鞍部”等旧名之记载;[来源请求]在《东西横贯公路工程专辑》使用“埤仔南鞍部”一词而称[17]。这些旧名都取自匹亚南社(泰雅语:Pyanan,现汉名为1959年蒋经国50大寿来此避寿而被改称南山村[22]:上册200-209),警备道、驻在所也以此部落命名,改以罗马拼音则在过去文献上曾有出现:“Pyanan”、“Piyanan”等拼法。[来源请求]1944年美军制图局英语Army Map Service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以1938年发行日治陆地测量部日语陸地測量部五万分一《台湾地形图》为底本),“ピヤナン社”处标为“Piyanan sha”;1954年《联勤版五万分一地形图》标示上部落“匹亚南社”、下部落“埤仔南”;1956年联勤版《台湾五万分一地形图》(俗称《老五万》)标为“埤南社 P'i-nan-sha”与“埤南村 P'i-nan-ts'un”;1959年三十万分一《台湾省地图》标为“毕阿南”与兰阳溪对岸的“壁南”;1966年五十万分一《台湾地图》标为“南山(埤南社)”。[21]依《台湾地名辞书:宜兰县》一书记载,今南山村分成上、下两部落,现属宜兰县大同乡管辖。 现今通过思源垭口分隔雪山山脉与中央山脉的绵长断层也依此命名称为“匹亚南构造线”。

地理

[编辑]

气候

[编辑]

中央气象局在思源垭口设有测候站,从1996年-2004年统计,年降雨量在2827.6厘米,降雨集中在7月-10月,年均温11.8℃,最暖7月是16.8℃,最冷1月是5.4℃,冬季偶时降雪,依柯本气候分类法则是属于中部山地温暖湿润气候,因此垭口周边的林相是暖带林[14][23]。东北季风自外海挟带水气,进入兰阳平原后,大量的雨水落在低海拔地带,东北季风沿著狭长的兰阳溪谷地,受地形抬升下,愈趋近垭口,降雨量则逐渐地递减,因此在思源垭口形成风口,这一带林相是绿意盎然的针阔叶混合林,翻过垭口后,便是进入大甲溪流域,在环山梨山一带就显得干燥,其中在武陵农场、梨山一带则是有森林火烧过的迹象[14],游人自兰阳溪谷经过此地,经常可观察到:翻过垭口前云雾缭绕、阴雨绵绵;翻过垭口后,晴空万里。

位置

[编辑]

翻阅过去的史料来看,有关于思源垭口的位置多由地图绘出得知。1916年,由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蕃地地形图》,有绘出其位置,并标示名称“ピヤナン鞍部”及高度“6222”;邻近有绘出河道,但无标示河名。1938年,由陆地测量部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地形图》,则有绘出州界,ピヤナン鞍部仍然绘出位置并标示高度“1948”,但未标示名称,在鞍部与州界间有标示房舍图案,并以直式标示“ピヤナン鞍部警官驻在所”字样于其北侧。1944-45年间,由美军陆军制图局发行的五万分之一《MAP of FORMOSA》,则与陆地测量部发行的《台湾地形图》相同,但另以横式于房舍图案与州界中间加注“PIYANAN AMBU POLICE SUBSTATION”字样。1985-89年间,由内政部发行的二万五千分之一《台湾地区经建版地形图(第一版)》,则有标示“思源垭口”、“思源守卫站”,但未标示鞍部的高度;从这张图来看,其绘出的位置与之前的三张地图有所不同。内政部是将日治时期地图上的“ピヤナン鞍部警官驻在所”误标示成“思源垭口”,图案也由代表房舍的黑色方块改为代表鞍部的交叉符号;并将鞍部位置误标为“思源守卫站”。到了1990年,由内政部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地区经建版地形图(第一版)》,又将原本标示在图案西北侧的“思源垭口”字样改为标示在图案西南侧,因而显得更为靠近县界。

经过这样的更迭可知,思源垭口是在鞍部的位置,而非位于州界之上。台湾战后才开始初见于内政部误植,将“思源垭口”标于比较靠近县界的原警官驻在所位置旁。这种现象也影响了战后以文字记载的文献,在《台湾的地景百选》、《台湾地名辞书》都记载:“思源垭口是位于台中县和宜兰县之交界” [注 3][9]:50-51[24]。此外,在网路上亦有如此记载,大同乡公所、台湾综合研究院都记载:“为宜兰与台中之交界点”[20][5]。其它文献上另有不同方式的记载,在《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记载县境附近,并未明确指出是隶属于哪一行政区;在《埤亚南越岭警备道宜兰段初探》是对沿线地名依序写道:“……突棱─ピヤナン鞍部(埤亚南鞍部)─台北、台中州界─有胜……”有这一段之描述,因此被认为思源垭口的鞍部位置不在州界之上[7][23]

现今被认为是位在宜兰县境内的思源垭口,除了是比对过去文献之外,另外也根据地图学之识图知识,对等高线地形图判别其鞍部位置;加以与过去文献地图数次比对,确认与现代坊间出版的较大比例尺地图(以《宜花东全览:百科地图》为例[6])所描绘的鞍部位置是与思源垭口吻合,因此才认为现今所见之思源垭口位置是属宜兰县境内。

台7甲线向北穿越思源垭口(由台中端远望思源垭口)

地形

[编辑]

对于思源垭口在高度记载上,官方国土测绘中心最新图资、OSM均为1948公尺;[1][25]过去文献在《台湾省东西横贯公路开发纪念集》、《东西横贯公路工程专辑》有不同的记载,分别有“1958”、“1948.67”、“1940.41”这三种标高皆以公尺示之;网路上则在大同乡公所是介绍海拔1948公尺[17][5][26]

思源垭口西南侧为较平缓的大甲溪上游,而东北侧因兰阳溪上游的地形陡峭,致使向源侵蚀速度较大甲溪强烈,最终发生河川袭夺,在大甲溪的上游处形成一道干涸河床的无能河,台7甲线就在这500公尺长的通谷中央行经,思源垭口正位在通谷的最高处,此地形分隔两水系,形成谷分水德语Talwasserscheide[注 6][4][23][27]

由于思源垭口是鞍部地形,分隔中央山脉、雪山地垒两地形区,与大甲溪谷头地形近乎平行,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加上有条断层通过,此现象在地理学界称作“匹亚南构造线”(又称中央脊梁谷地),这是因地块运动,自牛鬬附近开始,沿兰阳溪通过思源垭口,再继续向南延伸,形成一条狭长的谷地[23][27][28]

生态

[编辑]

思源垭口东西两面分别是太鲁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在两面的野生动植物皆受到国家公园保护的情况下,此一地区亦被视为重要的生态廊道,负有让两侧野生动植物播迁与交流管道的责任[29]:1

思源垭口地区的野生物种依类别分述如后[注 7]

植物

[编辑]

思源垭口原始林相以壳斗科樟科两树种最为优势,红桧台湾扁柏香楠锥果栎乌心石厚壳桂青枫山樱花水麻高山倒提壶火炭母草台湾何首乌,多属于暖带林植物;公路沿线则有以台湾赤杨为主次生林,分布两旁之崩塌地,部分地区则为柳杉为主的人工林[3]。林中植物的物种相当丰富,有采集记录的维管束植物就至少有145科440属898种,其中以蔷薇科菊科兰科种数较多。此外,鳞毛蕨科水龙骨等蕨类植物在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下数量也相当繁多[3]

动物

[编辑]

在思源垭口地区的溪流沿岸有发现4种蛙类,依照估计的族群数量排列,依序为:蟾蜍科盘古蟾蜍赤蛙科梭德氏赤蛙、同属赤蛙科的斯文豪氏赤蛙以及树蛙科褐树蛙。在陆域的部分,除了有前列提到的盘古蟾蜍与斯文豪氏赤蛙外,也记录到拉都希氏赤蛙,以及树蛙科的莫氏树蛙艾氏树蛙白颌树蛙面天树蛙树蛙科的物种,当中以莫氏树蛙、艾氏树蛙与斯文豪氏赤蛙三种为多。在思源垭口地区的蛙类,无论是成蛙或蝌蚪,数量都与气候相关。2至3月间气温与水温较低,成蛙与蝌蚪密度较低;4至6月随气温逐渐回暖,密度皆增加。夏日则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在溪水暴涨过后会出现密度下降的情况[29]:29-32

兰阳溪流域因水流湍急,加上易遭不当渔捞,只采集到少量台湾间爬岩鳅;有胜溪流域则有台湾铲颔鱼台湾缨口鳅等物种[29]:23-24、51。在思源垭口地区的虾蟹类与贝类样本数不多,有采及到少量甲壳纲端足目钩虾科腹足纲盘足目钉螺科的物种,以及圆口扁蜷[29]:24。有胜溪流域至少发现有7目36科58属84种水栖昆虫,其中以双翅目蜉蝣目毛翅目为主,其他尚有弹尾目鞘翅目蜻蛉目𫌀翅目等等物种,较之兰阳溪流域为高。兰阳溪流域同样以双翅目、蜉蝣目与毛翅目为主,未发现蜻蛉目,总计有6目24科33属41种。根据观察可以发现本地水栖昆虫在同一流域各样站间、或同一样站于不同季节间都会受到栖地干扰频度、水质环境、栖地样貌、乃至季节变化等等影响而有差异,分布情况与环境条件具有高度相关性[29]:25-27

爬虫类部分,有发现类6科13属17种、蜥蜴3科3属4种,其分布并不均匀,被发现的数量也不多,仅红斑蛇赤尾青竹丝标蛇较常见。大多数活动则以5、6月间最为频繁[29]:33

注释

[编辑]
  1. ^ 林朝棨撰《台湾地形》记载,思源垭口在地理学家富田芳郎是称作“化石谷”,今称“通谷”,再依孙宕越撰《地理学辞典》可知,通谷为干谷的一种,通常生成于河川袭夺
  2. ^ 2.0 2.1 ピヤナン越嶺警備道”,有译写成埤亚南古道(根据《台湾地名辞书:南投县》);另有文献译写匹亚南古道[12]
  3. ^ 3.0 3.1 涉及旅游景点、生态以及部分地理文献都会载为“在县市交界上”,可能是基于较大尺度,或者在该领域上对一地区认定较宽松之故。本条目在位置叙述上系依较精确之地图图资,唯下方介绍气候生态部分可能不限于宜兰县境。[来源请求]
  4. ^ “耶克纠溪”另有同音汉译“逸久溪”等音转,用google搜寻“耶克纠溪”有许多笔结果、“逸久溪”有几笔相关结果、“驿久溪”只有一笔相关结果即本条目。
  5. ^ 5.0 5.1 米摩登溪、耶克纠溪及马当溪三条溪流汇流于米摩登、南山村附近,汇流后称为兰阳溪。马当溪源发思源垭口、米摩登溪源发雪山山脉诗仑山南伸支棱的秀鲁叶山、耶克纠溪源发中央山脉南湖山群西伸支棱的多加屯山,皆邻近思源垭口数公里以内,思源垭口即为连接此两条山棱的鞍部。[15]
  6. ^ 谷分水是谷中分水岭的略称,即分水岭一种,指河川源头出现在鞍部两端,致使鞍部形成分水岭。[来源请求]
  7. ^ 生态调查之范围通常不限于地理概念上的垭口,因此会有河川区也被列入报告中,可参考首段之注释。此处皆依生态方面文献列出,编者不自行判别物种是否位于地理上的垭口范围内。[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思源埡口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云 (国土测绘中心). x1948 
  2. ^ 2.0 2.1 林益仁、王信翰. 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 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学报. 2014, 4 (4): 139–172 [2022-01-03]. ISSN 2308-32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3. ^ 3.0 3.1 3.2 蔡尚悳、廖冠茵、曾喜育. 從思源埡口談中央山脈保育廊道.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3-04-08]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林朝棨 (编). 臺灣省通志稿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 台北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57: 67,74–76 –通过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5. ^ 5.0 5.1 5.2 思源啞口觀景區. 大同乡公所全球资讯网. 大同乡公所. [2015-11-11] (中文(台湾)). 
  6. ^ 6.0 6.1 《宜花东全览:百科地图》,户外生活图书(股),2007年,第88页(比例尺四万分之一)
  7. ^ 7.0 7.1 7.2 7.3 吴永华. 埤亞南越嶺警備道宜蘭段初探 (PDF). 宜兰县政府文化局. [2010-03-29]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8. ^ 省道台7甲線 棲蘭-梨山 里程表 (PDF).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5-11-11] (中文(台湾)). 
  9. ^ 9.0 9.1 林俊全等人. 《台灣的地景百選(1)》. 林务局、台大地理系. 2010年7月. ISBN 978-986-02-4179-2 (中文(台湾)). 
  10. ^ 萧世晖; 汪明辉.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 (PDF). 地理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2016-11, (65): 107–142 [2022-04-04]. ISSN 1019-6684. doi:10.6234/JGR.2016.65.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03). 
  11. ^ 林益仁. 泰雅族傳統領域與流域治理的啟示. 台湾社会研究. 2015-09, (100): 291–310. 
  12. ^ 匹亞南古道. 台湾原住民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 教育部、原住民委员会. [2015-11-11] (中文(台湾)). 
  13. ^ 大桥舍三郎. 次高山に就て (PDF). 山岳. Vol. 22 no. 3 (东京: 日本山岳会). 1927-04-30. 四 登山道路.ロ 羅東よりの道 (日语). 
  14. ^ 14.0 14.1 14.2 廖启政、李继勉. 解讀思源埡口. 兰阳博物馆电子报试刊号18期. 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 [201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9) (中文(台湾)). 
  15. ^ OpenStreetMap (地图). 
  16. ^ 《1:48,000大同鄉行政區域圖》. 内政部. 2007年8月. ISBN 9789860106398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17.2 台湾省公路局. 《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專輯》. 台湾省公路局. 1960 (中文(台湾)). 
  18. ^ 朱尉良等人. 臺中縣 (二).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 台湾文献馆. 2007年9月. ISBN 9789860105742 (中文(台湾)). 
  19. ^ 宜蘭老照片. 宜兰的记忆老照片数位典藏. 宜兰县文化局. [2010-10-17]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20. ^ 20.0 20.1 洪长源. 走過思源埡口發現蘭陽之美 (PDF). 《源》(第59期). 台湾综合研究院. [2010-04-01] (中文(台湾)). 
  21. ^ 21.0 21.1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22. ^ 百岳2.0小组. 陈远建 , 编. 第二世代台灣百岳全集 初版. 台北市: 户外生活. 2007-08-31. ISBN 978-986-6994-39-5. 
  23. ^ 23.0 23.1 23.2 23.3 洪庆峰总编. 《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 台中县立文化中心. 1989年12月 (中文(台湾)). 
  24. ^ 张伯锋等人. 臺中縣 (一).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 台湾文献馆. 2006年10月. ISBN 9789860064186 (中文(台湾)). 
  25. ^ OpenStreetMap上有关4589144307 思源垭口的地理信息
  26. ^ 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 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1972年6月1日 (中文(台湾)). 
  27. ^ 27.0 27.1 《1:58,000和平鄉行政區域圖》. 内政部. 2005. ISBN 9860039135 (中文(台湾)). 
  28. ^ 王鑫. 中央脊樑谷地. 《臺灣的地形景觀》(第二版). 渡假出版. 1983 (中文(台湾)).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吴海音等. 思源埡口地區野生動物生態監測 (PDF).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