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世界葡萄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于阿根廷 卡法亚特 的葡萄园

新世界葡萄酒,指的是出自于传统葡萄酒产区(欧洲与中东)之外的葡萄酒,其产地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南非美国等。这个名称是用来区别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的“旧世界”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

历史

[编辑]

美洲早期的葡萄酒

[编辑]

地理大发现之前,美洲原住民已经开始制作酒精饮料。原住民使用玉米马铃薯藜麦肖乳香属草莓酿制酒精饮料。尽管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中美洲墨西哥存在葡萄属的物种(属于酿酒葡萄),但当地居民并未以这些葡萄酿酒。[1]

西班牙殖民者起初为了自用而携带旧大陆的动植物,试图复制他们在西班牙及欧洲的饮食。同期欧洲葡萄酒出口到美洲时,未以瓶装木栓密封的方式运输而容易酸化;这个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新世界葡萄酒的制造。[1]

西元1494年,哥伦布的第二次出航期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开始种植葡萄。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于1503年禁止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葡萄种植。1524年,墨西哥征服者赫尔南科尔特斯推动西班牙殖民者们在墨西哥高原的土地上开拓葡萄园。秘鲁的葡萄种植是Bartolomé de Terrazas 和 Francisco de Carabantes在1540年代开始的,后者建立了伊卡省的葡萄园,尔后将葡萄传播到智利和阿根廷。[1]

早期最常见的是一种叫做Mission(西班牙语:Misión)的黑葡萄,种植在墨西哥和随后的德克萨斯州,接著到加利福尼亚州。这种葡萄在秘鲁则被称作 Negra peruana(黑秘鲁);引入智利后,成为当地最常见的品种 País;由智利再引入到现在的阿根廷,则称为 Criolla chica。这些葡萄应该是起源于西班牙,但另一个可能性则是源于义大利,因为和长在撒丁岛的品种 Mónica 和西班牙品种十分相似。[1][2]

16世纪后半,西班牙殖民者葡萄酒的需求导致西班牙对墨西哥和古巴的葡萄酒出口量大增。然而,在秘鲁、智利和阿根廷却没有这个现象,因为这三地的葡萄已成功种植,仅需要少量的西班牙葡萄酒进口。[1]相较于秘鲁和智利,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建立的葡萄园相当少。[3]

在16和17世纪,美洲的主要葡萄酒种植面积在秘鲁中部和南部海岸,特别是在伊卡省皮斯科。除了秘鲁和智利,巴拉圭在16世纪以气温较高的优势开展了酿酒产业。 Hernando Arias de Saavedra 在1602年拜访亚松森时提到当地有187个葡萄园,总计葡萄有1,768,000株。其他同期资料也指出有2,000,000 到1,778,000株。巴拉圭的葡萄酒出口南下圣菲,再到拉普拉塔河。甚至远达阿根廷中部的科尔多瓦

美洲的变化和南非的登场

[编辑]
波托西州 的采矿活动在17世纪的南美洲创造了大量的葡萄酒需求。 Pedro Cieza de León绘,1553.

1595年,西班牙王室禁止在美洲建立新的葡萄园,但这个命令并不受重视;这项禁令试图保护伊比利半到上的葡萄酒免于受到秘鲁葡萄酒酒的竞争,可视为日用品重商主义的一个例子。西班牙王室更分别在1614年和1615年禁止秘鲁葡萄酒出口至巴拿马危地马拉。西班牙帝国对于葡萄酒的成长与贸易上的加强管控实际上是松懈的。某种程度上,王室在美洲唯一有保护到西班牙酒的市场只有墨西哥。[1][4][5]

波托西在现今的玻利维亚,矿业的发展使之成为17世纪美洲最大的城市;创造了对葡萄酒的常态需求,其中大部份的酒来自秘鲁。[6]在波托西,部份的工资是以葡萄酒来支付。此外,秘鲁葡萄酒庄供给利马─南美洲在16和17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智利葡萄酒的主要客户是阿劳卡尼亚军,一个由波托西银币资助的常备军队,负责对抗马普切人。巴拉圭葡萄酒在这三个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因此巴拉圭人转而出口烟草巴拉圭冬青寻求外汇。在18世纪的巴拉圭几乎没有种植葡萄。

1687年的大地震摧毁了包含皮斯科和伊卡的整个秘鲁南部海岸。[7]储藏葡萄酒的酒窖和陶制容器在地震中全毁。此一事件结束了秘鲁葡萄酒的荣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在1767年驱逐耶稣会,并以高价拍卖耶稣会的葡萄园,得标者却没有对等的能力经营葡萄园,导致产量下降。皮斯可的生产给秘鲁葡萄酒带来更进一步的挑战,同样以葡萄酿造的皮斯可,在1764年达到秘鲁葡萄制酒类90%的占比。即使转为酿造皮斯可,秘鲁葡萄园依然要面对经济上的下一个问题:18世纪末西班牙王室解禁秘鲁的制造,品质不比皮斯可,但价格更为便宜。

秘鲁葡萄酒的衰落甚至导致秘鲁必须从智利进口葡萄酒;1795年,利马从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进口了5,000个陶瓮(西班牙语:botijas)。[6][8]这个出口显示智利已取代秘鲁成为一个葡萄酒产区。Eduard Friedrich Poeppig声称,如同之前已有人提及,康塞普西翁是智利最好的葡萄酒,可能是因为智利南部的气候较不干旱。[8]

在早期的欧洲殖民时期,新世界主要是因宗教用途而进口葡萄酒,也许第一次显著的反向例子是南非的Constantia甜酒,这款酒风靡18世纪的欧洲皇室。[9][10]

工业时代的新世界葡萄酒

[编辑]

1788年,好望角的葡萄藤被第一舰队的亚瑟·菲利普带到新南威尔士州的。用这些葡萄酿酒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其他殖民者持续努力,成功地培育酿酒葡萄;澳洲葡萄酒在1820年代开始供国内贩售。[11]1822年,Gregory Blaxland成为第一个出口澳洲葡萄酒,并且是第一个获得海外奖项的酿酒师。[12]猎人谷在1830年开拓了葡萄园。[13]1833年,James Busby从法国和西班牙带回精挑细选的多个葡萄品种,包括经典的法国品种和用来生产加烈酒的品种。

早期的澳洲葡萄酒庄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来自于不熟悉澳洲的气候。然而他们最终达到了很大的成功。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法国评审盲饮时赞扬了一些维多利亚来的葡萄酒,但在酒款揭晓时提出抗议并撤回了评价,他质疑这样好的品质必定是以法国酒假冒的。[14]澳洲酒继续在法国比赛中获奖,维多利亚的西拉葡萄酒(也称Shiraz)参加1878年的巴黎博览会,被比作是玛歌酒庄,且誉为“风味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完美”。一款澳洲葡萄酒在1882年波尔多国际展览赢得“第一级”金牌;而另一款在1889年的巴黎国际展览赢得了“世界级”金牌。

智利酒在1851年,Silvestre Ochagavia 带进法国品种时步入现代化。[15] Silvestre Ochagavia 享誉于引进Cabernet SauvignonPinot noirCot, MerlotSemillon以及Riesling到智利。其他富有的酒农随之跟进。在1870年代,葡萄酒业是智利最高度发展的农业项目。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Médanos 的酒庄与葡萄园

阿根廷门多萨省产区,或史称库约地区,经历了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葡萄酒大荣景,让这里成为世界第五大、拉丁美洲最大的葡萄酒产国。[6] 在1885年完工的铁路聨结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门多萨,结束了首都与明星葡萄酒产区之间既慢且贵的马车运输。[6] 此外,从南欧来到拉普拉塔河的大量移民,也帮过时的阿根廷酒业带来了需求与葡萄酒知识。[6] 门多萨的葡萄种植面积从1830年的1,000公顷成长到1910年的45,000公顷,超越了在19世纪时拥有较大栽种面积与新科技的智利。[6] 1910年,约80%的阿根廷葡萄园都种植法国品种,主要是Malbec.[6]

19世纪间,秘鲁葡萄酒业渐渐迈向衰亡;欧洲的工业化促使许多秘鲁酒农将葡萄园转为获利更好的棉花田,也加快了葡萄酒与皮斯可产业的衰败。[7] 特别是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期间,因联邦封锁而飙涨的棉花价格。[6] 南非葡萄酒也在1860年代遭受重大打击;英法签订的 Cobden–Chevalier Treaty 自由贸易协定,使得南非酒必须与受惠于低关税的法国酒竞争英国市场,法国酒的销量成长了一倍。另一次的南非酒大衰退则是1880年代的葡萄根瘤蚜病害。[16]

1907年 美洲的葡萄酒产量
国家 占比 (%)
阿根廷 39.51
智利 33.64
美国 19.93
巴西 3.98
秘鲁 1.22
乌拉圭 1.14
玻利维亚 0.32
墨西哥 0.22

20世纪

[编辑]

智利对阿根廷的葡萄酒出口贸易,受阻于困难的陆路运输以及战乱,在两国于1902年签署五月协订以及1909年安地斯山横贯铁路开通后,战争影响与地形的阻碍获得改善,两国政府同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然而受到欧洲移民主导的阿根廷酒庄协会的强烈杯葛,因为他们认为智利酒会给国产酒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同样地,智利的畜牧业对协定也有同样反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计画至此中止。

新世界葡萄酒的特点

[编辑]

风格

[编辑]

由于新世界的葡萄园候所处气候比欧洲中北部更为炎热——事实上有些主要产区是人工灌溉的沙漠地区——新世界葡萄熟度更高。因此新世界葡萄酒往往酒精含量更高且较为浓郁。酒评家如罗伯特·派克,影响了世界酒庄和消费者对于果香风格的喜爱以及使用更多新橡木桶。然而,近年来对于橡木、高酒精风格,例如1980年晚期的澳洲夏多内,也出现了反弹的声浪,较凉爽的葡萄园受到重视,酒庄的酿酒技术提升,对风格与品质也更为谨慎。

品种的标签

[编辑]

早期新世界葡萄酒常使用欧陆知名产区的名称,例如布根地、香槟、雪利、波特和Hock。让消费者对酒的风味可以有初步的概念。随著酒庄对自我风格更有信心,如:Grange;以及欧洲酒庄反对产区名被盗用、美国作家 Frank Schoonmaker 鼓励学习阿尔萨斯产区,在酒瓶上标示品种名;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于欧洲,新世界并没有产区与风格的历史连结,酒庄可能是从别的葡萄园购买葡萄来酿酒;的确,比如 Grange 酒款特意忽略提及葡萄的来源,而专注在酿造统一标准的风味上;因此在1960到1970年代,如Robert Mondavi这样的庄主,普遍都会在在酒标上注明品种;这种风气也扩散至大部份的东欧国家以及许多西欧产区。

接下来,新世界的酿酒师“重新发掘”混酿葡萄酒的技术,融合诸如 西拉/赤霞珠, 赛芙蓉/白苏维翁和隆河传统组合Grenache西拉葡萄以及Mourvedre(GSM)的各种混酿变得越来越普遍。加上新世界葡萄种植者对他们的葡萄园的土壤与气候更加了解,风土的概念也来到了新世界,Coonawarra的“terra rossa”适合种赤霞珠,而伊甸山谷克莱尔谷和智利的比奥比奥河谷适合种植雷司令

行销

[编辑]

对于地理特质的依赖少于旧世界,新世界葡萄酒将打造品牌视为更重要的行销方式,还有一种塑造品牌的风格是在酒标上放上易辨识的动物图案。与布根地不同,新世界葡萄酒没有遗产分割制度拿破仑法典的约束,让他们在规模经济以及对大众市场的谈判协商有更多施展的空间。超级市场内的葡萄酒销售量越来越高,新世界葡萄酒的定位在薄利多销的风潮中更有优势。

所有权

[编辑]

跨国饮料集团在人们选择饮用葡萄酒而非啤酒及烈酒的风潮之中,对大型的新世界葡萄酒公司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 Foster's 集团并购了Beringer Blass(一家控股公司,旗下拥有Wolf Blass、Mildara Wines等葡萄酒事业)和 Southcorp Wines(持有 Penfolds、Lindemans、Wynns等葡萄酒公司)。Pernod-Ricard 收购 Montana Wines,Diageo 拥有 Blossom Hill,Constellation Brands 的酒庄横跨几乎整个新世界,从Ravenswood、Vincor、Nobilo 到 Hardys。

产酒国

[编辑]

阿根廷

[编辑]
门多萨 Agrelo 的 Tapiz 酒庄

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17] 尽管传统上有很大部份是国内市场的消费(2006年统计,阿根廷每人年平均消费超过40公升的葡萄酒)。阿根廷的酿酒传统与西班牙的关系十分紧密,可追溯至1557年,但酿酒业已渐渐受到近代移民影响,特别是义大利人与德国人。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跟随邻国智利的脚步,葡萄酒出口量逐渐成长;度过2002年的经济恐慌之后更是大幅增加。

阿根廷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促进许多本地品种的演化,Torrontes可算是最经典的阿根廷原生品种,主要用来酿造芳香的白葡萄酒;然而阿根廷人热爱用红酒搭配他们举世闻名的牛排,马尔贝克是出口到海外最受欢迎的品种,与Barbera和Bonarda(现知为Corbeau,萨瓦省的小众品种)混酿成为更加亲民的酒款。

门多萨省是阿根廷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区,对新酒庄与饭店的大量投资也让葡萄酒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其他产区则包括:圣胡安省萨尔塔省拉里奥哈省卡塔马卡省内格罗河省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产区。

澳洲

[编辑]
澳洲葡萄酒产区

第一舰队(1788年)带来了产自南非的葡萄藤,移民花了一段时间适应新的地区风土,于1822年开始出口葡萄酒。1880年代,澳洲葡萄酒开始在欧洲获奖。1870年代,葡萄根瘤蚜虫病害袭击了东部的葡萄园,摧毁了许多葡萄园,幸免于难的南部则保有许多世界最老的持续耕作葡萄园。[18]

奔富酒庄与其他酒庄带领著餐酒的复兴运动,在西元2000年达到高峰,这一年澳洲超越了法国对英国的葡萄酒出口量。

尽管有些澳洲酒,特别是夏多内,曾被批评为橡木桶味过重、有葡萄过熟的风味,但现在澳洲葡萄酒业的成熟细腻已是举世闻名,在凉爽的产区开拓更多的葡萄园,比方说:在塔斯马尼亚种植黑比诺,未经橡木桶熟成的酒也越来越受瞩目。有些产区的特色开始确立:Barossa Valley的西拉葡萄、 Coonawarra的赤霞珠、伊甸谷与Clare 谷的雷司令、猎人谷的赛美蓉;Rutherglen的麝香葡萄也酿出了新世界的顶尖加强葡萄酒

加拿大

[编辑]
英属哥伦比亚欧肯纳根湖附近的葡萄园

加拿大跟随了美东的脚步。美东早期尝试种植酿酒葡萄失败,改种美洲葡萄与Vitis riparia,加入烈酒以去除麝香味。加拿大的禁酒令到1927年才解除,但对酒业的抑制则是到了1974年才放宽;此后一直到1990年代,葡萄种植的演进让酿酒业大幅扩展,围绕著因湖区而暖和的南安大略,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的Okanagan 谷地;尽管有种植波尔多品种以及黑比诺,但加拿大最闻名的还是冰酒,出自雷司令威代尔,甚至是品丽珠

智利

[编辑]
智利有许多葡萄园位于安地斯山脚下的平原。

智利的葡萄酒业同阿根廷,可以追溯回到征服者时代。波尔多品种在19世纪中期抵达,虽然卡门内葡萄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梅洛葡萄,但现在已经是智利的指标性品种。智利现为全世界前十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早期重量不重质,繁文缛节阻碍了酒业的进步,在皮诺切特于1980年代的改革之下,开始投资酿酒厂与葡萄园,1990年代中期开始出口。[19] 智利传统的葡萄园位于半干旱地区,以安地斯山脉的水源灌溉,但现在开垦了越来越多位于凉爽地带的葡萄园,如Lleyda谷地(以黑比诺闻名)和比奥比奥河谷,适合种植雷司令

智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少数未受根瘤蚜侵袭的产区。

哥伦比亚

[编辑]

哥伦比亚的葡萄酒历史与中南美洲的其他国家不尽相同。葡萄酒主要出自宗教原因,由全国各地的天主教神父在修道院酿造。从受西班牙统治转为独立后,由于限制欧洲移民,葡萄酒业的发展不如其他南美国家;啤酒和Aguardiente烈酒成为更受欢迎的酒款。在哥伦比亚的一些区域有出产品质优良的葡萄酒,但大部分只供国内销售,莱瓦镇是一个小产区,位于北波哥大,因地中海气候而闻名,这些地区产出的葡萄酒达到非常高的国际标准;南波哥大的考卡山谷省也是一个著名的产区。哥伦比亚葡萄酒往往是较甜的,这是由于安地斯山脉炎热的气候和丰沛的雨量。[20]

墨西哥

[编辑]
葡萄期间的色素沉着在 下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

墨西哥是美洲最古老的产酒国。1549年,西班牙探险者和移民抵达了一个肥沃的山谷,即是在今日的科阿韦拉州,他们发现了原生葡萄藤并建立Santa María de las Parras教会。1597年,西班牙移民Don Lorenzo García建立了San Lorenzo庄园,他与其他西班牙传教士一起创建了 Casa Madero─美洲最古老的酒庄。

墨西哥最早被出口并种植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藤就是出自Parras de la Fuente与科阿韦拉州,也有出口到新西班牙和其他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1699年,西班牙国王有感于新世界葡萄酒的竞争力,下令禁止新西班牙区生产葡萄酒,仅允许酿造教堂用酒。禁令一直持续到1810年墨西哥独立,脱离西班牙统治。

2013年,约90%的墨西哥酒产自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西北部,邻近美国的加州,尤其是在 Valley of Guadalupe与恩森那达

纽西兰

[编辑]

纽西兰的葡萄种植是19世纪晚期由克罗埃西亚移民开始的,但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兴盛,因为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结束了英纽的农业贸易优惠;同时纽西兰人因国内酒类法规修改而增进了酿酒品质;廉价的航空旅游让他们更能广为接触各种文化。

早期尝试了许多品种,但在1980年代,纽西兰发展出独特风格的白苏维翁,成为其主要特产;此后,布根地品种莎当妮黑比诺发展到更南边、更凉爽的葡萄园中种植,获得相当大的成功。近来增加很受欢迎的芳香白葡萄品种,如:琼瑶浆雷司令,带甜的Auslese风格也正在尝试中。

秘鲁

[编辑]

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不久后,带来了秘鲁第一株葡萄藤。在西班牙的编年史里记载南美洲第一次的葡萄酒酿造是在库斯科的 Marcahuasi 大庄园;[21] 然而,美洲在16到17世纪,最大最出名的葡萄园是秘鲁中南部的伊卡山谷。[22]1540年代,Bartolomé de Terrazas 和 Francisco de Carabantes在秘鲁开垦葡萄园;[1]后者在伊卡建立葡萄园,安达卢西亚埃斯特雷马杜拉的西班牙人将这里的葡萄藤带到智利。[1]

1687年,秘鲁的整个南部海岸遭受大地震袭击,摧毁了皮斯科伊卡。地震毁灭了酒窖和储存酒的泥烧容器。这也结束了当时秘鲁兴盛的葡萄酒业。

2008年,秘鲁的葡萄种植面积达14,000公顷(35,000英亩),其中包括食用葡萄,酿造 610,000百公升(13,000,000英制加仑;16,000,000美制加仑) 的葡萄酒,种植和酿造的数量都在增加中。[23] 大部分的葡萄园都位于中部海岸,在皮斯科伊卡周围,是秘鲁主要的葡萄酒与蒸馏酒产地。[24]

南非

[编辑]

葡萄酒首先是由开普敦的创建人在1659年酿造,18世纪晚期,由小粒种的白慕斯卡葡萄酿造的 Constantia在欧洲皇室中流行。然而,葡萄园被葡萄根瘤蚜摧毁。KWV集团自1918年以来控制著葡萄酒产业,并不重视生产优质葡萄酒。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开始了一连串对葡萄园的投资与创新;虽然仍种有大片的平庸品种如: Colombard;但在斯泰伦博斯帕阿尔还是产出世界水准的葡萄酒,出自波尔多品种、西拉葡萄与Pinotage(黑皮诺和Cinsaut培育的本地品种);南非也是白诗南的第二个家,也被称为Steen;小粒种的白慕斯卡葡萄在当地被叫做Muscadel,有红白两色,被用来重现Constantia。

美国

[编辑]

虽然美国许多地区都有产葡萄酒,但90%是来自于加州,Gallo酒庄在Modesto运行工业化的厂房。美国大部分的葡萄酒出口贸易是来自加州,剩下的由华盛顿州与纽约州平分,奥勒冈州紧追在后。加州最早的葡萄藤是从“新西班牙”也就是现在的墨西哥输入的,而这些藤又是西班牙殖民者带进美洲的。北美有几种原生种葡萄,然而其具有的独特气味却不是人人都可接受;Catawba是主要拿来酿酒的原生品种,最早从俄亥俄州到后来的纽约州Finger Lakes区。加州跟随拉丁美洲国家的步伐,1769年由西班牙传教士开拓了最早的葡萄园,接下来的波尔多与义大利移民带来了家乡的品种;很快地,葡萄酒业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纳帕谷地。然而,也和许多其他产区一样,因根瘤蚜虫病害而中断,1920-1933年的禁酒时期更是让酒业元气大伤。

禁酒令造成一件有意思的结果,葡萄园重新种植了品质较低的品种,如:Alicante Bouschet,在运输到家庭私酿的过程中不易变质,而这个家庭私酿的传统也改变了美国人的口味:从禁酒令前的喜欢不甜,转变为喜欢偏甜的风味。总的来说,禁酒令对葡萄酒工业有毁灭性的影响,直到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才开始复苏,由大型酒厂带动,如:Ernest、 Julio Gallo、Robert Mondavi;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世界级葡萄酒学专家们。此校对于美国葡萄酒业复苏担任领头羊的角色,尤其是辨识葡萄的品种发源(如加州最出名的品种:Zinfandel,被验证是克罗埃西亚的Crljenak Kaštelanski),以及鼓励运用欧洲传统品种的较佳复制株;在1970年代,产区的划分被确立为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s(AVA)。

在禁酒之后的几年里,国内市场要求便宜的“罐装酒”和甜的加烈葡萄酒。这些口味影响了本土风格,如白色金粉黛(一种甜粉红酒)和“bum wines”。在Mondavi重新塑造白苏维翁成为成为不甜、桶味重的Fumé Blanc后,市场对传统欧洲葡萄品种的兴趣大增,产生创新成果并于1976年在巴黎取得惊人的成就。尽管加州特别以其卡本内苏维侬、金粉黛和夏多内闻名,但这里的葡萄酒产量之大,几乎每个葡萄品种都各有发展。例如:“隆河游骑兵”已经提高了隆河品种的知名度,尤其是维欧尼耶;更有人猜测气候变化将迫使加州往欧洲南部寻找葡萄品种。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西北部以其黑皮诺和丽丝玲而闻名,而纽约州则继续生产主要来自美洲葡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葡萄酒。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el Pozo 2004,第24-34页.
  2. ^ MacNeil, K. The Wine Bible. Workman Publishing. 2001: 751. ISBN 1-56305-434-5. 
  3. ^ Rice, Prudence M. The Archaeology of Wine: The Wine and Brandy Haciendas of Moquegua, Peru.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 (Taylor & Francis, Ltd.). 1996, 23 (2): 187–204. JSTOR 530503. doi:10.2307/530503. 
  4. ^ Huertas Vallejos, Lorenzo. Historia de la producción de vinos y piscos en el Perú. Revista Universum. 2004, 9 (2): 44–61 [2018-03-11]. doi:10.4067/S0718-23762004000200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西班牙语). 
  5. ^ Mishkin, David Joel. The American Colonial Wine Industry: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66. hdl:2142/61108.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Lacoste, Pablo. La vid y el vino en América del Sur: el desplazamiento de los polos vitivinícolas (siglos XVI al XX). Revista Universum. 2004, 19 (2): 62–93 [2018-03-11]. doi:10.4067/S0718-23762004000200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西班牙语). 
  7. ^ 7.0 7.1 Cortés Olivares, Hernán, F. El origen, producción y comercio del pisco chileno, 1546-1931. Revista Universum. 2005, 20 (2): 42–81 [2018-03-11]. doi:10.4067/S0718-23762005000200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西班牙语). 
  8. ^ 8.0 8.1 Del Pozo 2004,第35-45页.
  9.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Constant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8月8日). 
  10. ^ Atkin, Tim. Happy returns. The Guardian (London). 18 January 2009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11. ^ Hartley, Clive. The Australian Wine Guide. Putney, NSW: Hospitality Books. 2002. ISBN 0957703449. 
  12. ^ Walsh, Gerald. The Wine Industry of Australia 1788 1979. Wine Talk (Canberra: A.N.U.). 1979 [8 Sept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13. ^ Clark, Oz. Australian Wine Companion. Time Warner Book Group UK. 2004: s.12. ISBN 0-316-72874-8. 
  14. ^ Phillips, Roderick. A short history of wine. London: Allen Lane. 2000: 265. ISBN 0-7139-9432-0. 
  15. ^ Rytkönen, Paulina. Fruits of Capitalism. Lund Studies in Economic History 31. Almquiest & Wiksell Intl. 2004: 56–57. ISBN 978-9122020943. 
  16. ^ Ponte, Stefano; Ewert, Joachim. South African Wine – An Industry in Ferment (PDF). tralac.org. tralac Working Paper No. 8. 20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年9月19日). 
  17. ^ Wine production (t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8 October 2015 [6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18. ^ Phylloxera. Phylloxera and Grape Industry Board of Australia. [16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5日). 
  19. ^ History & Geography. Wines of Chile. 2015 [2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20. ^ Catchpole, Karen. Colombia’s Latest Venture: Wine. The Latin Kitchen. 15 January 2014 [8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21. ^ 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del Perú. El Orígen. RREE.gob.pe. 2006 [3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1月15日) (西班牙语). 
  22. ^ Harrel, Courtney. Pisco por la razón o la fuerza. 2009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西班牙语). 
  23. ^ Statistics. oiv.int. [8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24. ^ Robinson, Jancis (编). Peru.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13. ISBN 0-19-860990-6. 

参考书目

[编辑]
  • Del Pozo, José. Historia del vino chileno 3. Editorial Universitaria. 2004 [1998]. ISBN 956-11-1735-5 (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