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植田夏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植田夏代
出生1917年
 大日本帝国长崎县
逝世1997年3月(79—80岁)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台大医院
国籍 日本
母校长崎医科大学
职业助产师
配偶江进来

植田夏代(1917年—1997年3月),日本长崎县人,中文名江夏代,长期在台湾花莲县义务接生,辅导未婚妈妈

生平

[编辑]

植田夏代生于1917年[1],长崎县人[1],学历为长崎医科大学附属医学院助产护理科[2]

1936年,植田夏代毕业时,一名长崎医大的妇科医师从花莲写信征求一位志愿护士,她经由家长同意后,在同年4月搭了三天二夜的商轮跨洋到基隆,转抵花莲。后来,她工作时结识了当地人江进来,进而结婚,日本战败后也留在台湾做了一甲子的助产士生涯。[1]

1959年,孙理莲在花莲设立了山地玛利亚之家,主要是收容临盆在即的贫困原住民女子,让她们得到免费的接生、食宿及医疗[3]。1961年起,植田夏代以“江夏代”之名,到山地玛利亚之家担任义务助产士[2]。由于是免费接生,在当时妇科医师不足、医疗费用高之际,各县市原住民孕妇赶到花莲来生产,植田夏代曾有一天之内接生十四个婴儿的纪录,一个月七十个到一百个,平均每天三、五个婴儿从她手中接生[1]

1970年,山地玛利亚之家破例收容一名怀了驻台美军孩子的汉人少女,经过军中牧师的转介,孙理莲安排她住进此处[3]。那少女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后离去,此后,透过教会协助,更多未婚妈妈来此生产,于是教会单独拨出一栋二楼洋房专门容留她们[4]。山地玛利亚之家本来有两栋房子,当地人称为“生子院”,后来较小的一栋就改称“未婚妈妈之家”[3]

未婚妈妈之家由美籍的唐华南主持,辅导工作则由植田夏代负责,并配有二位护士,二位洗衣及煮饭的妇人,房子共可住五位未婚妈妈,那些有困难的原住民单亲产妇待遇一样,住宿、休养、接生都是免费的[4]。教会规定生产两周后必须出院,而孩子可以带走自己抚养,也可以留下由芥菜种会安排给久婚无子或希望认领孩子的父母[3][5]。里面设备相当齐全,除日常家电用品外,还有许多书籍,使用率都相当高,因这些未婚妈妈深居简出,不愿多见生人,至多到阳台看看风景[4]。记者潘嘉珠笔下描写此处是一栋可望见海的白洋房,有花木扶疏的庭院,楼下是客厅,靠墙的红砖壁炉上搁著唱机、唱片,有壁炉、有油画,落地窗的墙角挂著幅耶稣受难图,对面的墙上,悬著满是动物的地毡,厅中一片祥和,“却减不去蕴藏楼中的少女幽怨”[3]

住进未婚妈妈之家的少女以国中至高中程度最多,她们常找称为“江妈妈”的植田夏代倾诉烦恼[3]。植田夏代回忆,初来的准未婚妈妈孤单一人,总含悲度日,茶饭不思,要想办法劝导,住得稍久,虽情绪逐渐平静,但不时还会暗自饮泣,有一位未婚妈妈在临走前夕坐在床边看孩子,一直看到天亮,走的时候泪流满面,喃喃自语不已[4]

植田夏代每当要接生前,定会握住产妇的手,祈求耶稣基督赐予母子平安。对接生的贫困产妇,她不时送奶粉,更会亲自送自制的娃娃装,当地不时有人在路上叫“江妈妈”。1981年退休时,前后接生超过一万五千个婴儿。[1]

未婚妈妈之家之后成为罗乐道创立的花莲黎明启智中心作教室[6]

1996年1月,一位曾是未婚妈妈的女子将一封信给联合报股份有限公司,说是要感谢“江妈妈”[2][7]。记者田德财透过各种管道查访十多天,终于在1月30日找到现年已八十岁的植田夏代[2]

这封信埋藏在我内心已有廿五年,现在鼓起勇气,但还是无法道出我的姓名......如今我已是一个三个孩子的妈妈......现在我生活美满快乐,但仍难忘当年帮助我接生的助产士,记得名字好像叫江妈妈......寻找了许多年,我不知昔日恩人安在否......现在为了家庭幸福,不敢公开报恩,只有默默的在感恩与祝福中度日......”

植田夏代读到这里,两眼已闪著泪光[2]。次年3月上旬她走完人生最后旅程[1],病逝于台大医院[7]

1997年9月9日,写信的女子趁花东之旅,拿中秋礼品到花莲市想面谢江妈妈,才知道今年3月恩人已去世,当年未婚妈妈之家建筑已拆除,如今改建为七层楼的黎明启智中心。该女子望著这栋建筑,拎著送不出去的礼物,搭著计程车,难过地离去。[7]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简东源. 江媽媽接生15000個寶寶 零失誤. 中国时报. 1997-04-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田德财. 回到從前 收留她們 為她們接生 江老太太收到一封未婚媽媽的信 本報代轉陌生女子感恩的信 二十五年心底的話. 联合报. 1996-01-31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潘嘉珠. 未婚媽媽的避風港. 民生报. 1980-09-26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康武吉. 姻緣道上 失身瀕絕境 未婚媽媽 待產慶有家 花蓮芥種教會嘉惠受騙少女 免費接生休養重建求生意志. 联合报. 1974-09-28 (中文(台湾)). 
  5. ^ 李瑞. 未婚媽媽之家 給妳幫忙‧給妳愛護 更給妳再奮鬥的勇氣. 联合报. 1978-11-28 (中文(台湾)). 
  6. ^ 助花蓮黎明啟智中心購屋 請大家捐款 關懷智障兒. 民生报. 1988-05-28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田德财. 送不出的中秋禮 未婚媽媽 報恩晚一步 26年前「江媽媽」伴她度過難關 想要面謝老人家已過去. 联合报. 1997-09-1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