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亚裔获得者
外观
欧洲三大电影节,即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与柏林电影节[1],为当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电影节。
金棕榈奖(法语:Palme d'Or)是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从1955年起,每年颁发给正式竞赛单元最佳长片的导演[2]。在1964年至1974年间,电影节最高奖曾被评审团大奖(法语:Grand Prix)取代。
金狮奖(意大利语:Leone d'oro)是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从1949年起,由该届评审团自正式竞赛单元中选出[3]。
金熊奖(德语:Goldener Bär)是柏林电影节每年颁发的最高奖,从1951年起,由该届评审团从正式竞赛单元中评选而出[4]。
获奖列表
[编辑]金棕榈奖 | 金狮奖 | 金熊奖 | |||
---|---|---|---|---|---|
导演 | 获奖影片 | 导演 | 获奖影片 | 导演 | 获奖影片 |
衣笠贞之助 | 1954年《地狱门》 | 黑泽明 | 1951年《罗生门》 | 今井正 | 1963年《武士道残酷物语》 |
黑泽明 | 1980年《影武者》 | 萨雅吉·雷 | 1957年《大河之歌》 | 梅廷·埃尔克桑 | 1964年《干涸的夏天》 |
伊尔玛兹·顾内 雪利夫·果伦 |
1982年《生之旅》 | 稻垣浩 | 1958年《无法松的一生》 | 萨雅吉·雷 | 1973年《遥远的雷声》 |
今村昌平 | 1983年《楢山节考》 | 侯孝贤 | 1989年《悲情城市》 | 张艺谋 | 1988年《红高粱》 |
1997年《鳗鱼》 | 张艺谋 | 1992年《秋菊打官司》 | 谢飞 | 1993年《香魂女》 | |
陈凯歌 | 1993年《霸王别姬》 | 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 | 李安 | 1993年《囍宴》 | |
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 | 1997年《樱桃的滋味》 | 蔡明亮 | 1994年《爱情万岁》 | 1996年《理性与感性》 | |
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 | 2010年《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 陈英雄 | 1995年《三轮车夫》 | 宫崎骏 | 2002年《千与千寻》 |
努瑞·贝其·锡兰 | 2014年《冬日苏醒》 | 北野武 | 1997年《花火》 | 王全安 | 2007年《图雅的婚事》 |
是枝裕和 | 2018年《小偷家族》 | 贾法·潘纳希 | 2000年《生命的圆圈》 | 森米·卡潘诺古 | 2010年《蜜》 |
奉俊昊 | 2019年《寄生虫》 | 米拉·奈儿 | 2001年《季风婚宴》 | 阿斯哈·法哈蒂 | 2011年《分居风暴》 |
李安 | 2005年《断背山》 | 刁亦男 | 2014年《白日焰火》 | ||
2007年《色,戒》 | 贾法·潘纳希 | 2015年《计程人生》 | |||
贾樟柯 | 2006年《三峡好人》 | 那达夫·拉匹 | 2019年《出走巴黎》 | ||
赛谬尔·毛茨 | 2009年《黎巴嫩》 | 穆罕默德·拉素罗夫 | 2020年《无邪》 | ||
金基德 | 2012年《圣殇》 | ||||
拉夫·狄亚兹 | 2016年《离去的女人》 | ||||
赵婷 | 2020年《游牧人生》 |
导演 | 获奖次数 |
---|---|
李安 | 4 |
张艺谋 | 3 |
黑泽明 | 2 |
今村昌平 | 2 |
萨雅吉·雷 | 2 |
贾法·潘纳希 | 2 |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Valck, Marijke de; Kredell, Brendan; Loist, Skadi. Film Festivals: History, Theory, Method, Practice. Routledge. 2016-02-26 [2021-12-22]. ISBN 978-1-317-267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英语).
- ^ Festival de Cannes. Festival de Cannes.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
- ^ The post-war period and the '60s. La Biennale di Venezia. 2017-04-12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英语).
- ^ The Prizes of the International Jury. www.berlinale.de.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