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岛 (拉赫曼尼诺夫)
外观
《死之岛》(英语:Isle of the Dead、俄语:Остров мёртвых)是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的一首交响诗,于1908-1909年期间于德累斯顿完成[1],本作品被视为俄国于二十世纪初的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乐曲取自阿诺德·勃克林于1880年所绘画的同名作品。1907年,作曲家在巴黎时看到了《死之岛》的黑白版本(1884年的第4版本,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于柏林被炸毁),从而引发起创作本曲的意念。
乐曲题献于拉赫曼尼诺夫的好友音乐家斯特鲁维(Struve, Nikolay Gustavovich )。于1909年5月1日(即儒略历4月18日)于莫斯科作首演。
配器
[编辑]- 木管乐器:短笛、3长笛(第3长笛兼任短笛)、2双簧管、英国管、2单簧管、低音单簧管、2巴松管、低音巴松管
- 铜管乐器:6圆号、3小号、3长号、大号
- 敲击乐器:定音鼓、大鼓、钹
-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
乐曲分析
[编辑]博浩出版社(Boosey & Hawkes)所出版的总谱标示全曲演奏时间约为19分钟。但一般的商业录音大都比建议时间为长,介于22至25分钟之间。
乐曲的开首部份以
节奏展开,低音弦乐、竖琴及定音鼓等的上下节奏有如船橹的摆动和海面上的波浪,与当时音乐作品中惯常使用船歌的
节奏有所不同,营造出一种带有葬礼般的气氛之馀,又未至于达致毛骨悚然或离奇怪诞的感觉,其中作曲家把5拍子的节奏不断以(3+2)或(2+3)方式转换,以营造颠簸不穏的效果,同时间,作曲家常采用的“末日经”开首四个音所构成的音乐动机不断若隠若现地在各乐器中穿插着。中段转为
,先由宁静的气氛开始,逐渐地气份变得激动和狂野,在fff的齐奏下,中提琴的颤音引伸至结尾部份,第二小提琴同样以颤音中奏出“末日经”音乐动机,节奏改为 ,其馀的弦乐器、竖琴及单簧管则在弱拍中奏出和弦,圆号则轮流吹奏增值节奏的末日经音乐动机,但不久后小提琴的颤音引来
乐段和
节奏群之间的互相纠缠,最终
的船橹摆动和波浪节奏动机重新主导乐曲,且在平静中完结。
延伸阅读
[编辑]- Rodda, Richard E. Mellon Grand Classics: Sublime & Spectacular. [200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9).
- Wehrmeyer, A. (2006), Rakhmaninov, London: Haus Publishing.
外部链接
[编辑]- 拉赫曼尼诺夫《死之岛》,作品29: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 Timothy Judd: 'Rachmaninov’s “Isle of the Dead”: A Tone Poem in Black and Wh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洛杉机管弦乐团《死之岛》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注释
[编辑]- ^ Andreas Wehrmeyer在其著作中(2006:51,ISBN 1-904-34150-0)指出作曲家于1908年完成本作品,而François-René Tranchefort则在其著作中(1986:612,ISBN 2-213-01638-0)中则指出是1909年创作,至于从作曲家的部份草稿上则标示了“1909年春天”,以及首份总谱手稿的最后一页写上“1909年4月17日,德累斯顿”(17 April 1909, Dresden),似乎证明了1909年完成较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