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1月1日) |
河西走廊,故称河右、河西、凉州、雍州,凉州州治,雍州州治所在,是位于中国西北呈西北—东南走向连接塔里木盆地和陇西的狭长状平原,广义上还包括昆仑山以北的柴达木盆地,因为地处黄河河套以西,又是夹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间适合成规模陆上运输的唯一通道,是汉地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故而得名。河西走廊主要由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河谷及其支流的洪泛平原组成,其范围是东起贺兰山南端的黄河西套,西至罗布泊和吐鲁番盆地,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北部可经居延海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进入漠北,长约900千米(560英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跨现今的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五省辖区,由于大部分在甘肃境内,故又称“甘肃走廊”。
河西走廊最早为月氏领地,在老上单于时期被匈奴占领,在西汉中期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遣霍去病击败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两部,开辟河西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成为中原连接西域(以及后来的西域都护府)的贸易通道,为古代北丝绸之路东端的关键部分,是古代中国汉地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在大部分中国历史时期,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西北端。汉朝、唐朝、元朝、明朝及清朝均控制过河西走廊。
气候
[编辑]气候为干燥少雨(因距海遥远)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但夏季可利用祁连山的雪水进行绿洲农业。
行政区划
[编辑]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兰州(金城郡)、青海省的西宁、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敦煌(沙州),不包括在“河西四郡”的还有瓜州、鄯州。
西汉时期,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汉曾设置过青海的西海郡,东汉设置过居延海的西海郡,后设置西平郡。
居民
[编辑]历史
[编辑]历史上最早的河西走廊为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吐火罗人、月氏和汉藏羌等民族的聚居地。吐火罗人分北路及南路往东方进发,直至受匈奴所阻为止。北路在龟兹及焉耆定居,建立龟兹及焉耆等国,并分别发展出龟兹语及焉耆语。另一支往南路分布的吐火罗人则曾建立于阗及东接河西走廊的鄯善等国家。秦末民变时期,月氏实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部落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戈壁沙漠南部和阴山一带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前205—前202年冒顿单于时代,匈奴数度击败月氏,月氏部落开始西迁,离开河西走廊。前162年,老上单于再度击败月氏,占领河西走廊。月氏部落大举西迁,击败大夏,建立王庭,称大月氏。而留在原居地的部众,称小月氏[1]。小月氏与当地羌族融合,附属于匈奴右贤王之下。河西走廊成为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领土。
东汉时,河西走廊一带的主要非汉族居民,被称为卢水胡。主要由小月氏组成。此外,湟中也有一支小月氏部落,称湟中月氏胡;在张掖的小部落,称义从胡[2]。有学者认为,羯人的祖先可能是由小月氏分支。
参见
[编辑]- 黄河河套
参考文献
[编辑]- ^ 《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闲,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 ^ 《后汉书》〈西羌传〉:“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馀种分散,西逾葱领。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其从汉兵战斗,随势强弱。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馀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