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淮南子

典范条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南子》
清代庄逵吉本《淮南子》
作者刘安及其宾客
编者刘安
类型哲理著作
语言文言
文字:中文
版本正统道藏》本、张双棣《淮南子校释》
成书年代西汉
发行信息
保存状态篇数:21篇
卷数:21卷或28卷
出版地点中国
Yin Yang

系列条目

道家思想
道家人物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环渊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道家典籍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黄帝书
相关条目
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黄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1]:170,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西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2]:119[3]。《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为主,采纳儒家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理学都有所影响。《淮南子》在东汉,有许慎高诱二家注释,明代收录于《正统道藏》,20世纪有英文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成书

[编辑]

汉高祖的孙子淮南王刘安胸怀大志,喜好读书治学[4]:258,招集宾客方士数千人,包括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以及号称“大山”和“小山”的儒生,著书立说[5]:136,此举可能受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的启发,模仿《吕氏春秋》的规模编书[1]:73。刘安希望融合各家之说,为汉制法[5]:168-169,论述帝王之道[6]:666,他制订全书大纲,幕下宾客分别执笔,自己加以修订[7]:200,并写下全书最后一篇〈要略〉[8]:62。前139年,刘安第一次朝见汉武帝,献上此书,期望武帝施行书中的政治理论[1]:76,缓和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武帝喜爱此书,加以秘藏[6]:74。西汉末年,刘向校订宫中藏书,称此书为《淮南子》,列为“杂家”著作。东汉学者许慎高诱都注解《淮南子》,后来二家注文相混,注释残本流传于宋代以后[7]:200-201。除了《淮南子》外,刘安及其宾客也著成《淮南外》33篇,以及讲论仙术和炼金术的“中篇”8卷,但只有《淮南子》流传后世[5]:136[9]

内容结构

[编辑]

《淮南子》共有21篇:1.〈原道〉、2.〈俶真〉、3.〈天文〉、4,〈地形〉、5.〈时则〉、6.〈览冥〉、7.〈精神〉、8.〈本经〉、9.〈主术〉、10.〈缪称〉、11.〈齐俗〉、12.〈道应〉、13.〈氾论〉、14.〈诠言〉、15.〈兵略〉、16.〈说山〉、17.〈说林〉、18.〈人间〉、19.〈脩务〉、20.〈泰族〉、21.〈要略〉[10]:目录。21篇可分三部份:一.基本原理,包括第1-8篇;二.应用和说明,包括第9-20篇;三.后记、总结及纲要,即第21篇〈要略〉[7]:200。这一篇也是作者的“自序”,说明全书及各篇大旨[5]:138

《淮南子》内容根据道家宇宙生成论[6]:75、《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加以组织。开首〈原道〉探讨什么是“”,接著〈俶真〉阐述道生的“一”,接著〈天文〉和〈地形〉两篇阐释由“一”生的“二”,即天与地;为了说明天地运行的具体状态,则有〈时则〉[11]:126。第6篇〈览冥〉和第7篇〈精神〉,阐述天地大自然和人类世界的联系,即天人感应说;第8篇〈本经〉论述人类世界的根本原理;第9篇〈主术〉论述统治者或帝王的统治技术;之后11篇,论述人类社会,即《道德经》所谓由“三”而生的万物,如〈齐俗〉阐述风土、历史各有不同的人类生活中的相同之处,有关人类社会中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11]:127。有学者指出,《淮南子》结构上以老庄思想开其端,为全书主流,却以儒家思想竟其尾。第19篇〈脩务〉站在儒家立场,反击道家思想;第20篇〈泰族〉是全书的总结,跟之前篇章不同的是,〈泰族〉以儒家思想为主,所谓“道德”不是道家虚无虚静的“道德”,而是仁义道德[1]:151-152

《淮南子》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上古神话、当代朝政、古代轶闻、天文学、地志学及哲学,综合诸子百家,引述古书多达800处[7]:199,往往重新组织了先秦诸子的文句,阐明自己的新观点[8]:67。〈道应〉继承了《韩非子·解老》和〈喻老〉两篇的手法,以历史故事验证《道德经[6]:76;〈说山〉、〈说林〉两篇,收录当时流行的格言嘉话,有箴言集的特色[1]:169。书中部份言词流露了刘安等人面临迫害和诬陷,所发的抗辩和幽怨。全书各篇作者各有所好,下笔前众人见解不求统一[4]:259,风格虽前后一致,贯穿全书,内容上却有许多不连续之处,前后迥异,上下分歧[7]:199。例如〈本经〉一篇讉责现实政治,否定儒家教化,〈览冥〉则曲意奉承汉武帝的统治[12]:23;对于“学”的评价,前后也是完全相反,一方面批评儒家的学问,另一方面又反对老庄不著重知识[1]:97-98

学术思想

[编辑]

杂家特色

[编辑]

《淮南子》被视为诸子百家杂家的著作,在《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都著录于杂家[11]:128,与吕不韦吕氏春秋》合为杂家最重要的两部著作[13]:361,书中许多文句亦取自《吕氏春秋》[1]:73。《淮南子》网罗诸子百家的思想,道家色彩最浓厚[6]:75,书中体现黄老之学[5]:138,以道家的“”为根本思想,强调道家的“因循”思想,以儒家的仁义为本,以法家的治术为末,把儒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纳入道家的体系,创造汉朝的政治指导理论[11]:127-128《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而杂以百家之说,使其思想内容更灵活而实用[8]:62

《淮南子》明白先秦道家理论有欠实用,儒家的道德教化有不切实际之处,故在汉朝的法家体制上,容纳道家自然和儒家利民的思想,为朝廷策划统治思想,抗拒中央集权[12]:6。书中发挥了老庄“天”、“无为”、“无形””、“一”、“自得”等概念[8]:63,“太一”和“一”,意思都与“道”相近[11]:129-130,多处引证《老子》与《庄子》,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而折衷先秦各家学说[2]:125,政治问题多取自《老子》,而人生问题则多本于《庄子》,〈精神〉、〈本经〉、〈齐俗〉都以庄子思想为主[1]:88,〈原道〉和〈俶真〉则分别以《老子》和《庄子》为基础[12]:21。整体而言,《庄子》所占份量大于《老子》,发挥特多,现存《庄子》33篇,当中30篇都为《淮南子》所借用[1]:89、171,总共101条[6]:38,当中〈俶真〉一篇有15%句子及33%内容来自《庄子》[12]:157[8]:63。〈原道〉一篇所论“无为”,部份与黄老道家“黄帝四经”中的〈道原〉篇相同[12]:159。此外书中主张学术思想上不应独尊一家,曲笔批评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又非议《诗经》和《春秋》并非“王道”之书,而是衰世时所造,曲笔批评尊崇《春秋》学的董仲舒[5]:166-167。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淮南子》成书时汉武帝尚未独尊儒术,《淮南子》以黄老思想为本,其实合乎和贴近当时中央政府的思想主流[14]:34-38

《淮南子》综合儒、道二家,大量引用儒家经籍,发挥六经的微言大义[1]:169、83,当中引用《诗经》最多,达29次。书中的儒家思想,主要根据子思孟子一系,〈脩务〉篇亦有取于《荀子[1]:94-95;〈缪称〉则和儒家子思思想相近[2]:124,〈氾论〉重视民生,观点亦与儒家相似[12]:27;〈泰族〉特别强调礼乐教化和学问的重要性,推崇六经的地位,以六经代替道家之道[1]:96、166、159。全书引用《老子》60多处,引用《易经》亦有10处,折衷调和《老子》和《易经》的宇宙生成论[11]:131。有些篇章沿用《道德经》之说,贬低仁义,有些篇章则赞扬仁义礼智,议论有如儒家孟子[4]:264、266。有学者指出,《淮南子》综合黄老道家与阴阳五行的思想,主要观念之一是天人感应[7]:200,继承了阴阳家的感应论,认为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是自然法则[5]:148、150。〈天文〉和〈时则〉两篇都本于阴阳家[2]:124。《淮南子》也采纳当时的医学理论,把五脏比配五行、五方、五色,并以人体构造比拟天文现象[11]:137-138。此外,《淮南子》受墨家影响,反对三年之丧,提倡节俭薄葬[1]:102;〈主术〉外表上倾向法家,大量采用法家的概念和比喻,但亦包含道家和儒家思想[12]:5;〈齐俗〉和〈脩务〉则都有农家言论[2]:124

自然论

[编辑]

《淮南子》认为“有生于无”,最初天地未分,阴阳二气尚未分化,只有混沌的“”,称为“”,也称“太一”,后来气发生分化,分为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沉为地[5]:140-141[2]:129。阳气热而生火,火之精形成太阳,阴气寒而生水,水之精形成月亮。天体和气候的变化,都源自阴阳二气的运动。天地间阴阳二气反复交替运行,形成一年四季的变化[5]:142-143。万物都是阴阳配合、刚柔相成而生出的。万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在于阴阳二气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5]:152、142。《淮南子》有些地方认为,就是遍布天地宇宙的,秉持“气一元论”[11]:134。宇宙论方面,《淮南子》以盖天说为基础,认为天圆地方,天空像车盖一样覆盖四方的大地;昆仑山在天地中央,对应天枢北极星[11]:133、136。书中相信“分野说”,天上二十八宿的星气,分别支配著地上各国;而地气和人民的性别、体质、气质和智能都有关[11]:135。《淮南子》秉承阴阳家的感应论,认为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是自然法则;人类身上的精气,与自然界的精气相同,天人之间和人类互相都能感应,圣人的精气充足,更能感动宇宙间的精气;而生物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有感应关系[5]:148-151

治世与处世

[编辑]

《淮南子》教诫君王,议论朝廷,探讨完美政治社会秩序之道,认为完美秩序源自完美统治者“真人[7]:199。书中对“无为”作出了新解解释[5]:146,〈修务〉和〈泰族〉认为先秦道家的无为是消极的,提出无私心、合理的人为,才是真正的无为[11]:127。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事物的客观条件和规律,不违背自然的趋势;违反自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专凭主观意见任意行事,就是“有为”[5]:147-148。《淮南子》也继承法家的“无为”思想,主张“主逸而臣劳”,统治者自己无为,却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以致大有作为[5]:165,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1]:143。但《淮南子》反对法家的高压专制,取代以道家的自然[12]:63,认为法律的制订,是为求大众的利益,也限制人君的活动,不使人君高出法律之外,有现代法治的意义[1]:141真人要统治天下,必须“安民”,要安民必须“省事”,爱惜民力和节俭;要省事统治者必须节欲,这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这种省事、节欲的主张,是对当时汉朝中央政府和汉武帝的曲笔批评;无为论也是削弱君主中央集权的理论根据[5]:163-165。政治上《淮南子》主张君主多方包容及融和,有助长治久安[8]:112。〈齐俗〉借用《庄子齐物论》的言词,强调各地礼俗有相等价值,无有长短,主张天下制度和习俗不须一致,应放任各地自由生息,古人今人、汉人异族风俗各异,礼仪不同,但其都各有用处,各地人民各适其适,便可以安居乐业。若有君主强求划一,反而有害生机[4]:262-264。〈齐俗〉强调各地礼俗不同,各有其价值,不必统一,也是曲笔反抗中央集权思想,支持诸侯王的自由地位[1]:91-93

《淮南子》认为世间祸福、利害、得失、成败,虽然相反,却常互相转化,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过程[5]:156、158。书中讉责当世之人风俗败坏,歪曲礼义,言行虚伪,沽名钓誉,互相利用,以致亲友反目,礼义失去真正意义[4]:261。书中反对虚伪的礼教,认为礼乐应内外如一,随时随俗,因应人性适时改制[1]:157-158。有些篇章批评世人忽略了,自上古的安康和谐,退化到周代的衰世,从自然纯朴而堕落,制订礼乐,背离了人的本性[12]:21-23。也有篇章认为社会有所进步,赞同文明的发展、智识的累积和教化,赞扬古代圣人对文明的贡献,汉室合天下为一家,使五帝之道得以恢复[12]:25、30、23。人的本性天真纯朴,可说是无善无恶,生活环境对人性有重要影响,观点与墨子告子相似,而有异于孟子荀子[5]:160。〈脩务〉一篇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磨练的作用,能够后天学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后天的教养,既是磨练,也是对前人经验的承继[5]:161-162。但也有些篇章认为求学是无益的,这反映了书中杂有儒家和道家两派的不同思想[4]:266

养生论

[编辑]

《淮南子》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由阴阳二构成的,阳气形成人的精神,阴气形成人的肉体,过世后精气升天,肉体归地。人由精神和肉体构成,精神是一种“精气”,可以出入人体;精神外出,人就会变得昏庸[5]:142、152。书中认为精神比形体重要,强调养神,精神不应流荡于外,应留在身体之内,就如人住在房子,人心中虚静,精神就留在体内[5]:153-154。人性本是平静的,无为无欲,但受外物影响和吸引,会产生好恶和偏见,以致人不能体道[8]:109-111。《淮南子》主张人要“贵身”、“保真”,“清静恬愉”[5]:138、157,守以虚静,嗜欲和情感都不要过度,情欲不和就会生病[2]:134

文学特色

[编辑]

《淮南子》受《庄子》一书影响,辞汇奇诡,文字繁缛[1]:90、83,采用辞赋的写作手法,尽量铺陈,好用奇文异字,多处押韵,如〈原道〉对“”的描述,作罗列式的铺陈,运用了辞赋的文学手法;亦有部份散文段落圆润深厚[1]:84、106

有研究显示,《淮南子》是一本可供人口头朗诵的表演文本。书中跟声音有关的诗歌形式不但有助朗诵表演,更能让读者直观感悟书中哲学思想而不落言筌。而且,这些诗歌形式更让读者通过朗读而实践、内化书中所述之大道。因此,《淮南子》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在于它将“知道”、“传道”和“行道”三者合而为一。[15]

地位

[编辑]

《淮南子》可说是先秦汉初各派思想的总汇,以道家思想为主,集汉代道家思想的大成[2]:124-125。学术思想史上,《淮南子》是重要文献,通过此书,可以了解汉初思想比较完整的面目[1]:169;结构上次第井然,是当时破天荒之体裁,远胜于《吕氏春秋》,组织上可与司马迁史记》相比[13]:361。有学者批评,《淮南子》缺乏原创性[16]:276,其天人感应论陷入“唯心主义”[5]:151,其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则是“虚无或空谈”[4]:271。但亦有学者赞扬,《淮南子》是伟大而浪漫的文学作品[1]:89,极富思想性,能超越思想派别的纷争,创造新的哲理体系[12]:4-5,使道家思想薪火相传,态度理性,倾向自然主义,间接为东汉的王充作准备[16]:276。书中以“”的概念说明万物构成的原因,倾向唯物主义,天地没有意识、意志或道德,纯粹按其性质而运动,与同时代董仲舒目的论截然不同,为后世的“唯物主义者”所继承,是思想史上一大贡献[5]:141-143。书中宇宙生成论相当理性,成为后世许多思想家及理学家的普遍信念[16]:278,也影响后世道教的宇宙论,而其调和《老子》和《易经》的宇宙生成论,影响后世等同《易经》的“太极”和《老子》的“[11]:137、132,对四季形成的解释,亦成为后世通行的说法[5]:144。有学者指出,书中部份篇章合乎儒家思想,没有受阴阳五行之说扭曲,比董仲舒或清代汉学家都更为纯正和务实[1]:167。后来有人以《淮南子》内容为基础,编写《文子》一书[8]:61

版本

[编辑]

《淮南子》在北宋时已有多个刊刻本,其中一部流传至20世纪[13]:329-330,一度藏于大连图书馆,1945年为苏联军队夺去[17]:440,其影抄本辗转收入了《四部丛刊》。现存最佳版本是1445年《正统道藏》本,这个版本分为28卷而不是21卷,内容与北宋本一样,只是把第1-5、8和13篇分为上下卷。此后明代《淮南子》有15个以上的刊本,全部都源出自道藏本,如弘治年间的王浦本、嘉靖年间的王蓥本和万历年间的朱东光本,俱以道藏本为底本,28卷;万历年间的一些刊本则回复旧貌,分为21卷,如毛一桂本和茅坤[7]:202。在晚清以前,茅坤本相当流行[13]:345。清代《淮南子》有两个重要版本,嘉庆年间的《道藏辑要》本直接以道藏本为底本。1789年的庄逵吉本则未能直接运用道藏本,错字较多,稍后1875年经陶方琦等学者修订后,一度成为《淮南子》最流行的版本[7]:202-203。20世纪刘文典著有《淮南鸿烈集解》,曾被视为最完备的校本[2]:126;张双棣编撰《淮南子校释》,增订本在2013年出版[10]

翻译

[编辑]

《淮南子》有多个日译本,《汉文大系》(1915年)、《汉籍国字解全书》(1917年)、《国译汉文大成》(1921年)、《汉文丛刊》(1928年)、《中国古典新书》(1972年)、《中国古典文学大系日语中国古典文学大系》(1974年)、《新释汉文大系日语新釈漢文大系》(分三册,1979、1982、1988年),都收录了《淮南子》日译本[7]:204。英语方面,全译本有一个[18],节译本则有5个:第11篇〈齐俗〉[19]、第7篇〈主术〉[20]、第6篇〈览冥〉[21]、第3篇〈天文〉、第4篇〈地形〉、第5篇〈时则〉[22],第15篇〈兵略〉[23]。法语方面,节译本有两个:第7篇〈精神〉[24]、第1篇〈原道〉、第7篇〈精神〉、第11篇〈齐俗〉、第13篇〈氾论〉、第18篇〈人间〉[25];德语方面,节译本有1个:第1篇〈原道〉、第2篇〈俶真〉[26][7]:204、550-55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徐复观. 《兩漢思想史.卷二》.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76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许地山. 《道教史》上編.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4 (中文(繁体)). 
  3. ^ 《淮南鸿烈解》叙:“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杨懋春. 《中國社會思想史》. 台北: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6. ISBN 9575301668 (中文(繁体)).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冯友兰.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ISBN 7010009910 (中文(简体)). 
  6. ^ 6.0 6.1 6.2 6.3 6.4 6.5 池田知久.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 王启发等译.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34831683 (中文(简体)).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鲁惟一(Michael Loewe) (编). 《中國古代典籍導讀》. 李学勤等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7538247246 (中文(简体)).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安乐哲(Roger T. Ames). 《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家與道家》. 彭国翔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7202042991 (中文(简体)). 
  9. ^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馀万言。”
  10. ^ 10.0 10.1 张双棣. 《淮南子校釋(增訂本)》.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ISBN 9787301217597 (中文(繁体)).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福永光司日语福永光司. 〈道家的氣論和《淮南子》的氣〉. 小野泽精一等 (编). 《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 李庆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119–139. ISBN 7208007330 (中文(简体)).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安乐哲(Roger T. Ames). 《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研究》. 滕复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ISBN 7301027222 (中文(简体)). 
  13. ^ 13.0 13.1 13.2 13.3 仓石武四郎日语倉石武四郎. 〈淮南子考〉. 江侠庵 (编). 《先秦經籍考》下冊. 江侠庵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1: 310–361 (中文(繁体)). 
  14. ^ 池田知久日语池田知久. 刘兴邦译. 〈從史記漢書看淮南子的成書年代〉.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2: 34–38 (中文(简体)). 
  15. ^ Wong, Peter Tsung Kei. The Soundscape of the Huainanzi 淮南子: Poetry, Performance, Philosophy, and Praxis in Early China. Earl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45: 1-25. ISSN 0362-5028. doi:10.1017/eac.2022.6 (英语). 
  16. ^ 16.0 16.1 16.2 陈荣捷.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 杨儒宾等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ISBN 7534373689 (中文(简体)). 
  17. ^ 〈解說〉. 《淮南子》.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6卷. 户川芳郎等译. 东京: 平凡社. 1974 (日语). 
  18. ^ 马绛(John S. Major)等. The Huainanzi: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overnment in early Han China.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10 [2015-04-06]. ISBN 02311420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英语). 
  19. ^ Benjamin Wallacker. The Huai-nan-tzu, Book Eleven: Behavior Culture and the Cosmos. 纽黑文: 美国东方学会. 1962 (英语). 
  20. ^ 安乐哲(Roger T. Ames). 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檀香山: 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1083 [2015-04-06]. ISBN 08248082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英语). 
  21. ^ 白光华(Charles Le Blanc). Huai-nan Tzu: Philosophical Synthesis in Early Han Thought.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1985 [2015-04-06]. ISBN 96220916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英语). 
  22. ^ 马绛. Heaven and Earth in Early Han Thought: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of the Huainanzi. 奥尔巴尼: 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93 [2015-04-06]. ISBN 07914158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英语). 
  23. ^ Andrew S. Meyer. The Dao of the military: Liu An's art of war.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12 [2015-04-06]. ISBN 0231153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英语). 
  24. ^ Claude Larre法语Claude Larre. Les traité Vlle du Houai nan tseu. 台北: 台北利氏学社. 1982 (法语). 
  25. ^ Claude Larre; Isabelle Robinet法语Isabelle Robinet. Les grands traités du Huainan Zi. 巴黎: 鹿之版本. 1993. ISBN 2204046523 (法语). 
  26. ^ Eva Kraft. "Zum Huai-nan-tzu. Einführung, Übersetzung (Kapitel I und II) und Interpretation". 《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 1957、1958, 16、17: 191–286、128–207 (德语).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淮南子 (四部丛刊本)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淮南鸿烈解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淮南子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